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內褲形式的失禁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93394閱讀:465來源:國知局
內褲形式的失禁制品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內褲形式的失禁制品(2),其帶有:腹部區段(4)和背部區段(6),它們由單獨的并且在縱向方向(9)上沿著縱向中軸線(44)彼此間隔的部件形成,然而在兩側的側縫區域(14)上在制造商處相互連接;以及具有吸收體(7)的襠部區段(8),其在相應的交疊區域(36,38)中不可松開地附接到腹部區段(4)和背部區段(6)上,其中在腹部區段(4)和背部區段(6)中設置有第一彈性化裝置(28,29),其在橫向方向或者臀部環周方向(16)上延伸,其中在腹部區段(4)和背部區段(6)的襠部側的和朝向腿部開口(19)的區域(22,26)中設置有第二彈性化裝置(40,42),其延伸直到交疊區域(36,38)中,該失禁制品的特征在于,襠部區段(8)借助在的交疊區域(36)中設置的、在橫向方向(16)上延伸的、相互平行走向的粘合條(80)與腹部區段(4)以及與背部區段(6)不可松開地連接,并且由此在失禁制品的外部可見側上形成對應于粘合條(80)的走向而在橫向方向(16)上延伸的視覺和/或觸覺上可感知的結構(106)。
【專利說明】內褲形式的失禁制品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吸收身體排泄物的內褲形式的失禁制品,其帶有:前部的腹 部區段和后部的背部區段,它們由單獨的并且在縱向方向上沿著縱向中軸線彼此間隔的部 件形成,然而為了形成在橫向或者臀部環周方向上連貫的腹部帶和背部帶并具有在臀部環 周方向上閉合的臀部開口,在兩側的側縫區域上在制造商處相互連接;以及具有吸收體的 襠部區段,其在縱向方向上在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之間延伸并且在相應的交疊區域中以其 背離身體的側不可松開地附接到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上,其中所述腹部區段、背部區段和 襠部區段共同形成失禁制品的腿部開口的邊界,其中在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中設置有第一 彈性化裝置,其彼此間隔地并且相互平行地在橫向方向或者臀部環周方向上延伸并且于是 平面地將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彈性化,其中在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襠部側的和朝向腿部 開口的區域中設置有第二彈性化裝置,其特別是從兩個側縫區域出發朝著失禁制品的縱向 中軸線的方向延伸,并且在此延伸直到襠部區段和腹部區段的交疊區域(下文中也稱為前 部交疊區域)或者襠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交疊區域(下文中也稱為后部交疊區域)中,其 中它們在那里可以去除其彈性化作用,尤其是可以被切割。
[0002] 于是,涉及一種三部件式的失禁制品,其中腹部區段、背部區段和襠部區段形成這 三個部件。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以及襠部區段作為彼此分離的部件被供應給制造裝置或者 在其中被輸送。在此,這些部件典型地在相應的輸送平面中在扁平或者平面地展開的狀態 中被引導。在此,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在失禁制品的后來的橫向方向中輸送,它們在此在 失禁制品的后來的縱向方向中彼此間隔地引導。由此,失禁制品的后來的橫向方向或者臀 部環周方向在制造裝置的機器方向中走向。前面提及的在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之間的距離 于是通過施加作為第三部件的襠部區段在一定程度上被跨接,其中在襠部區段和腹部區段 之間以及在襠部區段和背部區段之間形成交疊區域,其中所述三個部件在相應的交疊區域 中不可松開地相互接合。最后,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如前面提及的那樣在兩側的側縫區域 上相互連接。這種失禁制品例如由DE 10 2007 055 628 Al已知。
[0003] 內褲形式的失禁制品原理上與可開放的并且可閉合的、通常的尿布形式的失禁制 品的區別在于,通過內褲形狀,臀部環周已經被預先給定,并且從多個基本大小出發與不同 的身體大小的匹配通過制品的彈性的可伸展性來實現。為此,通常將尤其是帶形式或者纖 維形式的彈性化裝置(通常稱為萊卡纖維)在預伸展的狀態中(拉伸接合方法)與失禁制 品的基底材料連接,即其在預伸展的狀態中例如借助粘合劑固定在基底材料上。由于其預 伸展,該彈性化裝置將基底材料褶在一起并且在此形成褶皺,這些褶皺典型地橫向于彈性 化裝置的預張緊方向走向,在此即在縱向方向上走向。當失禁制品如內褲那樣穿戴在使用 者身上時,該失禁制品或者失禁制品的彈性化的基底材料于是又可以彈性伸展。而基底材 料本身優選是不可伸展的,并且因此可以用明確限定的方式在輸送平面中在扁平或者平面 地展開的狀態中被引導,使得彈性化裝置于是能夠以限定的預張緊來附接。
[0004] 為了腹部區段或者背部區段與襠部區段在相應的交疊區域中的不可松開的連 接,可以選擇整面的接合尤其是粘合,或者選擇非整面的接合。通常為了在已知的衛生制 品情況下的大面積區域的接合而使用整面的粘合劑涂層或者基本上遍及整個面的螺旋 形的、通過噴嘴施加的粘合劑涂層。然而也存在其中采用其他方法的衛生制品,例如US 2004/0116886 Al教導了并不將相應的交疊區域的大面積區域接合;通過這種方式,在交疊 區域中部件的構型和柔韌性應當是保持自由的,并且任何情況下都并未通過接合連接而受 到不利的影響。
[0005] US 7, 250, 549教導了 :在相應的前部或者后部交疊區域中分別設置不同粘合劑 特性的相應區域。在此,背離臀部的區域、即朝向襠部區段的中央的在橫向方向上延伸的區 域與就此而言在臀部側的區域相比具有更大的粘合劑單位面積重量。這些區域可以整面地 或者線狀、螺旋狀或者點狀地以粘合劑涂覆。
[0006] US 7, 591,810 B2教導了將襠部區段和腹部區段或者襠部區段和背部區段僅非常 部分地相互連接。
