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風熱型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風熱型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制劑。中醫認為風熱型小兒急性支氣管炎多因風熱襲肺,肺失清肅而致。治以辛涼解表,疏風清熱、宣肺止咳。為此,本發明選擇中藥白側耳、金背枇杷、色赤楊、大肺筋草、涼粉草、淡竹葉、雞骨草、佛甲草、桑葉、蛇接骨、山橘葉,水煎成湯劑,經臨床試驗,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7.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3%。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風熱型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制劑【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風熱型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0002]急性支氣管炎(acute bronchit i s)或急性氣管支氣管炎(acute treacheobronc i t i s)在嬰幼兒時期發病較多、較重,常并發或繼發于上下呼吸道感染,并為麻疹、百日咳、傷寒及其它急性傳染病的一種臨床表現。發生支氣管炎時,氣管大多同時發炎,如果涉及毛細支氣管,則其病理與癥狀均與肺炎相仿。本病常見于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多為呼吸道病毒所致,發病可急可緩。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風熱型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制劑。中醫認為風熱型小兒急性支氣管炎多因風熱襲肺,肺失清肅而致。氣逆不宣,故見咳嗽,氣粗音啞。肺熱內郁,蒸液成痰,故見痰黃而稠。肺熱上薰于咽,故見咽紅而腫。風熱犯肺,衛表不和,故見發熱。治以辛涼解表,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該治療風熱型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白側耳10-20份、金背枇杷10-15份、色赤楊15-20份、大肺筋草8-16份、涼粉草9-12份、淡竹葉5-15份、雞骨草15-25份、佛甲草7_10份、桑葉6_8份、蛇接骨2-4份、山橘葉6-12份。
[0005]優選的,白側耳15份、金背枇杷13份、色赤楊18份、大肺筋草12份、涼粉草11份、淡竹葉10份、雞骨草20份、佛甲草9份、桑葉7份、蛇接骨3份、山橘葉9份。
[0006]制備方法將上述中藥水煎,制成湯劑。
[0007]方中:白側耳鎮咳,止血,利濕;金背枇杷鎮咳祛痰,清肺和胃,降氣消暑;色赤楊祛痰消炎,鎮咳平喘;大肺筋草散風清肺,化痰行血;涼粉草清暑,解渴,除熱毒;淡竹葉清涼解熱,消痰止渴;雞骨草清熱解毒,舒肝散瘀;佛甲草、桑葉清熱,消腫,解毒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肝明目;蛇接骨散瘀消腫,消炎止咳;山橘葉祛風,散瘀,止燥嗽。
[0008]臨床資料
[0009]1.一般資料所選76例門診病例經臨床確診為風熱型小兒急性支氣管炎,年齡I~10歲。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3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齡6.1歲;平均病程5~20天。對照組38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齡5.8歲;平均病程5~20天。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0010]2.診斷標準⑴臨床表現:咳嗽、咯痰、痰黃稠,發熱、氣促,咽紅而腫,舌尖紅,苔薄白或微黃。(2)體征:雙肺呼吸音粗糙,可聞及濕羅音,體溫均在37.6~39.4攝氏度之間。(3)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升高。X線示:正常或有兩肺紋理粗重。
[0011]3.治療方法治療組服用本發明所述的中藥制劑,稱取白側耳15g、金背枇杷13g、色赤楊18g、大肺筋草12g、涼粉草llg、淡竹葉10g、雞骨草20g、佛甲草9g、桑葉7g、蛇接骨3g、山橘葉9g,水煎取汁。3歲以下每次10ml,3~7歲每次20ml,7歲以上每次30ml,每日3次,于飯前30分鐘溫服。對照組常規止咳化痰、抗感染治療。兩組均治療7天為I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0012]4.療效標準參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治愈:體溫正常,咳嗽、咳痰癥狀消失,肺部體征消失。有效:體溫正常,咳嗽、咳痰癥狀減輕,肺部體征減少及減輕。無效:經治療后發熱、咳嗽、咳痰癥狀無好轉,肺部體征無減輕。
[0013]5.治療結果治療組患兒38例,其中臨床治愈28例(73.7%),有效9例(23.7%),無效I例(2.6% ),總有效率97.4%。對照組患兒38例,其中臨床治愈17例(44.7% ),有效12例(31.6%),無效9例(23.7% ),總有效率76.3%。兩組比較,治療組臨床治愈率、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一:稱取白側耳15g、金背枇杷13g、色赤楊18g、大肺筋草12g、涼粉草llg、淡竹葉10g、雞骨草20g、佛甲草9g、桑葉7g、蛇接骨3g、山橘葉9g,水煎取汁制成湯劑。
[0015]實施例二:白側耳10g、金背枇杷15g、色赤楊20g、大肺筋草16g、涼粉草12g、淡竹葉15g、雞骨草15g、桑葉8g佛甲草10g、蛇接骨4g、山橘葉12g,水煎取汁制成湯劑。
[0016]實施例三:白側耳20g、金背枇杷10g、色赤楊15g、大肺筋草8g、涼粉草9g、淡竹葉5g、雞骨草25g、佛甲草7g 、桑葉6g、蛇接骨2g、山橘葉6g,水煎取汁制成湯劑。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熱型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該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白側耳10-20份、金背枇杷10-15份、色赤楊15-20份、大肺筋草8-16份、涼粉草9-12份、淡竹葉5-15份、雞骨草15-25份、佛甲草7_10份、桑葉6_8份、蛇接骨2_4份、山橘葉6-12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風熱型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該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白側耳15份、金背枇杷13份、色赤楊18份、大肺筋草12份、涼粉草11份、淡竹葉10份、 雞骨草20份、佛甲草9份、桑葉7份、蛇接骨3份、山橘葉9份。
【文檔編號】A61P11/00GK103520532SQ201310467272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3日
【發明者】劉志楨, 馬蘭妍 申請人:劉志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