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半導體變溫貼敷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半導體變溫貼敷裝置,包括貼敷片、介質循環管路、溫度傳感器、溫度控制裝置、電源和溫度控制板,所述溫度傳感器和介質循環管路設置于所述貼敷片上,所述溫度控制裝置包括依次疊加設置的散熱風扇、散熱片、半導體冷熱芯片、介質容器和隔熱墊。本發明的半導體變溫貼敷片可以解決臨床上“理”、“藥”分離的缺陷,有效的發揮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的協同增效作用,同時,根據疾病初期不同證型及疾病治療過程中發生的癥候變化,利用半導體變溫芯片調節貼敷片的溫度,實現“熱則寒之,寒則熱之”。
【專利說明】一種半導體變溫貼敷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在中醫臨床中對膏藥進行變溫的半導體變溫貼敷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中醫對膝骨關節炎癥的治療中,貼敷療法是較為簡單易用和有效的治療方式,但是在臨床上也存在不少局限性,重點表現為臨床應用時“理”、“藥”分離,沒有發揮協同增效作用。既往外治貼敷技術過于依賴藥物的療效,而忽視物理治療的輔助作用;而理療等外治技術則過于強調物理治療的作用而忽視藥物治療的效果。二者或單獨應用,或先后輪替,雖然各自療效確定,但缺乏協同效應,影響最佳療效的發揮。
[0003]中國專利CN20124418128提出了一種可以靈活調整貼敷藥物的涂層組合,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的用于貼敷療法的易層貼敷片,其包括貼敷片,貼敷片上設有膏藥層,貼敷片至少設有兩層,各層貼敷片上設有不同的膏藥層。該貼敷片可以針對多個癥狀使用多種藥物進行綜合治療,也可以在治療過程中針對產生的癥候變化而動態調整貼敷藥物層次進行組合治療。但其僅是單方面用藥敷貼而無溫度加速藥力。
[0004]半導體制冷也叫溫差電制冷,是利用半導體材料的溫差電效應一即珀爾帖效應來實現制冷制熱的技術。早在1834年,法國人珀爾帖發現,當電流流經兩個不同導體形成的接點時,接點處會產生放熱和吸熱現象。放熱或吸熱依電流方向不同而改變,放熱和吸熱量的大小與電流大小成正比。半導體制冷器件(TEC)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無噪音、制冷效率高等特點,特別適合對有效表面進行溫度控制。
[0005]半導體變溫芯片技術目前廣泛應用于電子冰箱的制造工藝中,醫療領域主要應用于降溫儀器的開發。目前還未見到將半導體變溫芯片技術應用于藥用敷貼領域的報道。
【發明內容】
[0006]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半導體變溫貼敷裝置。
[0007]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半導體變溫貼敷裝置,包括貼敷片、介質循環管路、溫度傳感器、溫度控制裝置、電源和溫度控制板,所述溫度傳感器和介質循環管路設置于所述貼敷片上,所述溫度控制裝置包括依次疊加設置的散熱風扇、散熱片、半導體冷熱芯片、介質容器和隔熱墊,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溫度控制板相連,所述介質循環管路與所述溫度控制裝置中的介質容器 相連通,所述溫度控制板、溫度傳感器和溫度控制裝置由所述電源供電。
[0008]其中,半導體冷熱芯片是利用半導體材料的溫差電效應——即珀爾帖效應來實現制冷制熱。當電流流經兩個不同導體形成的接點時,接點處會產生放熱和吸熱現象。放熱或吸熱依電流方向不同而改變,放熱和吸熱量的大小與電流大小成正比。本裝置使用的半導體冷熱芯片是一種體積小巧,控制方便,沒有機械移動部件的制冷、加熱原件。在使用時只要對芯片的正負極加上電壓,芯片就能將一面的熱量轉移到另一面,這樣就產生了一邊熱,一邊冷的效果。當電源反接時,冷熱面就會互換。它的冷、熱端方向由電流方向決定,溫度的高低與電流大小成正比。半導體冷熱芯片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無噪音、制冷效率高等特點,特別適合對有效表面進行溫度控制。
[0009]介質容器直接與半導體冷熱芯片接觸,直接與半導體冷熱芯片進行熱量傳遞。介質容器的溫度變化,介質隨之溫度發生變化,再通過介質循環泵和管路,將熱量傳遞到與患者患部接觸的貼敷片處。
[0010]散熱風扇和散熱片是用于在半導體冷熱芯片給介質容器降溫時對其另外一面進行散熱處理,以達到更好的制冷效果。
[0011]隔熱墊直接與介質容器接觸,防止其熱量的散失,提高溫度控制效率。
[0012]溫度控制板根據溫度傳感器反饋來的溫度值,對介質進行升降溫處理,實現閉環控制,保證患者的患部溫度在一定值徂圍內。
[0013]溫度控制板由電源供電,通常情況下可以使用220V市電,在移動過程中可以使用內置的電池供電,對于部分有條件的患者也可利用車載設備供電。
[0014]其中,所述貼敷片為易層貼敷片,包括至少兩層貼敷片,各層貼敷片上設有不同的膏藥層,各層膏藥層之間用桑皮紙隔開。
[0015]所述貼敷片的制作材料為柔性保溫材料。
[0016]所述介質循環管路呈螺旋狀或S狀盤設在貼敷片上。
[0017]所述介質循環管路還連接有介質循環泵,實現對介質的循環。
