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特效接骨藥膏貼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特效接骨藥膏貼及其制備方法,包括膠貼片和涂覆在膠貼片上的藥膏,所述的藥膏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龍骨40-80份,自然銅6-20份,冰片5-8份,乳香5-15份,沒藥8-12份,生姜12-18份,綠豆皮8-18份,接骨草6-20份,接骨木5-25份,丹參9-18份,自然銅12-18份,透骨草20-40份,油160-200份,凡士林160-200份,酒220-300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為天然成分組合而成,其組方科學、配伍合理,不需要上夾板、打石膏、負擔捆扎等,減輕了病人的痛苦,同時也減輕了病人的經濟負擔;愈合期短、見效快;與傳統治療方法相比可縮短療程。
【專利說明】一種特效接骨藥膏貼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重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斷的藥物組合物,尤其 涉及一種特效接骨藥膏貼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骨折主要是指由外傷引起的骨結構的連續性被部分或完全斷裂的一種疾病,是常 見外科疾病。多見于兒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時有發生。病人常為一個部位骨折,少數為 多發性骨折。它給受傷者帶來巨大痛苦,輕則數月,重則年余甚至更久不能恢復。
[0003] 骨折遲緩愈合或久不愈合時有發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及勞動能力。骨折的愈合 是指骨折斷端間的組織修復反應。新生修復的過程是由膜內骨化與軟骨內骨化共同完成 的。骨折愈合的過程也是由暫時性緊急連接過渡到永久的堅固連接過程,是一個連續不斷 的過程。
[0004] 目前,西醫多采用手術治療,一般都是采用先將骨折部位扶正后再用鋼絲、夾板等 器具對骨折部位進行固定,然后用石膏、繃帶固定。這種方法主要依靠患者自身再生能力使 骨折部位自然接合,或配合服用一些活血化瘀、消炎止痛類藥物。這種治療方法的缺點是其 治療周期長,費用高,骨質生長慢、治療周期長,同時骨折部位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重疊移 位,致使腫脹疼痛加劇,造成伸屈功能減弱或喪失,患者十分痛苦。
[0005] 經及時恰當處理,如復位、固定、功能鍛煉,多數病人能恢復原來的功能,少數病人 可遺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但是現有治療骨折的藥物,存在止痛消腫慢、療程長,效果不 理想等缺點,患者需要忍受長時間的疼痛,需要改進。
[0006] 申請號為201310355378.9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發明名稱為"接骨藥"的發明 專利,該接骨藥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制成:雞骨20-30%,接骨木25-35%,桑樹 15-25%,骨碎補2-7%,土蟲2-7%,黃瓜子7-12%,喇姑2-7%;再拌以前述原料總重量50-70% 的黃酒,35-45%的紅糖。
[0007] 申請號201310550873.5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發明名稱為"接骨中藥及其制備 方法"的發明專利,該接骨中藥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蒲公英10-15份、荊芥 4. 5-9份、麻黃2-9份、丹參5-15份、龍爪葉9-15份、鵝掌藤6-18份、接骨草9-15份、沒藥 10-20份、乳香5-15份、桃仁4. 5-9份、紅花3-10份、姜黃3-10份、王不留行5-10份、凌霄 花5-10份、楓香脂3-6份、臭梧桐10-20份、尋骨風10-20份、接骨木10-20份。該發明專 利還公開了接骨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上述原料藥碾成粉末,混合均勻,然后 將粉末與菜籽油、凡士林混合制成膏狀物。聲稱治療效果好。
【發明內容】
[0008]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上述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特效接骨藥 膏貼及其制備方法。
[0009]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特效接骨藥膏貼,包括膠貼片和涂覆在膠貼片上的藥膏,所述的藥膏主要由以下 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龍骨40-80份,自然銅6-20份,冰片5-8份,乳香5-15份,沒藥8-12 份,生姜12-18份,綠豆皮8-18份,接骨草6-20份,接骨木5-25份,丹參9-18份,自然銅 12-18 份,透骨草 20-40 份,油 160-200 份,凡士林 160-200 份,酒 220-300 份。
[0010] 作為優選,所述的藥膏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龍骨40份,自然銅6份,冰片5份,乳香5份,沒藥8份,生姜12份,綠豆皮8份,接骨 草6份,接骨木5份,丹參9份,自然銅12份,透骨草20份,油160份,凡士林160份,酒220 份。
