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豬流行性腹瀉中藥超微粉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豬流行性腹瀉中藥超微粉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組分:白頭翁100-150g、黃連100-150g、黃柏50-100g、黃芪100-150g、甘松50-100g、廣藿香40-75g、烏梅40-75g、訶子40-75g、山楂40-75g、側柏葉40-75g,甜菊苷0.5g,糖精鈉0.3g。本處方應用中醫藥理論,設計了能抗豬病毒性腹瀉的中藥處方,不僅能有效預防和控制豬流行性腹瀉,且無公害、殘留小、毒副作用少、不易產生抗藥性、藥源廣泛、便于生產,具有較好的抗豬流行性腹瀉病毒的作用,值得推廣與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抗豬流行性腹瀉中藥超微粉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獸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抗豬流行性腹瀉中藥超微粉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
[0002] 現有的抗病毒中藥大部分為一般散劑,適口性較差,吸收不良,不能充分發揮藥物 的有效作用,造成給藥量大,抗病毒效果不太理想且資源浪費。自2005年起抗病毒西藥如 金剛烷胺、金剛乙胺、利巴韋林、阿昔洛韋、嗎啉雙胍等已全面禁用于食用動物,這樣導致了 養殖業中抗病毒藥物的空白。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抗豬流行性腹瀉中藥超微 粉其制備方法,設計了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中藥處方,加入矯味劑,采用超微粉碎技 術充分提高了中藥的抗病毒功效。其具體技術方案為:
[0004] 一種抗豬流行性腹瀉中藥超微粉,包括以下組分:白頭翁100-150g、黃連 100-150g、黃柏 50-100g、黃芪 100-150g、甘松 50-100g、廣藿香 40-75g、烏梅 40-75g、訶子 40-75g、山楂40-75g、側柏葉40-75g,甜菊苷0? 5g,糖精鈉0? 3g。
[0005] 進一步優選,包括以下組分:白頭翁120g、黃連120g、黃柏80g、黃芪180g、甘松 80g、廣藿香60g、烏梅60g、訶子60g、山楂60g、側柏葉60g,甜菊苷0. 5g,糖精鈉0. 3g。
[0006] -種抗豬流行性腹瀉中藥超微粉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本發明所述原藥材 經凈選、水洗、干燥,超微粉碎達到中藥超微粉粉末粒度(1?75 y m),水分檢測低于9%,再 加入兩種矯味劑,充分混勻即得散劑。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0007] 本發明設計了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中藥處方,加入矯味劑,采用超微粉碎技 術充分提高了中藥的抗病毒功效。本處方應用中醫藥理論,設計了能抗豬病毒性腹瀉的中 藥處方,不僅能有效預防和控制豬流行性腹瀉,且無公害、殘留小、毒副作用少、不易產生抗 藥性、藥源廣泛、便于生產,具有較好的抗豬流行性腹瀉病毒的作用,值得推廣與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08]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09] 處方方解:本方的功能主治為: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主治豬流行性腹瀉。方中白 頭翁性苦寒,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作用,黃連和黃柏性苦寒,分別歸 脾胃大腸和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因此,選用白頭翁、黃連和黃柏為君 藥的地位,擔負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作用,方中黃苗、甘松性甘溫,歸脾胃經,益氣補中,理 氣止痛,具有補氣升陽、利水、燥濕之功效,協助白頭翁清熱解毒為臣藥,方中廣藿香、烏梅、 訶子斂肺澀腸、理氣健脾,山楂、側柏葉健胃止血為佐使藥,諸藥合用,共湊清熱解毒,散瘀 止瀉之功效。
[0010] 實施例1
