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癲癇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癲癇病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人參45、白術60、茯苓90、半夏60、膽南星60、炒皂莢30、天竺黃45、僵蠶60、全蝎60、蜈蚣50條、當歸60、川芎60、明礬30、硼砂45、朱砂15、琥珀45和甘草45;其制備方法是將上述藥物粉碎、制粒形成濕狀藥丸;藥丸再過孔徑為1毫米的藥篩,篩下藥丸再進行蓋面處理,得到治療癲癇的中藥藥丸。本發明是丸劑,服藥方便,并且療效顯著。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癲癇病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中藥,是一種治療癲癇病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 癲癇病是一種極難治愈的疾病,雖然該病的最早記錄至今有幾千年的時間,但其 間一直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治療,這種疾病被稱為絕癥,患者極其痛苦。由于該病發作具有 突發性,所以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目前,治療該病的藥物有西藥和中藥,西藥 有緩解該病的癥狀,但副作用大,長期服用易導致并發癥,為此,許多患者尋求中藥治療,但 已公開的中藥制劑療效欠佳。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癲癇病的中藥組合物,它是丸劑,服藥方便,并且 療效顯著。
[0004]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治療癲癇病的中藥組合物,由下 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人參45、白術60、茯苓90、半夏60、膽南星60、炒皂莢30、天竺黃45、 僵蠶60、全蝎60、蜈蚣50條、當歸60、川芎60、明礬30、硼砂45、朱砂15、琥珀45和甘草45。
[0005] 所述的一種治療癲癇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① 按重量比取人參45、白術60、茯苓90、半夏60、膽南星60、炒皂莢30、天竺黃45、僵蠶 60、全蝎60、蜈蚣50條、當歸60、川芎60、明礬30、硼砂45、琥珀45和甘草45粉碎,過100 目篩后將朱砂15與其混勻后,備用; ② 制粒:取干凈干燥的竹匾,在竹匾內表面積二分之一處用水涂覆均勻使其濕潤,將步 驟①的藥粉撒在濕潤竹匾面上,轉動竹匾,使藥粉全部濕潤,再用刷子順次刷下后形成濕潤 的小顆粒,轉動竹匾,使濕潤的小顆粒移至竹匾未涂水的一半面積處,再撒上步驟①的藥粉 后不斷轉動竹匾,使濕潤小顆粒表面逐漸沾上藥粉至直徑為〇. 7-1毫米為止,形成濕狀藥 丸; ③ 將濕狀藥丸過孔徑為0. 9毫米的藥篩,篩下藥丸再返回步驟②轉動沾藥粉,篩上的 藥丸再過孔徑為1毫米的藥篩,篩下藥丸再進行蓋面處理; ④ 將蓋面處理后的藥丸在40°C -60°C下翻動干燥5-15分鐘,得到治療癲癇的中藥藥 丸,然后裝瓶,每瓶120g。所述蓋面處理為干粉蓋面或清水蓋面。
[0006]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君藥為:人參、白術和茯苓,人參用于補益脾肺、寧神益智; 白術用于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茯苓用于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臣藥為:半夏、膽 南星、天竺黃、炒皂莢和明礬,半夏用于燥濕化痰、降逆止吐;膽南星用于祛風定驚,祛痰抗 驚厥、鎮靜;天竺黃清熱化痰、涼心定驚;炒皂莢用于去痰止咳、開竅通閉、開塞肺氣、軟化 稠厚之頑痰;明礬用于祛痰燥濕,開閉醒神;佐藥為:僵蠶、全蝎、蜈蚣、硼砂、朱砂和琥珀, 僵蠶用于祛風解痙,化痰散結,現代藥理學證明具有催眠、抗驚厥的作用;全蝎用于止痙、通 絡解毒;蜈蚣用于祛風、定驚、攻毒、散結;硼砂用于清熱消痰、解毒防腐;朱砂用于安神、定 驚、明目、解毒,鎮心逐痰、祛邪降火,抗驚厥;琥珀用于鎮驚安神。使藥為:當歸、川彎和甘 草。當歸用于活血補血,助君藥補氣生精,安五臟,益神志;川芎用于活血行氣,搜風散瘀; 甘草用于益氣補脈,補脾潤肺,調和諸藥。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按君臣佐使配伍,具有益氣 健脾、熄風化痰、活血化瘀、寧心安神、鎮靜抗驚厥、解毒、催眠等功效,具有標本兼治及治愈 率高的特點。
