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可降解吸收的人工醫用組織修復膜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體內可降解吸收的人工醫用組織修復膜及其制備方法。此生物降解修復膜由多孔層及增強層構成,呈兩層、三層或多層重疊結構的海綿狀物質,層與層之間緊密結合。多孔層有一定厚度,保證其具有一定形狀和載藥量,滿足組織修復的需要;增強層致密,起增強、抗撕的作用;每層結構可選擇不同原料及比例,并根據治療需要,在每層結構中加載不同藥物,通過控制控制孔數量及大小,控制降解速度及藥物釋放。多孔層降解速率高于增強層的降解速率,保證修復膜在一定時間內保持一定的力學強度及藥物的緩慢定向釋放。該修復膜可操作性和縫合性優良、無毒、體內可降解可吸收、生物相容性好、對組織無損傷,可用于多種外科修復手術,適宜推廣實施。
【專利說明】體內可降解吸收的人工醫用組織修復膜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類醫用的體內可降解可吸收的人工組織修復膜及其制備方法。
[0002] 修復膜采用同種或不同種合成高分子材料或天然高分子材料制備而成,該組織修 復膜由海綿狀多孔的載藥層和致密的表層復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抗撕強度,優良的生物相 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藥物定向釋放性能。
【背景技術】
[0003]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人工外科修復器件材料成為外科中常用的醫療器件,例如 用于胸膜及腹膜修補、心包的修補、硬腦膜修復及膀胱修補等膜狀組織的修復用膜。目前用 作組織修復膜的材料主要都是來自于天然組織的生物源膜,包括自體膜、異體膜和異種膜。 自體膜是最為優良的,但其來源有限,且在植入早期容易產生體液的滲漏及增高皮下積液 發生率,從而引起功能性障礙;異體膜也供源有限,并且存在免疫排斥和疾病傳染的隱患; 異種膜主要是豬心包膜、牛心包膜、豬腹膜、胎膜及羊膜等,其來源豐富,但是必須通過去免 疫、降低抗原性等處理,因而制作、滅活、保存等都有一定的難度,同時也無法完全避免免疫 排斥、疾病交叉感染等隱患,因此臨床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0004] 近年來,由天然高分子材料(如殼聚糖、膠原等)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如尼龍、滌 綸、硅橡膠及其它聚合物等)制成的組織修復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CN1094066A公開 了一種含碳纖維的殼聚糖復合膜及其制備工藝,但該膜的機械性能差;而尼龍、滌綸等修復 用膜不能降解和被吸收、將長期存留在體內成為異物。CN1830492B報道的硅橡膠-可吸收 生物蛋白生物腦膜修復補片雖然可以避免硅橡膠與組織的直接接觸,但生物蛋白降解代謝 后,硅橡膠作為異物存留在體內會導致溶血,并且硅橡膠易溶脹而導致抗壓強度變差,不利 于組織的修復。CN101507843A報道的由靜電紡絲技術制備的無紡織物雖然可以完全降解, 但由于含有膠原蛋白,所以不能保證完全去除抗原。至今報道的體內可吸收修復膜還存在 降解速度過快等缺點而不利于組織的修復及應用。因此,兼具合適降解速度和有效組織修 復功能的生物可降解、可吸收組織修復膜長期以來一直是生物醫學界的主要研究對象。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體內可降解、吸收的載藥人工組織修復膜及其制備方法。
