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骨錨固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文提供了一種動態骨錨固件,它包括:縱向芯部件(2、2’、2”、2”’),該縱向芯部件(2、2’、2”、2”’)有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以及穿過該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的縱向軸線(L);至少一個管形段(3、3’、3”),該管形段(3、3’、3”)設置于芯部件上,管形段有外部骨接合結構(31);其中,在第一構型中,至少一個管形段可沿縱向軸線在芯部件上運動;在可選的第二構型中,該至少一個管形段相對于芯部件固定。可以提供兩個或更多的管形段。
【專利說明】動態骨錨固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動態骨錨固件。動態骨錨固件包括縱向芯部件和設置于該芯部件上的多個管形段。在第一構型中,在管形段之間有沿縱向方向的距離,且管形段可彼此相對運動。當骨錨固件處于第一構型時,芯部件能夠橫向于縱向軸線進行較小運動。在可選的第二構型中,管形段相互抵靠,且不能運動。動態骨錨固件能夠在任意類型的骨固定或穩定裝置中使用,例如椎弓根(pedicle)螺釘或骨板,目的是允許裝置的部件進行有限運動。
【背景技術】
[0002]動態骨固定元件由US2009/0157123A1已知。它包括骨接合部件和負載載體接合部件。骨接合部件包括用于與病人的骨和管腔接合的多個螺紋。負載載體有軸部分,該軸部分至少局部伸入管腔中。軸部分的遠端與管腔聯接,且軸部分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管腔的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通過間隙而間隔開,以使得頭部部分能夠相對于骨接合部件運動。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動態骨錨固件,它在將骨錨固件錨固在骨或椎骨中之后允許骨錨固件的頭部進行有限運動。
[0004]該目的通過根據權利要求1的動態骨錨固件來實現。進一步的發展形式在從屬權利要求中給出。
[0005]通過動態骨錨固件,要固定或穩定的骨部分或椎骨能夠進行可控制的有限的彼此相對運動。特別是,骨錨固件的頭部能夠相對于骨錨固件的中心軸線進行較小的旋轉和/或平移運動。
[0006]骨錨固件能夠在裝配狀態中采取第一構型和可選的第二構型,在該第一構型中,頭部可運動,在該第二構型中,整個骨錨固件是剛性裝置。動態骨錨固件的構型可以在第一構型和第二構型之間變化。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構型可以在骨錨固件插入骨部分或椎骨內的過程中使用。因為在插入過程中骨錨固件可以為剛性,因此能夠以已知方式很容易地插入。第一構型可以是植入的骨錨固件的構型。
[0007]動態骨錨固件的骨接合結構可以是骨螺紋或其它接合結構,例如倒鉤等。當骨接合結構是骨螺紋時,與骨錨固件的管形段相聯的螺紋部分相對于彼此而定向成這樣,即,在第二構型中,沿骨錨固件的外表面設置連續的骨螺紋。當骨錨固件采取第一構型時,方位并不變化。這樣能夠在植入后通過回復至第二構型而進行骨錨固件的位置校正。
[0008]動態骨錨固件可以包括頭部,該頭部能夠采取多種設計。特別是,能夠使用球形頭部,該球形頭部使得動態骨錨固件適合與多軸型骨螺釘的接收部件或與骨板組合,該接收部件或骨板包括具有球形座的孔,該球形座用于可樞轉地容納骨螺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09]通過下面參考附圖對實施例的說明將清楚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優點。附圖中:
[0010]圖1表示了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的透視分解圖。
[0011]圖2表示了根據圖1的骨錨固件在裝配狀態中的透視圖。
[0012]圖3表示了根據圖1的動態骨錨固件的芯部件的側視圖。
[0013]圖4表示了根據圖3的芯部件的尖端的仰視圖。
[0014]圖5表示了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的尖端部件的透視圖。
[0015]圖6表示了圖5中所示的尖端部件沿包含芯部件的縱向軸線的平面剖開的剖視圖。