[0007]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6g,6個月為一個療程,服藥期間禁忌 煙酒。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第1個月與患者平時服的西藥同服,第二個月減掉西藥日 服量的四分之一,第三個月開始減掉西藥日服量的三分之一,第四個月開始減掉西藥日服 量的二分之一,第五個月開始減掉西藥日服量的三分之二,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第六個 月開始西藥全部停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臨床治療46例患者,其中治愈27例,明顯好轉 15例,有效4例。所有患者均按照本發明所述的服藥方法服藥。治愈患者,服藥2-3個療程 后停藥,停藥后病發癥狀全部消失,隨防5年未復發,這些未復發患者自停藥后每年均服1 個月的本發明中藥,共服3年。明顯好轉患者,服藥2-3個療程停藥,停藥后所有病發癥狀 消失,隨訪3年未復發,每年服一個月本發明中藥。有效患者,服藥2-3個療程后,發病間隔 時間延緩,發病持續時間縮短。所有患者服本發明中藥均無任何不良反應。所有患者均被 醫院診斷為癲癇病,年齡在5歲-48歲之間。
【具體實施方式】
[0008] 本發明的一種治療癲癇病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原料制成:人參45g、白術60g、茯 苓90g、半夏60g、膽南星60g、炒皂莢30g、天竺黃45g、僵蠶60g、全蝎60g、蜈蚣50條、當歸 60g、川芎60g、明礬30g、硼砂45g、朱砂15g、琥珀45g和甘草45g。
[0009]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癲癇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① 按重量比取人參45、白術60、茯苓90、半夏60、膽南星60、炒皂莢30、天竺黃45、僵蠶 60、全蝎60、蜈蚣50條、當歸60、川芎60、明礬30、硼砂45、琥珀45和甘草45粉碎,過100 目篩后將朱砂15與其混勻后,備用; ② 制粒:取干凈干燥的竹匾,在竹匾內表面積二分之一處用水涂覆均勻使其濕潤,將步 驟①的藥粉撒在濕潤竹匾面上,轉動竹匾,使藥粉全部濕潤,再用刷子順次刷下后形成濕潤 的小顆粒,轉動竹匾,使濕潤的小顆粒移至竹匾未涂水的一半面積處,再撒上步驟①的藥粉 后不斷轉動竹匾,使濕潤小顆粒表面逐漸沾上藥粉至直徑為〇. 7-1毫米為止,形成濕狀藥 丸; ③ 將濕狀藥丸過孔徑為0. 9毫米的藥篩,篩下藥丸再返回步驟②轉動沾藥粉,篩上的 藥丸再過孔徑為1毫米的藥篩,篩下藥丸再進行蓋面處理; ④ 將蓋面處理后的藥丸在40°C -60°C下翻動干燥5-15分鐘,得到治療癲癇的中藥藥 丸,然后裝瓶,每瓶120g。所述蓋面處理為干粉蓋面或清水蓋面。本發明上述制備方法具有 制備過程簡單、無污染、質量易于控制的優點。
[0010] 本發明所述的中藥組合物也可按照公知的水泛丸方法制備成直徑為〇. 9-1. 2毫 米的藥丸。
[0011] 典型病例: 1、白某,男,43歲,山東省濟南市人,1998年因故致癲癇病。發病時,突然意識不清,眼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癲癇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人參45、白 術60、茯苓90、半夏60、膽南星60、炒皂莢30、天竺黃45、僵蠶60、全蝎60、蜈蚣50條、當歸 60、川芎60、明礬30、硼砂45、朱砂15、琥珀45和甘草45。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癲癇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驟如下: ① 按重量比取人參45、白術60、茯苓90、半夏60、膽南星60、炒皂莢30、天竺黃45、僵蠶 60、全蝎60、蜈蚣50條、當歸60、川芎60、明礬30、硼砂45、琥珀45和甘草45粉碎,過100 目篩后將朱砂15與其混勻后,備用; ② 制粒:取干凈干燥的竹匾,在竹匾內表面積二分之一處用水涂覆均勻使其濕潤,將步 驟①的藥粉撒在濕潤竹匾面上,轉動竹匾,使藥粉全部濕潤,再用刷子順次刷下后形成濕潤 的小顆粒,轉動竹匾,使濕潤的小顆粒移至竹匾未涂水的一半面積處,再撒上步驟①的藥粉 后不斷轉動竹匾,使濕潤小顆粒表面逐漸沾上藥粉至直徑為〇. 7-1毫米為止,形成濕狀藥 丸; ③ 將濕狀藥丸過孔徑為0. 9毫米的藥篩,篩下藥丸再返回步驟②轉動沾藥粉,篩上的 藥丸再過孔徑為1毫米的藥篩,篩下藥丸再進行蓋面處理; ④ 將蓋面處理后的藥丸在40°C -60°C下翻動干燥5-15分鐘,得到治療癲癇的中藥藥 丸,然后裝瓶,每瓶120g。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的一種治療癲癇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蓋面處理為干粉蓋面或清水蓋面。
【文檔編號】A61P25/08GK104096116SQ201410368602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0日
【發明者】相修平 申請人:相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