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制備治療鼻炎外用藥物的鼻通膏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藥物技術領域,具體說,本發明涉及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的外用藥物,本發明還涉及該藥物的制備方法,確切的是涉及一種治療鼻炎的外用藥膏劑的技術領域。一種用于治療鼻炎外用的鼻通膏
背景技術:
中醫中藥治標治本,無毒副作用,頗為人們接受和選用,中藥已被廣泛應用于治療多種疾病,效果良好。鼻炎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它包括鼻功能失調引起的鼻塞、急性和慢性鼻炎、鼻竇炎、多發性鼻息肉等,它的形成是由于氣滯血痰所制,由于其發病部位在鼻腔內,易堵塞呼吸道,使鼻塞不通,對人的肺和頭都造成不舒服的憋氣,易引起頭昏、頭痛。近些年隨著空氣污染的加劇,發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目前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但大多不能根治,而內服藥物治療使療效慢、毒副作用大,而手術治療患者痛苦大。現有技術治療過敏性鼻炎一般是采用抗過敏藥物及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西藥藥物治療,毒副作用大,治療不徹底,易于復發,病人痛苦較大,西藥生產工藝復雜,操作控制要求嚴格,成本較高;由于中藥采用辯證施治,治療麻煩,費時費力,因而病人一般難以接受。鼻炎作為一種常見疾病,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給人帶來很多不便,尤其是慢性鼻炎、鼻竇炎是一種頑固性疾病,不好治愈。用中藥治療鼻炎應該說是一種很好的辦法,治療鼻炎的中藥也有一些,如申請號為96114396的治療鼻炎的中成藥和申請號00102023的治療急慢性鼻炎、 鼻竇炎的中藥,其組成不同,性能、功效各異。按照目前傳統治療鼻炎病,多采用滴藥、激光、穿刺沖洗等方法。這種方法對鼻炎病炎癥具有一定消炎作用,只能暫時緩解癥狀。調節不了機體免疫力,特別是對頑固性鼻炎病達不到根治病源的效果。另外,CN94101473公開了一種“治療鼻炎病的藥液及其制備方法”。該藥液含有:蒼耳子、麝香、紅參、皂角刺、烏梅、黃芪、辛荑、丹參、麻黃、薄荷、鵝不食草、蜂蜜12種中藥。它使用方法將少量醫用脫脂棉做成棉球,醮取藥液塞鼻法,通過鼻粘膜吸收,具有療效快,用藥方便等特點,從而達到消炎治療鼻炎病的目的。但該產品含有血管收縮劑麻黃素成份,且含量過多,患者鼻粘膜血管長時間收縮后又可導致血管擴張,用藥時間次數多,血管收縮力越減弱,故而導致藥物性鼻炎,而且塞藥過程對鼻部粘膜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活力較慢,特別對萎縮性鼻炎延緩了治愈的進程。據權威醫學雜志介紹以及申請人多年臨床探索,注意到鼻(竇)粘膜的腫脹、肥厚威萎縮及鼻(竇)腔內的分泌物增多等病理變化,都與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障礙有關,是由于鼻(竇)粘膜毛細血管發生暫時性或永久性擴張,而靜脈血管處于相對性或絕對性狹窄,形成靜脈回流相對性或絕對性受阻,使毛細管內壓力升高滲透增強,從而形成鼻(竇)粘膜腫脹或肥厚,腔內分泌物增多等病理改變。即鼻(竇)炎的病理改變主要是由于血液循環障礙一靜脈血及淋巴回流受阻所致。目前對鼻炎、鼻竇炎的治療尚無專用特效藥物,多使用一般消炎藥物和對癥治療。市場上銷售的治療急慢性鼻炎、鼻竇炎的藥物在有效率、持久性、復發率等方面還不能令人滿意。其不足在于,或者是不能對所有人有效,或者是停止使用治療藥物后復發率較高。因此有必要發掘更為有效、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的治療急慢性鼻炎、鼻竇炎的藥物。而按照中醫藥學理論研制的藥物有其獨特的優點和價值。同時,現有治療鼻炎、鼻竇炎、額寞炎以及下鼻甲肥大、鼻息肉等疾病的藥物很多,但是,其大都存在療效不太明顯,治愈率低,且療程長、治療費用聞等不足。