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蘆薈、靈芝制備治療肝腹水瘤的凍干粉針劑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使用蘆薈、靈芝制備治療肝腹水瘤的凍干粉針劑的方法,它是由蘆薈粉和靈芝粉制備而成,首先將蘆薈粉和靈芝粉按比例配制,加蒸餾水制成混合溶液,靜置過夜后取上清液過濾澄清;用鹽酸將pH值調至6.3-6.5,加熱滅菌后冷卻;再將冷卻液的pH值調至4.2-4.5,經超濾膜超濾,截留獲得分子量≤10000Da的含藥溶液分裝在安瓿瓶中凍干即可。本發明的優點在于突破了傳統的將蘆薈僅當做排毒養顏通便降脂產品的使用范圍,運用現代醫藥學手段,將蘆薈、靈芝按照一定比例配伍制成注射液凍干粉,使其藥用領域拓寬到治療肝腹水瘤方面,試驗證明,本發明凍干粉針劑治療效果突出且無毒副作用,大大拓寬了蘆薈的藥物治療領域。
【專利說明】使用蘆薈、靈芝制備治療肝腹水瘤的凍干粉針劑的方法【技術領域】[0001]本發明涉及凍干粉針劑,尤其是涉及一種使用蘆薈、靈芝制備治療肝腹水瘤的凍干粉針劑的方法。【背景技術】[0002]蘆薈(Aloe)是一種多年生百合科肉質的草本植物,是一種具有食用、美容、保健、醫藥以及觀賞等功能的植物。蘆薈化學成分復雜,已發現的成分超過160多種,主要有多糖、蒽醌類化合物、有機酸、氨基酸、酶和多肽、維生素、留族化合物、礦物質、微量元素等有效活性成分。目前蘆薈行業只有蘆薈(蘆薈丁)罐頭、蘆薈液、全葉蘆薈粉、蘆薈凝膠粉等基礎原料,可以制造成蘆薈膠、蘆薈膠囊、蘆薈片劑、蘆薈口服液等口服蘆薈產品。口服蘆薈制品具有排毒養顏,潤通腸胃,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但實際效果主要集中在通便功能上, 對其他人體疾病沒有明顯改善和治療作用。[0003]靈芝又稱靈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以紫靈芝藥效為最好,靈芝原產于亞洲東部,中國分布最廣的在江西。靈芝作為擁有數千年藥用歷史的中國傳統珍貴藥材,具備很高的藥用價值,經過科研機構數十年的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靈芝對于增強人體免疫力,調節血糖,控制血壓,輔助腫瘤放化療,保肝護肝,促進睡眠等方面均具有顯著療效。[0004]從目前情況看,對蘆薈產品進行的更深層次的研究和將其與靈芝配伍作為藥物應用方面的研究還尚顯欠缺。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蘆薈、靈芝制備治療肝腹水瘤的凍干粉針劑的方法。[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使用蘆薈、靈芝制備治療肝腹水瘤的凍干粉針劑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第一步,將蘆薈粉50-99份重量份和靈芝粉1-50重量份混合成原料藥,按100重量份原料藥添加2000重量份蒸餾水的比例配制成混合水溶液;第二步,將混合水溶液攪拌均勻使蘆薈粉、靈芝粉完全溶解,靜置過夜分離;第三步,將第二步分離后的上清液過濾澄清;第四步,將第三步得到的濾液用鹽酸將PH值調至6.3-6.5,加熱到112°C -120°C滅菌 30分鐘,然后自然冷卻;第五步,用鹽酸將第四步得到的冷卻液的PH值調至4.2-4.5,經超濾膜超濾,截留獲得分子量< 1000ODa的含藥溶液;第六步,將第五步得到的藥液分裝在安瓿瓶中凍干即可。[0007]所述蘆薈粉和靈芝粉的重量份配比為:蘆薈粉:靈芝粉=50:50。[0008]所述蘆薈粉和靈芝粉的重量份配比可以為:蘆薈粉:靈芝粉=70:30。[0009]所述蘆薈粉和靈芝粉的重量份配比也可以為:蘆薈粉:靈芝粉=90:10。[0010]所述蘆薈粉和靈芝粉的重量份配比還可以為:蘆薈粉:靈芝粉=99:1。