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祛斑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祛斑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該組合物是以茯苓、白術、白芷、丹參、菊花為原料制備而成的。本發明還提供了這種祛斑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組合物清熱毒,排膿生肌、活血止痛,有明顯的祛斑的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祛斑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藥衛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祛斑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雀斑好發于面部,特別是鼻部和兩頰,可累及頸、肩、手背等暴露部位,非暴露部位無皮疹。色素斑呈點狀或圓形、卵圓形,或呈各種不規則的形態;分布在顏面部,尤其是鼻與兩頰周圍最為常見,大小如同針尖至米粒大,直徑一般在2毫米以下,呈淡褐色至深褐色不等;分布數量少者幾十個,多者成百,多數呈密集分布,但互不融合,孤立的布散在面部周圍,嚴重者也可見于手背、頸、耳前后、耳腔、肩臂等軀體暴露的部位。多數呈對稱性。無自覺癥狀。夏季經日曬后皮疹顏色加深、數目增多,冬季則減輕或消失。常有家族史。
[0003]雀斑的治療:
1.一般治療避免或減少日曬,夏季外出可用遮光劑外擦,如2%~5% 二氧化鈦霜,5%對氨基苯甲酸軟膏。
2.脫色療法常用3%氫醌霜,10%白降汞軟膏局部外用,堅持治療方可有效。
3.腐蝕療法如1%~2%升汞酒精、水晶膏等。但此法局部外用須謹慎密切觀察,以免引起大面積剝脫。
4.電灼術即用電壓較高、電流強度較小的高頻電流燒毀病理組織的治療方法。將針狀治療電極距離病損2~3_放電,發出電火花破壞表淺組織時稱電灼法。雀斑也可應用此法治療。
[0004]雀斑中醫亦稱為“面軒”`,成因有腎水不足和風邪外搏兩方面。對腎水不足者宜滋陰補腎,對血熱內盛、風邪外搏的,宜涼血活血、祛風散火。
[0005]雀斑預后應盡量避免或減少烈日暴曬,或涂以防曬霜類避光劑,以減少雀斑的發生或減輕雀斑色澤的加深。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祛斑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祛斑中藥組合物制備方法。
[0007]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列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所述的祛斑中藥組合物,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的:
茯苓20-40份、白術10-30份、白芷10-30份、丹參10-30份、菊花10-30份。
[0008]優選地,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的:
茯苓25-35份、白術15-25份、白芷15-25份、丹參15-25份、菊花15-25份。
[0009]更優選地,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的:
茯苓30份、白術20份、白芷20份、丹參20份、菊花20份。
[0010]以下是本發明的藥材來源:
茯苓: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 (Schw.)ff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發汗”后,攤開晾至表面干燥,再“發汗”,反復數次至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陰干,稱為“茯苓個”;或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干,分別稱為“茯苓皮”及“茯苓塊”。【性味】甘、淡,平。【歸經】歸心、肺、脾、腎經。【功能主治】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0011]白術:本品為菊科植物白術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干燥根莖。冬季下部葉枯黃、上部葉變脆時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曬干,再除去須根。【性味】苦、甘,溫。【歸經】歸脾、胃經。【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t季,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土白術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胎動不安。
[0012]白]E:為傘形科植物興安白?£(祈白]E) (Angelica dahurica Benth.et Hook.),庫而白?£(川白]E) (A.anomala Lall.)及杭白?£(香白]E) (A.taiwaniana Boiss.,epith.mut.),以根入藥,有祛病除濕、排膿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風寒感冒、頭痛、鼻炎、牙痛。赤白帶下、痛癤腫毒等癥,亦可作香料。
[0013]丹參為雙子葉植物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屬植物丹參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莖。味苦,微寒。入心、肝經。活血通絡,涼血消腫,清心除煩。具有活血散淤、消腫止血、消炎止痛、調經止痛、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缺血狀況、降低血壓、安神靜心、降血糖和抗菌等功效。
[0014]菊花為菊科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morfoliumRamat的干燥頭狀花序。性涼,味甘、苦,無毒。入肺、脾、肝、腎經。具有清熱,明目,疏風,解毒功效,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心胸煩熱、療瘡腫毒諸癥。
[0015]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了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制備方法,該方法是采用水提或40— 80%體積百分濃度的乙醇提取。具體的制備方法如下:
方案一:取全部全部藥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當于藥材總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時間為1-3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 - 80°C時相對密度為1.10-1.25的清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0016]方案二:取全部全部藥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當于藥材總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時間為1-3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 - 80°C時相對密度為1.0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40-70%,靜置12-24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70 —80°C時相對密度為1.10-1.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0017]方案三:取全部全部藥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為藥材總量的4-10倍,提取時間為1-3小時,合并提取液,過濾,濾液濃縮至60-80°C時相對密度為1.10-1.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0018]本發明所述的祛斑中藥組合物,可以與醫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配合,制成各種常用制劑,如片劑、顆粒劑、膠囊劑、糖漿劑、合劑等。
[0019]本發明的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稀釋劑:淀粉、糖粉、乳糖、糊精、微晶纖維素、無機鹽、糖醇類等。
[0020]潤濕劑與粘合劑:純化水、乙醇、明膠、聚乙二醇、纖維素衍生物等。
[0021]崩解劑:淀粉、羧甲基淀粉鈉、纖維素衍生物、交聯聚維酮等。
[0022]潤滑劑:硬脂酸鎂、微粉硅膠、滑石粉、聚乙二醇等。[0023]助溶劑: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狀石蠟、植物油等。
[0024]矯味劑:蔗糖、單糖、芳香劑等。
[0025]防腐劑:苯甲酸、山梨酸、甲酯、乙酯、丙酯等。
[0026]方法1:片劑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片劑常用輔料,按常規生產方法制備得本發明片劑。
