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免縫合拉鏈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到醫療用品的【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免縫合拉鏈。該免縫合拉鏈包括兩條拉鏈帶以及分別設置在兩條拉鏈帶兩端的拉頭,兩條拉鏈帶相對的一側分別設置有牙排,兩條牙排的一端鎖閉,另一端通過拉鏈頭打開或閉合,且位于至少一個拉鏈帶上與鎖頭相對的端部設置有用于遮擋所述拉鏈頭的第一遮擋層。在上述方案中,通過采用在至少一個拉鏈帶上的端部設置第一遮擋層,從而避免了本實施例提供的免縫合拉鏈在使用時,拉鏈頭與人體皮膚的接觸,減輕了拉鏈頭給人體帶來的不舒適的感覺,提高了免縫合拉鏈在使用時的舒適度,同時,避免拉鏈頭與人體的接觸,從而保證病人在活動時,拉鏈頭不會碰觸到傷口,避免出現二次感染,提高了傷口的恢復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免縫合拉鏈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到醫療用品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免縫合拉鏈。
【背景技術】
[0002]在傳統的外科處理傷口的方法中,一般是采用線縫合的方式,但是采用該方式,縫合需要的時間較長,而且傷口愈合后還需要拆線,操作比較復雜,且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為了改善對傷口的處理,減輕病人的痛苦,現有技術中采用一種免縫合的拉鏈來收攏病人的傷口,其包括分別貼在傷口兩側的拉鏈帶,拉鏈帶相對的一側設置有牙排,該牙排的一端鎖定,另一端通過拉鏈頭打開或閉合,在使用時,將拉鏈帶貼好后,只需通過拉鏈頭將整條牙排閉合,即可將病人的傷口收攏,操作方便,且減輕了病人的痛苦,但是該免縫合拉鏈在使用時,由于拉鏈頭容易碰觸到傷口,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時極易造成二次感染,影響病人的恢復。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免縫合拉鏈,用以提高免縫合拉鏈在使用時的舒適度,同時,避免拉鏈頭與人體的接觸,提高了傷口的恢復效果。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免縫合拉鏈,該免縫合拉鏈包括兩條拉鏈帶以及分別設置在所述兩條拉鏈帶兩端的拉頭,所述兩條拉鏈帶上相背的一側分別粘貼有粘貼層,所述粘貼層包括粘接連接的上粘貼層和下粘貼層,所述拉鏈帶位于所述上粘貼層和所述下粘貼層之間,且所述下粘貼層與所述拉鏈帶之間設置有吸水墊;所述兩條拉鏈帶相對的一側分別設置有牙排,所述兩條牙排的一端鎖閉,另一端通過拉鏈頭打開或閉合,且位于所述至少一個拉鏈帶的端部設置有用于遮擋所述拉鏈頭的第一遮擋層。
[0005]在上述方案中,通過采用在兩個拉鏈帶中的至少一個上的端部設置第一遮擋層,從而避免了免縫合拉鏈在使用時,拉鏈頭與人體皮膚的接觸,減輕了拉鏈頭給人體帶來的不舒適的感覺,提高了免縫合拉鏈在使用時的舒適度,同時,避免拉鏈頭與人體的接觸,從而保證病人在活動時,拉鏈頭不會碰觸到傷口,避免出現二次感染,提高了傷口的恢復效果。
[0006]優選的,所述第一遮擋層朝向所述拉鏈頭的一面固定有彈性緩沖層。進一步避免拉鏈頭碰觸到傷口,從而避免出現二次感染,提高了傷口的恢復效果。
[0007]優選的,所述兩個拉鏈帶均設置有第一遮擋層,且在所述拉鏈頭將所述牙排閉合時,所述兩個第一遮擋層部分重疊。進一步避免拉鏈頭碰觸到傷口,從而避免出現二次感染,提聞了傷口的恢復效果。
[0008]優選的,所述兩條牙排的一端通過鎖頭鎖閉,且所述至少一個拉鏈帶上設置有遮擋所述鎖頭的第二遮擋層。避免鎖頭碰觸到傷口,從而避免出現二次感染,提高了傷口的恢復效果。
[0009]優選的,所述第二遮擋層分別與所述兩個拉鏈帶固定連接。提高了第二遮擋層的遮擋效果。
[0010]優選的,每個拉鏈帶上設置有多個單排排列的引流孔。方便傷口流出的液體排出出來,避免液體存留在傷口上造成二次感染,提高了傷口恢復的速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免縫合拉鏈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圖1中A-A處的剖視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免縫合拉鏈的背面的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標記:
[0015]10-拉鏈帶 11-引流孔12-鎖頭
[0016]13-拉鏈頭 14-第一遮擋層 15-第二遮擋層
[0017]16-緩沖層 20-拉頭 30-上粘貼層
[0018]40-下粘貼層 50-吸水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0020]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免縫合拉鏈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處的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免縫合拉鏈的背面的結構示意圖。