[0011]為保證本發明制備的針劑的療效,所述蘆薈粉的制備方法為:第一步,將新鮮蘆薈葉浸泡30-60分鐘,清洗干凈后粉碎成蘆薈漿汁;第二步,將蘆薈漿汁倒入加熱反應罐中導入蒸汽加熱至8_12°C,同時按蘆薈漿汁總重量的0.125%加入果膠酶或蛋白酶,50-60分鐘后,將溫度升至75-80°C,保溫3_5個小時進行滅活處理;第三步,將第二步經過滅活處理后的的溶液過濾、濃縮、干燥后即可得到外觀為淡黃色的蘆薈粉成品。[0012]為保證本發明制備的針劑的療效,所述靈芝粉的制備方法為:第一步,將靈芝清洗干凈后烘干粉碎成0.02-15微米的超微粉;第二步,將第一步得到的靈芝超微粉按100:2000重量份之比例加入蒸餾水溶解,倒入加熱反應罐中導入蒸汽加熱至75-80°C,保溫5-6個小時,濃縮、干燥后即可得到外觀為鍺紅色的靈芝粉成品。[0013]本發明的優點在于突破了傳統的將蘆薈僅當做排毒養顏通便降脂產品的使用范圍,運用現代醫藥學手段,將蘆薈、靈芝按照一定比例配伍制成注射液凍干粉,使其藥用領域拓寬到治療肝腹水瘤方面,試驗證明,本發明制備的注射液凍干粉針劑治療效果突出且無毒副作用,可替代現有的西藥產品,大大拓寬了蘆薈和靈芝的藥物治療領域。【具體實施方式】[0014]本發明所述的使用蘆薈、靈芝制備治療肝腹水瘤的凍干粉針劑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第一步,制備蘆薈粉:將新鮮蘆薈葉浸泡30-60分鐘,清洗干凈后采用食品用不銹鋼破碎機將其粉碎成蘆薈漿汁;粉碎時可將蘆薈葉去皮粉碎或不去皮全葉進行粉碎;將蘆薈漿汁倒入加熱反應罐中導入蒸汽加熱至8-12°C,同時按蘆薈漿汁總重量的0.125%加入果膠酶或蛋白酶,以促進蘆薈的降解,50-60分鐘后,將溫度升至75-80°C,保溫3_5個小時進行滅活處理;最后將處理好的溶液采用振篩、硅藻土或板框過濾,也可將兩種方式相結合進行過濾,如果需要脫色, 還可加入活性炭進行脫色處理;濃縮后(濃縮汁的可溶性固形物控制在10%以內)采用噴霧干燥或凍干的方法將其制成外觀為淡黃色的蘆薈粉基礎原料。[0015]第二步,制備靈芝粉:將靈芝清洗干凈后烘干粉碎成0.02-15微米的超微粉;將靈芝超微粉按100:2000的重量份比例加入蒸餾水溶解,倒入加熱反應罐中導入蒸汽加熱至75-80°C,保溫5-6個小時, 濃縮后真空干燥或冷凍干燥得到外觀為鍺紅色的靈芝粉成品。[0016]第三步,制備凍干粉針劑:1、將蘆薈粉和靈芝粉按50-99:1-50之比例混合成原料藥(實際制作時,蘆薈粉和靈芝粉可以按50:50之比例混合,也可以按70:30, 90:10或90:10之比例混合),按100g原料藥添加2000g蒸餾水的比例配制成混合水溶液 (工業生產時可按此比例放大);2、將混合水溶液攪拌均勻或超聲溶解15分鐘,使蘆薈粉、靈芝粉完全溶解,得到淺棕色溶液靜置過夜分離(可使用上海東華高壓均質機設備);3、將分離后的上清液過濾澄清;4、將濾液用37%的鹽酸將pH值調至6.3-6.5,加熱到112°C _120°C高溫滅菌30分鐘, 然后自然冷卻;5、用37%的鹽酸將冷卻液的pH值調至4.2-4.5,使用超濾工藝,經超濾膜超濾,截留獲得分子量< 1000ODa的含藥溶液(工業生產可使用合肥風云膜分離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全自動膜分離超濾設備,實驗室使用4號濾斗);6、將得到的藥液分裝在IOmm的安瓿瓶中,_30°C凍干即可(可使用蘭州科近真空凍干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JDG-100F全自動真空凍干機)。[0017]注射時,用0.9%生理鹽水稀釋溶化成注射液即可使用。本發明制備的凍干粉針劑分為兩種:1、采用去皮蘆薈制得的注射液凍干粉針劑,呈淡棕色,規格:每瓶含可溶性蘆薈有效成分0.75克,以下簡稱ZD-Ol。[0018]2、采用不去皮蘆薈(全葉蘆薈)制得的注射液凍干粉針劑,呈棕色,規格:每瓶含可溶蘆薈有效成分0.9克,以下簡稱ZD-02。[0019]本發明制備的治療肝腹水瘤注射液凍干粉針劑ZD-01、ZD-02對小鼠S180腹水瘤的影響試驗如下:1.