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用于結扎夾的施夾鉗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79293閱讀:305來源:國知局
一種用于結扎夾的施夾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結扎夾的施夾鉗,其中,所述施夾鉗包括一個第一夾臂和一個第二夾臂,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用于夾持結扎夾的夾持端部偏離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所在的平面一個角度,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用于手持的手持部一側設置有使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保持打開狀態的彈性片。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施夾鉗的夾持端部偏離了施夾鉗本身的平面,手術過程中夾持端部不容易被手持部或者操作者的手所阻擋,容易看清血管全貌以及結扎夾的位置,降低了手術風險。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施夾鉗結構簡單,零部件少,可靠性高。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結扎夾的施夾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科手術用的醫療器械,尤其是一種外科手術過程中用于閉合結扎夾的施夾鉗。所述結扎夾臨床可用于體內外科手術時血管和組織的吻合和結扎,在實際應用中,所述結扎夾通常還被稱為血管夾、結扎扣、手術鎖夾、組織夾等。
【背景技術】
[0002]外科手術過程中為充分暴露手術視野,需要對切口內的斷裂血管進行結扎,以阻止出血。止血技術已經成為了外科手術基本操作技術的核心之一,人體任何部位的外科操作幾乎無一例外地涉及到出血與止血。一般是用止血鉗夾住斷裂血管后再用縫合線進行結扎,這種方法操作比較麻煩,降低了手術效率;另一種方法是通過結扎夾來阻斷血流,例如在動脈瘤手術中使用的動脈瘤夾,膽管手術中的膽管夾等。其材料多為銀或合金,其次是醫用塑料。
[0003]目前在臨床腹腔鏡手術中,往往采用Hem-o-lok結扎夾之類的結扎夾處理中小血管。現有技術中的結扎夾往往十分細小,只能通過施夾鉗之類的工具進行操作,施夾鉗用于夾持結扎夾的夾持端部距離手持部相對較遠,而且施夾鉗的手持部和夾臂相對結扎夾來說尺寸較大,手術過程中容易阻擋視線,從而在結扎夾的閉合過程中難以看到血管全貌以及后壁,使用更不方便。同時當腹腔鏡手術中暴露較差,角度不好,處理的血管直徑較粗時,難以在直視下處理血管,存在極大的手術風險。另一方面,現有的一些施夾鉗在結構設計上存在一些缺陷,具體表現在結構零件多,可靠性不好。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結扎夾的施夾鉗,以減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用于結扎夾的施夾鉗,其中,所述施夾鉗包括一個第一夾臂和一個第二夾臂,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用于夾持結扎夾的夾持端部偏離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所在的平面一個角度,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用于手持的手持部一側設置有使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保持打開狀態的彈性片。
[0006]優選地,所述夾持端部偏離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所在的平面的角度范圍為10-90 度。
[0007]優選地,所述彈性片包括一個第一彈性片和一個第二彈性片,所述第一彈性片和第二彈性片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上。
[0008]優選地,所述第一彈性片與所述第一夾臂連接的末端具有一個彎鉤,所述第一夾臂上具有一個卡入所述彎鉤的小孔。
[0009]優選地,所述第一彈性片與所述第二彈性片連接的部位具有一個帶切縫的開口,所述第二彈性片與所述第一彈性片連接的部位具有一個收窄部,所述收窄部可限制在所述開口中自由活動。[0010]優選地,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分別具有一個第一夾持端部和一個第二夾持端部,所述第一夾持端部和第二夾持端部結構對稱。
[0011]優選地,所述第一夾持端部具有一個容納所述結扎夾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的兩側末端設置有面向所述第二夾持端部的向外突出的兩個夾持爪片。
[0012]優選地,所述第二夾持端部具有一個容納所述結扎夾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的兩側末端設置有面向所述第一夾持端部的向外突出的兩個夾持爪片。
[0013]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施夾鉗的夾持端部偏離了施夾鉗本身的平面,手術過程中夾持端部不容易被手持部或者操作者的手所阻擋,容易看清血管全貌以及結扎夾的位置,降低了手術風險。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施夾鉗結構簡單,零部件少,可靠性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中,
[0015]圖1顯示的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用于結扎夾的施夾鉗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顯示的圖1所示施夾鉗另一個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3顯示的是圖1中位置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8]圖4顯示的是圖2中位置B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9]圖5顯示的是圖1中位置C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專利附圖】
附圖
【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標號。
[0021]圖1和圖2顯示的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用于結扎夾(圖中未示出結扎夾)的施夾鉗I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施夾鉗I包括一個第一夾臂10和一個第二夾臂20,第一夾臂10和第二夾臂20通過普通醫用夾鉗類似的方式連接成夾鉗狀。
