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白茅根6~8份、茯苓8~12份、玉桔梗10~15份、白檀香10~12份、金銀花10~20份、蟬蛻6~9份、天麻12~20份、甘草10~13份、丹參6~9份、冰糖10~15份;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一方面藥效顯著,價格低廉,無毒副作用,不會造成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性,不易復發;另一方面且制備和使用方法簡便易行,不依賴于醫護人員的技術偶然性,適于臨床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面癱,亦稱面神經炎、面神經麻痹、貝爾氏麻痹、亨特綜合癥,俗稱“歪嘴風”、“吊線風”、“吊斜風”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面癱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確,多認為是由于面神經微循環障礙所致。過度疲勞,汗后急冷,病毒感染、心理壓力、遺傳因素等都可以使人罹患面癱。由于病因復雜,且不明確,治療的方法也不盡統一。常見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中藥治療和針灸治療等。藥物治療多用激素、B族維生素,微循環改善劑地巴唑、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常用的物理治療有超短波、低中頻電療、激光、藥物導入等。中藥治療有許多古方、驗方,如牽正散、八味蠲風湯、貝爾散等。在臨床實踐中發現,上述治療方法雖然都有收效的病例,但其適用范圍都比較模糊,患者的選擇往往比較困難,許多患者在反復試治中耗費了大量金錢,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針灸治療是中醫治療面癱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對于針刺時機的選擇仍有爭議,其選穴和手法也各不相同,標準化程度低,偶然性和不確定性頗為突出,對醫生個人的要求比較苛刻,難以普及實施。
【發明內容】
[0003]發明目的: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藥效顯著、成本低廉、不易復發的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
[0004]技術方案: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白茅根6~8份、茯苓8~12份、玉桔梗10~15份、白檀香10~12份、金銀花10~20份、蟬蛻6~9份、天麻12~20份、甘草10~13份、丹參6~9份、冰糖10~15份。
[0005]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各原料藥用量按照質量計組成如下: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白茅根7份、茯苓10份、玉桔梗13份、白檀香11份、金銀花15份、蟬蛻7份、天麻16份、甘草12份、丹參8份、冰糖13份。
[0006]上述治療面癱的的外敷藥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所有原料藥按照所需用量準備好;
(2)首先將白檀香、丹參、玉桔梗、茯苓四種原料藥混合加水浸泡,用水量為四種原料藥重量總和的2~4倍,浸泡20min后大火煮沸后文火繼續煎煮25~30min,再加入甘草、金銀花、天麻,大火煮沸后繼續文火煎煮至藥渣中水分含量為20%~30% ;
(3)將白茅根、蟬蛻以及冰糖研末后與步驟(2)中的藥渣混合后,加入總重量2~4倍的水進行浸泡,浸泡IOmin后大火煮沸,繼續文火煎煮至藥渣中水分含量為10%~15% ;
(4)將步驟(3)得到的藥渣進行研磨至泥狀,即得到所述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
[0007]上述治療面癱的的外敷藥劑的使用方法,將所述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涂敷于面部30min后洗去,每天睡前Ih以及起床后Ih分兩次進行。
[0008]有益效果: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治療面癱的的外敷藥劑的制備與使用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一方面藥效顯著,價格低廉,無毒副作用,不會造成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性,不易復發;另一方面且制備和使用方法簡便易行,不依賴于醫護人員的技術偶然性,適于臨床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白茅根6、茯苓8份、玉桔梗10份、白檀香10份、金銀花10份、蟬蛻6份、天麻12份、甘草10份、丹參6份、冰糖10份。
[0010]上述治療面癱的的外敷藥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所有原料藥按照所需用量準備好;
(2)首先將白檀香、丹參、玉桔梗、茯苓四種原料藥混合加水浸泡,用水量為四種原料藥重量總和的2倍,浸泡20min后大火煮沸 后文火繼續煎煮25min,再加入甘草、金銀花、天麻,大火煮沸后繼續文火煎煮至藥渣中水分含量為20% ;
(3)將白茅根、蟬蛻以及冰糖研末后與步驟(2)中的藥渣混合后,加入總重量2倍的水進行浸泡,浸泡IOmin后大火煮沸,繼續文火煎煮至藥渣中水分含量為10% ;
(4)將步驟(3)得到的藥渣進行研磨至泥狀,即得到所述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
[0011]上述治療面癱的的外敷藥劑的使用方法:將所述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涂敷于面部30min后洗去,每天睡前Ih以及起床后Ih分兩次進行。
[0012]實施例2:
一種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白茅根7份、茯苓10份、玉桔梗13份、白檀香11份、金銀花15份、蟬蛻7份、天麻16份、甘草12份、丹參8份、冰糖13份。
