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一種治療流感的中藥,它是由下列原料藥物按照一定重量配比的組份組成:柴胡、青蒿、石膏、黃芩、貫眾、大青葉、桂枝、白芍、黨參、半夏、甘草。本發明中藥具有療程短、療效好、治愈率高、無毒副作用等優點,有效率100%,治愈率96.8%,好轉率3.2%。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本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具有高度傳染性,可引起廣泛流行,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冬春季節多見。本病屬于祖國醫學“時行感冒”范疇,主要癥狀為發熱惡寒,頭痛身痛,咳嗽等。臨床上可根據感受病邪的不同,分為風寒、風熱、暑濕、風燥四個證型。總的治療原則為清熱解毒,祛風散邪。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了一種治療流感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的組份組成:柴胡20-30g、青蒿10-15g、石膏10-15g、黃岑10_12g、貫眾12-15g、大青葉12-15g、桂枝10-12g、白芍10_12g、黨參10_15g、半夏9_12g、甘草6-9g0
[0004]優選用量:柴胡30g、青蒿10g、石膏15g、黃岑12g、貫眾15g、大青葉15g、桂枝12g、白茍12g、黨參10g、半夏9g、甘草6g。
[0005]藥理分析:本方所治主癥為發熱惡寒、頭痛身痛、咳嗽等,所以方中首選大劑量味辛性寒之柴胡疏散退熱,為君藥。青蒿、石膏、大青葉、貫眾助柴胡清熱,且能解毒涼血;黃芩苦寒,善清上焦肺熱, 共為臣藥。桂枝、白芍相配解肌發表,調和營衛;黨參強壯正氣,祛邪外出;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以上藥物合用,共奏清熱解毒,祛風散邪之功效。
[0006]劑型及用法:本發明中藥劑型為湯劑,水煎服,一日一劑,煎煮兩遍。頭煎加涼水500ml,浸泡I小時,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續煎15分鐘,取汁200ml ;二煎加熱水500ml,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續煎30分鐘,取汁200ml。兩煎所得藥汁混合,早、中、晚三次等量分服。服藥后多飲熱水或稀粥,以助發汗。以全身微微汗出為宜。
[0007]有益效果:本發明中藥具有療程短、療效好、治愈率高、無毒副作用等優點,有效率100%,治愈率96.8%,好轉率3.2%O
[0008]【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一種治療流感的中藥,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的組份組成:柴胡20-30g、青蒿 10-15g、石膏 10-15g、黃芩 10_12g、貫眾 12_15g、大青葉 12_15g、桂枝 10_12g、白芍 10-12g、黨參 10-15g、半夏 9-12g、甘草 6_9g。
[0009]實施例2:—種治療流感的中藥,其中各種原料藥物的優選重量配比為:柴胡30g、青蒿10g、石膏15g、黃岑12g、貫眾15g、大青葉15g、桂枝12g、白茍12g、黨參10g、半夏9g、甘草6g。[0010]臨床療效總結:
一、一般資料:本方藥臨床應用多年,治療上千例患者,男、女、老、少皆宜。有效率100%,治愈率96.8%,好轉率3.2%O
[0011]二、診斷標準:
1、癥狀:流感流行季節,或有流感病人接觸史,發病急,出現發熱惡寒,周身酸痛,體溫高達39°C以上,或伴有咳嗽、痰多、咽痛等。
[0012]2、血常規檢查白血球正常或稍高。胸透無明顯異常或雙肺紋理略多。
[0013]三、療效評定標準:
1、治愈:自覺癥狀消失,體溫恢復正常。
[0014]2、好轉:自覺癥狀基本消失,體溫恢復正常。
[0015]四、治療結果:一般輕度患者服藥一劑即痊愈,重度患者服藥三劑痊愈。
[0016]五、典型病例:
病例1:孔XX,女,45歲,2009年I月就診。自述3天前與一感冒病人共進午餐,今日即出現發熱惡寒,周身不適,口干,咽痛。經服用“阿莫西林”、“快克”等不見好轉而來診。查:體溫39°C,咽部充血。給予本方藥服用一劑熱退身涼,繼服一劑,咽痛亦消失而痊愈。
[0017]病例2:王XX,男,30歲,2010年12月就診。昨日出差回家,今日清晨即出現發熱惡寒,頭痛、身痛,自服“復方大青葉片”等不見好轉,要求服中藥治療。查:體溫39.5°C,血常規化驗白血球總數正常,胸透未見異常。診為流感。給予本方藥服用一劑諸癥消失,體溫恢復正常。
[0018]病例3:張XX,男,16歲,學生。反復發熱一周,伴輕度咳嗽,體溫波動在38_39°C之間。曾在附近社區衛生服務站靜滴抗生素和激素類藥物,體溫降而復升。要求服中藥治療。給予本方藥服用I劑體溫降至正常,繼服兩劑諸癥消失痊愈。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流感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的組份組成:柴胡20-30g、青蒿10-15g、石膏10-15g、黃芩10_12g、貫眾12_15g、大青葉12_15g、桂枝10-12g、白芍 10-12g、 黨參 10-15g、半夏 9_12g、甘草 6_9g。
【文檔編號】A61K33/06GK103494983SQ201310482916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6日
【發明者】劉運波 申請人:劉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