[0027]上述片劑常用輔料包括稀釋劑、潤濕劑、粘合劑、崩解劑、潤滑劑之一或全部。
[0028]方法2:顆粒劑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顆粒劑常用輔料,按常規生產方法制備得本發明顆粒劑。
[0029]上述顆粒劑常用輔料包括稀釋劑、潤濕劑、粘合劑、崩解劑之一或全部。
[0030]方法3:膠囊劑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膠囊劑常用輔料,按常規生產方法制備得本發明膠囊劑。
[0031]上述膠囊劑常用輔料包括稀釋劑、潤濕劑、粘合劑、崩解劑、潤滑劑之一或全部。
[0032]方法4:糖漿劑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糖漿劑常用輔料,按常規生產方法制備得本發明糖漿劑。
[0033]上述糖漿劑常用輔料包括矯味劑、防腐劑、助溶劑之一或全部。
[0034]方法5:合劑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合劑常用輔料,按常規生產方法制備得本發明合劑。
[0035]上述合劑常用輔料包括矯味劑、防腐劑之一或全部。
[0036]本發明技術方案符合中醫辨證施治的機理,立足疾病之本源,組方合理科學。
[0037]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祛斑中藥組合物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提供的祛斑中藥組合物安全有效,清熱毒,排膿生肌、活血止痛,臨床使用祛斑總有效率為76%。
[0038]2、本發明中藥組合物配方合理創新,生產成本低、工藝簡單。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下面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應該理解的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是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根據本發明的實質對本發明進行的簡單改進都屬于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
[0040]實施例1糖漿劑
取茯苓30g、白術20g、白芷20g、丹參20g、菊花20g。將上述全部藥材,加水提取2次,兩次加水量分別為藥材總重量的10倍、8倍,兩次提取時間分別為2小時、I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80°C時相對密度為1.1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糖漿劑輔料蔗糖、山梨酸、水攪拌均勻,制得糖漿劑。
[0041]實施例2片劑取茯苓20g、白術10g、白芷10g、丹參10g、菊花10g。將上述全部藥材,用4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用量分別為藥材總量的10倍、8倍、4倍,提取時間分別3小時、2小時、I小時,合并提取液,過濾,濾液濃縮60°C時相對密度為1.25的浸膏,加入輔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劑。
[0042]實施例3合劑
取茯苓40g、白術30g、白芷30g、丹參30g、菊花30g。將上述全部藥材,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別相當于藥材總重量的12倍、8倍、6倍,每次提取時間分別3小時、2小時、I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C時相對密度為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40%,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濾液濃縮至70°C時相對密度為1.10的浸膏,加入純化水至總重量為藥材總重量的3倍,灌裝,即得本發明合劑。
[0043]加入合劑輔料蔗糖、乙酯、/K、山梨酸攪拌均勻,制得合劑。
[0044]實施例4片劑
取茯苓25g、白術15g、白芷15g、丹參15g、菊花15g。將上述全部藥材用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乙醇濃度分別為80%、60%,每次乙醇用量分別為藥材總量的10倍、8倍,提取時間分別為4小時、3小時,合并提取液,過濾,濾液濃縮至80°C時相對密度為1.10的浸膏,加入輔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劑。
[0045]實施例5膠囊劑
取茯苓35g、白術25g、白芷25g、丹參25g、菊花25g。將上述全部藥材,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別為藥材總重量的12倍、8倍、6倍,三次提取時間分別為3小時、2小時、I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C時相對密度為1.25的清膏,加入輔料淀粉、乙醇、糊精、硬脂酸鎂,裝入膠囊殼、制得膠囊劑。
[0046]實施例6顆粒劑
取茯苓20g、白術15g、白芷15g、丹參20g、菊花20g。將上述全部藥材,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分別相當于藥材總重量的12倍、10倍,每次提取時間分別為3小時、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80°C下相對密度為1.05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70%,靜置1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70°C時相對密度為1.25的浸膏,加入輔料糖粉、淀粉、糊精、乙醇,制得顆粒劑。
[0047]實施例7粉劑
稱取茯苓40g、白術25g、白芷15g、丹參10g、菊花15g。藥材凈選、粉碎,過80-100目篩,即得本發明粉劑。
[0048]實施例8
本發明實施例6所制備的顆粒劑,給予雀斑患者口服,每次I袋,每日3次,臨床數據如表1:
表1實施例6所制備的顆粒劑臨床數據表
【權利要求】
1.一種祛斑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的:茯苓20-40份、白術10-30份、白芷10-30份、丹參10-30份、菊花10-30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祛斑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的:茯苓25-35份、白術15-25份、白芷15-25份、丹參15-25份、菊花15-25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祛斑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的:獲苓30份、白術20份、白芷20份、丹參20份、菊花20份。
4.如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采用水提或40— 80%體積百分濃度的乙醇提取制備而成的。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成的:取全部全部藥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當于藥材總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時間為1-3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 - 80°C時相對密度為1.10-1.25的清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成的:取全部全部藥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當于藥材總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時間為1-3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 - 80°C時相對密度為1.0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40-70%,靜置12-24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70 — 80°C時相對密度為1.10-1.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成的:取全部全部藥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為藥材總量的4-10倍,提取時間為1-3小時,合并提取液,過濾,濾液濃縮至60-80°C時相對密度為1.10-1.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8.—種祛斑中藥組合物,包括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的祛斑中藥組合物與醫藥行業上可接受的載體。`
【文檔編號】A61P17/00GK103720755SQ201310732366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7日
【發明者】廖勇 申請人: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