[0007] 如開頭已經提及的那樣,在橫向方向或者臀部環周方向上的腹部帶和背部帶的平 面的彈性化導致基底材料的彈性褶起,由此進行或者才可能實現內褲形狀的失禁制品與相 應的身體環周匹配。由于該褶起而形成褶皺,其在或多或少程度的伸展情況下也可以感知 為在衛生制品的縱向方向上延伸。此外,認識到在橫向方向或者臀部環周方向上延伸的彈 性化裝置的走向。在前部和后部交疊區域中,這些在縱向方向上延伸的褶皺由于襠部區段 的加強作用而以更小的規模構建;然而在已知的制品情況下它們在那里典型地同樣可感 知。因為在交疊區域中彈性化裝置也在大致的橫向方向上延伸,因為其典型地在機器方向 上從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即在橫向方向上供給并且在此相對于失禁制品進行側變換,所 以得到另外的結構,其至少在視覺上可感知。即使所提及的彈性化裝置在襠部區段和腹部 區段或者襠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相應交疊區域中失去其彈性化作用,即用合適的方式被使 得失效(尤其是被切割),彈性化裝置的走向在制成的產品上也可以辨識。形成了大致在橫 向方向上延伸的結構,其在視覺上可辨識并且傳遞了該制品的工程技術的印象。
[0008] 本發明所基于的任務是,將衛生制品的三個部件的連接、即在前部交疊區域中的 襠部區段和腹部區段的連接以及在后部交疊區域中的襠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連接在前面 提及的觀察角度方面進行改善。連接一方面應當可靠地經受住在失禁制品的工作中出現的 負荷狀況。此外,也應當關于前面描述的方面實現失禁制品的具有視覺吸引力的外觀。
[0009] 在這種類型的失禁制品情況下,該任務根據本發明通過如下方式解決:襠部區段 借助在襠部區段和腹部區段的交疊區域中以及在襠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交疊區域中設置 的、在橫向方向上延伸的、相互平行走向的并且通過沒有粘合劑的條而相互間隔的多個粘 合條與腹部區段以及與背部區段不可松開地連接,并且由此在失禁制品的外部可見側情況 下在襠部區段和腹部區段的交疊區域中以及在襠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交疊區域中形成對 應于粘合條和沒有粘合劑的條的走向地在橫向方向上延伸的視覺和/或觸覺上可感知的 結構。
[0010] 根據本發明已確定的是,根據本發明的多個在橫向方向上延伸的粘合條形式的粘 合劑涂層與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以及必要時還有襠部區段的大多基于無紡布或者含有無 紡布的材料或者復合材料的共同作用適于在交疊區域的外部的可見側情況下形成視覺和/ 或觸覺上可感知的結構,其與相應的交疊區域中的彈性化裝置的視力上和/或觸覺上可辨 識的走向相協調或者一致。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掩飾交疊區域中的彈性化裝置的走向(在 所述交疊區域,這些彈性化裝置通常也是失效的),使得其與由于粘合劑而導致的結構不再 能夠被區分。這在視覺方面是有吸引力的。
[0011] 在相應的交疊區域中在橫向方向上延伸的該視覺上或觸覺上可感知的結構于是 通過條狀的粘合劑涂層來形成。這通過如下方式來實現: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條狀的、未 粘合的范圍可以從襠部區段的材料揭下,而粘合的條狀區域被壓緊。該現象也通過如下方 式得到進一步支持: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基底材料通常是纖維的無紡布材料,其能夠在 一定程度上三維地吸收粘合劑。這導致進一步的加強,該加強一方面對抗在縱向方向上延 伸的褶皺的形成,并且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在橫向方向上延伸的結構。結果是,通過根據本 發明的該結構形成,實現了在交疊區域中大致在橫向方向上走向的并且必要時失效的彈性 化裝置的掩飾或者使得其不可分辨。與這里談及的已知失禁制品的情況下相比,該彈性化 裝置在任何情況下都更弱地表現為技術元件。在基底材料的前部和后部交疊區域中由于在 臀部環周方向上延伸的彈性化裝置的拉緊作用導致的一般的縱向褶皺也被減少。
[0012] 另外根據本發明確定的是,與整面的或者例如螺旋狀的粘合劑涂層相比,在部件 的這種不可松開的接合情況下可以減少為此所需的粘合材料的量,而沒有與此關聯的缺 點。此外已確定的是,在使用多個橫向方向上延伸的粘合條時,當多個粘合條基本上在相應 的交疊區域的整個伸展上延伸時,通常在衛生制品的工作中在縱向方向上出現的力于是可 以同樣良好地被吸收,其中所述力在交疊區域中或者通過交疊區域從襠部區段輸入到腹部 區段或者背部區段中。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粘合劑必須強制性地延伸直到交疊區域的相應幾 何邊緣;相反地說優選的是,粘合劑與交疊區域的幾何邊緣維持一毫米或者數毫米量級的 一定距離,以避免粘合劑從交疊區域溢出并污染制造設備或者在制成的產品上可見。另外 證明為有利的是,所述多個粘合條在橫向方向上延伸,更確切地說正是關于如下方面而言: 吸滿的吸收體的力由于重力而典型地在縱向方向上、即橫向于粘合條的延伸而起作用。這 些力會由于粘合條的橫向延伸甚至更好地并且更均勻地通過相應的交疊區域而在腹部區 段和背部區段的臀部環周方向中繼續傳遞或者被其吸收。
[0013] 基本上遍及整個相應交疊區域的多個粘合條的施加典型地在所謂的接觸涂覆 (Kontaktauftrag)的過程中優選通過使用模板技術(Schablonentechnik)來進行。為此, 可以使用本身原則上已知的粘合裝置,例如德國埃爾克拉特的Nordson Deutschland公司 的TrueCoat?系統。TrueCoat?系統是一種縫隙式噴嘴表面涂覆裝置,其中縫隙式噴嘴涂 覆頭可配置,并且由此能夠實現精確的、連續的或斷續的粘合劑涂覆。通過使用帶有條形空 隙的板材來施加粘合劑也是可能的。粘合有利地在形成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材料帶的機 器方向上進行,即借助在機器方向上延伸的粘合條來進行,使得如已經多次提及的那樣,多 個粘合條在制成的產品中于是基本上橫向于縱向方向、即在橫向方向或者臀部環周方向上 走向。
[0014] 另外證明為有利的是,帶的粘合在機器方向上定時地進行,即粘合劑實際上僅僅 在已經提及的、襠部區段和腹部區段之間或者襠部區段和背部區段之間的交疊區域中涂 覆。
[0015] 另外證明為有利的是,粘合條的橫向于其延伸的寬度為最少Imm至最多5mm,尤其 是至最多4mm,并且進一步尤其是至最多3mm并且優選為2mm。
[0016] 沒有粘合劑的條的橫向于其延伸的寬度合乎目的地為最少Imm至最多15mm,尤其 是至最多l〇mm,尤其是至最多5mm并且進一步尤其是至最多3_。
