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銀屑病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中藥配方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銀屑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制成:菝葜10~19%、烏梅9~13%、腫節風7~9%、紅景天2~5%、茺蔚子9~11%、三棱2~4%、墨旱蓮5~7%、紫菀3~5%、漏蘆4~6%、重樓2~4%、木賊2~4%、埔鹽根2~5%、射干2~6%、穿心蓮1~3%、鳳仙花3~5%、豬苓4~7%,將上述16味中藥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濾液。本發明成本低、無明顯毒副作用,能有效地治療銀屑病。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成藥制劑,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治療銀屑病的中藥。 治療銀屑病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 眾所周知,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增殖性、炎性皮膚病,現代醫學研究,銀屑病的發 生與遺傳、感染、代謝障礙、精神、神經內分泌機制、神經免疫等多環節有關,也發現環境、季 節等自然因素對其發病也有影響,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又發現銀屑病表皮的增生受多種細胞 因子的調控,但目前對這種多基因性皮膚病的發病機制還缺乏確切的認識,大多認為銀屑 病的病理主要是角元細胞增生、血管增生和炎癥反應,因此尚無根治的方法,也無特效方 法,現代醫學主要采用免疫調節劑、抗炎、抗過敏、紫外線光療、激素等方法,但上述藥物其 可以引起肝腎損害、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及長期應用激素可引起骨質疏松癥、繼發性高血 壓病、糖尿病、二重感染、精神改變、電解質紊亂等諸多不良反應,藥物副作用大,病情容易 復發,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由于尋常型銀屑病其病程纏綿,易反復發作,且發病率有 逐年上升的趨勢,而成為困擾當今醫學界的一個難題,氣候、環境、人群流動、社會壓力及婚 姻的因素已成為主要的誘發因素。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的技術不足,提供一種療效確切,成本低廉, 無毒副作用的治療銀屑病的中藥。
[0004]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銀屑病的中藥,其特征在 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制成:菝葜10?19%、烏梅9?13%、腫節風7?9%、紅景 天2?5%、茺蔚子9?11 %、三棱2?4%、墨旱蓮5?7%、紫菀3?5%、漏蘆4?6%、 重樓2?4%、木賊2?4%、埔鹽根2?5%、射干2?6%、穿心蓮1?3%、鳳仙花3? 5%、豬苓4?7%,將上述16味中藥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濾液。
[000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無明顯毒副作用,能有效地治療銀屑病。
【具體實施方式】
[0006]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0007] 實施例1 :
[0008] 采用菝葜、烏梅、腫節風、紅景天、茺蔚子、三棱、墨旱蓮、紫菀、漏蘆、重樓、木賊、 埔鹽根、射干、穿心蓮、鳳仙花、豬苓為原料制備而成,其組分(重量% )為菝葜18%、烏梅 13%、腫節風8%、紅景天5%、茺蔚子10%、三棱3%、墨旱蓮6%、紫菀4%、漏蘆5%、重樓 3%、木賊3%、埔鹽根4%、射干5%、穿心蓮3%、鳳仙花4%、豬苓6%,取上述16種原料總 重量58千克,精選洗凈后在溫室條件下用20000ml水浸泡20分鐘左右,然后煎熬60分鐘, 常規去渣過濾,高壓、滅菌工藝后,所得濾液共9000ml,袋分裝,密封,每袋150ml。每日分2 次口服,每次早晚空腹服150ml。