[0006] 具體是一種可在體內完全降解、吸收,并且最終代謝產物為CO2和H2O或被機體吸 收或被排出體外的人工組織修復膜,可以完全從體內消失而不會在體內殘留。此人工組織 修復膜由呈多孔海綿結構的載藥層及致密結構的表面層組成、呈雙層或多層結構;載藥層 有一定的厚度,以保證組織修復用膜一定的形狀和載藥量,且其多孔海綿結構既可保證醫 用膜修補要求的形狀和厚度,又可保證體液、營養物質及細胞代謝產物的交換與通透,并且 可利于醫用膜細胞的長入,多孔結構層含有藥物,可以針對導致醫用膜修補要求的病因,提 供所需要的消炎藥物、抗菌藥物、抗癌藥物,以及細胞生長調節因子,以達到防止炎癥和感 染,并且可以促進醫用膜部位血液循環、刺激醫用膜細胞活躍,從而具有促進醫用膜愈合、 縮短醫用膜愈合時間,也根據不同的病因、不同的修復部位和不同的修復要求,選擇不同載 藥和不同厚度的人工組織修復膜,同時,可根據病灶部位的需要,在不同層次加載不同的藥 物,促進組織的修復。同時多孔結構層孔孔相互溝通、利于藥物向內釋放擴散及藥物釋放; 致密結構層微薄,具有一定的韌性,有良好的縫合性能,起到增強抗撕強度和控制藥物釋放 方向的作用,也可以起到防止和阻礙藥物向體表釋放的藥物定向釋放作用。致密層著色可 以便于區分識別和保證臨床操作時組織修復膜放置的正確方向,著色面朝向體表面。兩結 構層由相同或不同的生物降解材料制備,但是它們的降解速率的關系是:多孔結構層〉致 密結構層,以保證修復膜在應用過程的一定時間內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力學強度,以及保 證藥物的緩慢定向釋放。人工組織修復膜的可操作性和縫合性優良,無毒、體內可降解可吸 收、生物相容性好、對組織無損傷,可用應用于各種組織修復手術。
[0007] 本發明用于制備人工組織修復膜多孔結構層和致密結構層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 料可以是合成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也可以是天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其中的合成生物 降解高分子材料是聚L-乳酸(PLLA)、聚DL-乳酸(PDLLA)、(DL-乳酸/L-乳酸)共聚物 (P(DLL)LA)、共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聚己內酯(PCL)、聚(乙交酯/丙交酯/己內 酯)三元共聚物(PGLC)、聚己內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CE)、聚(己內酯/丙交酯)/聚 乙二醇三元共聚物(PCEL)、共聚(乙交酯/丙交酯)/聚乙二醇/共聚(乙交酯/丙交酯) 三嵌段共聚物(PLGELG),以及聚羥丁酯(PHB)、聚羥戊酯(PHV)等脂肪族聚酯類高分子聚合 物或它們間的共混物,合成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在30, 000~200, 000之間;天然生物降解高 分子材料是膠原、明膠、殼聚糖,以及透明質酸中的一種或它們的共混物。人工組織修復膜 的致密結構層的分子量〉多孔結構層的分子量。
[0008] 本發明的人工組織修復膜中所含的藥物是消炎藥物、抗菌藥物、抗癌藥物,或細胞 生長調節因子和能促進醫用膜愈合的藥物中的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結合,因此本發明的人工 組織修復膜兼具防止炎癥和傷口感染、防止癌細胞擴散,以及促進組織愈合、提高修復效果 的功能。具體所述的消炎、抗菌、抗癌、抗腫瘤和細胞生長調節因子是:鏈霉素、頭孢、阿莫西 林、先鋒六、慶大霉素、羅紅霉素、氟哌酸、阿奇霉素等;抗癌藥物是5-氟脲嘧啶(5-Fu)、紫 杉醇、雷帕霉素、細胞生長調節因子可以是外源性骨生長因子骨形成發生蛋白(BMP)、堿性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神經生長因子(NGF)以及血小板來源增 殖因子(PDGF)。藥物可以直接荷載在多孔載藥層中、也可涂覆于致密結構層同多孔結構層 的界面、或采用等離子體錨定技術荷載到多孔結構層內。藥物的含量為人工組織修復膜重 量的萬分之一?百分之五。
[0009] 人工組織修復膜的多孔結構層的制備方法采用溶液噴射成型法、致孔劑溶出致孔 成型法、凍結干燥成型法、電噴紡成型法,或編織成型法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結合制備。該多 孔結構層的厚度為〇. 2~4. 0毫米。
[0010] 人工組織修復膜的致密結構層采用溶液鑄膜法、熱壓法、溶液噴射法、涂覆法中的 一種或幾種的結合制備。該致密結構層的厚度為0. 005~0. 5毫米。