[0017] 如已經提及的那樣可能的是,在相應的交疊區域中、即在后部和/或前部交疊區 域中在邊緣側設置有更寬的粘合條。這意味著,在交疊區域的在縱向方向上臀部側的邊緣 區域中和/或在交疊區域的在縱向方向上背離臀部的邊緣區域中可以設置橫向方向上走 向的更寬的粘合條。交疊區域的該臀部側的邊緣區域或者背離臀部的邊緣區域在此分別 包含相應的前部或后部交疊區域的縱向延伸的最多20%,尤其是最多18%,尤其是最多 15%,尤其是最多12%,尤其是最多10%。在縱向方向上在這些邊緣區域之間于是總是設 置有多個窄的并且在橫向方向上延伸的粘合條。所提及的橫向于其延伸的邊緣側粘合條 的寬度為最少5mm,尤其是最少8mm,尤其是最少12mm,尤其是至最多20mm,尤其是至最多 16mm,尤其是至最多14mm。如果在交疊區域中僅僅在邊緣上設置有更寬的粘合條,則證明為 有利的是,該較寬的粘合條設置在交疊區域的遠離臀部的邊緣區域上,以便在那里實現穩 定的接合,其防止撕裂。
[0018] 證明為特別有利的是,粘合條的寬度與直接相鄰的沒有粘合劑的條的寬度之比為 0. 2?3. 0,尤其是0. 2?2. 0,尤其是0. 2至1. 5,尤其是0. 2?1. 0,尤其是0. 4?0. 8,尤 其是0. 5?0. 7。由此,以有利的方式提供了粘合條和沒有粘合劑的條的精準并且均勻分布 的序列,這在通過粘合條實現的可能的加強的均勻分布情況下,在交疊區域中提供了均勻 的接合區域分布以及與此關聯的接合穩定性。
[0019] 關于所述多個粘合條導致的盡可能均勻的、視覺和/或觸覺上可辨識的構型或結 構化方面而言,也被證明為有利的是,至少如下粘合條的寬度分別為相同大小:這些粘合條 相對于任選的邊緣側的粘合條而言在內部,即在縱向方向上位于邊緣側的粘合條之間。
[0020] 另外證明為有利的是,沒有粘合劑的條的寬度分別為相同大小。
[0021] 盡管有所述多個粘合條的特定構型和布置,證明為有利的是,粘合條的總面積相 對于襠部區段和腹部區段的交疊區域的面積或者襠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交疊區域的面積 為35%?60%,尤其是40%?55%,并且進一步尤其是40%?50%。
[0022] 此外證明為有利的是,在粘合條的情況下粘合劑覆層的單位面積重量為2?20g/ m2,尤其是2?15g/m2,尤其是2?10g/m2,尤其是5?10g/m 2,其中該單位面積重量在所有 粘合條的情況下優選是相同的。
[0023] 為了實現將力(所述力在衛生制品的使用中通過吸收體中容納的液體引起)均勻 地引入由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形成的、在橫向方向或者臀部環周方向上連貫的腹部和背部 帶中,證明為有利的是,襠部區段和腹部區段的交疊區域的面積相對于腹部區段的面積至 少為12%,尤其是15 %?40%,尤其是15 %?35%,尤其是15 %?30%,尤其是20 %? 30%,尤其是22%?30%。另外證明為有利的是,襠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交疊區域的面 積相對于背部區段的面積至少為20%,尤其是20 %?45%,尤其是20 %?40%,尤其是 22%?40%,尤其是25%?40%,尤其是28%?40%。
[0024] 按照根據本發明的失禁制品的一個優選的實施形式,證明為有利的是,在襠部區 段和腹部區段的交疊區域中和/或襠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交疊區域中設置有兩個外部的 邊緣側的粘合條,即設置遠離臀部的和靠近臀部的邊緣側的粘合條,并且在縱向方向上在 其間設置多個內部的粘合條,其中邊緣側的粘合條的寬度大于內部的粘合條的寬度,尤其 是至少為內部的粘合條寬度的4倍,尤其是至少5倍,并且進一步尤其是最高8倍,尤其是 最高7倍。也可能的是,如果邊緣區域在縱向方向上沒有超過前面闡述的尺寸,在相應的交 疊區域的相應的臀部側或者背離臀部的邊緣區域上設置有多個更寬的、邊緣側的粘合條。
[0025] 在根據本發明的失禁制品的一個優選的實施形式情況下,在腹部區段和襠部區段 的交疊區域中設置有至少8個、尤其是至少10個粘合條,而在背部區段和襠部區段的交疊 區域中設置有至少15個、尤其是至少18個、并且進一步尤其是至少20個粘合條。
[0026] 另外證明為有利的是,開頭所提及的第二彈性化裝置沿著其延伸在朝向縱向中軸 線的方向上以及在朝向相應的交疊區域的方向上弧形地扇形展開地具有彼此間增大距離 地走向,其中所述第二彈性化裝置設置在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襠部側的和朝向腿部開口 的區域中。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影響在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襠部側的和朝向腿部開口的 區域的面中起作用的回復力。其可以在朝向縱向中軸線的方向上通過這種方式被減小。
[0027] 第二彈性化裝置的該扇形展開也可以定量地進一步說明。例如,在圖1中所示的 背部區段的第二彈性化裝置在側縫區域中彼此間具有最小3_至8_的距離(直接毗鄰的 彈性化裝置的距離),而在襠部區段的縱向邊緣或者吸收體邊緣上彼此間具有最大7mm至 35mm的距離(直接毗鄰的彈性化裝置的距離)。可以如下限定扇形展開程度F :
[0028] F = (A-B)/B* 100 %。
[0029] 該扇形展開程度可以有利地在50%到900%之間,尤其是在100%到700%之間, 并且進一步尤其是在150%到550%之間。其在背部區段中有利地比在腹部區段中更大。在 此,大小A和B定義為縱向方向上最外部的第二彈性化裝置與縱向方向上最內部的第二彈 性化裝置之間的距離(即并非直接毗鄰的彈性化裝置之間的距離),更確切地說,A定義為 最大距離,尤其是在襠部區段的縱向邊緣上,而B定義為最小距離,尤其是在側縫區域中。
[0030] 另外證明為有利的是,第一和/或第二彈性化裝置在襠部區段和腹部區段的交疊 區域中以及在襠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交疊區域中與粘合條平行地走向。典型地,彈性化裝 置被引入為使得其在橫向方向或者臀部環周方向上、即在形成后來的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 的平坦材料帶的機器方向上連續延伸。因此,其至少首先連貫地在失禁制品的整個橫向延 伸上延伸。通過這種方式,典型地出現在襠部區段和腹部區段或者襠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 相應的前部或后部交疊區域中通過彈性化裝置在下部橫穿吸收體,使得襠部區段的吸收體 位于彈性化裝置之上或者朝向身體。在這種情況下證明為特別合乎目的的是,彈性化裝置 至少在其支撐吸收體的地方關于其彈性化作用方面被消除;為此,其可以典型地在該區域 中沿著其橫向延伸尤其是被多次切割或者以其他方式、例如通過超聲波的作用而被消除彈 性。然而表明的是,原始引入的彈性化裝置以及在相應的交疊區域中失效的或者消除彈性 的彈性化裝置的走向從失禁制品的外側是可辨識的。然而如開頭已經提及的那樣,這可以 通過設置多個窄的粘合條來掩飾,這被視為本發明的特別的優點。