[0011] 一種抗豬流行性腹瀉中藥超微粉,包括以下組分:白頭翁100g、黃連100g、黃柏 50-100g、黃芪100g、甘松50g、廣藿香40g、烏梅40g、訶子40g、山楂40g、側柏葉40g,甜菊苷 〇? 5g,糖精鈉 0? 3g。
[0012] 實施例2
[0013] 一種抗豬流行性腹瀉中藥超微粉,包括以下組分:白頭翁120g、黃連120g、黃柏 8〇g、黃芪180g、甘松80g、廣藿香60g、烏梅60g、訶子60g、山楂60g、側柏葉60g,甜菊苷 〇? 5g,糖精鈉 0? 3g。
[0014] 實施例3
[0015] 一種抗豬流行性腹瀉中藥超微粉,包括以下組分:白頭翁150g、黃連150g、黃柏 50-100g、黃芪150g、甘松100g、廣藿香75g、烏梅75g、訶子75g、山楂75g、側柏葉75g,甜菊 苷〇. 5g,糖精鈉0. 3g。
[0016] 實施例4豬流行性腹瀉的臨床療效試驗
[0017] 1試驗方法
[0018] 1.1 分組
[0019] 選擇30日齡健康仔豬,試驗前觀察1周。60只仔豬隨機分為6組,每組10只,第 一、二、三組分別為:抗豬流行性腹瀉中藥超微粉低、中、高劑量給藥組,第四組為藥物對照 組,第五組為感染對照組,第六組為空白對照組(不感染不給藥組)。
[0020] 1. 2處理方法
[0021] 1.2. 1人工發病攻毒組仔豬口服PEDV株100TC工D50,于攻毒后24h陸續發病,發 病豬出現一定程度腹瀉,精神和食欲尚可。
[0022] 1. 2. 2治療方法第一、二、三試驗組為抗豬流行性腹瀉中藥超微粉用藥組,每只豬 按10g、20g、40g藥量拌料給藥,每日給藥二次,第四試驗組氟苯尼考+高免血清治療對照 組,按治療劑量拌料給藥,每日二次。感染對照組不給藥,5天為一個療程,觀察治療效果。 給藥后自由飲水、采食。空白對照組不做任何處理,自由飲水、采食。
[0023] L 3臨床觀察及療效判定
[0024] 1. 3. 1觀察各組豬腹瀉的情況,食欲與精神情況,死亡情況等。
[0025] L 3. 2療效判定
[0026] 痊愈:給藥后,病豬停止腹瀉,食欲正常,精神振奮。
[0027] 有效:給藥后,病豬逐漸停止腹瀉,但精神和食欲不佳,經過一段時間后逐漸轉為 正常。
[0028] 無效:給藥后,病豬繼續腹瀉,消瘦,臥地不起,死亡。
[0029] 1. 4數據分析
[0030] 將數據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
[0031] 2 結果
[0032] 2. 1臨床檢查結果
[0033] 給藥后,高、中、低劑量各組豬只的精神狀態、被毛外觀均有所改善,高、中劑量組 精神狀態優于低劑量組。藥物對照組腹瀉癥狀有所改善,但不明顯。
[0034] 空白對照組試驗前后飲食、排便等臨床檢查未出現異常。
[0035] 3. 2療效比較
[0036] 本研究中對四組試驗豬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如下表I:
[0037] 表1各組試驗豬療效比較 [0038]
【權利要求】
1. 一種抗豬流行性腹瀉中藥超微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組分:白頭翁100-150g、黃 連 100-150g、黃柏 50-100g、黃芪 100-150g、甘松 50-100g、廣藿香 40-75g、烏梅 40-75g、訶 子40-75g、山楂40-75g、側柏葉40-75g,甜菊苷0. 5g,糖精鈉0. 3g。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豬流行性腹瀉中藥超微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組分:白 頭翁120g、黃連120g、黃柏80g、黃芪180g、甘松80g、廣藿香60g、烏梅60g、訶子60g、山楂 6〇g、側柏葉60g,甜菊苷0. 5g,糖精鈉0. 3g。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豬流行性腹瀉中藥超微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下步驟:權利要求1所述原藥材經凈選、水洗、干燥,超微粉碎達到中藥超微粉粉末粒度 1?75 iim,水分檢測低于9%,再加入兩種矯味劑,充分混勻即得散劑。
【文檔編號】A61K36/756GK104306506SQ201410331293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6日
【發明者】郁杰, 陸廣富, 洪偉鳴, 陳曉蘭, 邢曉玲, 陳未, 王妲妲, 金禮琴, 姚志蘭, 郝子悅 申請人: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