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哈薩克傳統藥物組合物與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哈薩克傳統藥物組合物與制備方法,結合了傳統醫藥學理論基礎《哈薩克族醫學概論》“六元學說”即“阿勒特突固爾”學說、“氣、功能、能量學說”即“胡瓦提”學說、“體液”學說即“蘇勒”學說以及“臟器”學說即“木謝列爾”學說等,主要作用是防治十二指腸潰瘍。選用哈薩克醫藥傳統常用藥用植物海鰾殼、貝母、三七、冬蟲夏草、茵陳、香附、枳殼、羌活、薄荷通過水提取、乙醇提取后混合均勻為原料制成的內服制劑。劑型包括臨床防治十二指腸潰瘍適用的顆粒劑、散劑、丸劑、膠囊劑、片劑、口服液等所有內服用劑型。本發明特別對十二指腸潰瘍內服輔助治療有較好療效,本發明配方合理,制備方便,療效確切,見效快,無刺激性等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哈薩克傳統藥物組合物與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哈薩克傳統藥物組合物與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哈薩克民族傳統醫藥理論擁有悠久的歷史,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哈薩克民族先祖及傳統醫藥工作者和民間廣泛的基于哈薩克族傳統醫藥學的理論基礎六元學說即“阿勒特突固爾”來研究多種疾病致病機理及診療方法。哈薩克族醫學家烏太波依達克?特列吾哈布勒(1388~?)于公元15世紀所著《哈薩克族醫學概論》一書即從氣、功能、能量即胡瓦特學說、臟器即“木謝列爾”學說理論出發對多種疾病進行病理分析和醫藥方案、藥物診療設計。
[0003]哈薩克民族醫藥傳統常用藥用植物海鰾殼、貝母、三七、冬蟲夏草、茵陳、香附、枳殼、羌活、薄荷是主要依托臟器學說即“木謝列爾”來治療人體器官功能疾病,民間主要通過提取處理后內服,其主要作用是治療十二指腸潰瘍。
[0004]按照哈薩克傳統醫藥理論,十二指腸潰瘍病癥有部分病因病理過程與臟器功能失調相關,其表征有所不同。[0005]消化性潰瘍指胃腸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過粘膜肌層的組織損傷。潰瘍可發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胃及十二指腸最為常見,即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其病因、臨床癥狀及治療方法基本相似,明確診斷主要靠胃鏡檢查。十二指腸潰瘍與胃潰瘍類似,是由于腸黏膜被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過粘膜肌層的組織損傷,多見于青壯年,主要依靠胃鏡其明確診。
[0006]十二指腸潰瘍是我國人群中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作為消化性潰瘍中的常見類型,其地理分布大致有北方向南方升高趨勢,且好發于氣候變化較大的冬春兩季。此外,男性發病率明顯高于女性,可能與吸煙、生活及飲食不規律、工作及外界壓力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關。近年來,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率開始呈下降趨勢,然而其仍屬消化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潰瘍的發生主要與胃十二指腸黏膜的損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復因素之間失平衡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非留體抗炎藥、胃酸分泌異常是引起潰瘍的常見病因。典型的潰瘍疼痛具有長期性、周期性和節律性的特點。其中,典型的十二指腸潰瘍多發生在十二指腸球部,最常見在距幽門3cm以內,以前壁居多,其次為后壁、下壁、上壁。
[0007]十二指腸潰瘍發病原因,胃腔內,胃酸和胃蛋白酶是胃液中重要的消化物質。胃酸為強酸性物質,具有較強的侵蝕性;胃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質的作用,可破壞胃壁上的蛋白質,然而,在這些侵蝕因素的存在下,胃腸道仍能抵抗而維持黏膜的完整性及自身的功能,其主要是因為胃、十二指腸黏膜還具有一系列防御和修復機制。我們將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有害侵蝕性稱之為損傷機制,而將胃腸道自身具有的防御和修復機制稱之為保護機制。目前認為,正常人的胃十二指腸黏膜的保護機制,足以抵抗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侵蝕。但是,當某些因素損害了保護機制中的某個環節就可能發生胃酸及蛋白酶侵蝕自身黏膜而導致潰瘍的形成。當過度胃酸分泌遠遠超過黏膜的防御和修復作用也可能導致潰瘍發生。近年的研究已經表明,幽門螺桿菌和非留體抗炎藥是損害胃腸保護機制導致潰瘍發病的最常見病因,胃酸在潰瘍形成中起關鍵作用。此外,藥物,應激,激素也可導致潰瘍的產生,各種心理因素及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可誘發潰瘍的出現。