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國內外關于治療鼻炎中草藥的現狀,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新組成、療效快、療效好、藥效穩定、復發率低、使用方便的治療鼻炎的外用膏劑,使用無毒副作用,基本無復發,成本較低和方便施治的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外用藥物,同時制備方法簡單,易于操作等特點。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基于祖國醫學對鼻炎病及其發病機理的認識及治療原則,根據祖國傳統有效根治鼻病之臣學理論及治療原則,參考現代藥理研究成就,廣泛收集民間治療鼻炎的秘方偏方,從祖國醫藥寶庫中,在原有祖傳秘方的基礎上又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而總結的配方,篩選出辛勞解表、宣肺利竅、疏風散邪、活血化瘀、調和氣血、健脾滲濕,扶正培本、增強免疫活力的天然食用植物藥,經過多年的臨床反復試驗,終于研制出一種對急慢性鼻炎治療見效快速,根治率高,且無明顯毒副作用,長期高劑量注射,無痛、無毒,安全簡便、老幼適宜的外用膏劑,其功效是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疏通頭鼻部微循環,其藥物滲透性強,并可直達病灶,經過幾百例的患者使用均取得較好的效果,有記載的病例或隨訪的患者都獲得良好治療效果。具體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制備治療鼻炎外用藥物的鼻通膏,鼻通膏組分按重量百分比計,鼻通膏的主藥配方為細辛8.0% -9.4%、皂角23.2% -28%、冰片
8.7% -9.4 %、薄荷腦 8.7% -9.4 %、生牛黃 5.6 % -7.2 %、麝香 0.4% -0.45 %、蟾酥粉
0.40% -0.45%、桅子 37.4% -43.4% 鼻通膏的主藥配方最佳組分為:細辛9.4%、皂角28%、冰片9.4%、薄荷腦9.4%、生牛黃5.6%麝香0.4%、蟾酥粉0.4%,桅子37.4%。同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制備治療鼻炎外用藥物的鼻通膏的制備方法,具體方法步驟如下:(I)將采用中主藥原料細辛8.0% -9.4%、皂角23.2% _28%、冰片8.7% -9.4%,薄荷腦 8.7% -9.4%、生牛黃 5.6% -7.2%、麝香 0.4% -0.45%、蟾酥粉 0.40% -0.45%,桅子37.4% -43.4%精選去雜物,研磨細粉過80-100目;(2)采用45度食用白酒,白酒適用量采用上述步驟(I)主藥原料的1.5倍,采用瓷缸密封浸泡72小時,取汁用;(3)將步驟(2)制備的汁液用醫用凡士林調均成糊,適用量醫用凡士林用量為上述步驟(I)主藥原料的15倍,合上藥汁調均成糊制備成膏劑即可使用。進一步,本發明提供通過上述制備方法獲得的用于治療鼻炎外用的鼻通膏。同時,本發明提供用于治療鼻炎外用的鼻通膏的使用方法:將鼻通膏外涂使用;具體將脫脂棉擰成條索狀棉球,用棉球旋取2/3側藥膏后,將藥膏涂入鼻腔內即可。I日I次,每天早上最好,每次兩小時,睡前用藥也可;30天為一療程;使用幾十年中效果明顯,無毒、無副作用。基于祖國醫學認為,鼻炎、鼻竇炎多因外感邪毒,肺經風熱,膽腑郁熱,脾胃濕熱循環上犯侵入鼻竇而發。臨床表現為鼻塞,流膿鼻涕,頭痛及全身不適。本發明旨在利用大自然中的天然藥物資源,為患過敏性鼻炎患者提供達到臨床治愈目的的無毒副作用,基本無復發,成本較低和方便施治的外用藥物。本發明提供的鼻通膏組分中,組方中薄荷和營消腫,宣滯解郁;桅子,適于熱擾心神,涼血解毒,清利濕熱之功效;冰片通經宣毒,軟堅散凝,冰片味辛、苦,性微寒。有開竅醒神、清熱消腫、止痛的功能。用于神志昏迷、溫熱病高熱神昏、中風痰厥、氣厥、中惡、瘡瘍腫痛、口瘡、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眼疾、牙齦腫痛等。性味歸經,開竅醒神,清熱止痛。