[0011] 多孔結構層與致密結構層的接合方法可以采用熱壓法、熱熔法,或半溶解法中的 一種或幾種的結合。層與層結構呈緊密結合、連成一體。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為具有兩層結構的人工醫用膜結構圖 I. Polymer-1,致密結構層;2. Polymer-2,多孔結構層 實施方法 (一)人工組織修復膜的多孔結構層的制備: 人工組織修復膜的多孔結構層的制備方法采用溶液噴射成型法、致孔劑溶出致孔成 型法、凍結干燥成型法、電噴紡成型法,或編織成型法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結合制備。具體如 下: (1) 將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用二氧六環溶解后注入聚四氟乙烯模具,用液氮急速冷 凍后在凍干條件下脫除溶劑;進而再在室溫、真空氣氛下干燥1~3天,得到厚度為0. 2~4. 0 毫米厚的海綿狀多孔結構層; (2) 同方法(1),但采用的致孔劑是碳酸氫銨,并通過加熱的方法使碳酸氫銨分解、以形 成海綿狀多孔結構和除去致孔劑,得到厚度為0. 2~4. 0毫米的海綿狀多孔結構層; (3) 將生物可降解吸收的高分子用溶劑溶解后采用電噴紡技術噴絲,制成無紡物織; 在進一步于室溫下真空干燥1~3天后,得到電噴紡纖維。將纖維重疊后熱壓,得到厚度為 0. 2~4. 0毫米的無紡織物狀多孔結構層; (4) 將生物可降解吸收的高分子用熔融紡絲技術,紡成長纖維,然后采用編織法編成織 物。將多層編織物重疊后熱壓,得到厚度為〇. 2~4. 0毫米的編織狀多孔結構層; 將生物可降解吸收的高分子用熔融紡絲技術紡成纖維后,再將纖維切成短纖維后打 散、鋪展后熱壓,得到厚度為〇. 2~4. 0毫米的無紡織物狀多孔結構層。
[0013] (二)人工組織修復膜的致密結構層制備 人工組織修復膜的致密結構層采用溶液鑄膜法、熱壓法、溶液噴射法、涂覆法中的一種 或幾種的結合制備。具體如下: (1) 溶液澆鑄成膜:將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用氯仿溶劑溶解,配置成溶液后加入微 量色料,配制成濃度為I. (Tio. 0%的溶液,溶解均勻后在聚四氟乙烯板上成膜,于常溫常壓 下揮發氯仿后,再進一步于室溫下真空下干燥1~3天,得到厚度為0. 005~0. 5毫米的致密結 構層; (2) 溶液噴射成膜:同上(1)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丙酮溶液,采用氣壓噴射機在上述 (一)得到的人工組織修復膜的多孔結構層表面噴射,再于常溫常壓下揮發丙酮,并進一步 于室溫下真空下干燥1~3天,得到厚度為0. 005~0. 5毫米的致密結構層; (3) 涂覆成膜:同上(1)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二氧六環溶解溶液,采用涂覆機或手工 涂覆,在上述(一)得到的人工組織修復膜的多孔結構層表面涂覆,再于常溫常壓下揮發二 氧六環,并進一步于室溫下真空下干燥1~3天,得到厚度為0. 005~0. 5毫米的致密結構層。
[0014] (三)人工組織修復膜多孔結構層與致密結構層的結合: 人工組織修復膜多孔結構層與致密結構層采用熱壓法、熱熔法,或半溶解法中的一種 或幾種的結合。層與層結構呈緊密結合、連成一體。具體如下: (1) 在人工組織修復膜的致密結構層表面涂極少量溶劑后,立即將致密結構層放置到 其上,輕輕加壓,使兩結構層密切相合;然后在常溫常壓下揮發溶劑,再進一步于室溫下真 空下干燥1~3天,得到多孔結構層與致密結構層緊密結合為一體的人工組織修復膜; (2) 上述可以作為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溶劑可為四氫呋喃、二氧六環、丙酮、氯仿、 二氯甲烷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0015] (四)人工組織修復膜的藥物荷載: 人工組織修復膜中的藥物可以采用共混、涂覆、等離子體錨定等方法荷載到多孔結構 層內。具體如下: (1) 將藥物配成一定濃度的水溶液,然后將由上述(三)方法制得的多孔結構層與致密 結構層緊密結合為一體的人工組織修復膜浸入該藥物水溶液中,使多孔結構層充分浸潤并 吸收藥液,取出后在室溫真空條件下干燥1~3天,得到含藥的人工組織修復膜; (2) 將藥物配成一定濃度的水溶液;同時將由(1廣(5)方法制得的呈多孔結構層置于 等離子發生器的電極上,采用中國發明專利ZL 200710175975. 