[0016]圖7表示了根據圖1的動態骨錨固件的頭部在從底部看時的透視圖。
[0017]圖8表示了圖7的頭部沿包含芯部件的縱向軸線的平面剖開的剖視圖。
[0018]圖9表示了如圖1中所示的、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的管形段在第一構型中的側視圖。
[0019]圖10表示了沿圖9中的線A-A的剖視圖。
[0020]圖11表示了圖9的管形部件在第二構型中的側視圖,其中,管形段相互抵靠。
[0021]圖12表示了圖1和2的動態骨錨固件在第二構型中的剖視圖,其中,該剖面沿包含縱向軸線的平面獲取。
[0022]圖13a表示了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在第二構型中的剖視圖,在該第二構型中,管形部件相互間隔開很小距離。
[0023]圖13b表示了圖13a的細節的放大圖。
[0024]圖14表示了多軸型椎弓根螺釘的剖視圖,其中,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用作錨固元件。
[0025]圖15表示了與骨板一起使用的、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的剖視圖。
[0026]圖16表示了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的透視分解圖。
[0027]圖17表示了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在裝配狀態中的透視分解圖。
[0028]圖18表示了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在第二構型中的、沿包含縱向軸線的平面剖開的剖視圖。
[0029]圖19表示了圖18的動態骨錨固件在第一構型中的剖視圖,在該第一構型中,管形元件相互間隔開很小距離。
[0030]圖20表不了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的透視分解圖。
[0031]圖21表示了圖20的動態骨錨固件在裝配狀態中的透視圖。
[0032]圖22表示了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的頭部在從底部看時的透視圖。
[0033]圖23表示了根據第三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在第二構型中的剖視圖,其中,該剖面沿包含縱向軸線的平面獲取。
[0034]圖24a表示了圖23的動態骨錨固件在第一構型中的剖視圖,在該第一構型中,管形段間隔開很小距離。
[0035]圖24b表示了圖24a的細節的放大圖。
[0036]圖25表示了根據第四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的透視分解圖。
[0037]圖26表示了根據圖25的動態骨錨固件在裝配狀態中的透視圖。
[0038]圖27表示了根據第 四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的頭部在從底部看時的透視圖。[0039]圖28a表示了根據第四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在第一構型中的剖視圖,其中,管形段相互間隔開很小距離,且該剖面沿包含縱向軸線的平面獲取。
[0040]圖28b表示了圖28a的細節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1]參考圖1和2,圖中表不了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1,該動態骨錨固件I包括芯部件2、多個管形段3、3’、3”、尖端部件4和頭部5。管形段3、3’、3”能夠布置在芯部件2上,尖端部件4和頭部5能夠與芯部件2連接,以便形成骨錨固件I。還參考圖3,芯部件2包括第一端21、相對的第二端22以及經過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延伸的縱向軸線L,當芯部件并不彎曲或偏轉時,該縱向軸線L形成骨錨固件的中心軸線。