[0031] 前面提及的弧形的扇形展開優選可以構建為使得在相應的側縫區域中第二彈性 化裝置彼此間的距離為3_至8_,而更內部朝著縱向中軸線的方向在吸收體邊緣的區域 中在大約7mm到35mm之間,尤其是12mm到30mm之間。
[0032] 作為第一和/或第二彈性化裝置,優選使用線狀或者帶狀的彈性化裝置如橡膠 線、聚醚型聚氨酯線或者聚酯型聚氨酯線,優選使用彈性線如Lycra?線或者Spandex?線。
[0033] 第一彈性化裝置優選具有400?1500dtex、尤其是500?1400dtex、尤其是800? 1400dtex、尤其是1000?1400dtex、進一步尤其是1100?1400dtex的線密度。第二彈性 化裝置優選具有500?lOOOdtex、尤其是600?lOOOdtex、進一步尤其是700?900dtex 的線密度。
[0034] 彈性化裝置的線密度用單位dtex來說明(ldtex = 1克/10000米)。線密度根據 試驗規范BISFA(國際人造纖維標準化局)的Test methods for bare elastane yarns, 1998年版第5章的"Determination of linear density"(線密度的確定)而進行確定。 線密度通過在松弛狀態中在標準條件(23°C ±2°C,50% ±5%相對空氣濕度)下的條件處 理之后確定IOOOmm的已知線長度的檢驗物(所述檢測物在標準預張力0. 1±0. OlmN/tex 下分割)的質量來確定。
[0035] 線密度(單位:dtex)由質量(單位:克)除以區段的長度(單位:米)的商乘以 因子10000來計算。
[0036] 為此,在盡可能小的張力情況下從卷筒或者捆扎件(Packung)切割下線狀或者帶 狀的彈性化裝置的分別為大約1300mm長度的五個區段,更確切地說,以至少2米的不規則 間距來切割。這五個區段被無張力地松弛并且在標準條件下被靜置至少四小時。然后,從 相應的1300mm長的區段切割1000_±lmm長度的檢驗物,而相關的區段保持在0. lmN/tex 的預張力下。該被分割的1000mm長度的檢驗物被以其預期質量的±1 %的精度來稱量。對 于每個檢驗物,其線密度通過將相應的質量乘以因子10000以單位dtex而得到。由五個檢 驗物計算算術平均值,其作為線密度用于這里討論的目的。
[0037] 第一和/或第二彈性化裝置優選在2. 5?6. 0的預張程度下固定在腹部區段和背 部區段的形成基底的外殼材料上(拉伸接合方法)。預張程度在此定義為:在制造機器中 施加和固定彈性化裝置的狀態下,拉伸的彈性化裝置相對于彈性化裝置的松弛/未拉伸的 初始狀態的拉伸程度。拉伸程度于是計算為拉伸的長度L'(=初始長度L+ △ L)與初始長 度L的比,即L' /L。第一彈性化裝置優選在4. 0?6. 0的預張程度下、尤其是4. 5?5. 5 的預張程度下固定,其中其預張程度優選大于第二彈性化裝置的預張程度。第二彈性化裝 置優選在2. 5?5. 0的預張程度下、尤其是3. 0?4. 5的預張程度下固定。
[0038] 襠部區段有利地包括液體不可穿透的后板材料和無紡布頂板材料,吸收體布置在 它們之間。在此,后板材料和無紡布頂板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襠部區段的基底。在本發 明的特別有意義的改進方案中,證明為有利的是,后板材料和/或頂板材料在橫向方向中 形成超出吸收體的突出部,并且該突出部(在吸收體的兩側總和上、即左邊和右邊總和上) 相對于襠部區段的最大寬度(也即相對于襠部區段的在橫向方向上的最大延伸)為至少 25 %,尤其是30 %?50 %,進一步尤其是35 %?50 %,進一步尤其是38 %?48 %,進一步 尤其是40%?45%。
[0039] 后板材料和/或頂板材料在吸收體兩側的該比較大的突出部于是意味著帶有比 較窄的吸收體的寬的襠部區段。通過這種方式,可能的是,在襠部區段中設置沿著腿部開口 延伸的腿部彈性化裝置,其具有距材料豐富并且由此不易彎曲的吸收體比較大的距離。這 又導致襠部區段的兩側腿部開口邊緣的良好的可密封性以及可適配性。這種情況下,材料 豐富的并且相對于薄基底材料而言不易扭曲的吸收體于是僅僅較少地妨礙形成液體密封 的腿部終端(Beinabschluss);因此,為了形成液體密封的腿部終端不必再以極高的張力 工作,這又積極地影響失禁制品的穿戴舒適性。
[0040] 在本發明的更進一步的構型中,證明為特別有利的是,腿部彈性化裝置在縱向方 向上在第二彈性化裝置之前至少10mm、尤其是至少20mm結束。特別有利的是,腿部彈性化 裝置在縱向方向上在腹部區段之前和/或在背部區段之前結束。由其施加的張力以及恢復 力因此并不影響在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襠部側并且朝向腿部開口的區域內根據本發明 設置的張力關系,其中在該區域內設置有扇形展開的第二彈性化裝置。
[0041] 作為腿部彈性化裝置,優選使用線狀或者帶狀的彈性化裝置如橡膠線、聚醚型聚 氨酯線或者聚酯型聚氨酯線,優選使用彈性線如Lycra?線或者Spandex?線。腿部彈性化裝 置優選具有300?1500dtex、尤其是500?1200dtex、進一步尤其是500?900dtex的密 度。
[0042] 腿部彈性化裝置優選在1. 5?6. 0、尤其是2. 5?4. 5的預張程度下固定在襠部區 段的形成基底的外殼材料上。
[0043] 腹部區段和/或背部區段的形成基底的材料優選包括無紡布材料,如紡粘無紡 布、起絨無紡布或者熱風起絨無紡布(Through Air bonded Kardenvliese)。特別優選的 是,腹部區段和/或背部區段的形成基底的材料包括紡粘無紡布材料。用于腹部區段和/ 或背部區段的無紡布材料有利地具有10?30g/m2的單位面積重量,進一步優選具有15? 25g/m2的單位面積重量。特別優選的是,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包括紡粘無紡布,尤其是由聚 丙烯構成的紡粘無紡布,尤其是具有15?25g/m2的單位面積重量。
[0044] 腹部區段和/或背部區段的形成基底的材料(尤其是包括無紡布材料或者由無紡 布材料構成)的小的單位面積重量由于其柔性而能夠特別有利地實現形成根據本發明的、 視覺上和/或觸覺上可感知的結構。