目的應用小鼠S180腹水瘤模型,考察ZD-Ol和ZD-02受試樣品的抗腫瘤作用。[0020]2.材料2.1.樣品:ZD-OI,注射粉針形式,呈淡棕色,規格:每瓶含可溶性成分0.75克。ZD-02, 注射粉針形式,呈棕色,規格:每瓶含可溶性成分0.9克。給藥時直接用注射用無菌生理鹽水溶解,并稀釋成所用濃度。吉西他濱,0.2g/瓶,禮來公司。[0021]2.2.試劑:DMEM (Gibco),小牛血清(維森特,20130118), Trypsin (Amresco), DMSO(Sigma),2.3.動物:雌性ICR小鼠,18-22g左右,由南京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SCXK (蘇)2013-0005。[0022]2.4.細胞株:S180腫瘤細胞株,由本實驗室提供。[0023]2.5.儀器:GS-15R 臺式冷凍離心機(Beckman) ;BP310s 電子天平(sartorius); Microfuge微量離心機(Beckman) ;DK_8D電熱恒溫水浴槽(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MSI Minishaker(IKA);層流架(蘇凈集團安泰公司);C02 培養箱(Thermal) ;Millipore Q8 純水儀(Millipore,U.S.A) ;SW_CJ-1FD凈化工作臺(蘇凈集團安泰公司);Zeiss AVIVO型倒置顯微鏡(Zeiss);3.方法3.1小鼠腹水瘤模型取凍存S180瘤株在37°C下迅速解凍,1000 rpm、離心5 min,棄去上清液,下層細胞用無菌生理鹽水調節細胞數至1X107個/ml,無菌條件下小鼠腹腔注射,每只0.3 ml。常規飼養至小鼠腹腔膨大(大致為接種后第7天),無菌條件下抽取S180荷瘤小鼠腹腔中淡黃色腹水:3~5 mL, 1000 rpm離心5 min,棄去上清液,下層細胞用無菌PBS緩沖液(pH 7)洗滌 3次,經臺盼藍排斥試驗檢查細胞存活率在95%以上,則加無菌生理鹽水調節癌細胞濃度為 I X 107個/mL的細胞懸液。再次在無菌操作下小鼠腹腔注射0.3mL細胞懸液,隨即將注射過腫瘤細胞懸液的小鼠隨機分為6組,分別為模型組,陽性對照組(5-FU:20mg/kg), ZD-Ol 高低劑量(144 mg/kg、288 mg/kg), ZD-02 高低劑量(180 mg/kg、360 mg/kg),每組 12 只。 分組24 h后,腹腔注射給藥,連續15 d。每日觀察動物的行為情況,并記錄荷瘤小鼠在15 天內的死亡數量。剩余小鼠繼續給藥,直至所有小鼠均死亡,記錄所有小鼠的存活天數,計算荷瘤小鼠的生命延長率。[0024]給藥方式及時間采用靜脈注射給藥,5 ml/kg,每天一次,給藥時間取決于小鼠的存活狀況。[0025]評價指標荷瘤小鼠的死亡率(%)及生命延長率(%)。生命延長率(%)=(給藥組平均生存天數-模型組平均生存天數)/模型組組平均生存天數。[0026]統計方法計數數據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組間差異檢驗。[0027]4.結果表1結果顯示,模型組小鼠在腹腔接種腹水型S180腫瘤后在15天內全部死亡,死亡率達到100%,而各給藥干預組則表現不同。ZD-Ol低劑量組小鼠的死亡率為50%,高劑量組小鼠死亡率為41.7%,分別比模型組下降了 50%和58.3%,與模型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值分別小于0.05和0.01 (表1)。同時在持續的給藥中,ZD-Ol能明顯的延長腹水型荷瘤小鼠的存活時間,低高劑量ZD-Ol對小鼠的生命延長率分別為45.2%和62.6%。ZD-02低劑量組小鼠的死亡率為66.7%,高劑量組小鼠死亡率為75%,分別比模型組下降了 33.3%和25%,說明 ZD-02亦能降低荷瘤小鼠的死亡率,但比較P值大于0.05,顯示與模型組比較未見有顯著性差異。相應的在小鼠生命延長率方面,ZD-02延長荷瘤小鼠生命期均在20%左右。[0028]表1.ZD-Ol、ZD_02對腹水瘤小鼠死亡率及生命延長率的影
