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型人工腎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組合型人工腎,特別是一種使用中免拆灌流器的組合型人工腎,其包括血液回路動脈管路、灌流器、透析器及血液回路靜脈管路;在灌流器兩端并聯有一血液旁路,并在血液旁路上設置有一截止閥;在治療過程中,截止閥處于關閉狀態;當結束血液灌流治療及治療中灌流器突發凝血時,可以打開截止閥,可以迅速的自血液旁路建立一血液回路,以免需要拆下灌流器等一系列操作,有效降低工作量,降低患者丟失血液和細菌入侵血液的風險,使組合型人工腎的使用更加安全,減少病人的痛苦,有效的降低血液凈化治療的風險,能夠更好為患者提供治療服務。本組合型人工腎具有操作簡單與安全性高等優點。
【專利說明】組合型人工腎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涉及一種組合型人工腎。
【背景技術】
[0002]組合型人工腎是一種血液透析(HD)聯合血液灌流(HP)的血液凈化裝置,其充分地利用血液灌流器與血液透析器的優點,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不良反應少、血液凈化時間短等優點,并能夠全面清除尿毒癥等病患體內的各種毒素。
[0003]建立血液回路是使用組合型人工腎對患者進行治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步驟之一。現有組合型人工腎的血液回路系統由流出人體的血液回路動脈管路、灌流器、透析器及流入人體的血液回路靜脈管路四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血液回路動脈管路在血液流動方向上依次設有通過管路連接的動脈端1、血泵2、動脈壺3及設于動脈壺3上的動脈壺側管4 ;血液回路靜脈管路在血液流動方向上依次設有通過管路連接的靜脈壺12和靜脈端15,以及設于靜脈壺12上的靜脈壺側管13和設于靜脈壺側管13上的安全夾14 ;灌流器7的ill端通過連接端口 6與血液回路動脈管路的后端相連接,并在連接端口 6與血液回路動脈管路的后端間設有一安全夾5 ;透析器11的前端通過連接端口 8及連接端口 10與灌流器的后端相連接,連接端口 8與連接端口 10之間設有一安全夾9 ;透析器11的后端與血液回路靜脈管路的前端相連接。治療時,通過血泵2的工作將動脈血抽出經過灌流器7及透析器11的凈化之后再經過血液回路靜脈管路,將經過去毒、去水、電解質交換后已凈化的血液輸回到人體內,暫時起到替代人體腎臟功能的作用。
[0004]組合型人工腎的臨床治療方式為:先血液透析(HD)聯合血液灌流(HP)治療2小時,再單獨進行血液透析2小時。在此過程中,治療2小時后,護士需停機,拆下灌流器以及相關管路,進行回血操作。護士在拆卸灌流器的過程中,需斷開血液回路,進行拆卸、短接等一系列操作,這在臨床上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而且,如果護士在臨床操作過程中有操作不當,還有可能導致患者血液丟失,增加細菌侵入人體血液的機會,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危害到患者的生命。
[0005]另外,在血液灌流的吸附過程中,肝素等抗凝劑應用不當、血液回路管不暢或血液流速過慢時也極易引起灌流器的凝血。在組合型人工腎的臨床治療過程中,一旦出現灌流器凝血現象,護士也必須斷開血液回路,拆下凝血的灌流器以及相關管路。在拆下凝血的灌流器以及相關管路的過程中,也極大地增大了血液凈化治療的風險性。
[0006]如果能夠在使用組合人工腎對患者進行治療或者灌流器突發凝血時,拆卸灌流器的過程中不用斷開血液回路、進行拆卸和短接等一系列操作,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護士的工作量,降低患者丟失血液和細菌入侵血液的風險,減少病人的痛苦,使組合型人工腎的使用更加安全,能夠更好為患者提供治療服務。
【發明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操作簡單和安全性高的組合型人工腎。
[0008]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組合型人工腎。
[0009]為實現上述主要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組合型人工腎包括血液回路動脈管路、灌流器、透析器及血液回路靜脈管路。在血液流動方向上,灌流器的前端與血液回路動脈管路的后端相連接,灌流器的后端與透析器的前端相連接,透析器的后端與血液回路靜脈管路的前端相連接。在灌流器的兩端上并聯有一血液旁路,在血液旁路上設有第一截止閥。
