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耳聾耳鳴的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耳聾耳鳴的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包括由青黛、麝香、細辛、冰片、黃連、黃柏組成外用中藥制劑和柴胡、香附、川芎、黃柏組成內服中藥制劑,所選藥物為純中草藥,協同配伍合理,藥物作用迅速,無毒副作用,用藥安全,可長期服用,不會產生不良反應。臨床癥狀消失迅速,療效顯著,使用方便安全,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耳聾耳鳴的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耳聾耳鳴的中藥制劑,同時還公開了該制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耳鳴是自覺耳內或顱內有聲響,但外界并無相應的聲源。耳聾是指聽覺系統中的傳音、感音以及對聲音的綜合分析的各級神經中樞發生器質性或功能性異常,而導致聽力出現不同程度的減退。輕者聽力減退,重者全然不聞外聲。電測聽栓查,發現氣導平均下降40分貝,骨導平均下降45分貝,一般均出現在4000-8000HZ處骨導消失。
[0003]在臨床上治療耳鳴耳聾疾病的方法普遍采用人工耳蝸、服用擴張血管類西藥或中藥、針灸及外用藥物等綜合療法,但均沒有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近年來中西醫結合的研究認為:脾腎兩虛、精氣不足、痰瘀內阻證是耳聾耳鳴的主因。
[0004]中醫認為,耳為膽經所轄,若情志不舒,氣機郁結,氣郁化火,或暴怒傷肝,逆氣上沖,循經上擾清竅;或飲食不節,水濕內停,聚而為痰,痰郁化火,以致蒙蔽清竅發病。耳聾,耳鳴如潮,眩暈,心煩不寧,急躁失眠,背脊疼痛,下肢無力,小便短赤,舌灑經,苔白,脈細數。目前尚無治療耳聾、耳鳴的特效藥。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耳聾耳鳴的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起效快,療程短,治愈率高。
[0006]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耳聾耳鳴的外用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藥物按重量份數比制成的:
青黛5?8、麝香f 3、細辛5?8、冰片f 3、黃連3?5、黃柏2?4。
[0007]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耳聾耳鳴的外用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按比例稱取上述藥物,粉碎成10(Γ200目細粉,每次取少許(0.5克左右)頻吹入耳內。
[0008]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耳聾耳鳴的內服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藥物按重量份數比制成的:
柴胡10?30、香附10?30、川芎5?10、黃柏2?5。
[0009]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耳聾耳鳴的內服中藥制劑,制備方法如下:
按比例稱取上述藥物,粉碎成10(Γ200目細粉,早晚各服5?8克,7天一個療程。
[0010]本發明的方解如下:
本發明是根據我國中醫學對耳聾耳鳴疾病的總體認識和現代醫學對本癥發病機理及治療原則,其中,外用藥方中,青黛性味咸寒、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瀉火、定驚;麝香入心、脾、肝經,有開竅、辟穢、通絡、散淤之功能;細辛祛風、散寒、行水、開竅;冰片主散郁火、能透骨熱、治牙痛、耳聾,亦能生肌止痛;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上述褚藥相互配伍,協同作用于耳道內部,清熱解毒通絡、散淤開竅治療耳聾、耳鳴等臨床癥狀。內服制劑中,柴胡性味苦,微寒、歸肝、膽經,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陽之功效;香附理氣解郁;調經止痛;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所述褚藥相互配伍,協同作用,相須相俠,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導熱下行,情志不舒,氣機郁結,氣郁化火,暴怒傷肝,逆氣上沖,循經上擾清竅之功。本發明外用與內服制劑合用治療耳聾耳鳴疾病。