[0008]運用民族醫藥學,包括中醫藥學傳統理論,進行十二指腸潰瘍癥疾病的研究已具有悠久歷史,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祖國傳統醫學對十二指腸潰瘍癥疾病未進行細致明確區分,未能形成系統完整的理論體系。隨著西醫系統理論的引入,并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的原貝U,用中醫藥治療、防治十二指腸潰瘍癥的研究才真正逐步展開,開始系統的研究各種十二指腸潰瘍癥疾病,形成了我國獨有的以中西醫民族醫藥結合為特點的防治十二指腸潰瘍癥疾病的科學研究。
[0009]十二指腸潰瘍癥疾病防治對于中草藥的應用已日趨廣泛;多年來,我國對防治十二指腸潰瘍癥的藥物研究已進行了大量的工作,認為其中可能存在著各種對于改善十二指腸潰瘍癥癥狀的中草藥,因而可以設想,它們對于防治十二指腸潰瘍癥疾病的作用機理也有各種不同形式,這就給研究中草藥防治十二指腸潰瘍癥疾病藥物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0010]研究運用中醫藥民族醫藥治療作用比較重視發現與發展抗病基因問題的研究,強調整體聯系與基因表達的關系。其中包括:平衡整體觀念與系統生物學;天人相應與環境基因組學;辨證論治與藥物基因組學;同病異治、異病同治與藥物基因學;病因學說與易感基因;扶正祛邪與基因組學治療;證候與基因組學、蛋白質學的相關性。同時加強以基因表達為指標,以基因調控改變和功能修飾為研究方向,進行中藥復方多組分的多環節、多靶點調整作用的研究,尋找病證結合的相關基因,建立“證候-基因表達譜”,有利于揭示中醫“證”的結構和功 能的實質。
[0011]十二指腸潰瘍癥的疾病原因和病理是非常復雜的,治療應該考慮更多的問題。既然不同的十二指腸潰瘍癥是多因素造成的,那么防治十二指腸潰瘍癥療效指標就不能僅僅局限于某一方面指標,應該拓寬思路,尋求多方面的治療藥物。
[0012]因此,一種新的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哈薩克傳統藥物組合物與制備方法就被提出。
【發明內容】
[001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哈薩克傳統藥物組合物與制備方法。
[0014]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的中藥物采用以下原料制取:
水提:取中藥材
以哈薩克傳統民族醫藥常用藥用植物材料海鰾殼、貝母、三七、冬蟲夏草、茵陳、香附、枳殼、羌活、薄荷等多種藥材之一種或兩種以上,各I~20重量份,優選為各3~15重量份,進行水提I~4次:將上述材料破碎后按藥材重量的3~20倍加水,加溫至90~105°C,文火加熱使保持微沸,每次水提5~60分鐘,過2mm以下篩取透過液,優選為150-500 μ m篩,靜置5小時以上取上清液,將水提所得透過液靜置后所得上清液濃縮干燥至含水量< 50%,得提取液,即得到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
[0015]上述的水提第2次之后的加水量為中藥材重量的2~10倍為宜。
[0016]上述中藥材水提之前最好先進行醇提:按中藥材重量的3~10倍量濃度為80-95%的乙醇在6(T90°C溫度下提取1~4次,每次15~45分鐘,得乙醇提取液,過2mm以下篩取透過液,濃縮至干物質含量> 50%的提取物,并且將所述提取物與水提所得提取物混 [0017]哈薩克傳統醫學理論將人類與萬物的滋生、萌發、發育、發展、滅亡的自然現象與客觀規律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再經深入了解和揭示它們之間的對立統一的矛盾和相互協調、配合、銜接、尊崇、轉化的物種和諧狀態,并由此揭穿其內在和外在的奧妙變化,從而以樸素的唯物觀點,闡明了構成宇宙及人類的最基本的物質根源,即:天、地、明、暗、寒、熱,總稱六元。
[0018]哈薩克醫學認為六元即天、地、明、暗、寒、熱互相間的聯結、協調、銜接、尊崇、依存的五種和諧狀態構成了人類有機的整體,在解釋人體的生理與病理的過程中自始至終與六元緊密的結合起來,同時認為完整的機體由溫熱、寒涼、干燥、稀濕、緊硬、松軟、吸收、排泄、醒動、靜眠的十種物質的生理平衡狀態組成,并歸屬于六元。這十種物質的生理平衡狀態的根源,是人體的先天之本與后臺之本,疾病的產生也是由于六元的太過于不及對機體猛烈侵襲所致。