[0010]由以上方案可見,在使用本組合型人工腎對患者進行治療時,將第一截止閥置于關閉狀態;當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結束之后進入血液透析時或治療過程中灌流器突發凝血時,則可以打開第一截止閥,使血液自血液旁路建立一血液回路,進而可以迅速的進入血液透析治療;免去現有技術中需要先停機,拆下灌流器及相關管路,進行回血操作;在一定的程度上減少護士的工作量,降低患者丟失血液和細菌入侵血液的風險,使組合型人工腎的使用更加安全,減少病人的痛苦,有效的降低血液凈化治療的風險,能夠更好為患者提供治療服務。在治療結束后,使用生理鹽水進行回血操作時,可以先推回灌流器中的血液,再通過血液旁路推回透析器中的血液,可以使所有血液循環回患者的體內,并且整個過程操作簡單、整個過程中血液一直處于無菌環境中,提高整個治療過程的安全性。另外,本組合型人工腎血液回路系統具有操作簡單和安全性高等優點。
[0011]一個具體的方案是灌流器的后端、透析器的前端與血液旁路的后端通過第一三通相連接。
[0012]另一個具體的方案是血液旁路的后端、灌流器的后端、透析器的前端和第一連接端口通過一只四通相連接;在第一連接端口與四通之間設有第二截止閥。
[0013]另一個具體的方案是在第一截止閥與血液旁路后端間依次設有第二連接端口、第三連接端口和第三截止閥。
[0014]一個更具體的方案是血液旁路的前端、灌流器的前端及血液回路動脈管路的后端通過第二三通相連接。
[0015]另一個更具體的方案是第一截止閥、第二截止閥和第三截止閥均為安全夾。
[0016]另一個更具體的方案是第一截止閥、第二截止閥和第三截止閥均為電磁閥。
[0017]由以上方案可見,由于采用電磁閥,使得本組合型人工腎可以進行自動化操作,可以節省人工工作量,提高治療的安全性與自動化性。
[0018]另一個更具體的方案是血液回路動脈管路的后端和血液旁路的前端的連接處與血液回路動脈管路的后端間設有一個第三連接端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現有組合型人工腎的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0022]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
[0023]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0024]第一實施例
[0025]參見圖2,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構思的一種組合型人工腎的示意圖,其有血液回路動脈管路、灌流器、透析器及血液回路靜脈管路。其中血液回路動脈管路在血液流動方向上依次設有通過管路連接的動脈端1、血泵2、動脈壺3及設于動脈壺3上的動脈壺側管4 ;血液回路靜脈管路在血液流動方向上依次設有通過管路連接的靜脈壺12和靜脈端15,以及設于靜脈壺12上的靜脈壺側管13和設于靜脈壺側管13上的截止閥14 ;以并聯的方式設置于灌流器7旁的血液旁路25及設置于血液旁路25上的第一截止閥18 ;第二三通17的其中兩端口連接血液回路動脈管路的后端和血液旁路25的前端,第三端口通過一連接端口 6連接灌流器7的前端;在連接端口 6與第二三通17間設有一截止閥5 ;第一三通19的一端口連接血液旁路25的后端,另一端口通過連接端口 8連接灌流器7的后端,第三端口通過連接端口 10連接透析器11的前端;在連接端口 10與第一三通19間設有一截止閥9 ;透析器11的后端與血液回路靜脈管路的前端相連接。
[0026]本實施例的具體使用方式如下:治療前的預沖操作,第一截止閥18處于關閉狀態,截止閥5與截止閥9處于開啟狀態,開動血泵2,對灌流器7和透析器11進行預沖;治療過程中,第一截止閥18處于關閉狀態,截止閥5與截止閥9處于開啟狀態,開動血泵2,對患者進行血液灌流與血液透析;當血液灌流結束或灌流器突發凝血時,截止閥5處于關閉狀態,第一截止閥18與截止閥9處于開啟狀態,開動血泵2,迅速建立循環血液回路;治療結束之后,采用生理鹽水進行回血,第一截止閥18處于關閉狀態,截止閥5處于開啟狀態,打開泵前側管夾,開放生理鹽水,開動血泵2,將血液推至灌流器的后端之后;繼續回血,截止閥5處于關閉狀態,第一截止閥18和截止閥9處于開啟狀態,通過血泵2將血液輸回人體。
[0027]第二實施例
[0028]參見圖3,作為第二實施例,以下僅對與上一例不同之處加以說明,用一四通20替代上一例中位于灌流器與透析器之間的三通,其中血液旁路25的后端、透析器的前端及灌流器的后端連接于四通20的三個端口,第四個端口上連接第一連接端口 22 ;在連接端口 22與四通裝置20之間設有第二截止閥21。
[0029]本實施例的具體使用方式為:治療前灌流器的預沖,接連第一連接端口 22與靜脈壺側管13上的接口,截止閥9和第一截止閥18處于關閉狀態,截止閥5、第二截止閥21與截止閥14處于開啟狀態,開動血泵2,對灌流器進行預沖;治療前透析器的預沖,截止閥5、第二截止閥21和截止閥14處于關閉狀態,截止閥18與截止閥9處于開啟狀態,開動血泵對透析器進行預沖;治療過程中,截止閥5與截止閥9處于開啟狀態,第一截止閥18、第二截止閥21與截止閥14處于關閉狀態,開動血泵2,對患者進行血液灌流與血液透析;當血液灌流結束或灌流器7突發凝血時,截止閥5、第二截止閥21與截止閥14處于關閉狀態,第一截止閥18處于開啟狀態,開動血泵2,迅速建立循環血液回路;治療結束后,采用生理鹽水進行回血:第一截止閥18、第二截止閥21與截止閥14處于關閉狀態,截止閥5與截止閥9處于開啟狀態,打開泵前側管夾,開放生理鹽水,開動血泵2,將血液推至灌流器的后端;繼續回血,截止閥5、第二截止閥21與截止閥14處于關閉狀態,第一截止閥18與截止閥9處于開啟狀態,繼續通過血泵2將血液輸回人體。
