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醫用全抗菌器械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院用存放外科手術器械及藥品的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醫用全抗菌器械車。
背景技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頒布的《院內感染防治實用手冊》中的有關數據,每天全世界有超過1400萬人在遭受院內感染的痛苦,其中60%的細菌感染與使用的醫療器械有關。因此,對現有醫用器械車進行改進,使其自身具有抗菌自潔功能,對于醫院環境的清潔防護、降低院內感染風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長期廣譜抗菌性能的全材料醫用抗菌器械車。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醫用全抗菌材質器械車,包括:平行設置的上層抗菌不銹鋼臺面和下層抗菌不銹鋼臺面,用于連接和支撐上層抗菌不銹鋼臺面和下層抗菌不銹鋼臺面的抗菌不銹鋼圓管,分別設置于上下兩層臺面邊緣并垂直于上下兩層臺面的抗菌不銹鋼格柵,以及設置于圓管底端的抗菌塑料腳輪。所述上層抗菌不銹鋼臺面和下層抗菌不銹鋼臺面為大小相等的矩形板,抗菌不銹鋼圓管為四根,分別垂向連接上下兩層臺面相對應的端角部。所述抗菌不銹鋼圓管直徑為l(T30mm,所述上層抗菌不銹鋼臺面和下層抗菌不銹鋼臺面厚度為0.8^3.0mm。上述上層臺面、下層臺面、圓管及格柵都采用抗菌不銹鋼材質,該抗菌不銹鋼按照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02144683.0,發明名稱:一種奧氏體抗菌不銹鋼)中的成分設計及制備方法獲得后,再進一步加工成所述的矩形板狀臺面、圓管及格柵。上述圓管底端的腳輪為抗菌塑料材質,該抗菌塑料按照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98124542.0,發明名稱:一種抗菌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中的成分設計及制備方法獲得后,再進一步按所需形態加工成腳輪。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的抗菌不銹鋼材料與常用的器械車用不銹鋼相比,對諸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細菌具有殺菌功能,抗菌塑料腳輪的使用也進一步提升了器械車整車抗菌性能,從而可以有效保障醫用環境的潔凈衛生和器械車上的器械和藥品的衛生安全,且抗菌不銹鋼和抗菌塑料成本低,強度高,利于工業化生產。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醫用抗菌器械車的結構示意圖;[0012]圖2為圖1中的醫用抗菌器械車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其中:1-抗菌不銹鋼格柵;2_上層抗菌不銹鋼臺面;3_下層抗菌不銹鋼臺面;4-抗菌不銹鋼圓管;5_抗菌塑料腳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詳述本發明。見圖1-2,本實用新型所述醫用器械車包括:平行設置的上層抗菌不銹鋼臺面2和下層抗菌不銹鋼臺面3,上層抗菌不銹鋼臺面2和下層抗菌不銹鋼臺面3為大小相等的矩形板,抗菌不銹鋼圓管4為四個,分別垂向連接上、下兩層臺面相對應的四個端角部,并向下層臺面的下部方向延伸以支撐上、下兩層臺面,抗菌不銹鋼管4底端設置可移動的抗菌塑料腳輪5,上層臺面2和下層臺面3邊緣上分別豎直向上設置抗菌不銹鋼格柵1,形成具有容置手術器械及藥品的空間。
權利要求1.一種醫用全抗菌器械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車包括:平行設置的上層抗菌不銹鋼臺面(2 )和下層抗菌不銹鋼臺面(3 ),用于連接和支撐上層抗菌不銹鋼臺面(2 )和下層抗菌不銹鋼臺面(3)的抗菌不銹鋼圓管(4),分別設置于上下兩層臺面邊緣并垂直于上下兩層臺面的抗菌不銹鋼格柵(1),以及設置于圓管底端的抗菌塑料腳輪(5)。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全抗菌器械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層抗菌不銹鋼臺面(2)和下層抗菌不銹鋼臺面(3)為大小相等的矩形板,抗菌不銹鋼圓管(4)為四根,分別垂向連接上下兩層臺面相對應的端角部。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醫用全抗菌器械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不銹鋼圓管(4)直徑為l(T30mm,所述上層抗菌不銹鋼臺面(2)和下層抗菌不銹鋼臺面(3)厚度為.0.8 3.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用全抗菌器械車,主要用于醫院中存放外科手術器械及藥品,所述器械車包括平行設置的上層抗菌不銹鋼臺面和下層抗菌不銹鋼臺面,用于連接和支撐上層抗菌不銹鋼臺面和下層抗菌不銹鋼臺面的抗菌不銹鋼圓管,分別設置于上下兩層臺面邊緣并垂直于上下兩層臺面的抗菌不銹鋼格柵,以及設置于圓管底端的抗菌塑料腳輪。該器械車對諸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細菌具有殺菌功能,抗菌塑料腳輪的使用也進一步提升了器械車整車抗菌性能,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全抗菌材質制作,從而會大幅度降低醫院尤其是手術室內的細菌感染風險,便于在醫院中推廣使用。
文檔編號A61G12/00GK203029401SQ20132003671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2日
發明者楊春光, 任玲, 南黎, 楊柯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