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兔球蟲病的復方中草藥提取液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治兔球蟲病的復方中草藥提取液及其制備方法,該復方中草藥提取液是由青蒿、鶴虱、干姜、榧子、木香、黃連、大黃、野棉花、地榆9味中草藥組成,原料的重量配比為:青蒿25份、鶴虱15份、干姜15份、榧子15份、木香15份、黃連10份、大黃10份、野棉花5份及地榆5份。該復方中草藥提取液的制備方法為:(1)按照上述各原藥材的重量配比稱取原藥材混合,首次水提,加水量為原藥材的12倍,浸泡120分鐘后水提,提取時間為2小時,過濾;(2)二次水提,加水量為原藥材的6倍,提取時間為1.5小時,過濾;(3)合并兩次濾液,并濃縮至原藥材的0.8倍重量。
【專利說明】一種防治兔球蟲病的復方中草藥提取液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畜禽寄生蟲藥物防治【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防治兔球蟲病的復方中 草藥提取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球蟲病是對養兔業危害最嚴重的一種寄生蟲病。球蟲病對兔的病死率可達40? 80%,我國每年用于抗球蟲藥物的費用高達數億元。截止目前,控制球蟲病的主要手段仍然 依賴于抗球蟲藥的化學防治。由于抗球蟲藥,例如地克珠利、氯羥吡啶等長期使用,球蟲對 藥物產生耐藥性成了無法避免的嚴重問題,目前市售的任何一種抗球蟲化藥在使用一定時 間后,都會引起球蟲的耐藥性。因此尋找一種對球蟲不宜產生耐藥性的藥物,成為人們當前 防治球蟲的首要問題。
[0003] 中草藥種類很多,每種中草藥的成分都很復雜,一種中草藥中往往又含有多種有 效成分,多種功能,中草藥組成復方后成分更加復雜。所以,球蟲不容易對其產生耐藥性。另 夕卜,中草藥為純天然物質,經精選組方的中草藥抗球蟲藥物安全性高。但目前中草藥抗球蟲 藥多數為散劑,雖然散劑容易加工和保存,使用比較方便,混入飼料既可作治療藥也可作預 防藥,但用量較大,一般要占飼料量的1 %?5%。通常治療用量高,并需連續服用數天;預 防劑量雖低,混入飼料長期連續服用,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0004] 針對上述現狀,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治兔球蟲病的復方中草藥提取液的配方及其加 工方法,該制劑可快速、有效控制兔球蟲病,使用劑量低且成本低廉。
[0005]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方案實現的: 一種防治兔球蟲病的復方中草藥提取液是由青蒿、鶴虱、干姜、榧子、木香、黃連、大黃、 野棉花及地榆9味中草藥重量配比范圍為:青蒿25份、鶴虱15份、干姜15份、榧子15份、 木香15份、黃連10份、大黃10份、野棉花5份及地榆5份。
[0006] 該發明的組方中各組分的藥理情況為: 青蒿:為菊科植物黃花蒿的地上部分,清熱涼血,含有青蒿素、苦味質和揮發油等藥用 成分,青蒿素有強力抗原蟲作用。據文獻報道,青蒿對球蟲子孢子和第一、二代裂殖體具有 一定的抑制作用。
[0007] 鶴虱: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果實。植物形態詳〃天名精〃條。性味:苦辛,平,有 毒。功能:殺蟲。
[0008] 干姜: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的干燥根莖。性味:味辛,性熱; 歸脾、胃、心、肺經。功能: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
[0009] 榧子:本品為紅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的干燥成熟種子。性味: 甘,平;歸肺、胃、大腸經。功能:殺蟲消積,潤燥通便。用于鉤蟲、蛔蟲、絳蟲病,蟲積腹痛, 大便秘結。
[0010] 木香:本品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性味:辛、苦, 溫;歸脾、胃、大腸、三焦、膽經。功能: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脹痛,瀉痢后重,食積 不消,不思飲食。
[0011] 黃連:本品為毛茛科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葉黃連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 或云連 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莖。性味:苦,寒; 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功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 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紐,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
[0012] 大黃:本品為寥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性味:苦,寒。歸經:歸脾、 胃、大腸、肝、心包經。功能: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于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 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