[0030]第三實施例[0031]參見圖4,作為第三實施例,以下僅對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加以說明,在第一截止閥18與血液旁路25的后端之間依次設有第三連接端口 26、第二連接端口 23和第三截止閥24。
[0032]本實施例的具體使用方式為:治療前灌流器的預沖,連接第二連接端口 23與靜脈壺側管13上的接口,截止閥9和第一截止閥18處于關閉狀態,第三截止閥24、截止閥5和截止閥14處于開啟狀態,開動血泵2,進行灌流器的預沖;治療前透析器的預沖,連接第二連接端口 23和第三連接端口 26,截止閥5與截止閥14處于關閉狀態,第一截止閥18、第三截止閥24與截止閥9處于開啟狀態,開動血泵2,進行透析器的預沖;在治療的過程中,截止閥5與截止閥9處于開啟狀態,第一截止閥18、截止閥14與第三截止閥24處于關閉狀態,開動血泵2,對患者進行血液灌流與血液透析;當結束血液灌流治療或灌流器7突發凝血時,截止閥5與截止閥14處于關閉狀態,第一截止閥18、第二截止閥24與截止閥9處于開啟狀態,開動血泵2,迅速建立體外循環血液回路;治療結束后,采用生理鹽水進行回血,第一截止閥18,截止閥14和第三截止閥24處于關閉狀態,截止閥5與截止閥9處于開啟狀態,打開泵前側管夾開放生理鹽水,通過血泵2將血液推至灌流器7后端;繼續回血,截止閥5與截止閥14處于關閉狀態,第一截止閥18、第三截止閥24與截止閥9處于開啟狀態,繼續通過血泵2將血液輸回人體。
[0033]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構思是通過在組合型人工腎的灌流器旁設置一與其并聯的血液旁路,設計出一種可以在臨床治療及灌流器產生凝血時免拆卸灌流器的組合型人工腎,在此構思下,血液旁路的連接方式及整個組合型人工腎的使用方式還有多種顯而易見的變化。
【權利要求】
1.組合型人工腎,包括血液回路動脈管路、灌流器、透析器和血液回路靜脈管路; 在血液流動方向上,所述灌流器的前端與所述血液回路動脈管路的后端相連接; 所述灌流器的后端與所述透析器的前端相連接; 所述透析器的后端與所述血液回路靜脈管路的前端相連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灌流器的兩端上并聯有一血液旁路; 所述血液旁路上設有第一截止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型人工腎,其特征在于: 所述灌流器的后端、所述透析器的前端與所述血液旁路的后端通過第一三通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型人工腎,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旁路的后端、所述灌流器的后端、所述透析器的前端和第一連接端口通過一四通相連接; 所述第一連接端口與所述四通之間設有第二截止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型人工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截止閥與所述血液旁路的后端間依次設有第二連接端口、第三連接端口和第二截止閥。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組合型人工腎,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旁路的前端、所述灌流器的前端及所述血液回路動脈管路的后端通過第二三通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組合型人工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截止閥、所述第二截止閥和所述第三截止閥均為安全夾。
7.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組合型人工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截止閥、所述第二截止閥和所述第三截止閥均為電磁閥。
8.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組合型人工腎,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回路動脈管路的后端和所述血液旁路的前端的連接處與所述血液回路動脈管路的后端間設有第三連接端口。
【文檔編號】A61M1/14GK203469105SQ201320527540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7日
【發明者】董凡, 畢大武 申請人: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