[0019]哈薩克醫學吾孜葉克.科孜葉克學說即陰陽學說認為的陰陽平衡失調,如寒熱屬性失調。
[0020]哈薩克醫胡瓦提即氣學說首先包括黑木勒哈熱克胡瓦提意指活動與運動之氣。胡瓦提學說其次還包括特葉解勒木胡瓦提意指抑制、固攝之氣。
[0021]哈薩克醫木謝列克學說亦即臟器學說含義寬廣,貯藏經微即蘇勒斯吾得克,意指臟器至腺體系即別孜葉勒克。
[0022]本發明的藥物有效結合偉大的哈薩克族古代醫學大家烏太波依達克?特列吾哈布勒所著《奇葩格爾利克巴彥》即《哈薩克族醫學概論》所提六元學說即“阿勒特突固爾”之學說理論指導,烏太波依達克.特列吾哈布勒認為臟器能獨立完成各自先天稟有的責任與功能,并有各自獨特的形態結構,通過相互間的銜接進行聯絡,為生命的后天延續、生存、攝生創造條件的人體構成部分。這是哈薩克民族醫圣烏太波依達克.特列吾哈布勒在總結前人的經驗和學術思想的同時,自己在長期廣泛的醫療實踐中不斷觀察、研究、實踐后總結出的觀點和對臟器的概念。通過積極挖掘本組方藥物的共性與個性,以提高該組方對十二指腸潰瘍癥防治的針對性,結合中醫民族醫藥的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在臨床治療中的具體化,達到成分協同作用發揮藥物最高療效,增強人體機體、組織、器官自我修復能力,使病患者者逐漸恢復,對于上述臟器功能失調性疾病防治具有很好的療效,具有高效、低毒、無抗藥性和適用范圍廣的優點,特別是對十二指腸潰瘍治療具有較好療效。
[0023]同時,本發明中藥物可以制成顆粒劑、散劑、丸劑、膠囊劑、片劑、口服液等多種系列劑型,克服了以往的中藥煎煮和使用不便以及某些名貴藥材造成浪費的不足,將組方內的原料加工取舍,不僅易于作用,而且能大大方便患者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實施例1:取哈薩克傳統藥材資源海鰾殼、貝母、三七、冬蟲夏草、茵陳、香附、枳殼、羌活、薄荷之一種或兩種以上各15重量份,其中植物材料破碎成Icm以下的條段、顆粒,按中藥材重量的10倍加水,加溫至98°C水提30分鐘,過500 μ m篩取透過液,將藥渣中再加Λ 5倍量水在98°C水提20分鐘,過500 μ m篩取透過液,將上述水提所得透過液在0.07Mpa負壓下加溫至沸騰濃縮干燥至含水量< 70%,得提取物,即得到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
[0025]實施例2:取哈薩克傳統藥材資源海鰾殼、貝母、茵陳、香附、枳殼、羌活等多種藥材之一種或兩種以上各10重量份,三七、冬蟲夏草、薄荷等多種藥材之一種或兩種以上各5重量份,其中植物材料破碎成Icm以下的條段、顆粒,按上述中藥材總重量的10倍量取濃度為70%的乙醇在60°C溫度下提取30分鐘,過250 μ m篩,得透過液,再按上述中藥材總重量的5倍量取濃度為70%的乙醇在60°C溫度下提取2小時,過250 μ m篩,將兩次所得透過液混合并濃縮干燥至干物質含量>85%得醇提取物,將上述醇提后的中藥渣按中藥材重量的10倍加水,加溫至98°C,水提兩次,每次30分鐘,過150 μ m取透過液,將水提所得透過液濃縮干燥至含水量< 55%,得水提取物;與上述醇提取物混合均勻,即得到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
[0026]實施例3:取哈薩克傳統藥材資源海鰾殼、貝母、茵陳、香附、枳殼、羌活等多種藥材之一種或兩種以上各15重量份,三七、薄荷等多種藥材之一種或兩種各10重量份,冬蟲夏草5重量份,其中植物材料破碎成Icm以下的條段、顆粒,按中藥材重量的8倍量和5倍量濃度為90%的乙醇在85°C溫度下各提取I次,每次25分鐘,提取液過250 μ m篩,將所得透過液濃縮干燥至干物質含量>90%得提取物,將上述醇提后的中藥渣分別按中藥材重量的8倍和5倍加水在98°C下各水提一次,保持第一次20分鐘,第二次15分鐘,每次水提后過150 μ m篩,將水提所得透過液濃縮干燥至含水量< 10%,得水提取物,與上醇提所得提取物混合均勻,即得到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
[0027]實施例4~13 :實施例7~16是將實施例1飛所得藥物組合物加入適量蒸餾水,經制粒制成顆粒劑。
[0028]實施例14~23:實施例17~26是將實施例f 6所得藥物組合物加入適量蒸餾水,經制粒制成顆粒,將所制顆粒填裝入空膠囊后制成膠囊劑。
[0029]實施例24~33:實施例27~36是將實施例f 6所得藥物組合物加入適量蒸餾水、可溶性淀粉,經制粒制成顆粒,之后按照片劑制作規程要求壓制,制成片劑。
[0030]實施例34~43:實施例37~46是將實施例1飛所得藥物組合物加入適量煉蜜和水,制成丸劑。
[0031]實施例44飛3:實施例47~56是將實施例f 6所得藥物組合物加入適量蒸餾水、可溶性淀粉,經制粒制成相應規格目數的顆粒,制成散劑。