[0011] 作為優選,所述的藥膏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龍骨80份,自然銅20份,冰片8份,乳香15份,沒藥12份,生姜18份,綠豆皮18份, 接骨草20份,接骨木25份,丹參18份,自然銅18份,透骨草40份,油200份,凡士林200 份,酒300份。
[0012] 作為優選,所述的藥膏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龍骨60份,自然銅10份,冰片6份,乳香12份,沒藥11份,生姜15份,綠豆皮12份, 接骨草16份,接骨木20份,丹參15份,自然銅15份,透骨草28份,油180份,凡士林180 份,酒260份。
[0013] 作為優選,所述的油為菜油。
[0014] 作為優選,所述的酒為米酒。
[0015] 上述的特效接骨藥膏貼的制備方法,將上述各原料曬干后碾成粉末,并混合均勻, 然后將上述混合粉末與加熱后微涼的油、酒和凡士林中調成膏狀,然后再把膏狀物涂覆在 膠貼片上。
[0016] 本發明接骨膏藥貼的各原料功效如下: 龍骨,鎮驚安神,斂汗固精,止血澀腸,生肌斂瘡,潰瘍久不收口。②《別錄》:"療心腹煩 滿,四肢痿枯,汗出,夜臥自驚,恚怒,伏氣在心下不得喘息,腸癰內疽,陰蝕,止汗,縮小便, 尿血,養精神,定魂魄。"④《日華子本草》:"健脾,澀腸胃,止瀉痢,渴疾,懷孕漏胎,腸風下 血,崩中帶下,鼻洪,吐血,止汗。"⑥《綱目》:"益腎鎮驚,止陰痕,收濕氣,脫肛,生肌斂瘡。" 自然銅,味辛苦,性平,散瘀止痛,接骨續筋。
[0017] 冰片,味辛苦,微寒,又名片腦、桔片、龍腦香、梅花冰片、揭布羅香、梅花腦、冰片 腦、梅冰等。可用于用于閉證神昏、目赤腫痛、喉痹口瘡和瘡瘍腫痛。
[0018] 乳香,性味:辛苦,溫。入心、肝、脾經。主治:調氣活血,定痛,追毒。治氣血凝滯、 心腹疼痛,癰瘡腫毒,跌打損傷,痛經,產后淤血刺痛。
[0019] 沒藥,橄欖科植物沒藥樹及同屬植物樹干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味辛苦,性平,散 積聚之氣,疏通淤滯之血,消腫止痛,活血生肌。
[0020] 生姜,姜科植物姜的新鮮根莖。味辛,性溫,溫通活血。
[0021] 綠豆皮,甘,寒,無毒。清風熱,去目翳,化斑疹,消腫脹。
[0022] 接骨草,性味:①《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性溫,味辛苦。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性溫,味淡。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腫止咳。治跌打扭傷,痄腮,閉經,咳嗽。
[0023] 接骨木,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止痛、通經接骨等功效,用于治療 各種炎癥性疾病、風濕關節痛、腰腿痛、瘡瘍腫毒肺炎、闌尾炎、急性蜂窩組織炎、腫瘤、跌打 損傷、骨折等。
[0024] 丹參,味苦,性微寒。能活血化瘀,涼血,安神。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流量,改 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臟功能,調節心律,并能擴張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環;能提高機體耐缺 氧能力;有抗凝血,促進纖溶,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降低血脂,抑制冠 脈粥樣硬化形成;能抑制或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及炎癥反應,促進肝細胞再生,并有抗纖 維化作用;用于血淤所致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后淤滯腹痛;冠心病心絞痛,動脈粥樣硬 化;慢性肝炎、肝硬化,腹腔包塊或腫瘤;慢性肺心病,支氣管哮喘:血不養心或心火偏亢, 心悸不安,心煩失眠。
[0025] 自然銅,味辛苦,性平,散瘀止痛,接骨續筋。
[0026] 透骨草,辛,溫。歸肝經。功能與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消腫止痛。用于風濕痹 痛,筋肉攣縮,跌打損傷,瘡瘍腫毒。
[0027] 中醫理論認為:骨折創傷必然引起體內經絡、血氣以及臟腑功能紊亂,造成血氣 俱傷,營衛臟腑不和,經絡阻遏,骨髓、骨膜和周圍組織及血運破壞,因此,在治療上應遵循 調理氣血經絡,消腫止痛,活血祛瘀,同時兼用補氣行血、生血養血,從而達到活血化瘀,快 速續筋接骨的目的。
[0028]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為天然植物藥、礦物藥、動物藥組合而成,其組方科學、配伍合理,無毒副作用 與不良反應。
[0029] 2、不需要上夾板、打石膏、負擔捆扎等任何人工固定方式,減輕了病人的痛苦,同 時也減輕了病人的經濟負擔。
[0030] 3、本發明愈合期短、見效快。使用本藥后不久即可明顯止痛,臨床實踐證明與傳統 治療方法相比可縮短療程。
[0031] 4、本發明是在土法秘方的基礎上,又經臨床應用改進,治愈率極高。
【具體實施方式】
[0032] 現在對本發明作進-步詳細的說明。