[0045] 襠部區段有利地包括液體不可穿透的后板材料和無紡布頂板材料。后板材料尤其 是包括膜,尤其是單位面積重量為8?20g/m2、尤其是8?16g/m2、進一步尤其是8?14g/ m2的膜。后板尤其是包括在使用中液體密封然而仍然可透氣的、即水蒸氣可透過的、尤其是 微孔性的膜。
[0046] 吸收體包括吸收體液的材料,如天然纖維或者人造纖維,尤其是纖維素纖維,優 選纖維素絨毛(ZellstofTflufT)形式的材料。優選的是,吸收體此外包括超級吸收材料 (SAP),尤其是基于表面交聯、部分中和的聚丙烯酸酯的材料。
[0047] 襠部區段或者襠部區段的形成腿部開口邊界的縱向邊緣可以直線輪廓化地構建 或者弧形輪廓化地構建。腹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朝向襠部的橫向邊緣(其同樣形成腿部開 口的邊界)有利地并且優選地弧形輪廓化地構建。
[0048]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細節和優點從所附的權利要求以及附圖以及以下的對根據本 發明的失禁制品的優選實施形式的描述中得到。在附圖中:
[0049]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失禁制品的俯視圖,其中失禁制品的腹部區段、背部區 段和襠部區段尚未連接用于形成內褲形狀,而是在平鋪的和平面展開的狀態中示出;
[0050] 圖2a、2b示出了在橫向中線的區域中或者在襠部區段和背部區段的交疊區域中, 襠部區段的示意性截面圖;
[0051] 圖3示出了與圖1對應的視圖,其中能夠辨識出襠部區段與腹部區段以及背部區 段借助粘合條的固定;
[0052] 圖4示出了在根據圖3的失禁制品的襠部區段和腹部區段或者襠部區段和背部區 段的交疊區域的范圍中放大的部分視圖;
[0053] 圖5示出了沿著失禁制品的縱向中軸線的、基底材料的主要單個部件的示意性截 面圖;
[0054] 圖6示出了完成配置的失禁制品的示意圖;
[0055] 圖7示出了與圖1對應的用于說明尺寸的視圖;
[0056] 圖8示出了與圖1對應的用于說明吸收體的結構和折疊軸線的視圖;
[0057] 圖9示出了吸收體的沿著縱向中軸線的示意性縱截面圖;
[0058] 圖IOaUObUOc示出了失禁制品的三個示意圖,用于說明折疊;并且
[0059] 圖11示出了折疊后的失禁制品的示意圖,用于說明在確定厚度時的采樣。
[0060] 附圖示出了總體上用附圖標記2表示的內褲形式的失禁制品,用于容納固體和液 體的身體排泄物。失禁制品2由三個在最大限度上可彼此獨立地制造的部件即前部的腹部 區段4、后部的背部區段6以及布置在它們之間的并且具有吸收體7的襠部區段8形成,其 中襠部區段8在失禁制品2的縱向方向9中延伸,并且一方面與腹部區段4的主要的平面 部分交疊并且另一方面與背部區段6的主要的平面部分交疊,并且在交疊區域中用還要具 體描述的方式在制造商處不可松開地連接。如從圖1中可以看出的那樣,這導致失禁制品 的H形的基本結構。在圖1中所示的相互接合的組成部分于是為了形成內褲形狀而在腹部 區段4和背部區段6的相應的側面的縱向邊緣區段10、12上同樣在制造商處通過通常的接 合方法相互連接,由此兩側形成側縫區域14。在失禁制品2的制造商處制成的該內褲形狀 的狀態中,腹部區段4和背部區段6在橫向方向或者臀部環周方向16中連續延伸,并且于 是以其臀部邊緣17限定了在臀部環周方向中閉合的臀部開口 18;此外,其與襠部區段8 - 同形成腿部開口 19的邊界,使用者穿過其將失禁制品如內褲那樣穿戴。
[0061] 腹部區段4可以劃分為臀部側的區域20和襠部側的并且朝向腿部開口 19的區域 22。在背部區段6中設置了相應的劃分,更確切地說,同樣劃分為臀部側的區域24和襠部 側的并且朝向腿部開口 19的區域26。
[0062] 在腹部區段4的臀部側的區域20中以及在背部區段6的臀部側的區域24中設 置有第一彈性化裝置28、29,所述第一彈性化裝置尤其是可以為線狀的彈性化裝置,如萊卡 線,其在預伸展的狀態中,在所謂的拉伸接合方法中,與腹部區段4和背部區段6的平面材 料(基底材料)連接。這些第一彈性化裝置28、29在橫向方向或者臀部環周方向16中從 一個側縫區域14向另外的側縫區域延伸。
[0063] 腹部區段4或者背部區段6的襠部側的并且朝向腿部開口 19的區段22和26具 有偏離橫向方向或者臀部環周方向16的、朝著襠部區段8的橫向中軸線30的方向走向的 邊緣輪廓32或者34。該邊緣輪廓32、34在根據圖1的視圖中也是弧形的,并且因此適于形 成腿部開口 19的邊界。
[0064] 通過襠部側的并且朝向腿部開口的區域22或26的該走向,也實現了襠部區段8 和腹部區段4或者背部區段6之間的、比較大的交疊區域36、38,其在襠部區段8和腹部區 段4或者背部區段6的防撕裂連接方面是重要的。
[0065] 腹部區段4或者背部區段6的襠部側的并且朝向腿部開口 19的相應區段22、26 同樣彈性化地構建。在那里設置有第二彈性化裝置40或42。第二彈性化裝置40、42分別 從側縫區域14出發朝著失禁制品的縱向中軸線44的方向延伸。如從圖1中可以看出的那 樣,第二彈性化裝置40、42朝著縱向中軸線44的方向扇形展開。這意味著,在其間的距離 朝著縱向中軸線44的方向而增大。第二彈性化裝置40、42在下方橫穿襠部區段8。它們可 以在吸收體7之下的區域中被失效,即其彈性化作用被消除。
[0066] 如從圖2a、2b中可以看到的那樣,襠部區段8包括液體不可穿透的后板材料62以 及優選基于無紡布基礎的頂板材料64,其中后板材料尤其是可以由透氣的、然而液體密封 的膜材料形成。在后板材料和頂板材料之間布置有吸收體7 (僅僅示意性地示出)。在示例 性地示出的情況中,后板材料62在橫向方向16中形成超出吸收體7的突出部66。頂板64 在橫向方向16中僅僅比較少地超出吸收體7,并且在吸收體7的兩側在縱向方向9中走向 地分別設置有堅立的阻擋裝置68,該阻擋裝置通常稱為堅立的翻邊元件或者卷邊元件,并 且優選由疏水的、尤其是液體不可透過的無紡布材料形成,其在橫向方向16中優選延伸直 到襠部區段8的側面縱向邊緣69。阻擋裝置68的遠端70設置有另外的彈性化裝置72,其 在失禁制品的使用中將阻擋裝置68朝著使用者的皮膚表面升起。側面的阻擋裝置68通過 示意性表明的固定裝置76、77固定到頂板64上或者以C形折疊的配置固定到自己本身上。 在吸收體7之外、即在突出部66的區域中,此外設置有腿部彈性化裝置78,其優選距材料豐 富的并且由此不易彎曲的吸收體7 -定的距離地走向,以便一方面不將附加的拉伸力或者 扭曲力施加到吸收體上(其會不利地影響吸收體的吸收特性),并且另一方面實現很大程 度上不受吸收體影響的液體密封的腿部終端。這些腿部彈性化裝置78在縱向方向9中在 腹部區段4或者背部區段6的第二彈性化裝置40和42之前以尤其是至少10mm、優選至少 20mm的明顯距離地終止。優選的是,這些腿部彈性化裝置78在縱向方向9中在腹部區段4 和背部區段6之前終止。