[0011]下面結合臨床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積極效果:
一、診斷標準:
痊愈:自覺聽音,恢復發音前4天,耳鳴眩暈,發脈平,電測聽檢查氣導年均提高25分次,管導平均提高30分次;耳聾、耳鳴等臨床癥狀消失;
有效:聽力較前清楚,耳鳴眩暈大減,耳有悶脹或脈細;耳聾、耳鳴等臨床癥狀明顯好轉;
顯效:耳聾、耳鳴等臨床癥狀有所減輕;
無效:脈細數、耳鳴、聽力未得到恢復或夫聰;
二、用藥方法:臨床實驗時,停服其它藥物和保健營養品。
[0012]口服本發明內服中藥制劑,一日兩次,早晚飯后服用,早晚各服51克,7天一個療程,用藥3-5個療程;
本發明外用中藥制劑每次取少許(0.5克左右)頻吹入耳內;
三、臨床資料:
收治耳聾耳鳴患者200人,臨床主要癥狀為耳聾、耳鳴,同時伴有眩暈、口干、煩躁不安等;
四、治療效果:
痊愈150人(75%);有效:45人(22.5%);無效:5人(2.5%),全部病例無不良反應。
[0013]本發明的積極效果在于:所選藥物為純中草藥,協同配伍合理,藥物作用迅速,無毒副作用,用藥安全,可長期服用,不會產生不良反應。臨床癥狀消失迅速,療效顯著,實用方便安全,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1
外用中藥制劑:
按比例稱取青黛5kg、麝香1kg、細辛5kg、冰片1kg、黃連3kg、黃柏2kg,粉碎成100?200目細粉。
[0015]內服中藥制劑:
按比例稱取柴胡10kg、香附10kg、川彎5kg、黃柏2kg,粉碎成100?200目細粉。
[0016]實施例2
外用中藥制劑:
按比例稱取青黛6kg、麝香2kg、細辛6kg、冰片2kg、黃連4kg、黃柏3kg,粉碎成100?200目細粉即得。
[0017]內服中藥制劑:
按比例稱取柴胡20kg、香附20kg、川芎8kg、黃柏4kg,粉碎成100?200目細粉即得。
[0018]實施例3 外用中藥制劑:
按比例稱取青黛8kg、麝香3kg、細辛8kg、冰片3kg、黃連5kg、黃柏4kg,粉碎成100?200目細粉即得。
[0019]內服中藥制劑:
按比例稱取柴胡30kg、香附30kg、川芎10kg、黃柏5kg,粉碎成100?200目細粉即得。
[0020]通過以下典型病例進一步表明本發明藥物的治療效果:
病例I
李某,男,35歲,兩年前出現耳鳴,兼有頭暈目眩的癥狀,經診斷為突發性耳鳴。本發明內服中藥制劑,早晚各服5克,7天一個療程,服用本發明藥物;外用本發明中藥制劑每次取少許頻吹入耳內;1個療程癥狀消失,繼續服用I個療程后停藥,至今未復發。
[0021]病例2
劉某,男,40歲,2011年出現耳聾,并伴有心煩、失眠癥狀,經診斷為突發性耳鳴;本發明內服中藥制劑,早晚各服8克,7天一個療程,服用本發明藥物;外用本發明中藥制劑每次取少許頻吹入耳內;2個療程癥狀消失,繼續服用I個療程后停藥,至今未復發。服用本發明藥物2個療程后,癥狀消失,繼續服用I個療程后停藥,至今未復發。
[0022]病例3
張某,女,60歲,于2009年出現耳鳴、背脊疼痛,下肢無力,小便短赤的癥狀,經診斷為突發性耳鳴;本發明內服中藥制劑,早晚各服8克,7天一個療程,服用本發明藥物;外用本發明中藥制劑每次取少許頻吹入耳內;1個療程癥狀消失,繼續服用I個療程后停藥,至今未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耳聾耳鳴的中藥制劑,包括外用中藥制劑和內服中藥制劑,其中,所述的外用中藥制劑,由以下藥物按重量份數比制成的:青黛5?8、麝香f 3、細辛5?8、冰片f 3、黃連3?5、黃柏2?4 ;所述的內服中藥制劑,是由以下藥物按重量份數比制成的:柴胡10?30、香附10?30、川芎5?10、黃柏2?5。
2.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耳聾耳鳴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如下:按比例稱取上述藥物,粉碎成100?200目細粉;所述的內服中藥制劑,制備方法如下:按比例稱取上述藥物,粉碎成100?200目細粉。
【文檔編號】A61K31/045GK104306509SQ201410619101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7日
【發明者】劉詩音, 藏學麗, 李亞芹, 魏婷, 孫全樂, 馬千里, 趙慧娟, 李明愛 申請人:劉詩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