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導絲乳頭切開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導絲乳頭切開刀,切開刀的刀尾插在彈性桿內,刀桿內設有刀絲通道、第一導絲通道和第二導絲通道,刀桿連接手柄的一端上設有兩個中空的管狀伸出部位,第一導絲通道和第二導絲通道在刀桿一端的開口與兩個中空的伸出部位連通,刀桿另一端連接手柄,刀絲的一端固定在切開刀的刀頭上,刀絲另一端穿過刀桿內的刀絲通道固定在手柄上,刀桿與切開刀之間套有外鞘管,外鞘管上設有兩個通道孔,外鞘管一端上的兩個通道孔開口位置與刀桿上的第一導絲通道和第二導絲通道開口位置對應,外鞘管可在刀桿與切開刀的刀頭之間移動。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同時留置雙導絲,減少了手術時間,減少導絲滑出的風險。
【專利說明】—種雙導絲乳頭切開刀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雙導絲乳頭切開刀。
【背景技術】
[0002]膽胰疾病是臨床常見疾病,以往膽胰疾病的治療偏重于外科手術。近年來,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很多膽胰疾病,都可以通過內鏡出此?)來治療。內鏡下治療膽胰管疾病主要包括兩方面:1.膽管結石的取出么解除膽胰管腫瘤所致的阻塞性黃疸。所謂內鏡取石,就是通過口腔插入內鏡經過胃到十二指腸,在十二指腸降部找到十二指腸乳頭,即膽總管和胰管的共同開口。通過內鏡通道將造影管插入乳頭,選擇性進入膽總管后注入造影劑,就可以在X線下清楚地顯示膽管內結石的大小和數目,然后通過網籃或氣囊取石。所謂內鏡下解除膽胰管腫瘤所致的阻塞性黃疸就是內鏡下導絲選擇性插入膽總管,導絲通過狹窄段后,在導絲引導下植入支架引流膽汁來解除梗阻。但臨床上存在以下兩種情況:1.肝門部膽管腫瘤,同時侵及左右肝管,需同時放置左右肝管支架么選擇性插管困難,導絲反復進入非目標管道,需在非目標管道留置一根導絲,再選擇性插入另一管道。在這兩種情況下需要使用雙導絲,既往均是留置一根導絲的同時將切開刀退出,然后重新插入切開刀再留置另一根導絲或通過另一根導絲進行選擇性插管。
[0003]膽胰疾病是臨床常見病,其中內鏡治療,尤其是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出此?)是常用手段。臨床上經常遇到肝門部膽管癌侵及左右肝管起始部,需同時置入左右肝管支架,或者困難性插管,導絲反復進入目標管道以外的一條管道。目前臨床上乳頭切開刀為單刀絲型,即一根切開刀只能通過一根導絲,它共有三個通道,另兩個通道,一個形成切開刀回路,一個可以注水或注入造影劑達到顯影的目的。手術中如果需要同時留置兩根導絲或選擇性插管困難,需要留置一根導絲于非目標管道,同時通過另一根導絲進行選擇性插管時,需要先留置一根導絲的同時將切開刀退出,然后重新插入切開刀再留置另一根導絲或通過另一根導絲進行選擇性插管,無疑會產生以下問題:1.手術時間延長;2.患者忍受的痛苦加大;3.增加手術感染的機會有第一根導絲滑出的風險。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導絲乳頭切開刀,解決了目前臨床上經常遇到肝門部膽管癌侵及左右肝管起始部,需同時置入左右肝管支架,或者困難性插管,導絲反復進入目標管道以外的一條管道,造成手術時間延長,增加手術感染的機會,且第一根導絲有滑出的風險的問題。
[0005]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細長的帶有尖端刀頭的切開刀,切開刀的刀尾插在彈性桿內,彈性桿固定在刀桿的一端,刀桿內設有刀絲通道、第一導絲通道和第二導絲通道,其中刀絲通道截面小于第一導絲通道和第二導絲通道,刀桿連接手柄的一端上設有兩個中空的管狀伸出部位,第一導絲通道和第二導絲通道在刀桿一端的開口與兩個中空的伸出部位連通,第一導絲通道和第二導絲通道在刀桿另一端的開口靠近彈性桿,刀桿另一端連接手柄,刀絲的一端固定在切開刀的刀頭上,刀絲另一端穿過刀桿內的刀絲通道固定在手柄上,刀桿與切開刀之間套有外鞘管,外鞘管上設有兩個通道孔,外鞘管一端上的兩個通道孔開口位置與刀桿上的第一導絲通道和第二導絲通道開口位置對應,外鞘管可在刀桿與切開刀的刀頭之間移動,當外鞘管與刀桿連接在一起時,第一導絲通道和第二導絲通道可分別從外鞘管上的兩個通道孔穿過。
[0006]進一步,所述切開刀的末端與彈性桿一端之間距離為5挪。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同時留置雙導絲,減少了手術時間,減少導絲滑出的風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發明一種雙導絲乳頭切開刀結構示意圖;