[0022]與一般醫用夾鉗不同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施夾鉗I的用于夾持結扎夾的夾持端部30偏離第一夾臂10和第二夾臂20所在的平面一個角度α,如圖所示,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夾持端部30偏離第一夾臂10和第二夾臂20所在的平面的角度范圍為10-90度。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可以使得夾持端部30偏離施夾鉗I本身的平面,手術過程中夾持端部30不容易被手持部或者操作者的手所阻擋,容易看清血管全貌以及結扎夾的位置,降低了手術風險。
[0023]第一夾臂10和第二夾臂20用于手持的手持部一側設置有使第一夾臂10和第二夾臂20保持打開狀態的彈性片40。如圖所示,彈性片40包括一個第一彈性片41和一個第二彈性片42,第一彈性片41和第二彈性片42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第一夾臂10和第二夾臂20上。
[0024]第一彈性片41與第一夾臂10連接的末端具有一個彎鉤49 (參見圖3放大示意圖,其中彎鉤43僅顯示了從外側可見的部分),第一夾臂10上具有一個卡入彎鉤49的小孔19。[0025]第一彈性片41與第二彈性片42連接的部位具有一個帶切縫43的開口 44,第二彈性片42與第一彈性片41連接的部位具有一個收窄部45,收窄部45可限制在開口 44中自由活動,參見圖4放大示意圖。
[0026]上述結構通過兩個彈性片41、42實現了使施夾鉗I保持打開狀態的功能。另外,第一彈性片41上的切縫43用于組裝過程中將切縫43打開讓第二彈性片42穿過,使得第二彈性片42的收窄部45處于開口 44中,然后將切縫43閉合,使得收窄部45被限制在開口 44中不至于脫離。由于在施夾鉗I操作過程中,兩個彈性片41、42會相對移動產生作用力,第二彈性片42的收窄部45會對第一彈性片41的開口 44產生推力,為防止第一彈性片41在推力的作用下發生位移,特別在第一彈性片41末端設置了彎鉤49,用于卡在第一夾臂10的小孔19中。
[0027]如圖5放大示意圖所示,第一夾臂10和第二夾臂20分別具有一個第一夾持端部13和一個第二夾持端部23,如圖所示,第一夾持端部13和第二夾持端部23結構對稱。
[0028]第一夾持端部13具有一個容納結扎夾的導向槽14,導向槽14的兩側末端設置有面向第二夾持端部23的向外突出的兩個夾持爪片15。同樣的,第二夾持端部23也同樣具有一個容納結扎夾的導向槽14,導向槽14的兩側末端設置有面向第一夾持端部13的向外突出的兩個夾持爪片15。
[0029]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施夾鉗的夾持端部偏離了施夾鉗本身的平面,手術過程中夾持端部不容易被手持部或者操作者的手所阻擋,容易看清血管全貌以及結扎夾的位置,降低了手術風險。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施夾鉗結構簡單,零部件少,可靠性高。
[0030]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雖然本實用新型是按照多個實施例的方式進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個實施例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中如此敘述僅僅是為了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理解,并將各實施例中所涉及的技術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組合成不同實施例的方式來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3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變化、修改與結合,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結扎夾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夾鉗包括一個第一夾臂和一個第二夾臂,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用于夾持結扎夾的夾持端部偏離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所在的平面一個角度,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用于手持的手持部一側設置有使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保持打開狀態的彈性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端部偏離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所在的平面的角度范圍為10-90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片包括一個第一彈性片和一個第二彈性片,所述第一彈性片和第二彈性片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片與所述第一夾臂連接的末端具有一個彎鉤,所述第一夾臂上具有一個卡入所述彎鉤的小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片與所述第二彈性片連接的部位具有一個帶切縫的開口,所述第二彈性片與所述第一彈性片連接的部位具有一個收窄部,所述收窄部可限制在所述開口中自由活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分別具有一個第一夾持端部和一個第二夾持端部,所述第一夾持端部和第二夾持端部結構對稱。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端部具有一個容納所述結扎夾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的兩側末端設置有面向所述第二夾持端部的向外突出的兩個夾持爪片。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施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夾持端部具有一個容納所述結扎夾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的兩側末端設置有面向所述第一夾持端部的向外突出的兩個夾持爪片。
【文檔編號】A61B17/128GK203388909SQ201320470788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日
【發明者】周秋梅, 徐剛毅, 鄭海菁 申請人:杭州銘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銘眾生物醫學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