[0067] 下面描述襠部區段8在前部交疊區域36中與腹部區段4的固定以及在后部交疊 區域38中與背部區段6的固定。如借助圖3和圖4可以看到的那樣,為此沒有設置整面 的粘合劑涂層,而是設置有多個在交疊區域中設置的、在橫向方向16中延伸的并且彼此平 行走向的粘合條80,其通過沒有粘合劑的條82彼此間隔。粘合條80基本上遍布或者鋪蓋 全部的相應交疊區域36、38。在示例性示出的、然而并非必須的情況中,在相應的交疊區域 36、38的縱向方向上臀部側的邊緣區域84中以及在縱向方向上背離臀部的邊緣區域86中 設置有較寬的邊緣側的粘合條88和90。相應的邊緣側的、即朝向臀部的和遠離臀部的粘 合條88、90以比它們之間的并且在內部的多個粘合條80更大的條寬度構建。在一個示例 性的實施形式中,邊緣側的粘合條88、90的橫向于其延伸的寬度為14mm,內部的粘合條80 的寬度為2mm,而沒有粘合劑的條82的寬度為3mm。在示例性地并且優選地示出的情況中, 內部的粘合條80優選都具有相同的寬度,并且優選的是,在它們之間的距離、即沒有粘合 劑的條82的寬度也相同。盡管如此,開頭在粘合條情況下所闡述的針對尺寸的說明和在那 里描述的比例的說明以及針對粘合劑覆層的單位面積重量的說明都適用。前部和后部的交 疊區域36、38的面積相對于腹部區段4或者背部區段6的面積也在開頭所闡述的優選邊界 內。
[0068] 此外,從圖3中結合圖1看出的是,第二彈性化裝置40、42在相應的交疊區域36、 38中與粘合條80平行地走向。第一彈性化裝置28的幾個在示例性地示出的情況中也在前 部和后部的交疊區域36、38中走向(然而在襠部區段的朝向身體的側上)。第二彈性化裝 置40、42也在橫向方向16中連續地引入;其在相應的交疊區域36、38中通過開頭所提及的 措施來消除彈性。然而表明的是,第二彈性化裝置在消除彈性的狀態中(如開頭所闡述的 那樣)也仍然保持可辨識。然而,其通過多個粘合條80被掩飾,并且由此其可辨識性以根 據本發明的方式被降低。
[0069] 在優選地示出的情況中,第二彈性化裝置固定在基底材料層94和96或者95和97 之間的膠床(Leimbett) 92中(參見圖5)。膠床92在此施加到基底材料層94、96或者95、 97之一上,隨后第二彈性化裝置40、42優選連續地鋪上或者嵌入,并且由另外的基底材料 層鋪蓋和層壓。通過這種方式,將第二彈性化裝置40、42固定,并且基底材料層94和96或 者95和97平面地連續地相互接合。背離身體的基底材料層94、95是透氣的纖維無紡布, 其對應于腹部區段4或者背部區段6的延伸。基底材料層96、97是相對于其被回縮的內部 的纖維無紡布材料。在優選地示出的情況中,其在縱向方向9中在襠部區段8的縱向端部 98、99之前終止。
[0070] 在示例性和優選地示出的情況中,第一彈性化裝置28、29通過單線式粘合 (Einzelstrangbeleimung)固定在背離身體的基底材料層94或95和另外的朝向身體的基 底材料層1〇〇、1〇1之間。另外的基底材料層1〇〇、1〇1又由纖維無紡布材料形成。背離身體 的和朝向身體的基底材料層僅僅通過單線式粘合的第一彈性化裝置28、29相互連接,即僅 僅沿著該第一彈性化裝置28、29的延伸相互連接。親膚的無紡布材料因此并非平面地固定 在彼此上,而是它們可以從彼此提起,并且尤其是由于彈性化作用而形成褶皺或者皺邊。在 優選地示出的情況中,朝向身體的基底材料層1〇〇、1〇1在腹部區段4中以及在背部區段6 中超過襠部區段8的相應的縱向端部98、99在其朝向身體的側上延伸。于是,其與材料過 渡部交疊并且于是防止了導致皮膚刺激的不連續性。
[0071] 在圖5中此外看出的是,襠部區段8的后板62在其背離身體的側上具有覆層102。 該覆層102是液體基本上不可穿透的后板62的纖維無紡布覆層。覆層102在縱向方向9 中延伸,然而并不在背板62的整個縱向延伸上延伸,而是其比較短地在前部和后部的交疊 區域36、38中終止。在交疊區域之外,覆層102設置在后板62的背離身體的側的整個延伸 上。覆層102優選由無紡布材料構成,尤其是由紡粘無紡布構成,尤其是由聚丙烯構成,尤 其是具有10?20g/m2、尤其是12?17g/m2的單位面積重量。
[0072] 最后,圖6示出了在完成配置的狀態中根據本發明的失禁制品的示意圖,其中腹 部區段4和背部區段6通過構建側縫區域14而相互接合。僅僅示意性表明了由于第一和 第二彈性化裝置28、29、40、42的拉緊作用形成的褶皺或者皺邊104,其由于彈性化裝置在 預伸長的狀態中在基底材料上的固定(拉伸接合方法)而形成。由于在襠部區段8和腹部 區段4或者背部區段6的相應交疊區域36、38中的多個比較細的粘合條80,在失禁制品的 外部可見側在相應的交疊區域36、38中形成視覺上和/或觸覺上可感知的結構106,其這 里僅僅暗示地示出。根據本發明已確定的是,條狀地施加的粘合劑進入三維多孔的、并且此 外透氣地構建的纖維無紡布材料中(其典型地用作基底材料),并且導致這樣的視覺上和/ 或觸覺上可感知的結構106,其如開頭所闡述的那樣可被證明為是有利的。此外,襠部區段 8和腹部區段4或者背部區段6的通過多個比較窄的粘合條80的連接導致非常經濟的粘合 劑消耗,其中仍然提供所需的保持力,所述保持力用于三個部件在彼此上的可靠接合。
[0073] 圖7說明了根據本發明的失禁制品的尺寸、大小和比例關系。首先可以看到的是, 橫向中軸線30的位置將平鋪狀態中的失禁制品(對應于圖1)的總長度平分。橫向中軸線 30也形成在橫向方向16中走向的第一折疊軸線,部件在制造機器內圍繞該第一折疊軸線 折疊,以便將腹部區段4和背部區段6的縱向邊緣區段10、12為了固定和形成兩側的側縫 區域14而相疊。這典型地在引導連續的、形成相應的腹部區段4和背部區段6的扁平材料 的情況下進行,即還在將制品分割之前進行。可以看到在橫向中軸線30和相應的臀部邊緣 17之間的長度L1。此外,可以看到相應的側縫或者側縫區域14在縱向方向9中的延伸L2, 其也對應于相應的縱向邊緣區段10和12的長度。根據本發明,比例L2/L1至少為0. 42。
[0074] 此外可以看到在縱向方向9中最外部的朝向臀部的第一彈性化裝置28、29距最內 部的朝向襠部的第一彈性化裝置28、29的距離L4。
[0075] 根據本發明,比例L4/L1最高為0. 3。
[0076] 此外看出的是,第一彈性化裝置28、29彼此間具有距離dl,其至少比在側縫區域 14中確定的、第二彈性化裝置40、42彼此間的距離大20%。在優選地示出的情況中,第一 彈性化裝置28、29彼此間都具有相同的距離dl,其至少為10mm,尤其是為IOmm至15mm。比 例dl/L4優選為0. 08至0. 25。
[0077] 此外,可以看出L3作為腹部區段4和背部區段6在縱向方向9中的延伸,其對于 腹部區段4而言尤其是為135mm?260mm,而對于背部區段6而言尤其是200mm?320mm。