常與牛黃、麝番等配伍功效突出;蟾酥,具有解毒消腫,通竅,止痛、強心、開竅醒神功效,取原藥材搗碎,研成細粉,為“蟾酥粉”;生牛黃,入心、肝經,功能具有清心、涼肝、利膽、息風止痙、化痰開竅、清熱解毒;清心,豁痰,開竅,涼肝,息風,解毒,主要利用其熄風止痙開竅化痰清熱解毒功效;麝香開竅,通絡散瘀,麝香辛溫,氣極香,走竄之性甚烈,有極強的開竅通閉醒神作用,為醒神回蘇之要藥,最宜閉證神昏,無論寒閉、熱閉,用之皆效。治療溫病熱陷心包,痰熱蒙蔽心竅,常配伍牛黃、冰片、朱砂等藥,組成涼開之劑;用于瘡瘍腫毒,咽喉腫痛,該品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結,消腫止痛作用,用治咽喉腫痛,可與牛黃、蟾酥、珍珠等配伍;皂角,具有味辛溫成,有消腫拔毒功效,辛能散,能行血行氣,成能軟堅散結,溫能搜風,味辛減溫,入肝腎經,有行氣行血,溫經通絡,活血祛瘀;細辛,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通竅等功效。具有鼻塞鼻淵功效。細辛:通竊、祛風,肺開竅于鼻,陰陽胃脈環鼻而上行,腦為元神之府,鼻為命門之竊;人之中氣不足,清陽不開,則頭為之不順,其竊為之不利。為諸藥辛溫之氣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陽上行通于天,所以能溫中治頭面目鼻之病。以上諸藥合用,相輔相成,共奏溫肺振陽,開竅逐痰,活血化瘀之功。按照該方,制定恰當配比,便 可實現既能對癥又能對因,達到根治過敏性鼻炎之目的。本發明治療鼻炎的鼻通膏組成簡單,純中藥組分,組成考究,科學合理,無毒副作用,使用方便,一般一個療程即可痊愈,療效快,療效好,藥效穩定,復發率低,能夠根治鼻炎、鼻竇炎等多種鼻腔疾病。通過實施本發明具體的發明內容,可以達到以下效果:1、本發明選用純正天然中草藥為原料,符合藥政法規定。利用各味中草藥綜合作用治療急慢性鼻炎、頑固性鼻炎病。具有直接消炎殺菌、活血通絡、散瘀止痛、滋潤粘膜、通暢開竅、止血、脫敏,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活力,抑制粘膜腺體分泌減少和消除鼻涕,收斂息肉等功能,對急慢性鼻炎,特別對于頑固性鼻炎具有獨特療效,無化學甜味劑,對人體組織器官無毒無害。應用本發明提供的鼻通膏藥物治療各種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數十例。其中資料收集完整的18例,進行統計分析,療效滿意。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齡最大73歲,最小8歲。病程最長3個月,最短12天。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鼻粘膜紅腫、嗅覺減退、頭昏腦脹等臨床表現。經服用本發明藥物8 16天后痊愈。追蹤觀察數月,少有復發。2、本發明提供的鼻通膏治療鼻炎的藥膏祛風散寒,通竊氣暢,消腫止痛,修復鼻腔粘膜病變組織。適應癥: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血管運動性鼻炎;萎縮性鼻炎等各種鼻炎癥狀,對鼻腔其它病癥也有較好療效。經臨床患者600例應用情況證明,痊愈率達96% (痊愈:鼻腔通氣好,頭痛消失,分泌物減少,鼻甲己不肥大),進步者2% (進步者:鼻腔通氣情況及鼻甲大情況均較前有改善,但是仍未完全正常)。
(無)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舉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本發明中選用的所有中草藥等原輔料都為本領域熟知選用的,但不限制本發明的實施,另外,在下述的說明中,如無特別說明,%皆指m/m質量百分比。實施例一:用于治療鼻炎外用鼻通膏的制備具體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制備治療鼻炎外用藥物的鼻通膏,通過如下提供的制備方法獲得,具體方法步驟如下:(I)將采用中主藥原料細辛8.0% -9.4%、皂角23.2% -28%、冰片8.7% -9.4%、薄荷腦 8.7% -9.4%、生牛黃 5.6% -7.2%、麝香 0.4% -0.45%、蟾酥粉 0.40% -0.45%,桅子37.4% _43.4%,精選去雜物,研磨細粉過80-100目,獲得主藥原料;(2)采用45度食用白酒,白酒適用量采用上述步驟⑴主藥原料的1.5倍,采用瓷缸密封浸泡72小時,取汁用;(3)將步驟(2)制備的汁液用醫用凡士林調均成糊,適用量醫用凡士林用量為上述步驟(I)主藥原料的15倍,合上藥汁調均成糊制備成膏劑即可使用。