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肺癌的中藥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醫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肺癌的中藥配方。
【背景技術】
[0002]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近50年來許多國家都報道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明顯增高,男性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女性發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確,大量資料表明,長期大量吸煙與肺癌的發生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已有的研究證明:長期大量吸煙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煙者的10?20倍,開始吸煙的年齡越小,患肺癌的幾率越高。
[0003]肺癌起源于支氣管粘膜上皮,局限于基底膜內者稱為原位癌。癌腫可向支氣管腔內或/和臨近的肺組織生長,并可通過淋巴、血行或經支氣管轉移擴散。癌瘤生長速度和轉移擴散的情況與癌瘤的組織學類型、分化程度等生物學特性有一定關系。
[0004]肺癌的分布情況,右肺多于左肺,上葉多于下葉。從主支氣管到細支氣管均可發生癌腫。起源于主支氣管、肺葉支氣管的肺癌,位置靠近肺門者,稱為中央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氣管以下的肺癌,位置在肺的周圍部分者,稱為周圍性肺癌。
[0005]手術、放療和化療是治療中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尤其是化療治療,90%以上的肺癌需要接受化療治療。但化療可以有效傷癌細胞,同時又會殺傷正常細胞而導致患者的免疫功能被抑制,出現更多的并發癥,給患者身體帶來極大損傷。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肺癌的中藥配方,尤其適用于治療痰濕蘊肺型肺癌,其療效顯著、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0007]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肺癌的中藥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燈臺蓮15~20份、沙棘15~20份、半夏10~15份、刺五加10~15份、滿天飛10~15份、白背葉5~10份、吳茱萸5~10份、白蘇10~15份、八月札10~15份、葶藶15~20份、膽南星10~15份、佛光草10-15份、郁金10-15份、川芎10-15份、魚腥草5-10份、白英5-10份、大青葉5-10份。
[0008]其中,優選方案如下:
可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燈臺蓮15份、沙棘15份、半夏10份、刺五加10份、滿天飛10份、白背葉5份、吳茱萸5份、白蘇10份、八月札10份、葶藶15份、膽南星10份、佛光草10份、郁金10份、川芎10份、魚腥草5份、白英5份、大青葉5份。
[0009]也可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燈臺蓮20份、沙棘20份、半夏15份、刺五加15份、滿天飛15份、白背葉10份、吳茱萸10份、白蘇15份、八月札15份、葶藶20份、膽南星15份、佛光草15份、郁金15份、川;15份、魚腥草10份、白英10份、大青葉10份。
[0010]也可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燈臺蓮18份、沙棘18份、半夏12份、刺五加12份、滿天飛12份、白背葉8份、吳茱萸8份、白蘇12份、八月札12份、葶藶18份、膽南星12份、佛光草12份、郁金12份、川芎12份、魚腥草8份、白英8份、大青葉8份。
[0011]將上述各原料藥制成本發明藥物的具體制備方法是:
按照配方稱取中藥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過藥面浸泡10~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騰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鐘,取濾液;然后再加水沒過藥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騰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鐘,然后去渣取濾液,兩次濾液合并即可。
[0012]用法:成人每次服用200~300mL,每日2次,飯后半小時溫服,15天為一個療程。
[0013]藥理分析:
燈臺蓮:味苦、辛;性溫。歸肺、肝經。燥濕化痰、熄風止痙、消腫止痛。主痰濕咳嗽、風痰眩暈、癲癇、中風、□眼歪斜、破傷風、癰腫、毒蛇咬傷。
[0014]沙棘:酸、濕,溫。止咳祛痰,消食化滯,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積腹痛,瘀血經閉,跌撲瘀腫。
[0015]半夏:辛,溫。歸脾、胃、肺經。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于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生用外治癰腫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嘔。
[0016]刺五加:辛、微苦,溫。歸脾、腎、心經。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用于脾腎陽虛,體虛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夢。
[0017]滿天飛:苦、微辛,平。健脾消腫。用于消化不良,脾虛浮腫。
[0018]白背葉:以根入藥。微苦、澀,平。柔肝活血,健脾化濕,收斂固脫。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子宮脫垂,脫肛,白帶,妊娠水腫。
[0019]吳茱萸:味辛,溫。入肝、脾、胃、大腸、腎經。溫中,止痛,理氣,燥濕,治嘔逆吞酸,厥陰頭痛,臟寒吐瀉,脘腹脹痛,經行腹痛,五更泄瀉,高血壓癥,腳氣,疝氣,口瘡潰瘍,齒痛,濕疹,黃水瘡。
[0020]白蘇:辛,溫。散寒解表,理氣寬中。用于風寒感冒,頭痛,咳嗽,胸腹脹滿。
[0021]八月札:性溫平,味苦澀辛,無毒。舒肝理氣,活血止痛,除煩利尿。治肝胃氣痛,胃熱食呆,煩渴,亦白痢疾,腰痛,脅痛,疝氣,窟經,子宮下墜。
[0022]葶藶:辛、苦,大寒。歸肺、膀胱經。瀉肺平喘,行水消腫。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脅脹滿,不得平臥,胸腹水腫,小便不利;肺原性心臟病水腫。
[0023]膽南星:苦、微辛,涼。歸肺、肝、脾經。清熱化痰,息風定驚。用于痰熱咳嗽,咯痰黃稠,中風痰迷,癲狂驚癇。
[0024]佛光草:微苦、辛,平。清熱利濕,平喘止咳,調經止血。用于風濕咳嗽,痰多氣喘,吐血,白帶,小便頻數,腰痛,月經過多。
[0025]郁金:辛、苦,寒。歸肝、心、肺經。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利膽退黃。用于經閉痛經,胸腹脹痛、刺痛,熱病神昏,癲癇發狂,黃疸尿赤。
[0026]川辛,溫。歸肝、膽、心包經。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0027]魚腥草:辛,微寒。歸肺經。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用于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
[0028]白英:苦,微寒。有小毒。入肝、胃經。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抗癌。全草入藥用于感冒發熱,乳癰、惡瘡,濕熱黃疸、腹水,白帶,腎炎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