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組分中藥研究的新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組分中藥研究的新方法,運用有機溶劑提取中藥,獲得中藥總提取物,將總提取物和各極性部位取物的不同組合分別灌服動物,獲得相應入血成分譜圖,確定入血成分與各部位提取物的對應關系;將亞部位提取物進行不同組合,研究入血成分與各亞部位的對應關系;對與入血成分具有對應關系的各亞部位進行藥理實驗,進行單體分離,研究單體與入血成分的對應關系,進行成分組合,并最終獲得組分中藥。本發明的研究方法所獲得的組分中藥,化學成分明確、可吸收入血、量效關系清楚、符合中醫藥本質的組分中藥。
【專利說明】一種組分中藥研究的新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針對中藥組分新藥研發的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組分中藥研究的新方法。
技術背景
[0002]對于組分中藥的研究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一是傳統組分中藥研究采用化學成分分離和藥理作用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存在以下問題:(1)其獲得的化學成分體外顯示有活性,但這些成分能否被吸收入血而發揮臨床作用還有待商榷;(2)中藥化學成分復雜,常常存在越分離活性越弱,甚至活性消失的情況,常常以失敗告終;(3)分離得到的中藥成分與原中藥是否等效性問題。
[0003]二是血清藥物化學研究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研究的方法。中藥大多口服,需經過機體的吸收轉化入血而發揮臨床作用。血清藥物化學即通過對入血成分進行研究,從而獲得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中藥入血成分數量有限,入血成分可能是中藥體外的原形成分,也可能是體外成分的代謝產物,因此其必然來源于中藥體外分離的化學成分,即入血成分與中藥體外分離的化學成分之間存在一定的對應關系。因此,我們提出通過入血成分追蹤尋找與其相對應的體外中藥組分的研究方法,進而探索各種成分的最佳配比,組合成與原中藥等效的組分中藥。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為解決現有組分中藥研究的不足,提供一種有效的研究方法。
[0005]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組分中藥研究的新方法,其步驟如下:
1)運用有機溶劑提取中藥,獲得中`藥總提取物,再按照極性進行萃取分離,使用萃取溶劑獲得各極性部位提取物,將部位提取物進行不同組合,將總提取物和各極性部位取物的不同組合分別灌服動物,獲得相應入血成分譜圖,進行比較分析,確定入血成分與各部位提取物的對應關系;
2)對與入血成分具有對應關系的部位進一步分離,獲得各亞部位提取物,將亞部位提取物進行不同組合,研究入血成分與各亞部位的對應關系;
3)對與入血成分具有對應關系的各亞部位進行藥理實驗,對實驗結果通過模糊數學分析,按照各亞部位的貢獻大小,確定其量效關系,從而間接獲得入血成分的相互作用關系;
4)按照步驟1-3,運用藥理活性結合化學分離的方法,繼續對與入血成分具有對應關系的各個亞部位進行單體分離,研究單體與入血成分的對應關系,進行成分組合,并最終獲得組分中藥。
[0006]進一步地,所述有機溶劑為乙醇、水、醋酸乙酯、正丁醇、丙酮或其中至少二項的組
口 ο
[0007]進一步地,所述萃取溶劑為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或其中至少二項的組
口 ο[0008]進一步地,所述各極性部位提取物是指對中藥采用50-95%的乙醇進行提取,其提取液經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進行萃取,分別獲得的提取物。
[0009]進一步地,所述各亞部位提取物是對與入血成分具有對應關系的部位進一步分離,分別獲得的提取物。
[0010]本發明的研究方法所獲得的組分中藥,化學成分明確、可吸收入血、量效關系清楚、符合中醫藥本質的組分中藥。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以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是以入血成分研究目標,依次尋找入血成分與體外部位、亞部位、單體成分的對應關系,并通過與入血成分具有對應關系的體外亞部位的相互關系研究,進而明確入血成分的相互作用關系,從而開發出化學成分明確、可吸收入血、量-效關系清楚、符合中醫藥本質的組分中藥。
[0012]獲取各部位提取物:對中藥采用50-95%的乙醇進行提取,提取液經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進行萃取,分別獲得各部位; 入血成分與體外物質組的對應關系研究:對體外分離單體與入血成分的對應關系進行研究,最終確定入血成分與單體的對應關系。