8所述的錨定技術,先對多 孔結構層進行等離子處理,然而立即將經過等離子處理的醫用膜內表層浸入藥物水溶液, 使藥物錨定到多孔結構層上;取出后再在室溫真空條件下干燥1~3天,得到含藥的人工組 織修復膜多孔結構層; (3) 同上述人工組織修復膜多孔結構層制備方法(2),但是在配制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溶 液的同時,將藥物一起加入,配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藥物的二氧六環溶液。然后將溶液注 入聚四氟乙烯模具,用液氮急速冷凍后在凍干條件下脫除溶劑;進而再在室溫、真空氣氛下 干燥1~3天,得到厚度為0. 2~4. 0毫米的含藥的人工組織修復膜多孔結構層。
[0016] 具體實施例 實施例1 $將分子量為50, 000的共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溶于三氯甲烷,配成5% 的溶液,然后加入與PLGA重量相同的致孔劑氯化鈉,攪拌均勻后注入聚四氟乙烯模具,先 在常溫常壓下揮發溶劑,待溶劑揮發成堅硬的固體后,再浸泡于蒸餾水中溶出致孔劑;多次 更換浸泡液,直至檢測不到氯離子止。將除去了致孔劑的海綿狀物再在室溫、真空氣氛下干 燥廣3天以脫除水分,得到厚度為1. 0毫米的海綿狀多孔結構層。②將該多孔結構層以氧 等離子體處理后,浸泡于青霉素水溶液中1小時,取出后在-20°C冷凍,然后放入冷凍干燥 機干燥48小時,使荷載青霉素。③將分子量為100, 000的聚L-乳酸(PLLA)溶于三氯甲燒, 配置成10%的溶液,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刮膜,于室溫常壓下揮發溶劑使之成膜,再在室溫真 空干燥1~3天以保證溶劑完全脫除。得到厚度為0.1毫米的致密結構層。S在致密結構層 表面均勻涂抹少量三氯甲烷后立即將:!;;所得的多孔結構層放置其上,輕輕按壓保證各部分 緊密接觸。室溫常壓下待溶劑基本揮發后,再真空干燥48小時,得到荷載青霉素的PLGA人 工組織修復膜。S將所得載藥人工組織修復膜避光、干燥、冷凍保存。
[0017] 實施例2①將聚乙二醇嵌段分子量為2000,分子量為80, 000的聚己內酯/聚乙二 醇嵌段共聚物(PCE)溶于二氧六環,配成10%的溶液;再在溶液中加入量為PCE質量0. 01% 的5-氟尿嘧啶,攪拌均勻后注入聚四氟乙烯模具,在-20°C冷凍成型,在凍干機中冷凍干燥 48小時,隨后再在室溫下真空干燥48小時,得到厚度為2. 0毫米的人工組織修復膜多孔結 構層。@將該多孔結構層用等氧離子體處理后,浸泡于紅霉素乙醇溶液中1小時,取出多孔 結構層,-20°C冷凍后,放入冷凍干燥機干燥48小時,使荷載青霉素。:蓄將分子量為150, 000 的共聚(丙交酯/己內酯)(PLC)溶于三氯甲烷,配置成10%的溶液,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刮 膜,于室溫常壓下揮發溶劑使之成膜,再在室溫真空下干燥1-3天以保證溶劑完全脫除;得 到厚度為0. 2毫米的致密結構層。將致密結構層加熱至表面略熔融發粘,將f:所得的多 孔結構層放置其上,輕輕按壓保證各部分緊密接觸。緩慢降溫至室溫,得到荷載紅霉素的 PCE人工組織修復膜。?將所得載藥人工組織修復膜避光、干燥、冷凍保存。
[0018] 實施例3 X將聚乙二醇嵌段分子量為4000,分子量為80, 000的聚己內酯/聚乙 二醇嵌段共聚物(PCE)溶于三氯甲烷,配成3%的溶液,采用電噴法制備成0. 2毫米厚的多 孔結構層。②將該多孔結構層以等氧離子體處理后,浸泡于生長因子BMP的水溶液中1小 時,取出多孔結構層,_20°C冷凍后,放入冷凍干燥機干燥48小時,得到BMP負載量為PCE萬 分之一的多孔結構層的。③將分子量為200, 000的聚DL-乳酸(PDLLA)溶于丙酮,配置成 10%的溶液,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刮膜,于室溫常壓下揮發溶劑使之成膜,再在室溫真空干燥 1-3天以保證溶劑完全脫除,得到厚度為0. 05毫米的致密結構層。孓在致密結構層表面均 勻涂抹少量三氯甲烷后立即將多孔結構層放置其上,輕輕按壓保證各部分緊密接觸;室溫 常壓下待溶劑基本揮發后,再真空干燥48小時,得到荷載BMP的PCE人工組織修復膜。? 將所得載藥人工組織修復膜避光、干燥、冷凍保存。
