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其包括:一支撐架,其中所述支撐架包括一第一支撐元件以及一第二支撐元件,所述第一支撐元件與所述第二支撐元件平行地設置,并且所述第一支撐元件與所述第二支撐元件的兩端部分別設有一手持元件;以及一主體單元,其中所述主體單元包括一框架以及一平臺,所述框架進一步包括一第一框架以及一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與所述第二框架平行地設置在所述平臺的兩側面,其中所述第一框架軸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元件,所述第二框架軸連接于所述第二支撐元件;當所述支撐架的一端部高于另一端部時,所述主體單元得以自動地進行調整,以使得所述主體單元的兩端部水平。
【專利說明】一種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急救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其中所述 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能夠根據山地的坡度的不同來調整被急救患者的角度,從而方便使 用。 技術背景
[0002] 由于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山地救援工作對于急救人員來說是非常困難的,通常 情況下,救護車沒有辦法進入到山區參與急救,所以,被救助人員只能被急救人員背出來或 者用擔架抬出來,然后再由救護車等現代化的救援設備參與到工作中。
[0003] 然后,在使用擔架抬被救助人員的時候,由于山地的坡度,使得被救助人員的身體 不可能處于水平的狀態,這樣的話,就會給被救助人員造成更大的痛苦。
[0004] 因此,是市場上需要一款改進的擔架,來滿足山地救援工作的需要,以減輕被救助 人員在被救助的過程中的痛苦。
[0005] 實用新型目的
[0006]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其中所述山地用自 調整急救設備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適合山地或坡地使用,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0007]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其中所述山地用自 調整急救設備能夠根據山地的坡度的不同來調整被急救患者的角度,從而方便使用。
[0008]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其中所述山地用自 調整急救設備包括一支撐架以及一主體單元,其中所述主體單元軸的中部軸連接于所述支 撐架,當所述支撐架的一端部高于另一端部時,所述主體單元能夠繞著軸自動地調整,以使 得所述主體單元水平。
[0009]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其中所述山地用自 調整急救設備進一步包括至少一限位元件,每所述限位元件的兩端部分別連接于所述支撐 架與所述主體單元的端部,以限制所述主體單元自動調節的幅度。
[0010]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其中所述山地用自 調整急救設備各部分結構設計合理、布局科學,從而所述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的材料成 本和制造成本都能夠得到有效地監控和控制,能夠提高所述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的性價 比。
[0011]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其中所述山地用自 調整急救設備沒有涉及到復雜的工藝和精密的構件,而且所述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也不 需要復雜的結構,原材料來源廣泛且低價,能夠填補這一細分市場領域的空白,因此,所述 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空間。
[0012]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特點通過下述的詳細說明得以充分體現并可通過所附 權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裝置的組合得以實現。
[0013]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來滿足上述被提及的目的以及其他 未被提及的目的,其中所述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包括:
[0014] 一支撐架,其中所述支撐架包括一第一支撐元件以及一第二支撐元件,所述第一 支撐元件與所述第二支撐元件平行地設置,并且所述第一支撐元件與所述第二支撐元件的 兩端部分別設有一手持元件;以及
[0015] 一主體單元,其中所述主體單元包括一框架以及一平臺,所述框架進一步包括一 第一框架以及一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與所述第二框架平行地設置在所述平臺的兩側 面,其中所述第一框架軸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元件,所述第二框架軸連接于所述第二支撐 元件;當所述支撐架的一端部高于另一端部時,所述主體單元得以自動地進行調整,以使得 所述主體單元的兩端部水平。
[0016]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進一步包括至少 一限位元件,其中每所述限位元件的兩端部分別連接于所述主體單元與所述支撐架的端 部,以限制所述主體單元自動調節的幅度。
[0017]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優勢和特征將在下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以及權 利要求書中提及的技術特征及其組合得到進一步的揭露和闡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提供的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的一個 立體示意圖。
[0019]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提供的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的另個 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實用新型以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本實用新型。以下描 述中的優選實施例只作為舉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其他顯而易見的變型。在以下描 述中界定的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應用于其他實施方案、變形方案、改進方案、等同方 案以及沒有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其他技術方案。
[0021] 如圖1和圖2所示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提供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其中在這 個優選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其能夠根據山地的坡度的不 同來調整被急救患者的角度,從而方便使用,其中所述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包括一支撐 架10以及一主體單元20,所述主體單元20軸連接于所述支撐架10,以能夠使得所述主體 單元20繞著該連接軸進行旋轉,從而調整角度。
[0022] 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所提供的這個優選實施例,所述支撐架10包括一第一支撐 元件11以及一第二支撐元件12,所述第一支撐元件11與所述第二支撐元件12平行地設 置,并且所述第一支撐元件11與所述第二支撐元件12的兩端部分別設有一手持元件13,急 救人員可以通過所述手持元件13使用所述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并且所述手持元件13 還具有防滑的功能,以使得急救人員在使用的過程中更好地保持所述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 備的穩定性。
[0023] 所述主體單元20包括一框架21以及一平臺22,所述框架21進一步包括一第一框 架211以及一第二框架212,所述第一框架211與所述第二框架212平行地設置在所述平臺 22的兩側面,其中所述第一框架211軸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元件11,所述第二框架212軸 連接于所述第二支撐元件12。
[0024] 當所述支撐架10的一端部高于另一端部時,所述主體單元20得以自動地進行調 整,以使得所述主體單元的兩端部水平。
[0025]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進一步包括至少一限位元件30,其中 每所述限位元件30的兩端部分別連接于所述主體單元20與所述支撐架10的端部,以限制 所述主體單元自動調節的幅度。
[0026] 上述內容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的例舉,對于其中未詳盡描述的設備和結 構,應當理解為采取本領域已有的通用設備及通用方法來予以實施。
[0027] 同時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之用,僅為本實用新型 技術方案的列舉,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保護范圍。采用等同技術手段、 等同設備等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及說明書所公開的技術方案的改進應當認為是沒有 超出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及說明書所公開的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撐架,其中所述支撐架包括一第一支撐元件以及一第二支撐元件,所述第一支撐 元件與所述第二支撐元件平行地設置,并且所述第一支撐元件與所述第二支撐元件的兩端 部分別設有一手持元件;以及 一主體單元,其中所述主體單元包括一框架以及一平臺,所述框架進一步包括一第一 框架以及一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與所述第二框架平行地設置在所述平臺的兩側面,其 中所述第一框架軸連接于所述第一支撐元件,所述第二框架軸連接于所述第二支撐元件; 當所述支撐架的一端部高于另一端部時,所述主體單元得以自動地進行調整,以使得所述 主體單元的兩端部水平。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用自調整急救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地用自調整急救 設備進一步包括至少一限位元件,其中每所述限位元件的兩端部分別連接于所述主體單元 與所述支撐架的端部,以限制所述主體單元自動調節的幅度。
【文檔編號】A61G1/00GK203861458SQ201420313460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9日
【發明者】高昕, 張進 申請人:渤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