[002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免縫合拉鏈,該免縫合拉鏈包括兩條拉鏈帶10以及分別設置在兩條拉鏈帶10兩端的拉頭20,兩條拉鏈帶10上相背的一側分別粘貼有粘貼層,粘貼層包括粘接連接的上粘貼層30和下粘貼層40,拉鏈帶10位于上粘貼層30和下粘貼層40之間,且下粘貼層40與拉鏈帶10之間設置有吸水墊50 ;兩條拉鏈帶10相對的一側分別設置有牙排,兩條牙排的一端鎖閉,另一端通過拉鏈頭13打開或閉合,且位于至少一個拉鏈帶10的端部設置有用于遮擋拉鏈頭13的第一遮擋層14。
[0022]在上述實施例中,通過采用在兩個拉鏈帶10中的至少一個上的端部設置第一遮擋層14,從而避免了本實施例提供的免縫合拉鏈在使用時,拉鏈頭13與人體皮膚的接觸,減輕了拉鏈頭13給人體帶來的不舒適的感覺,提高了免縫合拉鏈在使用時的舒適度,同時,避免拉鏈頭13與人體的接觸,從而保證病人在活動時,拉鏈頭13不會碰觸到傷口,避免出現二次感染,提高了傷口的恢復效果。
[0023]其中第一遮擋層14的設置位置可以參考圖2和圖3所示,第一遮擋層14設置在拉鏈帶10的一端,該端為拉鏈頭13將牙排鎖緊后拉鏈頭13所在為的位置,在使用時,首先將兩條拉鏈帶10粘貼在病人傷口的兩側,之后拉住位于鎖頭12 —側的拉頭20,再拉拽拉鏈頭13,將牙排鎖緊,在拉鏈頭13即將拉到拉鏈帶10的端部時,將第一遮擋層14鋪平,使得拉鏈頭13在拉到端部時,第一遮擋層14能夠位于拉鏈頭13與人體之間的位置,將拉鏈頭13與人體完全隔離開來,避免拉鏈頭13與人體直接接觸。
[0024]為了進一步降低本實施例提供的免縫合拉鏈的拉鏈頭13對人體的不良影響,較佳的,第一遮擋層14朝向拉鏈頭13的一面固定有彈性緩沖層16。從而更佳的隔離拉鏈頭13,提高了免縫合拉鏈在使用時的舒適度,避免了拉鏈頭13對人體的二次感染,提高了病人恢復的速度。
[0025]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一遮擋層14既可以在一個拉鏈帶10上設置,也可以在兩個拉鏈帶10上設置,較佳的,兩個拉鏈帶10均設置有第一遮擋層14,且在拉鏈頭13將牙排閉合時,兩個第一遮擋層14部分重疊。具體的,兩條拉鏈帶10的端部均設置有第一遮擋層14,在其使用時,當拉鏈頭13快拉到拉鏈帶10的端部時,兩個第一遮擋層14部分交叉層疊,且該較差層疊的部分位于拉鏈頭13的正下方,從而增加了拉鏈頭13與人體之間的隔離部分的厚度,降低了拉鏈頭13對人體的不良影響。
[0026]作為一種優選方案,為了進一步改善免縫合拉鏈在使用時的舒適度,同時,降低其在使用時的帶來的二次感染,較佳的,兩條牙排的一端通過鎖頭12鎖閉,且至少一個拉鏈帶10上設置有遮擋鎖頭12的第二遮擋層15,通過在鎖頭12的下方設置第二遮擋層15,從而避免了鎖頭12與人體的接觸,保證了病人在活動時,鎖頭12不會碰觸到傷口,從而避免出現二次感染,提高了傷口的恢復效果。在具體生產時,第二遮擋層15分別與兩個拉鏈帶10固定連接,從而保證第二遮擋層15能夠完全將鎖頭12與人體隔離。
[0027]此外,本實施例提供的免縫合拉鏈的每個拉鏈帶10上設置有多個單排排列的引流孔11。方便傷口流出的液體排出出來,避免液體存留在傷口上造成二次感染,提高了傷口恢復的速度。
[0028]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免縫合拉鏈,其特征在于,包括兩條拉鏈帶以及分別設置在所述兩條拉鏈帶兩端的拉頭,所述兩條拉鏈帶上相背的一側分別粘貼有粘貼層,所述粘貼層包括粘接連接的上粘貼層和下粘貼層,所述拉鏈帶位于所述上粘貼層和所述下粘貼層之間,且所述下粘貼層與所述拉鏈帶之間設置有吸水墊;所述兩條拉鏈帶相對的一側分別設置有牙排,所述兩條牙排的一端通過鎖頭鎖閉,另一端通過拉鏈頭打開或閉合;位于至少一個拉鏈帶上與所述鎖頭相對的端部設置有用于遮擋所述拉鏈頭的第一遮擋層,且所述至少一個拉鏈帶上設置有遮擋所述鎖頭的第二遮擋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縫合拉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擋層朝向所述拉鏈頭的一面固定有彈性緩沖層。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縫合拉鏈,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拉鏈帶均設置有第一遮擋層,且在所述拉鏈頭將所述牙排閉合時,所述兩個第一遮擋層部分重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縫合拉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擋層分別與所述兩個拉鏈帶固定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免縫合拉鏈,其特征在于,每個拉鏈帶上設置有多個單排排列的引流孔。
【文檔編號】A61B17/03GK204181667SQ201420282817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9日
【發明者】蔣丹, 章偌浩 申請人:蔣丹, 章偌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