[0013]入血成分與體外物質組的對應關系研究:以入血成分質和量不變為研究目標,依次對體外分離部位、亞部位、單體與入血成分的對應關系進行研究,最終確定入血成分與單體的對應關系。
[0014]入血成分的相互作用關系研究:對與入血成分具有對應關系的各亞部位進行藥理實驗,對實驗結果通過模糊數學分析,按照各亞部位的貢獻大小,明確其量效關系進行成分組合,并最終獲得組分中藥。
[0015]實施例:本發明采取如下研究步驟:
1、總提取物和部位提取物的獲得:使用70%乙醇水溶液,按料液比1:8熱回流提取某種中藥,濃縮提取液回收乙醇,得乙醇總提物,將總提取物依次以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每種溶劑萃取3次,得到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四種部位提取物,將總提取物和各部位提取物凍干得粉末。以甲醇溶解,搖勻,12000轉/分鐘離心15分鐘,于-20°C保存,入液質聯用儀分析。
[0016]2、配制動物實驗所需樣品:精確稱取總提物、各部位提取物粉末適量,采用CMC-Na溶解,制備每毫升含I克生藥的劑量,備用。
[0017]3、最佳采血時間的確定:取SD大鼠24只(180-220 g),隨機分組,每組6只,分成2組,其中I組為空白對照組,按照實驗組劑量給予等量0.5 % CMC-Na水溶液lmL,實驗組6只以5g生藥每千克大鼠的劑量總提物給藥3次,每次間隔30分鐘,于給藥后30、60、90分鐘后分別從眼靜脈叢取血,每組混合后,3000轉/分鐘離心10分鐘,取上清液ImL經過經活化的SPE柱中用ImL水洗脫,ImL甲醇洗脫,37度水浴以氮氣吹干。使用液質聯用儀分析,結果表明,末次給藥后30分鐘為最佳采血時間。
[0018]4、入血成分的獲取:將總提物的入血成分譜和各部位提取物成分譜圖進行比較,確定五種入血成分。
[0019]5、入血成分與體外物質組的對應關系研究:其中四種是原型入血,一種是代謝入血,其分別與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相對應。[0020]6、將醋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分別用硅膠分離,獲得4種亞部位提取物,再以入血成分質和量不變為研究目標,對體外分離亞部位與入血成分的對應關系進行研究,確定入血成分與I1、II1、IV亞部位提取物具有對應關系。
【權利要求】
1.一種組分中藥研究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驟如下: 1)運用有機溶劑提取中藥,獲得中藥總提取物,再按照極性進行萃取分離,使用萃取溶劑獲得各極性部位提取物,將部位提取物進行不同組合,將總提取物和各極性部位提取物的不同組合分別灌服動物,獲得相應入血成分譜圖,進行比較分析,確定入血成分與各部位提取物的對應關系; 2)對與入血成分具有對應關系的部位進一步分離,獲得各亞部位提取物,將亞部位提取物進行不同組合,研究入血成分與各亞部位的對應關系; 3)對與入血成分具有對應關系的各亞部位進行藥理實驗,對實驗結果通過模糊數學或灰關聯度分析,按照各亞部位的貢獻大小,確定其量效關系,從而間接獲得入血成分的相互作用關系; 4)按照步驟1-3,運用藥理活性結合化學分離的方法,繼續對與入血成分具有對應關系的各亞部位進行單體分離,研 究單體與入血成分的對應關系,進行成分組合,并最終獲得組分中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分中藥研究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溶劑為乙醇、水、醋酸乙酯、正丁醇、丙酮或其中至少二項的組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分中藥研究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溶劑為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或其中至少二項的組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分中藥研究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極性部位提取物是指對中藥采用50-95%的乙醇進行提取,其提取液經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進行萃取,分別獲得的提取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分中藥研究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亞部位提取物是對與入血成分具有對應關系的部位進一步分離,分別獲得的提取物。
【文檔編號】A61K49/00GK103736105SQ201410010353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0日
【發明者】劉可越, 劉海軍, 姜登釗 申請人:九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