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治療肩周炎的中藥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75757閱讀:319來源:國知局
一種治療肩周炎的中藥配方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肩周炎的中藥配方,其以重量份計,包含以下組分:黃芪7-22克,桂枝5-20克,白芍7-22克,生姜1-5片,乳香1-8克,細辛0-6克,制川烏0-10克,制草烏0-10克,末藥1-8克構成。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用于肩周炎者。具有療效佳、時間短、劑量小、費用低。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肩周炎的中藥配方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配方,尤其是一種治療肩周炎的中藥配方。
【背景技術】
[0002]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中醫學中,本病稱“漏肩風”、“肩凝”等,屬痹癥范疇。多因年老體虛,風寒濕邪乘虛而入,致經脈痹阻;或跌仆損傷,瘀血留內,氣血不行,經筋作用失常而道致本病。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肩周炎的中藥配方,本發明用于肩周炎者。療效佳、時間短、劑量小、費用低。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治療肩周炎的中藥配方,所述配方的組成和重量百分比為:黃芪7-22克,桂枝
5-20克,白芍7-22克,生姜1-5片,乳香1-8克,細辛0-6克,制川烏0-10克,制草烏0-10克,末藥1-8克;
所述配方的重量百分比優選為:黃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乳香4克,細辛3克,制川烏5克,制草烏5克,末藥4克。
[0005]本發明采用的原料藥的藥性、藥理及作用如下:
黃芪:味甘,性微溫。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0006]桂枝:味辛;甘;性溫。散寒解表;溫通經脈;通陽化氣。主風寒表證;寒濕痹痛;四肢厥冷;經閉腹痛;癥瘕結塊;胸痹;心悸;小便不利。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蓄水,水腫,心悸,奔豚。
[0007]白芍:性涼,味苦酸,微寒,具有補血柔肝、平肝止痛。斂陰收汗等功效,適用于陰虛發熱、月經不調、胸腹脅肋疼痛、四肢攣急,瀉痢腹痛、自汗盜汗、崩漏、帶下等癥。
[0008]生姜:辛而散溫,益脾胃,善溫中降逆止嘔,除濕消痞,止咳祛痰,以降逆止嘔為長。
[0009]乳香:味辛苦,性溫。入心、肝、脾經。調氣活血,定痛,追毒。治氣血凝滯、心腹疼痛,癰瘡腫毒,跌打損傷,痛經,產后瘀血刺痛。
[0010]細辛:主治祛風,散寒,行水,開竅。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
[0011]制川烏:味辛、苦,性熱;有毒。歸心、肝、腎、脾經。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痹,乳房疼痛,胸部脹痛,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0012]制草烏:味辛、苦,性熱;有毒。歸心、肝、腎、脾經。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0013]末藥:味苦, 辛,性平。入肝、脾、心、腎經。主治濕寒性或黏液質性疾病,如濕寒性關節疼痛,坐骨神經痛,口腔疼痛,咽喉疼痛,寒性咳嗽,濕性痰多,支氣管擴張,濕疹膿瘡,月經不調,小便不利。
[00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具有療效佳、時間短、劑量小、費用低的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肩周炎的中藥配方,取黃芪8.5克,桂枝6克,白芍8.5克,生姜I片,乳1.5克,細辛I克,制川烏1.5克,制草烏I克,末藥I克。
[0016]首先將所有的藥物放入砂鍋中,添水浸泡2小時,把砂鍋放到火上加熱,先大火燒開后小火煎煮25分鐘,然后把藥汁通過紗布過濾到容器中服用即可,每份藥可以煎煮3次,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0017]實施例2
一種治療肩周炎的中藥配方,取黃芪20克,桂枝17克,白芍20克,生姜4片,乳香7克,細辛5克,制川烏8克,制草烏8克,末藥7克。[0018]首先將所有的藥物放入砂鍋中,添水浸泡2小時,把砂鍋放到火上加熱,先大火燒開后小火煎煮25分鐘,然后把藥汁通過紗布過濾到容器中服用即可,每份藥可以煎煮3次,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0019]實施例3
一種治療肩周炎的中藥配方,取黃芪13克,桂枝12克,白芍14克,生姜2.5片,乳香
3.5克,細辛2.5克,制川烏6克,制草烏6克,末藥5克。
[0020]首先將所有的藥物放入砂鍋中,添水浸泡2小時,把砂鍋放到火上加熱,先大火燒開后小火煎煮25分鐘,然后把藥汁通過紗布過濾到容器中服用即可,每份藥可以煎煮3次,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0021]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的精神前提下,本領域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肩周炎的中藥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的組成和重量百分比為:黃芪7-22克,桂枝5-20克,白芍7-22克,生姜1_5片,乳香1_8克,細辛0_6克,制川烏0_10克,制草烏0-10克,末藥1-8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肩周炎的中藥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的重量百分比優選為:黃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乳香4克,細辛3克,制川烏5克,制草 烏5克,末藥4克。
【文檔編號】A61K36/9068GK103656604SQ201310732135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7日
【發明者】刁治亨 申請人:刁治亨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