[0033] 實施例1 一種特效接骨藥膏貼,包括膠貼片和涂覆在膠貼片上的藥膏,所述的藥膏主要由以下 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龍骨40份,自然銅6份,冰片5份,乳香5份,沒藥8份,生姜12份,綠豆皮8份,接骨 草6份,接骨木5份,丹參9份,自然銅12份,透骨草20份,油160份,凡士林160份,米酒 220 份。
[0034] 制備方法: 上述的特效接骨藥膏貼的制備方法,將上述各原料曬干后碾成粉末,并混合均勻,然后 將上述混合粉末與加熱后微涼的油、米酒和凡士林中調成膏狀,然后再把膏狀物涂覆在膠 貼片上。
[0035] 實施例2 一種特效接骨藥膏貼,包括膠貼片和涂覆在膠貼片上的藥膏,所述的藥膏主要由以下 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龍骨80份,自然銅20份,冰片8份,乳香15份,沒藥12份,生姜18份,綠豆皮18份, 接骨草20份,接骨木25份,丹參18份,自然銅18份,透骨草40份,菜油200份,凡士林200 份,米酒300份。
[0036] 制備方法: 上述的特效接骨藥膏貼的制備方法,將上述各原料曬干后碾成粉末,并混合均勻,然后 將上述混合粉末與加熱后微涼的菜油、米酒和凡士林中調成膏狀,然后再把膏狀物涂覆在 膠貼片上。
[0037] 實施例3 一種特效接骨藥膏貼,包括膠貼片和涂覆在膠貼片上的藥膏,所述的藥膏主要由以下 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龍骨60份,自然銅10份,冰片6份,乳香12份,沒藥11份,生姜15份,綠豆皮12份, 接骨草16份,接骨木20份,丹參15份,自然銅15份,透骨草28份,菜油180份,凡士林180 份,米酒260份。
[0038] 制備方法: 上述的特效接骨藥膏貼的制備方法,將上述各原料曬干后碾成粉末,并混合均勻,然后 將上述混合粉末與加熱后微涼的菜油、米酒和凡士林中調成膏狀,然后再把膏狀物涂覆在 膠貼片上。
[0039] 治療結果: 本發明人與2009年至今對459例門診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治療,年齡從3歲到90歲不 等,男女數量基本相等。
[0040] 治療方法為:將上述膏藥貼貼于患處,-個療程為1-2天。
[0041] 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癥狀體征完全消失; 有效:癥狀體征較前減輕; 無效:癥狀體征與治療前無改善。
[0042] 治療效果:
【權利要求】
1. 一種特效接骨藥膏貼,包括膠貼片和涂覆在膠貼片上的藥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藥膏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龍骨40-80份,自然銅6-20份,冰片5-8份,乳香 5-15份,沒藥8-12份,生姜12-18份,綠豆皮8-18份,接骨草6-20份,接骨木5-25份,丹參 9-18份,自然銅12-18份,透骨草20-40份,油160-200份,凡士林160-200份,酒220-300 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效接骨藥膏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膏主要由以下重量 份數的原料制成:龍骨40份,自然銅6份,冰片5份,乳香5份,沒藥8份,生姜12份,綠豆 皮8份,接骨草6份,接骨木5份,丹參9份,自然銅12份,透骨草20份,油160份,凡士林 160份,酒220份。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效接骨藥膏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膏主要由以下重量 份數的原料制成:龍骨80份,自然銅20份,冰片8份,乳香15份,沒藥12份,生姜18份,綠 豆皮18份,接骨草20份,接骨木25份,丹參18份,自然銅18份,透骨草40份,油200份, 凡士林200份,酒300份。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效接骨藥膏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膏主要由以下重量 份數的原料制成:龍骨60份,自然銅10份,冰片6份,乳香12份,沒藥11份,生姜15份,綠 豆皮12份,接骨草16份,接骨木20份,丹參15份,自然銅15份,透骨草28份,油180份, 凡士林180份,酒260份。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效接骨藥膏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為菜油。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效接骨藥膏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酒為米酒。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效接骨藥膏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上述各原料曬 干后碾成粉末,并混合均勻,然后將上述混合粉末與加熱后微涼的油、酒和凡士林中調成膏 狀,然后再把膏狀物涂覆在膠貼片上。
【文檔編號】A61K33/26GK104353022SQ201410558704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1日
【發明者】羅先軍 申請人:蘇州仁捷瑞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