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結節性紅斑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結節性紅斑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白術4-6、地骨皮2-4、車前草5-7、五味子4-6、蛇床子2-4、蒲黃8-10、紫花地丁8-10、天青地白草1-3、山慈菇2-4、血竭4-6、龍膽草2-3、雄黃1-2、海藻粉4-6、淡竹葉2-4、爵床1-3、通草5-7、雞頭實2-4、桑螵蛸1-3和莧實1-2;本發明具有溫補肝脾,散風除濕,調和氣血,通經活絡、活血化瘀、扶正驅邪,調節免疫功能,治療和預防結節性紅斑療效確切,治愈率高。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結節性紅斑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結節性紅斑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0002]結節性紅斑是一種常見的由于血管炎所引起的結節性皮膚病,經多方科學驗證得知,造成結節性紅斑的原因主要是病毒、真菌等感染,溴化物、碘化物、磺胺等藥物也可誘發該病,肌體代謝的有害產物,滲雜在血液細胞間質中,導致肌體內環境污染,血液純質的改變,形成結節性紅斑,而目前治療結節性紅斑的藥物有中藥、西藥,但療效均不令患者滿意;而且有些藥物毒性較大,治療過程傷及身體,給患者帶來了許多的痛苦。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結節性紅斑的中藥組合物。
[0004]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治療結節性紅斑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白術4-6、地骨皮2-4、車前草5-7、五味子4-6、蛇床子2-4、蒲黃8-10、紫花地丁 8_10、天青地白草1_3、山慈菇2_4、血竭
4-6、龍膽草2-3、雄黃1-2、海藻粉4-6、淡竹葉2_4、爵床1_3、通草5_7、雞頭實2_4、桑螵蛸
1-3和覓實1-2。
[0005]治療結節性紅斑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白術5、地骨皮3、車前草6、五味子5、蛇床子3、蒲黃9、紫花地丁 9、天青地白草2、山慈菇3、血竭5、龍膽草2.5、雄黃
1.5、海藻粉5、淡竹葉3、爵床2、通草6、雞頭實3、桑螵蛸2和莧實1.5。
[0006]制備及使用方法: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研磨粉碎,過篩,加入適量的水混合均勻,外涂敷于患處,每日一次,一周即可康復。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具有溫補肝脾,散風除濕,調和氣血,通經活絡、活血化瘀、扶正驅邪,調節免疫功能,治療和預防結節性紅斑療效確切,治愈率高。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實施例1:治療結節性紅斑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g)為:白術5、地骨皮3、車前草6、五味子5、蛇床子3、蒲黃9、紫花地丁 9、天青地白草2、山慈菇3、血竭5、龍膽草2.5、雄黃1.5、海藻粉5、淡竹葉3、爵床2、通草6、雞頭實3、桑螵蛸2和莧實1.5。
[0009]制備及使用方法: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研磨粉碎,過篩,加入適量的水混合均勻,外涂敷于患處,每日一次,一周即可康復。
[0010]典型病例:
病例1:豐某,男,53歲,患有結節性紅斑,紅斑高起,色紅疼痛,伴有發熱惡寒、頭痛肢節酸痛,舌淡紅,苔薄白略膩,脈浮數或浮滑,涂敷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次,涂敷五天后康復。[0011]病例2:習某,男,62歲,結節色淡紅或紫暗,遇寒加重,常反復發作,伴面蒼白、手足冷,舌淡,脈沉細無力,涂敷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劑,涂敷一周后康復。
[0012]病例3:白某,女,46歲,患有結節性紅斑,結節顏色鮮紅,灼熱疼痛伴有發熱,口渴煩躁,關節腫痛,大便干,小便短少色黃,舌紅少苔,脈弦數,涂敷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一周
后疫愈。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結節性紅斑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白術4-6、地骨皮2-4、車前草5-7、五味子4-6、蛇床子2-4、蒲黃8_10、紫花地丁 8_10、天青地白草1-3、山慈菇2-4、血竭4-6、龍膽草2-3、雄黃1_2、海藻粉4_6、淡竹葉2_4、爵床1_3、通草5-7、雞頭實2-4、桑螵蛸1-3和莧實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結節性紅斑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白術5、地骨皮3、車前草6、五味子5、蛇床子3、蒲黃9、紫花地丁 9、天青地白草2、山慈菇3、血竭5、龍膽草2.5、雄黃1.5、海藻粉5、淡竹葉3、爵床2、通草6、雞頭實3、桑螵蛸2和覓實1.5。
【文檔編號】A61K33/36GK103610957SQ201310518909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9日
【發明者】于巧媛 申請人:于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