[0078] 另外示出了在橫向方向16中腹部區段4或者背部區段6的延伸Q,其進入比例關 系L2/Q或者L4/Q中。
[0079] 第一彈性化裝置28、29具有比第二彈性化裝置40、42大至少20%的線密度。此 夕卜,與第二彈性化裝置40、42相比,其以更大至少10%的預張程度與腹部區段4和背部區段 6中的基底材料層固定。
[0080] 參考其他優選的、開頭給出的尺寸、大小和比例關系。
[0081 ] 從圖8和圖9中可以看到在俯視圖中以及在沿著縱向中軸線44的截面圖中的吸 收體7的構造。吸收體7從其背離身體的側出發包括纖維素的纖維材料構成的基本層120, 其具有示例性的176g/m2的單位面積重量。根據準確的平面的延伸,基本層包含IOg至14g 的纖維素的纖維材料。
[0082] 在基本層120上設置有吸取體層122,其至少在吸取體材料的單位面積重量方面 是三維地拓撲化的(topologisiert)。其在中央區域124中具有比在縱向方向9中的前部 和后部區域126、127中更高的吸取體材料的單位面積重量。在示例性地示出的情況中,在 吸取體層122的前部和后部區域126U27中,纖維素的纖維材料的單位面積重量為162g/ m2,而在中央區域124中為329g/m2。附加地,吸取體層122總共包括大約7g超級吸收性的 聚合物材料,其在吸取體層122中均勻統一分布地布置。區域126、127和124在縱向方向 9中相對于基本層120的平面延伸而言回縮,如從圖8中可以看到的那樣。
[0083] 最后,吸收體7包括朝向身體的、在示例性地并且優選地示出的情況中沙漏形的 液體容納和分配層128,其主要在吸取體層122的中央區域124上延伸。液體容納和分配 層128在此超出吸取體層122的中央區域124的、腹部區段側的縱向端部130。其包括例如 149g/m2的纖維材料的單位面積重量、更確切地說為內部交聯的纖維素纖維(curled fiber, 卷曲纖維)形式的纖維材料的單位面積重量,對應于示例性的延伸的總質量為大約2. 8g。
[0084] 基本層120、吸取體層122的三個區域124、126和127以及朝向身體的液體容納和 分配層128在其平面的延伸上具有吸取體材料的統一的單位面積重量。
[0085] 單位面積重量在測量技術上如開頭所描述的那樣確定,其中觀察25mmX25mm 的檢驗物,其通過吸收體7的剛才所描述的所有層被沖裁出來。被沖裁出來的面積區域 132 (25mmX 25mm)始終關于縱向中軸線44被定中心,如在圖8中所表明的那樣。當單位面 積重量在縱向方向9中更前部或者更后部地被確定時,則檢驗物以相應的方式關于縱向中 軸線44被定中心。
[0086] 認識到的是,吸取體材料的單位面積重量從橫向中軸線30出發沿著縱向中軸線 44朝著吸收體7的腹部區段側的端部134方向以及背部區段側的端部136的方向階梯狀地 減小。通過這種方式,在階梯之間形成階臺138。在這些階臺138的區域中,位于其下的、吸 收體7的層的吸取體材料的單位面積重量優選并非必須恒定。
[0087] 在所示的失禁制品的優選實施形式中,吸收體7的單位面積重量從橫向中軸線30 出發向前和向后在朝向身體的液體容納和分配層128與吸取體層122的中間區域124的交 疊的區域中基本上是恒定的。
[0088] 在圖8和圖9中可以看到階臺140、141,其在縱向方向9中向前或者向后連接到分 層件(Abstufung) 142、143上。在該階臺140、141的區域中,吸收體7的單位面積重量相對 于橫向中軸線30的區域中的單位面積重量明顯減輕。
[0089] 現在借助圖8、10和11來描述內褲形式的失禁制品的折疊,用于將多個失禁制品 堆疊狀地布置在包裝物中用于在商業貿易中交付:如已經提及的那樣,橫向中軸線30形成 第一折疊軸線150,失禁制品圍繞該軸線折疊,使得腹部區段4和背部區段6可以為了形成 側縫區域14而持久地相互接合,更確切地說,通過本身常見的接合方法如粘合、超聲波等 等來接合。此外,大致在縱向方向9中延伸的第二折疊線152在圖8中僅僅大致地被表明, 因為該折入并非在圖8中所示的展開狀態中進行,而是在完成內褲形式的失禁制品之后在 圖IOa中僅僅示意性地繪出的狀態中進行。從圖IOa中繪出的該狀態出發,腹部區段4和 背部區段6的兩側地在橫向方向16中側面超出襠部區段8的區域154朝著縱向中軸線44 的方向折入、更確切地說優選朝著腹部區段4的外側折入,使得得到圖IOb中大致繪出的配 置。
[0090] 最后,圖8和圖10示出了在橫向方向16中走向的第三折疊軸線156,其相對于吸 收體7的位置從圖8中得出。在圍繞該唯一的、另外的在橫向方向16中延伸的折疊軸線 156進一步折疊時,得到圖IOc中所示的、內褲形式的失禁制品的緊湊折疊的配置。可以看 出的是,形成臀部開口 18的邊界的臀部邊緣17在縱向方向9中并未伸出失禁制品的通過 第一折疊軸線150形成的外部折疊邊緣158。
[0091] 最后,圖11表明在什么位置確定全部地折疊成圖IOc的配置的失禁制品2的厚 度。如已經提及的那樣,全部這樣折疊的失禁制品2在整個橫向方向16上借助沖刀以距折 疊邊緣或者折疊軸線150和156大約IOmm的距離沖裁,使得形成條狀的檢驗物160。借助 這些遍及失禁制品的全部位置的檢驗物160,于是如開頭所描述的那樣確定厚度。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于吸收身體排泄物的內褲形式的失禁制品(2),其帶有:前部的腹部區段(4) 和后部的背部區段(6),它們由單獨的并且在縱向方向(9)上沿著縱向中軸線(44)彼此間 隔的部件形成,然而為了形成在橫向或者臀部環周方向(16)上連貫的腹部帶和背部帶并 具有在臀部環周方向上閉合的臀部開口(18),它們在兩側的側縫區域(14)上在制造商處 被相互連接;以及具有吸收體(7)的襠部區段(8),其在縱向方向(9)上在腹部區段(4)和 背部區段(6)之間延伸并且在相應的交疊區域(36, 38)中不可松開地附接到腹部區段(4) 和背部區段(6)上,其中所述腹部區段(4)、背部區段(6)和襠部區段(8)共同形成失禁制 品的腿部開口(19)的邊界,其中在腹部區段(4)和背部區段(6)中設置有第一彈性化裝置 (28,29),其彼此間隔地并且相互平行地在橫向方向或者臀部環周方向(16)上延伸并且于 是平面地將腹部區段(4)和背部區段(6)彈性化,其中在腹部區段(4)和背部區段(6)的 襠部側的并且朝向腿部開口(19)的區域(22,26)中設置有第二彈性化裝置(40,42),所述 第二彈性化裝置特別是從兩個側縫區域(14)出發朝著失禁制品的縱向中軸線(44)的方向 延伸,并且在此延伸直到襠部區段(8)和腹部區段(4)的交疊區域(36, 38)中或者襠部區 段(8)和背部區段(6)的交疊區域(36,38)中,其中它們在那里可以被去除其彈性化作用, 尤其是可以被切割,其特征在于,襠部區段(8)借助在襠部區段(8)和腹部區段(4)的交疊 區域(36)中以及在襠部區段(8)和背部區段(6)的交疊區域(38)中設置的、在橫向方向 (16)上延伸的、相互平行走向的并且彼此通過沒有粘合劑的條(82)而相互間隔的多個粘 合條(80)與腹部區段(4)以及與背部區段(6)不可松開地連接,并且由此在失禁制品的外 部可見側情況下在襠部區段(8)和腹部區段(4)的交疊區域(36)中以及在襠部區段(8) 和背部區段(6)的交疊區域(38)中形成對應于粘合條(80)和沒有粘合劑的條(82)的走 向而在橫向方向(16)上延伸的視覺和/或觸覺上可感知的結構(106)。