[0013]上述治療面癱的的外敷藥劑的制備與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所有原料藥按照所需用量準備好;
(2)首先將白檀香、丹參、玉桔梗、茯苓四種原料藥混合加水浸泡,用水量為四種原料藥重量總和的3倍,浸泡20min后大火煮沸后文火繼續煎煮28min,再加入甘草、金銀花、天麻,大火煮沸后繼續文火煎煮至藥渣中水分含量為25% ;
(3)將白茅根、蟬蛻以及冰糖研末后與步驟(2)中的藥渣混合后,加入總重量3倍的水進行浸泡,浸泡IOmin后大火煮沸,繼續文火煎煮至藥渣中水分含量為13% ;
(4)將步驟(3)得到的藥渣進行研磨至泥狀,即得到所述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
[0014]上述治療面癱的的外敷藥劑的使用方法:涂敷于面部30min后洗去,每天睡前Ih以及起床后Ih分兩次進行。
[0015]實施例3:
一種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白茅根8份、茯苓12份、玉桔梗15份、白檀香12份、金銀花20份、蟬蛻9份、天麻20份、甘草13份、丹參9份、冰糖15份。[0016]上述治療面癱的的外敷藥劑的制備與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所有原料藥按照所需用量準備好;
(2)首先將白檀香、丹參、玉桔梗、茯苓四種原料藥混合加水浸泡,用水量為四種原料藥重量總和的4倍,浸泡20min后大火煮沸后文火繼續煎煮30min,再加入甘草、金銀花、天麻,大火煮沸后繼續文火煎煮至藥渣中水分含量為30% ;
(3)將白茅根、蟬蛻以及冰糖研末后與步驟(2)中的藥渣混合后,加入總重量4倍的水進行浸泡,浸泡IOmin后大火煮沸,繼續文火煎煮至藥渣中水分含量為15% ;
(4)將步驟(3)得到的藥渣進行研磨至泥狀,即得到所述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
[0017]上述治療面癱的的外敷藥劑的使用方法:涂敷于面部30min后洗去,每天睡前Ih以及起床后Ih分兩次進行。
[0018]以下通過臨床病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所述藥物的有益效果:
(I)臨床資料及治療方法
以試驗組治療面癱患者50例,與對照組50例進行比較。試驗組:本發明中實施例1-3中所述的中藥藥劑以及使用方法,連續用藥7天為I個療程;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藥物進行治療,每日三次,7天為I療程。
[0019]對試驗組及對照組患 者痊愈3個月內進行回訪,調查并記錄便秘病癥復發情況。
[0020](2)療效判定標準
a)顯效:療程結束后,臨床癥狀較治療前明顯好轉,面部表情肌恢復,眼瞼閉合,談笑時鼻中溝及口角無歪斜,短期無復發;
b)有效:療程結束后,面肌功能大部分恢復正常;
c)無效:癥狀無明顯減輕,甚至加重。
[0021](3)臨床結果
試驗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見表1。
[0022]表1試驗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
顯效有效I無效I合計I有效率(%) I復發率(%)
試驗組 28__3_50_94_5_
對照組 IlO |?3 \2? 丨50 146Κ5
臨床效果顯示:試驗組治療面癱患者50例,總有效率達94%,三個月內5%的復發率,與
對照組50例46%的總有效率以及三個月內45%的復發率進行比較,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
本發明藥物治療面癱療效顯著,藥效顯著、且不易復發,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0023]應當指出,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閱讀了本發明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白茅根6~8份、獲茶8~12份、玉桔梗10~15份、白檀香10~12份、金銀花10~20份、蝶脫6~9份、天麻12~20份、甘草10~13份、丹參6~9份、冰糖10~1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面癱的的外敷藥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白茅根7份、茯苓10份、玉桔梗13份、白檀香11份、金銀花15份、蟬蛻7份、天麻16份、甘草12份、丹參8份、冰糖13份。
3.—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面癱的的外敷藥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所有原料藥按照所需用量準備好; (2)首先將白檀香、丹參、玉桔梗、茯苓四種原料藥混合加水浸泡,用水量為四種原料藥重量總和的2~4倍,浸泡20min后大火煮沸后文火繼續煎煮25~30min,再加入甘草、金銀花、天麻,大火煮沸后繼續文火煎煮至藥渣中水分含量為20%~30% ; (3)將白茅根、蟬蛻以及冰糖研末后與步驟(2)中的藥渣混合后,加入總重量2~4倍的水進行浸泡,浸泡IOmin后大火煮沸,繼續文火煎煮至藥渣中水分含量為10%~15% ; (4)將步驟(3)得到的藥渣進行研磨至泥狀,即得到所述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
4.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面癱的的外敷藥劑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治療面癱的外敷藥劑涂`敷于面部30min后洗去,每天睡前Ih以及起床后Ih分兩次進行。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3690806SQ201310683315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6日
【發明者】卞佳林 申請人:青島百瑞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