進一步,本發明提供用于治療鼻炎外用的鼻通膏的使用方法:將鼻通膏外涂使用;具體將脫脂棉擰成條索狀棉球,用棉球旋取2/3側藥膏后,將藥膏涂入鼻腔內即可。I日I次,每天早上最好,每次兩小時,睡前用藥也可;30天為一療程;使用幾十年中效果明顯,無毒、無副作用。應用上述提供的鼻通膏治療各種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數十例。其中資料收集完整的18例,進行統計分析,療效滿意。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齡最大73歲,最小8歲。病程最長3個月,最短12天。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鼻粘膜紅腫、嗅覺減退、頭昏腦脹等臨床表現。經服用本發明藥物8 16天后痊愈。追蹤觀察數月,少有復發。實施例二:用于治療鼻炎外用鼻通膏的制備在上述實施例基礎上,通過進一步證明,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制備治療鼻炎外用藥物的鼻通膏最佳應用效果的鼻通膏配方,通過如下提供的制備方法獲得,具體方法步驟如下:(I)將采用中主藥原料細辛9.4%、皂角28%、冰片9.4%、薄荷腦9.4%、生牛黃
5.6%、麝香0.4%、蟾酥粉0.4%、桅子37.4%,精選去雜物,研磨細粉過80-100目,獲得主藥原料;(2)采用45度食用白酒,白酒適用量采用上述步驟(I)主藥原料的1.5倍,采用瓷缸密封浸泡72小時,取汁用;(3)將步驟(2 )制備的汁液用醫用凡士林調均成糊,適用量醫用凡士林用量為上述步驟(I)主藥原料的15倍,合上藥汁調均成糊制備成膏劑即可使用。
將上述制備的鼻通膏外涂使用,具體將脫脂棉擰成條索狀棉球,用棉球旋取2/3左右藥膏后,將藥膏涂入鼻腔內即可。I日I次,每天早上最好,每次兩小時,睡前用藥也可;30天為一療程;使用幾十年中效果明顯,無毒、無副作用。實施例三:用于治療鼻炎外用鼻通膏的制備本發明具體提供了一種用于制備治療鼻炎外用藥物的鼻通膏的制備方法,具體方法步驟如下:(I)鼻通膏的主藥配方選擇細辛50g、阜角150g、冰片50g、薄荷腦50g、生牛黃30g、麝香2g、蟾酥粉2g、桅子200g,精選去雜物,研細末80-100目;(2)采用45度食用白酒,白酒適用量為800g,采用瓷缸密封浸泡72小時,取汁用;(3)將步驟(2)制備的汁液用醫用凡士林調均成糊,醫用凡士林用量為8000g,合上藥汁調均成糊制備成膏劑即可使用。同時,本發明提供用于制備治療鼻炎外用的鼻通膏的使用方法:將鼻通膏外涂使用;具體將脫脂棉擰成條索狀棉球,用棉球旋取2/3側藥膏后,將藥膏涂入鼻腔內即可。I日I次,每天早上最好,每次兩小時,睡前用藥也可。30天為一療程。一般_個療程即可痊愈。使用幾十年中效果明顯,無毒、無副作用。應用上述提供的鼻通膏治療各種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數十例。實施例四:制備的鼻通膏用于治療鼻炎外用藥物中應用通過應用上述提供的鼻通膏在臨床中具體應用實例如下:李芳,女,40歲,烏魯木齊市人,鼻塞、鼻干、鼻癢,頭昏痛,伴有咽炎4年,用使用本發明提供的鼻通膏4星期,上述癥狀全無,痊愈,效果顯著。呂晨宇,女,10歲,烏魯木齊市人,持續性鼻塞、流濃涕,下鼻甲腫大,前額部脹痛,上呼吸道感染,鼻耳道癥狀明顯,用藥一周后取得明顯改善,外用2周獲得痊愈。王玉英,女,73歲,烏魯木齊市人,患慢性鼻炎20余年,持續性鼻塞、流濃涕,下鼻甲腫大,前額部脹痛。用本發明鼻炎藥膏一療程,癥狀消失,通氣好,無頭痛,鼻甲腫大消失,五年內無復發,效果滿意。沙薩爾夫,男,43歲,俄羅斯人,患過敏性鼻炎8年,秋、冬兩季清晨打噴嚏,流清水樣鼻涕,鼻腔粘膜蒼白色,嗅覺減退。經用本發明鼻炎藥膏一療程后痊愈,三年內未見復發。