[0009] 本發明的治療原則:銀屑病屬于中醫"白庀、牛皮癬、松皮癬"范疇,其發病機制迄 今尚未完全明了,祖國醫學認為本病與血熱有關,血熱是本病發生的主要內在因素,血熱的 形成多為七情所傷,氣機不舒,郁久化火;或過食膏粱厚味,損傷脾胃,升降失調,氣機不暢, 郁久化火;外感風熱燥邪,熱灼皮膚;另外肝腎虧虛,沖任不調,營衛不和,臟腑陰陽失調等 均可發為本病。本病病機是血熱、血燥、血瘀郁于肌膚、皮毛、腠理之間而發,病久易傷陰耗 血,臟腑陰陽失調,營血不足,生風生燥,阻于肌膚而呈慢性發作。故擬定了清熱瀉火,涼血 解毒,活血散瘀,除濕通絡,養血潤燥,潤膚止癢的治療大法。本發明菝葜祛風利濕,解毒消 腫。主治風濕痹痛,肌肉麻木,消渴,淋濁,帶下,泄瀉,痢疾,黃疸,癰腫瘡毒,瘰疬,頑癬,癌 瘤;烏梅收斂生津,安蛔驅蟲。治久咳,虛熱煩渴,久瘧,久瀉,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 腹痛、嘔吐,鉤蟲病,牛皮癬,胬肉,兩者共為君藥。腫節風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消斑散瘀,祛 風除濕通絡。用于血熱紫斑、紫癜,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紅景天能補腎,理氣養血,主治周身 乏力、胸悶等,還具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熱,并止帶下的功效;茺蔚子活血調經,清肝明 目。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目赤翳障,頭暈脹痛,三者共為臣藥。三棱理血活血化瘀,破 血行氣,用于血瘀氣結,經閉腹痛,癥瘕積聚等癥;墨旱蓮性味甘、酸,寒。歸腎、肝經。功能主 治:滋補肝腎,涼血止血。用于牙齒松動,須發早白,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陰虛血熱、吐血,均 為佐藥;紫菀辛、甘、苦;歸肺經。功能主治:潤肺下氣,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 勞嗽咳血;漏蘆清熱解毒,消癰,下乳,舒筋通脈。用于乳癰腫痛,癰疽發背,瘰疬瘡毒,乳汁 不通,濕痹拘攣;重樓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用于疔瘡癰腫,咽喉腫痛,毒蛇咬傷, 跌撲傷痛,驚風抽搐;木賊味甘,苦,平,無毒,微寒。可清肝明目,止血,利尿通淋,主風熱感 冒,咳嗽,目赤腫痛,云醫,鼻紐,尿血,腸風下血,淋證,黃疸,帶下,骨折;埔鹽根酸、咸、寒。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功用;射干清熱解毒,消痰涎,利咽喉。降火解毒,散血腫,利 咽喉,又能清肺散結;穿心蓮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于邪毒內盛,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口 舌生瘡;鳳仙花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經透骨之功效。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風濕性 關節炎,癰癤疔瘡,蛇咬傷,手癬;豬苓性平,味甘、淡,歸腎、膀胱經,利水滲濕。用于:小便 不利,水腫,泄瀉,淋濁,帶下,為使藥。諸藥合用,熱毒清,濕熱祛,氣血盛,血行旺,皮膚潤。 本發明的組方,能整體調整機體免疫功能,同時能抗炎、抗過敏、抗病毒、抑制免疫反應等作 用。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活血散瘀,除濕通絡,養血潤燥,潤膚止癢之功,使正氣盛,邪 毒除,能夠有效治療銀屑病。
[0010] 本發明各原料還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百分比)混合的實施例來實現,其煎熬 程序、口服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其含量如下表所示。
[0011]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銀屑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制成,菝葜10? 19%、烏梅9?13%、腫節風7?9%、紅景天2?5%、茺蔚子9?11 %、三棱2?4%、墨 旱蓮5?7%、紫菀3?5%、漏蘆4?6%、重樓2?4%、木賊2?4%、埔鹽根2?5%、 射干2?6%、穿心蓮1?3%、鳳仙花3?5%、豬苓4?7%,將上述16味中藥用水浸泡, 煎熬后去漁得濾液。
【文檔編號】A61P17/06GK104056139SQ201410310451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0日
【發明者】叢大林, 曲志斌 申請人:叢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