[0019] 實施例4 S將聚乙二醇嵌段分子量為2000,分子量為100, 000的共聚(乙交酯/丙 交酯)/聚乙二醇/共聚(乙交酯/丙交酯)三嵌段共聚物(PLGELG)在氮氣氛下熔紡,得到 纖維直徑為為0. 005毫米的長纖維。然后采用編織法編成織物,制備得到成厚度為2. 0毫 米的人工組織修復膜多孔結構層。:!::將該多孔結構層以等氧離子體處理后,浸泡于四環素 水溶液中1小時,取出多孔結構層,_20°C冷凍后,放入冷凍干燥機干燥48小時。⑧將分子 量為150, 000的聚(己內酯/丙交酯)/聚乙二醇三元共聚物(PCEL)溶于三氯甲烷,配置成 10%的溶液,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刮膜,于室溫常壓下揮發溶劑使之成膜,再在室溫真空干燥 1-3天以保證溶劑完全脫除,得到厚度為0. 3毫米的致密結構層。$在致密結構層表面均 勻涂抹少量三氯甲烷,將@所得的多孔結構層放置其上,輕輕按壓保證各部分緊密接觸。室 溫常壓下待溶劑基本揮發后,真空干燥48小時,得到荷載四環素的PCEL人工組織修復膜。 S將所得載藥人工組織修復膜避光、干燥、冷凍保存。
[0020] 實施例5 $將分子量為80, 000的共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溶于三氯甲烷, 配成5%的溶液。加入PLGA質量1%的氯霉素,攪拌均勻。然后加入PLGA重量相同的致孔 劑氯化鈉,攪拌均勻后注入聚四氟乙烯模具,先在常溫常壓下揮發溶劑,待溶劑揮發成堅硬 的固體后,再浸泡于蒸餾水中溶出致孔劑;多次更換浸泡液,直至檢測不到氯離子止。將除 去了致孔劑的海綿狀物再在室溫、真空氣氛下干燥1-3天以脫除水分,得到厚度為3. 0毫米 的海綿狀多孔結構醫用膜內表層。S將分子量為100, 〇〇〇的共聚(丙交酯/己內酯)(PLC) 溶于三氯甲烷,配置成10%的溶液,注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常溫常壓下揮發溶劑至成為 一張薄膜后,常溫真空干燥1-3天以保證溶劑完全揮發。得到厚度為0. 2毫米的致密結構 層。:1::在致密結構層表面均勻涂抹少量三氯甲烷,然后將:!::所得的多孔結構層放置其上, 輕輕按壓保證各部分緊密接觸。室溫常壓下待溶劑基本揮發后,真空干燥48小時,得到荷 載氯霉素的PLGA人工組織修復膜。⑩將所得載藥人工組織修復膜避光、干燥、冷凍保存。
[0021] 實施例6 X將分子量為150,000的共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溶于三氯甲 烷,配成5%的溶液,然后加入PLGA重量相同的致孔劑氯化鈉,攪拌均勻后注入聚四氟乙烯 模具,先在常溫常壓下揮發溶劑,待溶劑揮發成堅硬的固體后,再浸泡于蒸餾水中溶出致孔 齊U ;多次更換浸泡液,直至檢測不到氯離子止。將除去了致孔劑的海綿狀物再在室溫、真 空氣氛下干燥1-3天以脫除水分,得到厚度為I. 0毫米的人工組織修復膜海綿狀多孔結構 層。S將該多孔結構層以等氧離子體處理后,浸泡于四環素水溶液中1小時,取出多孔結 構層,-20°C冷凍后,放入冷凍干燥機干燥48小時。:甚將分子量為100, 000的(DL-乳酸/ L-乳酸)共聚物(P (DL L) LA)溶于三氯甲烷,配置成15%的溶液。在:藝:所得的多孔結構 層的一面均勻涂抹少量該溶液,室溫常壓下待溶劑基本揮發后,再涂抹一次。待溶劑揮發 后,常溫真空干燥48小時,得到荷載四環素的P (DL ULA人工組織修復膜。f:將所得載 藥人工組織修復膜避光、干燥、冷凍保存。
[0022] 實施例7①將分子量為1〇〇, 〇〇〇的聚(乙交酯/丙交酯/己內酯)三元共聚物 (PGLC)溶于二氧六環,配成8%的溶液,在-20°C條件下冷凍成型。在凍干機中冷凍干燥48 小時。②將該多孔結構層浸泡于環磷酰胺的乙醇溶液中1小時,取出多孔結構層,常溫下真 空干燥48小時。1:將聚乙二醇嵌段分子量為4000,分子量為100,000的聚己內酯/聚乙 二醇嵌段共聚物(PCE)溶于三氯甲烷,配置成8%的溶液。光滑平面上涂覆一層后,待溶劑揮 發。然后常溫真空干燥48小時。得到0.005毫米厚的薄膜。在@所得的多孔結構層的一 面均勻涂抹少量該溶液,將f所得的膜覆蓋上去。待溶劑揮發后,常溫真空干燥48小時, 得到荷載環磷酰胺的PGLC人工組織修復膜。$將所得載藥人工組織修復膜避光、干燥、冷 凍保存。
[0023] 實施例8同實施例1,但是多孔結構層的材料為聚羥丁酯(PHB)。