馬玉蘭,女,58歲,烏魯木齊市人,烏魯木齊市南昌南路東二巷46號,幾十年來,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鼻粘膜紅腫、嗅覺減退、頭昏腦脹等臨床表現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經適用本發明提供的鼻通膏2個療程,獲得痊愈,至今無復發。實施例五:制備的鼻通膏用于治療鼻炎外用藥物中應用通過應用上述實施例一至三提供的鼻通膏在臨床中具體應用在臨床實踐中,并對有記載的患者進行統計,其結果如下:患者100例,男37例,女63例,年齡10-73歲,不同類型患者:鼻塞、鼻干、鼻癢,頭昏痛,伴有咽炎500例;持續性鼻塞、流濃涕,下鼻甲腫大,前額部脹痛,上呼吸道感染,鼻耳道癥狀明顯300例;上頜竇炎26例,額竇炎55例,篩竇炎11例。治療標準:治愈;經過 1-2個療程,炎癥消炎,恢復正常。有效:經過1-2個療程,炎癥明顯好轉或減輕。
無效:治療前后無變化。治療結果:適用鼻通膏治療各種鼻炎患者治療情況統計見表I。表1:適用鼻通膏治療各種鼻炎患者治療情況統計表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制備治療鼻炎外用藥物的鼻通膏,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計,鼻通膏主藥配方為細辛 8. 0% -9. 4%、皂角 23. 2% -28%、冰片 8. 7% -9. 4%、薄荷腦 8. 7% -9. 4%,生牛黃 5. 6% -7.2%、麝香 0.4% -0. 45%、蟾酥粉 0. 40% -0. 45%、桅子 37.4% -43. 4% ;所述鼻通膏具體按照如下方法制備獲得 (1)將采用中主藥原料細辛8.0% -9. 4%、皂角23. 2% -28%、冰片8. 7% -9. 4%、薄荷B 8. 7% -9.4%、生牛黃 5. 6% -7.2%、麝香 0.4% -0. 45%、蟾酥粉 0. 40% -0. 45%、桅子37.4%-43. 4%精選去雜物,研磨細粉過80-100目; (2)采用45度食用白酒,白酒適用量采用上述步驟(I)主藥原料的I.5倍,采用瓷缸密封浸泡72小時,取汁用; (3)將步驟(2)制備的汁液用醫用凡士林調均成糊,適用量醫用凡士林用量為上述步驟(I)主藥原料的15倍,合上藥汁調均成糊制備成膏劑即可使用。
2.如權利要求I提供的用于制備治療鼻炎外用藥物的鼻通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通膏按重量百分比計,具體按照如下方法制備獲得 (1)將采用中主藥原料細辛8.0% -9. 4%、皂角23. 2% -28%、冰片8. 7% -9. 4%、薄荷B 8. 7% -9. 4%、生牛黃 5. 6% -7.2%、麝香 0.4% -0. 45%、蟾酥粉 0. 40% -0. 45%、桅子`37.4%-43. 4%精選去雜物,研磨細粉過80-100目; (2)采用45度食用白酒,白酒適用量采用上述步驟(I)主藥原料的I.5倍,采用瓷缸密封浸泡72小時,取汁用; (3)將步驟(2)制備的汁液用醫用凡士林調均成糊,適用量醫用凡士林用量為上述步驟(I)主藥原料的15倍,合上藥汁調均成糊制備成膏劑即可使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鼻炎外用藥物的鼻通膏及其制備方法。%按重量比計,將主藥原料細辛8.0%-9.4%、皂角23.2%-28%、冰片8.7%-9.4%、薄荷腦8.7%-9.4%、生牛黃5.6%-7.2%、麝香0.4%-0.45%、蟾酥粉0.40%-0.45%、梔子37.4%-43.4%精選去雜物,研磨細粉過80-100目;采用主藥原料的1.5倍的45度食用白酒,用瓷缸密封浸泡72小時,取汁用,并用主藥原料的15倍的醫用凡士林調均成糊,調均成糊制備獲得鼻通膏。本發明提供的鼻通膏用于治療鼻炎的外用膏劑藥物,使用無毒副作用,無復發,成本較低和方便施治,同時制備方法簡單,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文檔編號A61K35/413GK103251709SQ20131020029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27日
發明者丁念善, 丁智, 丁會 申請人:丁念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