[0042]芯部件2能夠有在第一端21處的尖端,并有鄰近該尖端21的連接結構23,該連接結構23能夠是螺紋,如圖3中所示。在連接結構23和第一端22之間的中心部分24為桿形,并有圓形截面。在離連接結構23 —定距離處,沿中心部分24的長度設置了多個連接部分25,其中,這些連接部分25相互等距地間隔開。連接部分25具有正方形外部輪廓,如圖1和4中所示,且其厚度使得它們沿徑向方向延伸而超過桿形部分24的外表面。在所示實施例中,設置了三個連接部分25,用于使得三個管形段3、3’、3”(如圖1中所示)與芯部件2連接。在離最后的連接部分25的一定距離處(朝向第二端22)設置了另一連接部分26,該另一連接部分26用于使得頭部5與芯部件2連接,如后面所述。連接部分26也有正方形外部輪廓。在用于頭部5的連接部分26附近沿朝向第二端22的方向設置了柱形部分27,該柱形部分27的外徑大于桿形部分24的直徑,并容納于頭部5中。在柱形部分27和第二端22之間設置了預定斷裂部分28。該預定斷裂部分28通過桿形部分24的、具有減小的外徑的區域來實現。預定斷裂部分28用于在骨錨固件植入骨內之后調節桿形部分24的長度。[0043]尖端部件4是具有螺紋軸向孔41的錐形段,該螺紋軸向孔41設置成與連接結構23配合,如圖1和5至6中所示。尖端部件4和在第一端21處的尖端部分形成骨錨固件的尖端。當尖端部件4螺紋連接在芯部件2上時,它抵靠桿形部分24,并沿徑向方向延伸而超過桿形部分24,特別能夠在圖12中可見。因此,提供了用于管形段3、3’、3”的第一環形止動表面42。
[0044]將參考圖7和8來介紹頭部5。頭部5包括第一端51、相對的第二端52和鄰近該第一端51的球形段形部分53。在球形段形部分53和第二端52之間有很短的頸部部分54,該頸部部分54有基本柱形形狀。具有方形形狀內部輪廓的凹口 55從第二端52伸入球形段部分53內。凹口 55用于容納芯部件2的連接部分26,并用于提供在連接部分26和頭部5之間的形狀配合連接。
[0045]骨錨固件的管形軸分成多個管形段3、3’、3”,其中,第一端部段3鄰近尖端部件4,第二端部段3’鄰近頭部5,且設置了一個或多個中間管形段3”。各管形段3、3’、3”包括在它的外表面處的骨螺紋31。當管形段3、3’、3”相互抵靠時,各管形部件上的骨螺紋配合成抵靠的管形部件的骨螺紋,因此形成具有連續骨螺紋的連續管形軸。第一端部部件3能夠有漸縮部分32,當管形段布置在芯部件2上時,該漸縮部分32朝著芯部件的第一端21逐漸變小。第二端部管形段3’可以包括柱形部分33,該柱形部分33指向芯部件2的第二端22。柱形部分33和錐形部分32無螺紋。應當知道,骨螺紋31能夠為任意合適的骨螺紋。骨螺紋并不必須完全在各管形段上延伸,也不必須在全部管形段上都存在骨螺紋。
[0046]管形段3、3’、3”的內部34為空心,并可以有在垂直于縱向軸線的平面中的輪廓,該輪廓適合于芯部件2的連接部分25的形狀。在所示實施例中,該輪廓為正方形形狀。不過,與連接部分的形狀相對應,任何多邊形或其它形狀都可以,它在管形段置于連接部分25上時防止管形段3、3’、3”繞縱向軸線旋轉。
[0047]管形段的長度為這樣,當管形段布置在芯部件2上并抵靠尖端部件4時,在連接部分26和第二端部段3’的自由端之間有一定距離。
[0048]芯部件2、管形段3、3’、3”、尖端部件4和頭部3的材料優選是可與身體相容的材料,例如:可身體相容的金屬,如鈦或不銹鋼;可身體相容的金屬合金,如鎳鈦合金,特別是鎳鈦諾;或者可身體相容的聚合物材料,例如聚醚醚酮(PEEK)。所述部件能夠都為相同或不同材料。
[0049]動態骨錨固件I的裝配如下。通過第一端21引導芯部件通過凹口 56、55,直到柱形部分27容納于頭部5的凹口 56中并抵靠凹口 56的底部56a。然后,管形段3、3’、3”置于芯部件2上,以使得各管形段定位在連接部分25上。然后,尖端部件4安裝在芯部件2上。與芯部件2的第二端22相鄰的部分用作牽引部分。
[0050]在裝配狀態中,動態骨錨固件I能夠采取第一構型,在該第一構型中,管形段3、3’、3”可旋轉地安裝在芯部件2上,但是可沿軸向方向以有限方式滑動,因為在它們之間有很小距離。在該第一構 型中,因為管形段3、3’、3”能夠沿軸向方向運動有限范圍,因此芯部件2和頭部5能夠相對于管形段移動而離開縱向軸線L。
[0051]動態骨錨固件能夠采取第二構型,在該第二構型中,頭部的端表面52抵靠第二端部部件3’的自由端,并使得管形段朝著在尖端部件4處的止動器42移動。在該第二構型中,管形段不能沿軸向方向運動。與在第一構型中相同,管形段3、3’、3”也不能旋轉。
[0052]在使用中,芯部件2與工具(未示出)接合,并被拉動而離開頭部的端表面51,頭部5可以用作工具的抵靠件。這樣,頭部5按壓在第二端部段3’上,如圖12中所示,且使得全部管形段3、3’、3”朝著尖端部件4移動。在管形段3、3’、3”之間的距離被消除,且整個骨錨固件具有在它的外表面上的連續骨螺紋。在該第二構型中,頭部5和管形段3、3’、3”被預拉緊。骨錨固件為剛性,即,沒有部件的相對運動。骨錨固件能夠插入骨部分或椎骨中。插入力通過連接部分25傳遞至管形段上。因為管形段3、3’、3”不能旋轉,因此保持了螺紋部分相對于彼此的方位。