[0024] 實施例9同實施例1,但是致密結構層的材料為聚羥戊酯(PHV)。
[0025] 實施例10同實施例1,但是多孔結構層的材料為PLGA與膠原的共混物。
[0026] 實施例11同實施例2,但是致密結構層的材料為PLC與殼聚糖的共混物。
【權利要求】
1. 一種由呈多孔結構的載藥層及呈致密結構的增強層所構成、呈雙層或多層結構體內 可降解并吸收的人工組織修復膜。
2. 人工組織修復膜的載藥層的厚度為0. 2~4. 0毫米,起保證組織修復膜具有一定的形 狀、保持一定的載藥量和對藥物緩釋的作用;致密結構層厚度為〇. 005~0. 5毫米,起到增強 修復膜抗撕強度及控制藥物釋放方向的作用;兩結構呈緊密結合、連成一體。
3. 致密結構層著色,可以便于臨床操作時的識別和安放,保證組織修復膜著色面朝向 體表面的正確放置。
4. 載藥層和致密結構層由相同或不同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可以是合成生物降解高 分子材料,也可以是天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降解速率的關系是:多孔結構層〉致密結構 層,因此可以保證修復膜在使用過程中保持一定的力學強度及藥物的定向釋放。
5. 具體的合成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聚L-乳酸(PLLA)、聚DL-乳酸(PDLLA)、(DL-乳 酸/L-乳酸)共聚物(P(DLL)LA)、共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聚己內酯(PCL)、聚(乙 交酯/丙交酯/己內酯)三元共聚物(PGLC)、聚己內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CE)、聚 (己內酯/丙交酯)/聚乙二醇三元共聚物(PCEL)、共聚(乙交酯/丙交酯)/聚乙二醇/共 聚(乙交酯/丙交酯)三嵌段共聚物(PLGELG),以及聚羥丁酯(PHB)、聚羥戊酯(PHV)等脂 肪族聚酯類高分子聚合物或它們間的共混物,合成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在30, 000~200, 000 之間;天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膠原、明膠、殼聚糖,以及透明質酸中的一種或它們的共 混物;人工組織修復膜的致密結構層的分子量〉多孔結構層的分子量。
6. 多孔結構層采用溶液噴射成型法、電噴紡法、致孔劑溶出致孔成型法、凍結干燥成型 法、電噴紡成型法,或編織成型法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結合制備。
7. 致密結構層采用溶液鑄膜法、熱壓法、溶液噴射法、涂覆法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結合制 備;多孔結構層與致密結構層采用熱壓法、熱熔法,或半溶解法中的一種或幾種方法結合。
8. 人工組織修復膜中所含的藥物是消炎藥物、抗菌藥物、抗癌藥物,或細胞生長調節因 子和能促進醫用膜愈合的藥物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結合;其中包括鏈霉素、頭孢、阿莫西林、 先鋒六、慶大霉素、羅紅霉素、氟哌酸、阿奇霉素等;抗癌藥物是5-氟脲嘧啶(5-Fu)、紫杉 醇、雷帕霉素、細胞生長調節因子可以是外源性骨生長因子骨形成發生蛋白(BMP)、堿性成 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神經生長因子(NGF)以及血小板來源增殖 因子(PDGF)中的一種或幾種。
9. 藥物可直接荷載在多孔載藥層或通過涂復工藝涂覆于致密結構層與多孔結構層界 面或等離子體錨定到多孔結構層內;藥物的含量為人工組織修復膜重量的萬分之一 ~百分 ^〇
【文檔編號】A61L27/16GK104414772SQ201310565271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6日
【發明者】張海軍, 王身國, 楊飛, 常立娜 申請人:山東百多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