[0009]圖2是本發明雙導絲切開刀刀桿截面示意圖。
[0010]圖中,1.切開刀,2.彈性桿,3.刀桿,4.刀絲通道,5.第一導絲通道,6.第二導絲通道,7.手柄,8.刀絲,9.外鞘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下面列舉【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0012]本發明如圖1所示,包括細長的帶有尖端刀頭的切開刀1,切開刀1的刀尾插在彈性桿2內,彈性桿2固定在刀桿3的一端,如圖2所示,刀桿3內設有刀絲通道4、第一導絲通道5和第二導絲通道6,其中刀絲通道4截面小于第一導絲通道5和第二導絲通道6,刀桿3連接手柄7的一端上設有兩個中空的管狀伸出部位,第一導絲通道5和第二導絲通道6在刀桿3 —端的開口與兩個中空的伸出部位連通,第一導絲通道5和第二導絲通道6在刀桿3另一端的開口靠近彈性桿2,刀桿3另一端連接手柄7,刀絲8的一端固定在切開刀1的刀頭上,刀絲8另一端穿過刀桿3內的刀絲通道4固定在手柄7上,刀桿3與切開刀1之間套有外鞘管9,外鞘管9上設有兩個通道孔,外鞘管9 一端上的兩個通道孔開口位置與刀桿3上的第一導絲通道5和第二導絲通道6開口位置對應,外鞘管9可在刀桿3與切開刀1的刀頭之間移動,當外鞘管9與刀桿3連接在一起時,第一導絲通道5和第二導絲通道6可分別從外鞘管9上的兩個通道孔穿過。切開刀1的末端與彈性桿一端之間距離為5挪。
[0013]本發明刀桿3內的三個管道,其中刀絲通道連接切開刀1的刀頭和手柄7,構成切開刀回路,另外兩個通道第一導絲通道5和第二導絲通道6可以用來通過導絲,不通過導絲時也可以注水或造影劑。
[0014]刀絲8從切開刀1的刀頭至刀桿3之間緊繃裸露在外,刀絲8 一方面可以對組織進行切割,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手柄7來收緊刀絲8,使刀頭受力,彈性桿2變形,從而達到改變刀頭方向的目的。
[0015]外鞘管9可以向前推,使從第一導絲通道5和第二導絲通道6出來的導絲從靠近刀頭露出來,有利于靠近選擇性插管位置,外鞘管9還可向后拉,用來接引導絲,并且先插管的導絲可以留置,進行另一根導絲選擇性插管,而且還可以通過旋轉外鞘管9來改變導絲的方向來達到選擇性插管的目的。
[0016]雙導絲切開刀可以同時將導絲留置于左右肝管或膽胰管,該發明可以在肝門部膽管癌的患者需要同時放置左右肝管支架的時候同時在左右肝管留置導絲或者膽胰管選擇性插管困難的時候,一根導絲進入胰管,另一根導絲可以進行選擇性插入膽管,而避免既往需要留置一根導絲的同時將切開刀退出,然后重新插入切開刀再留置另一根導絲或通過另一根導絲進行選擇性插管。本發明可以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患者痛苦;減少手術感染的機會;降低第一根導絲滑出的風險。
[0017]以上所述僅是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雙導絲乳頭切開刀,其特征在于:包括細長的帶有尖端刀頭的切開刀(1),切開刀(I)的刀尾插在彈性桿(2)內,彈性桿(2)固定在刀桿(3)的一端,刀桿(3)內設有刀絲通道(4)、第一導絲通道(5)和第二導絲通道¢),其中刀絲通道(4)截面小于第一導絲通道(5)和第二導絲通道¢),刀桿(3)連接手柄(7)的一端上設有兩個中空的管狀伸出部位,第一導絲通道(5)和第二導絲通道(6)在刀桿(3) —端的開口與兩個中空的伸出部位連通,第一導絲通道(5)和第二導絲通道(6)在刀桿(3)另一端的開口靠近彈性桿(2),刀桿(3)另一端連接手柄(7),刀絲(8)的一端固定在切開刀(I)的刀頭上,刀絲(8)另一端穿過刀桿(3)內的刀絲通道(4)固定在手柄(7)上,刀桿(3)與切開刀(I)之間套有外鞘管(9),外鞘管(9)上設有兩個通道孔,外鞘管(9) 一端上的兩個通道孔開口位置與刀桿(3)上的第一導絲通道(5)和第二導絲通道(6)開口位置對應,外鞘管(9)能在刀桿(3)與切開刀(I)的刀頭之間移動,當外鞘管(9)與刀桿(3)連接在一起時,第一導絲通道(5)和第二導絲通道(6)能分別從外鞘管(9)上的兩個通道孔穿過。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雙導絲乳頭切開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開刀(I)的末端與彈性桿一端之間距離為5cm。
【文檔編號】A61B17/3211GK104434269SQ201410698328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8日
【發明者】姚俊, 許亞平, 陶立生 申請人:姚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