[0053]在插入后,芯2由工具釋放,因此不再保持預拉緊。頭部5能夠稍微沿軸向方向運動,以使得柱形部分27抵靠頭部5中的抵靠件56a。因此,在管形段3、3’、3”之間出現較小間隙,該較小間隙允許管形段彼此相對進行有限運動。如圖13a中所示,頭部和芯能夠沿橫向于縱向軸線L的方向相對于管形段3、3’、3”進行很小的平移和/或旋轉運動。這種運動基于芯部件離開直線位置的偏轉,該偏轉由于在芯部件2的桿形部分24和管形段之間的間隙26a而成為可能(圖13b)。由圖13b能夠進一步看見,因為管形段可運動有限范圍,因此頭部的端表面52可相對于管形段3’運動。
[0054]最后,芯能夠通過使得第二端22在預定斷裂部分28處斷裂而被縮短。
[0055]骨錨固件與穩定裝置一起的第一用途在圖14中表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骨錨固件與接收部件60聯接,以便形成多軸型骨錨固件。接收部件60基本為柱形,并包括頂端61、底端62和同軸孔63,該同軸孔63從頂端61延伸至離底端62 —定距離。孔63朝著底端62變窄,并在底端62附近提供了開口 64。在開口 64附近設置了座65,該座65用于可樞轉地接收頭部5。U形凹口從頂端61延伸至離頂端61 —定距離,用于接收穩定桿70。通過U形凹口而提供了兩個自由支腿66、67,這兩個自由支腿66、67具有內螺紋68,用于與鎖定部件(例如固定螺釘80)配合。而且,提供了壓力部件90,該壓力部件90在頭部5上施加壓力,這樣,能夠通過拉緊鎖定部件80而將頭部5鎖定在特定角度位置。骨錨固件可以用于具有其它設計的接收部件和多軸型骨螺釘。還有,芯部件2的頭部5可以設計成使得它包括用于接收一桿和用于接收鎖定部件以便固定該桿的部分,如由其它單軸型骨螺釘可知。
[0056]在使用中,至少兩個多軸型骨錨固件插入相鄰的椎骨或骨部分中,并通過桿70連接。一旦骨錨固件I插入骨部分或相鄰椎骨中,頭部5能夠相對于管形段進行有限運動。一旦頭部5鎖定在接收部件60中,該骨錨固件就用于動態穩定,該動態穩定允許骨部分彼此相對進行很小運動,或者允許脊柱的運動段進行很小運動。
[0057]應用的第二實例在圖15中表不,其中,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骨錨固件I與骨板100一起使用,該骨板100包括孔100a,該孔IOOa有用于分別接收兩個骨錨固件的頭部5的座部分100b。兩個骨錨固件插入相鄰的骨部分中,且骨板100橋接骨折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在特定用途中,在兩個孔IOOa的中心軸線之間的距離稍微小于在骨錨固件I的縱向軸線L之間的距離。因為頭部5和芯部件2能夠沿橫向于縱向軸線的方向稍微運動,因此骨部分能夠在骨折部位處被拉至一起。
[0058]下面將參考圖16至19介紹動態骨錨固件的第二實施例。第二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I’與第一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I的區別在于芯部件和頭部的設計。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以相同參考標號表示,并不再重復它們的說明。芯部件2’包括在它的第二端22附近的柱形部分29,該柱形部分29有用于工具的接合部分29a,例如狹槽29a。在柱形部分29的后面有螺紋部分26’,該螺紋部分26’有外螺紋,該外螺紋設置成與設置于頭部中的相應螺紋配合。圖18和19中所示的頭部5’與頭部5的區別在于凹口 55’(該凹口 55’用于與芯部件2’連接)為圓形,并有內螺紋,該內螺紋與芯部件2’的螺紋連接部分26’配合。
[0059]在圖17至19所示的裝配狀態中,頭部5’螺紋連接在芯部件2’上,并通過它的自由端表面52而按壓在第二端部部件3’的自由端表面上。通過在芯部件2’和頭部5’之間的螺紋連接,管形段能夠通過將它們按壓在尖端部件4上而相對于芯部件2’被預拉緊。在動態骨錨固件的該第二構型中(該第二構型在圖18中表示),動態骨錨固件為剛性。在第二構型中動態骨錨固件能夠插入骨內。例如,狹槽29a能夠與工具接合,且整個骨錨固件能夠抒入骨內。
[0060]在插入骨內之后,芯部件2’能夠相對于頭部5’往回擰,直到柱形部分29抵靠在凹口 56中的抵靠件56a上,如圖19中所不,該圖19表不了骨錨固件的第一構型。因此,所述預拉緊被釋放,且管形段可沿軸向方向運動有限范圍。