【權利要求】
1.一種使用蘆薈、靈芝制備治療肝腹水瘤的凍干粉針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蘆薈粉、靈芝粉按照下述重量份配比和方法制備而成:第一步,將蘆薈粉50-99份和靈芝粉1-50份混合成原料藥,按100份原料藥添加2000 份蒸餾水的比例配制成混合水溶液;第二步,將混合水溶液攪拌均勻使蘆薈粉、靈芝粉完全溶解,靜置過夜分離;第三步,將第二步分離后的上清液過濾澄清;第四步,將第三步得到的濾液用鹽酸將PH值調至6.3-6.5,加熱到112°C _120°C滅菌 30分鐘,然后自然冷卻;第五步,用鹽酸將第四步得到的冷卻液的PH值調至4.2-4.5,經超濾膜超濾,截留獲得分子量≤1000ODa的含藥溶液;第六步,將第五步得到的藥液分裝在安瓿瓶中凍干即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蘆薈、靈芝制備治療肝腹水瘤的凍干粉針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蘆薈粉的制備方法為:第一步,將新鮮蘆薈葉浸泡30-60分鐘,清洗干凈后粉碎成蘆薈漿汁;第二步,將蘆薈漿汁倒入加熱反應罐中導入蒸汽加熱至8-12°C,同時按蘆薈漿汁總重量的0.125%加入果膠酶或蛋白酶,50-60分鐘后,將溫度升至75-80°C,保溫3_5個小時進行滅活處理;第三步,將第二步經過滅活處理后的的溶液過濾、濃縮、干燥后即可得到外觀為淡黃色的蘆薈粉成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蘆薈、靈芝制備治療肝腹水瘤的凍干粉針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靈芝粉的制備方法為:第一步,將靈芝清洗干凈后烘干粉碎成0.02-15微米的超微粉;第二步,將第一步得到的靈芝超微粉按100:2000重量份之比例加入蒸餾水溶解,然后倒入加熱反應罐中導入蒸汽加熱至75-80°C,保溫5-6個小時,濃縮、干燥后即可得到外觀為鍺紅色的靈芝粉成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蘆薈、靈芝制備治療肝腹水瘤的凍干粉針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蘆薈粉和靈芝粉的重量份配比為:蘆薈粉:靈芝粉=50:5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蘆薈、靈芝制備治療肝腹水瘤的凍干粉針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蘆薈粉和靈芝粉的重量份配比為:蘆薈粉:靈芝粉=70:3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蘆薈、靈芝制備治療肝腹水瘤的凍干粉針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蘆薈粉和靈芝粉的重量份配比為:蘆薈粉:靈芝粉=90:1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蘆薈、靈芝制備治療肝腹水瘤的凍干粉針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蘆薈粉和靈芝粉的重量份配比為:蘆薈粉:靈 芝粉=99 :1。
【文檔編號】A61P1/16GK103494978SQ201310448919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8日
【發明者】張榮軒, 陸大杰 申請人:河南九福來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