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滋陰補腎補氣中藥方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滋陰補腎補氣中藥方,中藥配方如下:黨參5-15克、黑豆衣8-15克、大棗15-25克、雞血藤6-10克、陳皮4-10克、蓮子6-10克、茨仁5-12克、甘草4-8克、芡實10-15克、杜仲5-10克、桑寄生6-8克、佩蘭6-10克。本發明配方具有滋陰補腎補氣的功效,因其能讓五臟適當調補,并打理六腑,所以本食用酒可養生保健、延年益壽延緩衰老。
【專利說明】—種滋陰補腎補氣中藥方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養生藥方,具體涉及到一種滋陰補腎補氣中藥方。
【背景技術】
[0002]傳統醫學所講的“腎虛”概念中的“腎”,不僅指解剖學上的腎臟,而且是一個生理作用相當廣泛,與人體生殖、生長發育、消化、內分泌代謝等都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重要臟器。“腎虛”也就是一寬泛的概念,他包括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代謝系統、神經精神系統及消化、血液、呼吸等諸多系統的相關疾病。
[0003]人到中年以后,根據生理變化,其五臟六腑整體機能皆會衰退,由此而慢慢地變得衰老,身體各方面情況逐漸地下降,抵抗能力也就越來越差。但是,身體機能的衰退不是靠吃藥能夠補充的。所以,中醫提倡養生。中醫學里談到的養生,就是指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養生不屬于醫學,不是一個人的短期的行為,應該在生活中長期堅持。所以,養生不能是吃藥打針,更應該在日常的飲食中進行補充。本發明敘述了一種滋陰補腎補氣中藥方。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滋陰補腎補氣中藥方。
[0005]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本發明以中草藥方加入米酒中浸泡制得,其中草藥配方如下:
[0006]一種滋陰補腎補氣中藥方,中藥配方如下:黨參5-15克、黑豆衣8-15克、大棗15-25克、雞血藤6-10克、陳皮4-10克、蓮子6_10克、茨仁5_12克、甘草4_8克、芡實10-15克、杜仲5-10克、桑寄生6-8克、佩蘭6-10克。
[0007]最佳中藥配方如下:黨參10克、黑豆衣12克、大棗20克、雞血藤8克、陳皮5克、蓮子8克、茨仁8克、甘草5克、芡實12克、杜仲5克、桑寄生8克、佩蘭8克。將以上配方加入到40-55度米酒中,浸泡180天左右即可服用。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配方泡制的食用酒具有滋陰補腎補氣的功效,因其能讓五臟適當調補,并打理六腑,所以本食用酒可養生保健、延年益壽延緩衰老。適用于中年或老年人群。并且本食用藥酒制作與攜帶方便,每餐飲用300g左右,適合當代人群生活節奏和模式。
【具體實施方式】
[0009]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本發明,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0010]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11]最佳中藥配方如下:黨參10克、黑豆衣12克、大棗20克、雞血藤8克、陳皮5克、蓮子8克、茨仁8克、甘草5克、芡實12克、杜仲5克、桑寄生8克、佩蘭8克。
[0012]制備方法:本藥酒可采用米酒,其酒精度最好為40-55度,各種中藥材需要作精細加工,并且適當清洗,然后對過硬的藥材及過大、過長的藥材切塊便可,切塊大小以能裝入泡制藥酒的容器為宜。本養生酒泡制的時間為180天,在泡制60天左右的時候,泡制的藥酒存現出深色,這時將容器中的養生酒轉存至其它容器,并加入新酒,再重新浸泡120天。
[0013]實施例一:
[0014]中藥配方如下:黨參5克、黑豆衣8克、大棗15克、雞血藤6克、陳皮4克、蓮子6克、茨仁5克、甘草4克、芡實10克、杜仲5克、桑寄生6克、佩蘭6克。
[0015]制備方法:本藥酒可采用米酒,其酒精度最好為45度,各種中藥材需要作精細加工,并且適當清洗,然后對過硬的藥材及過大、過長的藥材切塊便可,切塊大小以能裝入泡制藥酒的容器為宜。本養生酒泡制的時間為120天,在泡制60天左右的時候,泡制的藥酒存現出深色,這時將容器中的養生酒轉存至其它容器,并加入新酒,再重新浸泡60天。
[0016]實施例二:
[0017]中藥配方如下:黨參15克、黑豆衣13克、大棗25克、雞血藤10克、陳皮10克、蓮子10克、茨仁11克、甘草8克、芡實12克、杜仲8克、桑寄生8克、佩蘭10克。
[0018]制備方法:本藥酒可采用高粱釀造的白酒,其酒精度最好為55度,各種中藥材需要作精細加工,并且適當清洗,然后對過硬的藥材及過大、過長的藥材切塊便可,切塊大小以能裝入泡制藥酒的容器為宜。本養生酒泡制的時間為60天,在泡制30天左右的時候,泡制的藥酒存現出深色,這時將容器中的養生酒轉存至其它容器,并加入新酒,再重新浸泡30天。
[0019]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滋陰補腎補氣中藥方,中藥配方如下:黨參5-15克、黑豆衣8-15克、大棗15-25克、雞血藤6-10克、陳皮4-10克、蓮子6-10克、茨仁5-12克、甘草4_8克、芡實10-15克、杜仲5-10克、桑寄生6-8克、佩蘭6-10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滋陰補腎補氣中藥方,其特征在于,中藥配方如下:黨參10克、黑豆衣12克、大棗20克、雞血藤8克、陳皮5克、蓮子8克、茨仁8克、甘草5克、芡實12克、杜仲5克、桑寄生8克、佩蘭8克。將以上配方加入到40—55度米酒中,浸泡180天左右即可服用。
【文檔編號】A61P13/12GK104173844SQ201410469012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5日
【發明者】彭海明 申請人:彭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