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的藥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所述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制川烏4~8份,制草烏5~10份,海桐皮8~15份,雞血藤7~12份,防風6~10份,威靈仙7~15份,秦艽8~15份,羌活5~10份,獨活6~12份,透骨草8~16份,防己7~13份,續斷5~10份。該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活血舒筋,解表,利關節,散寒之功效,其服用方便,療效好,毒副作用小。
【專利說明】—種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的藥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0002]風濕病是一種常見病,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大多數病人有關節、肌肉的病變,與機體的免疫學異常有關,屬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醫認為風濕病是風和濕兩種病邪結合所致的病癥。癥狀主見有頭痛、發熱、微汗、惡風、身重、小便不利、骨節酸痛、不能屈伸等,關節病變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腫脹和活動障礙,發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且大多具有遺傳傾向。
[0003]對于這種疾病的治療,中西醫常用方法及藥物很多,但療效不理想,用藥時和停藥后都有不良反應,有的毒副作用還很大。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療效好、副作用小的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所述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制川烏4?8份,制草烏5?10份,海桐皮8?15份,雞血藤7?12份,防風6?10份,威靈仙7?15份,秦艽8?15份,羌活5?10份,獨活6?12份,透骨草8?16份,防己7?13份。
[0007]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原料藥還包括續斷5?10份。
[0008]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制川烏5?6份,制草烏5?6份,海桐皮9?11份,雞血藤9?11份,防風8?10份,威靈仙9?12份,秦艽8?11份,羌活8?10份,獨活9?12份,透骨草8?11份,防己8?10份,續斷7?10份。
[0009]優選的,所述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制川烏6份,制草烏6份,海桐皮10份,雞血藤10份,防風10份,威靈仙10份,秦艽10份,羌活10份,獨活10份,透骨草10份,防己10份,續斷10份。
[0010]本發明的配方中:
[0011]制川烏,味辛,性熱,有毒,歸心、肝、腎、脾經,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痹,乳房疼痛,胸部脹痛,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0012]制草烏,味辛、苦,性熱,有毒,歸心、肝、腎、脾經,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0013]海桐皮,味苦、辛,性平,入肝、脾經,祛風濕,通經絡,殺蟲,用于風濕痹痛,痢疾,牙痛,疥癬。
[0014]雞血藤,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舒筋,養血調經的作用,主治手足麻木,肢體癱瘓,風濕痹痛,補血,活血,通絡,用于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濕痹痛。
[0015]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肺、脾、肝經,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止癢,用于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酸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破傷風、風疹瘙癢、瘡瘍初起。
[0016]威靈仙,味辛、咸,性溫,有毒,歸膀胱經,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消痰水,散癖積,用于痛風頑痹、風濕痹痛,肢體麻木,膝冷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腳氣,瘧疾,癥瘕積聚,破傷風,扁桃體炎,諸骨鯁咽。
[0017]秦艽,味辛、苦,性微寒,歸胃、肝、膽經,祛風濕,舒筋絡,清虛熱,用于風濕痹痛,筋脈拘攣,骨節酸痛,日晡潮熱,小兒疳積發熱。
[0018]羌活,味辛、苦,性溫,入膀胱、腎經,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痛,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風水浮腫,瘡瘍腫毒,用于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夕卜用治白癜風,斑禿,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
[0019]獨活,味辛、苦,性微溫,歸肝、腎、膀胱經,祛風勝濕,散寒止痛,用于風寒濕痹,腰膝疼痛,少陰伏風頭痛,頭痛齒痛。
[0020]透骨草,味甘、辛,性溫,入肺、肝二經,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止痛,解毒化疹。
[0021]防己,味苦,性寒,入膀胱、脾、腎經,利水消腫,祛風止痛,用于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濕疹瘡毒,風濕痹痛,高血壓癥。
[0022]續斷,味苦、辛,性微溫,歸肝、腎經,補肝腎,強筋骨,調血脈,續折傷,止崩漏,用于腰背酸痛,肢節痿痹,跌撲創傷,損筋折骨,胎動漏紅,血崩,遺精,帶下,癰疽瘡腫。
[002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發明提供的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活血舒筋,解表,利關節,散寒之功效,其服用方便,療效好,毒副作用小。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26]實施例一
[0027]—種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制川烏4份,制草烏10份,海桐皮15份,雞血藤12份,防風6份,威靈仙15份,秦艽8份,羌活10份,獨活6份,透骨草16份,防己7份。
[0028]實施例二
[0029]一種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制川烏8份,制草烏5份,海桐皮8份,雞血藤7份,防風10份,威靈仙7份,秦艽15份,羌活5份,獨活12份,透骨草8份,防己13份,續斷10份。
[0030]實施例三
[0031]一種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制川烏5份,制草烏7份,海桐皮12份,雞血藤9份,防風8份,威靈仙9份,秦艽11份,羌活7份,獨活8份,透骨草11份,防己9份,續斷5份。[0032]實施例四
[0033]一種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制川烏7份,制草烏9份,海桐皮9份,雞血藤11份,防風9份,威靈仙11份,秦艽13份,羌活9份,獨活9份,透骨草13份,防己11份,續斷7份。
[0034]實施例五
[0035]一種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制川烏6份,制草烏8份,海桐皮13份,雞血藤8份,防風7份,威靈仙13份,秦艽9份,羌活8份,獨活11份,透骨草15份,防己8份,續斷9份。
[0036]實施例六
[0037]—種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制川烏6份,制草烏6份,海桐皮10份,雞血藤10份,防風10份,威靈仙10份,秦艽10份,羌活10份,獨活10份,透骨草10份,防己10份,續斷10份。
[0038]使用方法:將上述原材料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內服。
[0039]本發明經過對50例 患者的治療,療效好、見效快、效果顯著。典型病例如下:
[0040]病例I
[0041 ] 李某,男,46歲,腰膝疼痛、關節紅腫、小便不利,服用本發明I周后上述癥狀減緩,繼續服用本發明2周后,痊愈,隨訪半年未見復發。
[0042]病例2
[0043]廖某,女,48歲,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酸痛,服用本發明I周后上述癥狀減緩,繼續服用本發明2周后,痊愈,隨訪半年未見復發。
[0044]病例3
[0045]高某,男,45歲,風濕痹痛,肢體麻木,膝冷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服用本發明I周后上述癥狀減緩,繼續服用本發明2周后,痊愈,隨訪半年未見復發。
[0046]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制川烏4?8份,制草烏5?10份,海桐皮8?15份,雞血藤7?12份,防風6?10份,威靈仙7?15份,秦艽8?15份,羌活5?10份,獨活6?12份,透骨草8?16份,防己7?13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藥還包括續斷5?10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制川烏5?6份,制草烏5?6份,海桐皮9?11份,雞血藤9?11份,防風8?10份,威靈仙9?12份,秦艽8?11份,羌活8?10份,獨活9?12份,透骨草8?11份,防己8?10份,續斷7?10份。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風濕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制川烏6份,制草烏6份,海桐皮10份,雞血藤10份,防風10份,威靈仙10份,秦究10份,憲活10份 ,獨活10份,透骨草10份,防己10份,續斷10份。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3432225SQ201310440385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4日
【發明者】孫金霞 申請人:孫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