[0018]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半導體變溫貼敷片可以解決臨床上“理”、“藥”分離的缺陷,有效的發揮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的協`同增效作用,同時,根據疾病初期不同證型及疾病治療過程中發生的癥候變化,利用半導體變溫芯片調節貼敷片的溫度,實現“熱則寒之,寒則熱之”。另一方面,利用易層貼敷片設有多層貼敷片的特點,各層貼敷片上設有不同的膏藥層,可靈活調整貼敷藥物的涂層組合,可以對多個癥狀使用多種藥物進行綜合治療,也可以在治療過程中針對產生的癥候變化而動態調整貼敷藥物層次進行組合治療,突破了在貼敷療法中“理”、“藥”分離的局限性,達到治療的最佳效果,且能提高患者在治療過程的舒適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發明半導體變溫帖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發明溫度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0022]本發明如圖1所示,包括貼敷片1、介質循環管路2、溫度傳感器3、溫度控制裝置
4、電源和溫度控制板5。溫度傳感器3和介質循環管路2均設置于貼敷片I上,溫度控制裝置4包括依次疊加設置的散熱風扇6、散熱片7、半導體冷熱芯片8、介質容器9和隔熱墊10,溫度傳感器3和溫度控制板5相連,介質循環管路2與溫度控制裝置4中的介質容器9相連通,且介質循環管路2與一介質循環泵11相連,溫度控制板5、溫度傳感器3和溫度控制裝置4由電源供電。通常情況下可以使用220V市電,在移動過程中可以使用內置的電池供電,對于部分有條件的患者也可利用車載設備供電。
[0023]介質容器9直接與半導體冷熱芯片8接觸,與半導體冷熱芯片8進行熱量傳遞。介質隨介質容器9溫度的變化發生變化,再通過介質循環泵11和管路,將熱量傳遞到與患者患部接觸的貼敷片I處。
[0024]散熱風扇6和散熱片7是用于在半導體冷熱芯片8給介質容器9降溫時對其另外一面進行散熱處理,以達到更好的制冷效果。
[0025]隔熱墊10直接與介質容器9接觸,防止其熱量的散失,提高溫度控制效率。
[0026]溫度控制板5根據溫度傳感器3反饋來的溫度值,對介質進行升降溫處理,實現閉環控制,保證患者的患部溫度在一定值范圍內。
[0027]貼敷片I為易層貼敷片,其結構如專利CN20124418128的實施例所述,包括兩層貼敷片,位于最低端的一層是基層貼敷片,基層貼敷片上設有一層三色敷藥層,三色敷藥層上面的貼敷片是桑皮紙,桑皮紙上設有一層三黃油膏層。貼敷片I的材質選用柔性保溫材料,介質循環管路2呈螺旋狀或S狀盤設在貼敷片I上。
[0028]整個變溫貼敷裝置除貼敷片I和介質循環管路2外全部安裝在一個包裝盒內,方便攜帶。
[0029]在使用時,將貼敷片I和介質循環管路敷于患處,并用繃帶13固定,如果需要減輕熱證指標,如當出現遇熱痛增、皮色偏紅,皮溫升高等情況時,則在制作易層貼敷片過程當中攤涂三色敷藥涂層后,加用三黃油膏涂層,半導體冷熱芯片8調成制冷狀態;如果熱證指標消除,則在“易層”貼`敷片過程當中去除三黃油膏涂層,單純使用三色敷藥涂層,半導體冷熱芯片8調成制熱狀態。
[0030]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半導體變溫貼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貼敷片(I)、介質循環管路(2)、溫度傳感器(3)、溫度控制裝置(4)、電源(12)和溫度控制板(5),所述溫度傳感器(3)和介質循環管路(2)設置于所述貼敷片(I)上,所述溫度控制裝置(4)包括依次疊加設置的散熱風扇(6)、散熱片(7)、半導體冷熱芯片(8)、介質容器(9)和隔熱墊(10),所述溫度傳感器(3)和溫度控制板(5)相連,所述介質循環管路(2)與所述溫度控制裝置(4)中的介質容器(9)相連通,所述溫度控制板(5)、溫度傳感器(3)和溫度控制裝置(4)由所述電源(12)供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變溫貼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貼敷片(I)為易層貼敷片,包括至少兩層貼敷片,各層貼敷片上設有不同的膏藥層,各層膏藥層之間用桑皮紙隔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變溫貼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貼敷片⑴的制作材料為柔性保溫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變溫貼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循環管路(2)呈螺旋狀或S狀盤設在貼敷片(I)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半導體變溫貼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循環管路(2)還連接有介質循環泵(11),實現對介質的循環。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半導體變溫貼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為外置電源或內置電源。
【文檔編號】A61M37/00GK103816008SQ201410016986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4日
【發明者】王培民, 范競, 張農山, 陶黎, 蔡林泉, 鄒建東, 馬勇, 黃正泉, 梅偉, 丁亮 申請人:江蘇省中醫院, 江蘇魚躍信息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