[0032]實施例54飛3:實施例57飛6是將實施例1飛所得藥物組合物加入適量蒸餾水、懸浮穩定劑,經均勻溶解過濾制成口服液。
[0033]以下是患者使用本發明藥物的診斷病例。
[0034]1、別某,女,51歲,哈薩克族。病史:2006年5月初診。經醫院診斷為“胃十二指腸潰瘍、癌變”,經住院治療沒有好轉。經過治療居家服用本藥三個月調理,正常生活,至今未復發,康復。
[0035]2、米沙,女,60歲,哈薩克族,2008年5月診斷為“十二指腸潰瘍”。經過治療服用本藥二個月,恢復健康,至今未復發。
【權利要求】
1.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哈薩克傳統藥物組合物與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含有以下工藝過程: 水提:取海鰾殼、貝母、三七、冬蟲夏草、茵陳、香附、枳殼、羌活、薄荷等多種藥材之一種或兩種以上,各I~20重量份,優選為各3~15重量份,進行水提I~4次:將上述材料破碎后按藥材重量的3~20倍加水,加溫至90~105°C,文火加熱使保持微沸,每次水提5~60分鐘,過2mm以下篩取透過液,優選為150-500 μ m篩,靜置5小時以上取上清液,將水提所得透過液靜置后所得上清液濃縮干燥至含水量< 50%,得水提取液(濾液)。
2.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哈薩克傳統藥物組合物與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醇提:取海鰾殼、貝母、三七、冬蟲夏草、茵陳、香附、枳殼、羌活、薄荷等多種藥材之一種或兩種以上,各I~20重量份,優選為各3~15重量份,進行80%至95%的乙醇浸泡或加熱提取I~4次:將上述中藥材破碎至I飛厘米小段后按中藥材重量的3~30倍加濃度為80%-95%的乙醇,每次浸泡I~7天,過2mm以下篩或綢布、濾布取透過液,得乙醇提取液(濾液)。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哈薩克傳統藥物組合物與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時的中藥材水提前先進行醇提:按中藥材重量3~10倍取濃度為60-90%的乙醇在6(T90°C下提取f 3次,每次15~45分鐘,得提取液,濃縮至干物質含量≥80%得提取物。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哈薩克傳統藥物組合物與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液與乙醇提取液按照一定比例進行組配,得混合提取物。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哈薩克傳統藥物組合物與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液與乙醇提取液按照一定比例進行組配,得混合提取物,混合均勻后繼續熬至糊狀,得藥物組合物。
6.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哈薩克傳統藥物組合物與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物為內服制劑。
7.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哈薩克傳統藥物組合物與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劑型包括臨床使用的常見內服制劑如顆粒劑、散劑、丸劑、膠囊劑、片劑、口服液。
8.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哈薩克傳統藥物組合物與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用途主要為作為內服用藥輔助治療十二指腸潰瘍。
9.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哈薩克傳統藥物組合物與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權利要求廣5任一項所述的方法所制取。
【文檔編號】A61K36/8966GK103656140SQ201310670521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7日
【發明者】庫里米拉·賽力克, 波拉提·馬卡比力, 卡瑪力亞·努爾加吾 申請人:庫里米拉·賽力克, 波拉提·馬卡比力, 卡瑪力亞·努爾加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