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失禁制品,其特征在于,粘合條(80)的橫向于其延伸的寬 度為最少1mm至最多5mm,進一步尤其是至最多4mm,進一步尤其是至最多3mm并且優選為 2mm 〇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失禁制品,其特征在于,沒有粘合劑的條(82)的橫向于 其延伸的寬度為最少1mm至最多15mm,尤其是至最多10mm,尤其是至最多5mm并且進一步 尤其是至最多3mm。
4. 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失禁制品,其特征在于,在交疊區域(36,38)的在縱向 方向(9)上臀部側的邊緣區域(84)中和/或在交疊區域(36,38)的在縱向方向(9)上背 離臀部的邊緣區域(86)中設置有在橫向方向(16)上走向的更寬的粘合條(88,90),其中交 疊區域(36, 38)的相應的臀部側的邊緣區域(84)和背離臀部的邊緣區域(88)分別包含相 應的交疊區域(36, 38)的縱向延伸的最多20 %,尤其是最多18 %,尤其是最多15 %,尤其是 最多12%,尤其是最多10%。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失禁制品,其特征在于,邊緣側的粘合條(88,90)的橫向于其 延伸的寬度最少為5mm,尤其是最少8mm,尤其是最少12mm,尤其是至最多20mm,尤其是至最 多16mm,尤其是至最多14mm。
6. 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者多項所述的失禁制品,其特征在于,粘合條(80)的 寬度與直接相鄰的沒有粘合劑的條(82)的寬度之比為0.2?3.0,尤其是0.2?2.0,尤其 是0. 2至1. 5,尤其是0. 2?1. 0,尤其是0. 4?0. 8,尤其是0. 5?0. 7。
7. 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者多項所述的失禁制品,其特征在于,至少如下粘合 條(80)的寬度分別為相同大小:所述粘合條相對于任選的邊緣側的粘合條(88,90)而言位 于內部。
8. 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者多項所述的失禁制品,其特征在于,沒有粘合劑的 條(82)的寬度分別為相同大小。
9. 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者多項所述的失禁制品,其特征在于,粘合條(80, 88,90)的總面積相對于襠部區段(8)和腹部區段(4)的或者襠部區段(8)和背部區段(6) 的交疊區域(36, 38)的面積為35 %?60 %,尤其是40 %?55 %,并且進一步尤其是40 %? 50%。
10. 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者多項所述的失禁制品,其特征在于,在粘合條 (80,88,90)的情況下粘合劑覆層的單位面積重量為2?20g/m2,尤其是2?15g/m2,尤其 是2?10g/m2,尤其是5?10g/m2,其中該單位面積重量在所有粘合條的情況下優選是相同 的。
11. 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者多項所述的失禁制品,其特征在于,襠部區段 (8)和腹部區段(4)的交疊區域(36)的面積相對于腹部區段的面積至少為12%,尤其是 15%?40%,尤其是15%?35%,尤其是15%?30%,尤其是20%?30%,尤其是22%? 30%。
12. 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者多項所述的失禁制品,其特征在于,襠部區段(8) 和背部區段¢)的交疊區域(38)的面積相對于背部區段¢)的面積至少為20%,尤其是 20%?45%,尤其是20%?40%,尤其是22%?40%,尤其是25%?40%,尤其是28%? 40%。
13. 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者多項所述的失禁制品,其特征在于,在襠部區段 (8)和腹部區段(4)的交疊區域(36)中和/或襠部區段(8)和背部區段(6)的交疊區域 (38)中設置有兩個外部的邊緣側的粘合條(88,90),并且在縱向方向(9)上在其間設置多 個內部的粘合條(80),其中邊緣側的粘合條(88,90)的寬度大于內部的粘合條(80)的寬 度,尤其是至少為內部的粘合條寬度的4倍,尤其是至少5倍,并且進一步尤其是最高8倍, 尤其是最高7倍。
14. 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者多項所述的失禁制品,其特征在于,在腹部區段 (4)和襠部區段(8)的交疊區域(36)中設置有至少8個、尤其是至少10個粘合條(80,88, 90),并且在背部區段(6)和襠部區段(8)的交疊區域(38)中設置有至少15個、尤其是至 少18個、并且進一步尤其是至少20個粘合條(80,88,90)。
15. 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者多項所述的失禁制品,其特征在于,第二彈性化裝 置(40,42)沿著其延伸在朝向失禁制品的縱向中軸線(44)的方向上弧形地扇形展開地以 彼此間增大的距離走向。
16. 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者多項所述的失禁制品,其特征在于,第一和/或第 二彈性化裝置(28, 29 ;40,42)在襠部區段(8)和腹部區段(4)的交疊區域(36)中以及在 襠部區段(8)和背部區段(6)的交疊區域(38)中與粘合條(80)平行地走向。
【文檔編號】A61F13/49GK104349758SQ201380025758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8日
【發明者】奧利弗·加斯內, 安德里亞斯·貝爾 申請人:保羅·哈特曼股份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