[0061] 下面將參考圖20至24b介紹動態骨錨固件的第三實施例。骨錨固件的第三實施例I”與前述實施例的區別在于芯部件2”和頭部5”的設計。所有其它部件與前述實施例相似或相同,且不再重復它們的說明。芯部件2”包括用于與頭部5”連接的連接部分26”。連接部分26”有外部多邊形輪廓,特別是正方形輪廓,該正方形輪廓用于通過壓配合連接而與頭部5”的相應正方形凹口 55連接。在相對側,頭部5”有用于工具的接合部分58,例如梅花形凹口 58。
[0062] 芯部件2”由基于鎳鈦基形狀記憶合金的材料來制造,優選是鎳鈦諾。材料有形狀記憶特性。
[0063]芯部件2”通過由形狀記憶效果獲得的壓配合連接而與頭部5”連接。例如,連接部分26”冷卻至低于馬氏體完成溫度(finish temperature) Mf,以使得連接部分26”的平坦側被壓印。由于馬氏體階段能夠變形,因此連接部分26”能夠很容易地插入凹口 55中,且在加熱后能夠返回正方形形狀,以便獲得壓配合連接。
[0064]為了提供骨錨固件的第一和第二構型,也利用形狀記憶效果。首先,在安裝之前,芯2”能夠冷卻至低于馬氏體完成溫度Mf,并能夠沿縱向方向稍微壓縮,從而縮短它的長度。在馬氏體冶金狀態中,芯部件2”和頭部5”與管形段3、3’、3”和尖端部件4裝配。在加熱至高于奧氏體完成溫度Af之后,芯部件2”采取它的初始未壓縮狀態和它的初始長度。芯部件2”在加熱后的延長使得頭部5”離開管形段,以使得管形段能夠沿軸向方向彼此相對運動。
[0065]能夠通過施加體溫來進行加熱,例如,當骨錨固件插入骨內時,或者,能夠通過具有外部加熱裝置的單獨加熱步驟來進行加熱。
[0066]下面將參考圖25至28b介紹動態骨錨固件的第四實施例。第四實施例的動態骨錨固件1”’與前述實施例的區別在于芯部件2”’和頭部5”’的設計。與前述實施例的部件相似或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參考標號,并不再重復它們的說明。芯部件2”’包括在呈螺紋部分形式的接合部分23附近的第一連接部分25’,該第一連接部分25’有正方形形狀的外部輪廓,與其它連接部分25 ’ 一樣,并提供了用于尖端部件4的更大抵靠表面。其它連接部分25’設置于位置P1、P2等處,該位置P1、P2對應于管形段的端部相互抵靠的位置,如圖28a中詳細所示。因此,管形段3、3’、3”在它們的各自由端處由連接部分25’支承。芯部件2”’在它的第二端22附近包括連接部分26”’,該連接部分26”’有正方形形狀的外部輪廓,與第三實施例中相同。頭部5”’與第一實施例的頭部類似,具有正方形形狀的凹口 55,用于與連接部分26”’連接,且還有與它相對的凹口 58,用于與工具接合。連接部分26”’沿徑向方向延伸而超過連接部分25’。而且,連接部分26”’的軸向長度可以比頭部5”’中的凹口55的深度稍微更短,這樣,較小間隙27a可以設置于頭部5”’的頸部部分中,這在第一構型中進一步方便頭部5”’的運動。連接部分26”’能夠例如通過壓配合連接而與頭部5”’連接。
[0067]與前述實施例中相同,提供了在圖28a和28b中所示的結構,其中,管形段3、3’、3”可彼此相對運動,且頭部5”’能夠相對于管形段進行有限運動。動態骨錨固件能夠在這種構型中插入,因為通過管形段3、3’、3”的抵靠端表面能夠傳遞更高的力。
[0068]應當知道,對于第四實施例,芯部件2”’能夠由基于NiTi形狀記憶合金的材料來制造,例如鎳鈦諾。還在該實施例中,芯部件2”’可通過在馬氏體階段中壓縮它而被縮短,并能夠在將骨錨固件插入骨內之后通過加熱它而延長。因此能夠獲得具有不同間隙尺寸的兩種動態結構。[0069]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的情況下能夠實現在實施例中所述的動態骨錨固件的其它變化或改變。例如,頭部可以有適合使它與其它穩定裝置(例如骨板、用于容納穩定桿的接收部件等)連接的任意其它形狀。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芯部件的自由端適合與其它裝置連接時,頭部甚至可以省略。
[0070]可以設置任意類型的尖端。尖端部件4例如能夠完全為錐體,第一端21能夠只設有用于與尖端部件連接的連接結構。
[0071 ] 對于骨接合結構,可以設置倒鉤或任意其它骨接合結構,例如粗糙表面。
[0072]可以提供至少一個管形段,優選是兩個或更多管形段。
[0073]不同實施 例的特征也可以相互組合。
【權利要求】