[0013] 野棉花:毛茛科銀蓮花屬植物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 Buch.-Ham.,以根入藥。 性味:苦,寒。有小毒。功能:祛風,散瘀,利濕,驅蟲。
[0014] 地榆:為薔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長葉地榆Sanguisorba off icinalis L.var.longifolia (Bert.) Yu et Li 的干燥根。性味:苦、酸、潘,微寒。 功能:涼血止血,解毒斂瘡。
[0015] 該發明的復方中草藥提取液的制備方法為:(1)按照上述各原藥材的重量配比稱 取原藥材混合,首次水提,加水量為原藥材的12倍,浸泡120分鐘后水提,提取時間為2小 時,過濾;(2)二次水提,加水量為原藥材的6倍,提取時間為1.5小時,過濾;(3)合并兩次 濾液,并濃縮至原藥材的〇. 8倍重量。
[0016] 本發明的復方中草藥提取液具有以下優點:(1)純中藥制劑,藥性平和,對腸道粘 膜無刺激性;(2)快速控制兔球蟲病,修復腸道粘膜;(3)拌料給藥,用量小,每公斤飼料用 藥lml,連用5天;(4)藥效穩定,作用持久;(5)連續使用,不產生耐藥性。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以下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本發明的實際使用并不局限于實施例。
[0018] 實施例1 按照原藥材青蒿、鶴虱、干姜、榧子、木香、黃連、大黃、野棉花、地榆的重量比22 : 13 : 13 :13 :13 :8 :8 :3 :3的重量配比稱取各原藥材共9. 6kg混合,首次水提加水量為115. 2kg, 浸泡120分鐘后水提,提取時間為2小時,過濾,再次加入57. 6kg水進行二次水提,提取時 間為1. 5小時,過濾,合并兩次水提液,濃縮至7. 68kg,制得該發明的治療兔球蟲病的復方 中草藥提取液。
[0019] 將應用以上方法制備的復方中草藥提取液于河北保定某兔場試驗,2013年5月河 北保定某兔場的兔發生疾病,根據其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解剖變化判斷為疑似兔球蟲病, 按照每公斤飼料添加本發明藥品lml,連用5天,治愈率達到了 85.89%。
[0020] 實施例2 采用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制備復方中草藥提取液,按照原藥材青蒿、鶴虱、干姜、榧子、木 香、黃連、大黃、野棉花、地榆的重量比25 :15 :15 :15 :15 :10 :10 :5 :5的重量配比稱取各原 藥材共11. 5kg混合,首次水提加水量為138kg,浸泡120分鐘后水提,提取時間為2小時, 過濾,再次加入69kg水進行二次水提,提取時間為1. 5小時,過濾,合并兩次水提液,濃縮至 9. 2kg,制得該發明的治療兔球蟲病的復方中草藥提取液。
[0021] 將應用以上方法制備的純中草藥制劑,于2013年3月在江蘇南京、常州武進及北 京等地共計6家兔場進行了臨床試驗,對患有球蟲病的共計1211只兔進行了治療,按照每 公斤飼料添加本發明藥品lml,連用5天,其中912只兔子用藥后第3天血痢癥狀即明顯減 輕,第4天糞便基本恢復正常,另有93只病兔在用藥3天后出現明顯好轉,治療5天后,好 轉率達到了 82. 99%。
[0022] 實施例3 采用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制備復方中草藥提取液,按照原藥材青蒿、鶴虱、干姜、榧子、木 香、黃連、大黃、野棉花、地榆的重量比28 :17 :17 :17 :17 :12:12:7:7的重量配比稱取各原 藥材共13. 4kg混合,首次水提加水量為160. 8kg,浸泡120分鐘后水提,提取時間為2小時, 過濾,再次加入80. 4kg水進行二次水提,提取時間為1. 5小時,過濾,合并兩次水提液,濃縮 至10. 72kg,制得該發明的治療犬細菌性腹瀉的復方中草藥提取液。
[0023] 將應用以上方法制備的復方中草藥提取液,于2013年4月在江蘇南京、鎮江及鹽 城等地共計8家兔場進行了臨床試驗,對患有球蟲病的共計1359例病兔進行了治療,按照 每公斤飼料添加本發明藥品lml飼喂,同時配合補液、消炎療法。連用5天,經過統計,其中 有有1187例均愈后良好,有效率達到了 87. 34%。
[0024] 綜合以上可見,該發明的復方中草藥提取液對控制兔的球蟲病具有較為理想的治 療效果。
【權利要求】
1. 一種防治兔球蟲病的復方中草藥提取液,其特征在于由青蒿、鶴虱、干姜、榧子、木 香、黃連、大黃、野棉花及地榆制備而成,原藥材的重量配比范圍為:青蒿22-28份、鶴虱 13-17份、干姜13-17份、榧子13-17份、木香13-17份、黃連8-12份、大黃8-12份、野棉花 3-7份及地榆3-7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兔球蟲病的復方中草藥提取液,其特征在于原藥材的常 用重量配比為:青蒿25份、鶴風15份、干姜15份、榧子15份、木香15份、黃連10份、大黃 10份、野棉花5份及地榆5份。
3. 根據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防治兔球蟲病的復方中草藥提取液的制備方法,其特征 在于:(1)按照上述各原藥材的重量配比稱取原藥材混合,首次水提,加水量為原藥材重量 的12倍,浸泡120分鐘后水提,提取時間為2小時,過濾;(2)二次水提,加水量為原藥材的 6倍,提取時間為1. 5小時,過濾;(3)合并兩次濾液,并濃縮至原藥材的0. 8倍重量。
【文檔編號】A61P33/02GK104138591SQ201410343807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9日
【發明者】顧文松, 朱孝華 申請人:揚中牧樂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