1.動態骨錨固件,包括: 縱向芯部件(2、2’、2”、2”’),該縱向芯部件(2、2’、2”、2”’)有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以及穿過該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的縱向軸線(L); 至少一個管形段(3、3’、3”),該管形段(3、3’、3”)設置于芯部件上,管形段有外部骨接合結構(31); 其中,在第一構型中,所述至少一個管形段能沿縱向軸線在芯部件上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態骨錨固件,其中:在第一構型中,芯部件(2、2’、2”、2”’)能沿橫向于縱向軸線的方向相對于該至少一個管形段運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動態骨錨固件,其中:在第一構型中,該至少一個管形段(3、3’、3”)設置成在芯部件上滑動,但是防止繞縱向軸線(L)旋轉。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動態骨錨固件,其中:該至少一個管形段(3、3’、3”)的內表面(34)在與縱向軸線(L)垂直的平面中包括多邊形形狀輪廓,優選是正方形輪廓,且芯部件(2、2’、2”、2”’)在與該至少一個管形段相對應的位置處包括連接部分(25、25’),該連接部分(25、25’ )有相應的外部輪廓。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動態骨錨固件,其中:該至少一個管形段(3、3’、3”)包括在它的外表面上的骨螺紋(31)。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動態骨錨固件,其中:第一止動器(42)和第二止動器(52)設置于芯部件上,該第一止動器(42)和第二止動器(52)在第一構型中限制該至少一個管形段沿縱向軸線的運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動態骨錨固件,其中:第一止動器(42)由設置于芯部件的第一端(21)處或附近的尖端部件(4 )來提供,優選是通過可連接的尖端部件而提供。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動態骨錨固件,其中:第二止動器(52)由設置于芯部件的第二端(22)處或附近的頭部(5、5’、5”、5”’ )來提供。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動態骨錨固件,其中:頭部(5)能在芯部件(2)上滑動,以使得它能夠運動而抵靠該至少一個管形段。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動態骨錨固件,其中:芯部件(2)包括在它的第二端(22)處的牽引部分,且通過拉動芯部件和使得頭部(5)壓靠該至少一個管形段(3’)而使骨錨固件進入第二構型。
11.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動態骨錨固件,其中:芯部件(2)有在離它的第二端(22) —定距離處的預定斷裂部分(28)。
12.根據權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動態骨錨固件,其中:頭部(5’)設置成在沿縱向方向離至少一個管形段的可調節距離處與芯部件連接,優選是通過螺紋連接。
13.根據權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動態骨錨固件,其中:芯部件(2”)由包括形狀記憶特征的材料來制造,且芯部件(2”)設置成在第一構型中具有第一長度,在第二構型中具有第二長度,且第一長度大于第二長度。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動態骨錨固件,其中:芯部件設置成通過施加熱量而從第二長度變化成第一長度。
15.根據權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動態骨錨固件,其中:提供至少兩個管形段,且芯部件(2”’)包括在一定位置處的至少一個連接部分(25’),以便橋接管形段(3、3’)的、彼此面對的端部。
16.根據權利要 求1至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動態骨錨固件,其中:動態骨錨固件能夠采取第二構型,在第二構型中,該至少一個管形段(3、3’、3”)相對于芯部件(2、2’、2”)固定。
【文檔編號】A61B17/86GK103892898SQ201310716944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
【發明者】L·比德爾曼, T·比德爾曼, W·馬蒂斯 申請人:比德爾曼技術有限責任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