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02860閱讀:742來源:國知局
一種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該機由發動機、機架、傳動裝置、控制裝置、行走機構及可拆裝的貨箱、旋耕裝置、開溝施肥播種裝置等構成。發動機安裝在機架上方靠前位置,與傳動裝置皮帶連接,經齒輪將動力傳遞給行走機構,用于驅動獨輪旋轉;貨箱與機架用銷軸鉸接,安裝在機架正上方偏后位置,用于貨物運輸;旋耕裝置經鏈條與傳動裝置連接,將動力傳遞給旋耕刀軸,驅動旋耕機耕作;開溝施肥播種裝置用螺栓鉸接與機架下方,排種排肥軸由獨輪經軟軸驅動,用于開溝、施肥、播種及鎮壓。該機可通過選用不同的配套裝置實現運輸、旋耕、播種、施肥等功能,適用于丘陵山地農耕作業。具有價格低廉、操作簡單、機動靈活、一機多用等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獨輪多功能農機具。

【背景技術】
[0002]我國的山區面積約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69 %,耕地面積約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2/5,糧食產量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5?1/3。因此,山區坡耕地糧食生產,對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山區丘陵地帶田塊散碎,道路坡陡狹窄,傳統農業多為人畜力作業,機械水平不高。現有的微耕機、小型手扶拖拉機等簡單的農業機械難以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使其農業生產資料及農產品主要靠肩扛人背完成,田間耕播作業多為人畜力作業,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嚴重制約了當地農業生產發展。
[0003]為此,結合中國國情,立足丘陵山區特點,急待開發一種適用于該區農業生產的小型多功能農用機具,使其具有較高的效率和行駛穩定性,且操作簡單、價格低廉、一機多用的特點。解決多功能與小型化、輕簡化、低成本之間的矛盾,從而改善山區農業機械匱乏的現狀。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旨在解決目前山地丘陵地帶農用機具的匱乏及現有機械價格過高的現狀,采用組合設計理念,通過配用不同的機具分別實現運輸、旋耕、播種施肥等作業功能,實現一機多用。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該獨輪多功能農機具包括發動機、機架、傳動裝置、控制裝置、行走機構及可拆裝的貨箱、旋耕裝置、開溝施肥播種裝置等;
[0006]所述發動機安裝在所述機架上方靠前位置,與所述傳動裝置皮帶連接,所述傳動裝置安裝在所述機架前部,與所述行走機構齒輪連接;
[0007]所述貨箱與所述機架銷軸鉸接,安裝在所述機架正上方偏后位置,用于貨物運輸;
[0008]所述旋耕裝置安裝在機架正下邊靠后位置,經鏈條與所述傳動裝置連接,將動力傳遞給旋耕刀軸,驅動旋耕機耕作;
[0009]所述開溝施肥播種裝置用螺栓鉸接與機架下方,排種排肥軸由獨輪經軟軸驅動,用于開溝、施肥、播種及鎮壓。
[0010]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小帶輪、大帶輪、傳動箱、萬向軸;
[0011]所述傳動箱內包括:第一傳動軸、第二傳動軸、第三傳動軸、鏈輪、第一主動齒輪、第一從動齒輪、第二主動齒輪、第二從動齒輪;
[0012]所述發動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所述小帶輪,所述小帶輪通過V型帶與所述大帶輪傳動連接,所述大帶輪安裝在所述第一傳動軸的一端,所述第一傳動軸的中間安裝有所述鏈輪與第一主動齒輪,所述第一主動齒輪與所述第一從動齒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一從動齒輪安裝在所述第二傳動軸上,所述第二傳動軸上還安裝有所述第二主動齒輪,所述第二主動齒輪與所述第二從動齒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二從動齒輪安裝在所述第三傳動軸中間,所述第三傳動軸的一端與所述萬向軸傳動連接。
[0013]所述行走機構包括:驅動輪、萬向輪、驅動輪支架、萬向輪支架、萬向輪伸縮桿;
[0014]所述驅動輪與所述萬向軸一端傳動連接,將動力傳遞到所述驅動輪;所述驅動輪安裝于所述機架前部的前下方,所述驅動輪支架焊接在所述機架前部的下方;所述萬向輪安裝在所述萬向輪伸縮桿上,于所述機架后方兩側連接,與所述萬向輪支架通過圓柱銷連接,所述萬向輪伸縮桿上鉆有等距等徑的多個通孔,用以調節所述萬向輪高度。
[0015]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控制手柄、鋼絲軟軸、摩擦離合器總成、摩擦制動器總成及動力分離與制動聯動機構、啟動開關、扶手;
[0016]所述扶手安裝在所述機架后部的上方;所述摩擦離合器總成安裝在所述傳動裝置第一傳動軸上,所述摩擦制動器總成安裝在所述驅動輪上;所述啟制動控制手柄、啟動開關安裝在所述扶手上。由于所述驅動輪為獨輪,所述萬向輪安裝于所述機架后方兩側,通過控制所述扶手左右擺動即可控制車體左右轉向;所述控制手柄通過所述鋼絲繩來同時聯動控制所述摩擦離合器總成與摩擦制動器總成,從而控制發動機的啟動、驅動輪的制動,使得當所述摩擦離合器處于分離狀態時所述制動器處于制動狀態,從而達到動力分離與制動聯動效果。
[0017]所述旋耕裝置包括:鏈輪、旋耕刀軸、旋耕刀、旋耕罩;
[0018]所述旋耕裝置位于機架正下方,直接與所述傳動裝置中的所述傳動箱通過螺栓連接,動力經鏈輪、雙排套筒滾子鏈傳遞給旋耕刀軸。
[0019]所述開溝施肥播種裝置包括:肥料箱、種子箱、組合開溝施肥播種鏟、加強桿、軟軸、型孔輪、鏈輪、軟管;
[0020]所述組合開溝施肥播種鏟包括:鏟尖、鏟柄、V型覆土鎮壓輪;
[0021]所述開溝施肥播種裝置安裝在所述機架正下方,所述種子箱與所述肥料箱位于所述機架上方,所述軟軸一端與所述驅動輪傳動連接,所述軟軸另一端與所述型孔輪傳動連接,所述鏈輪與所述型孔輪同軸,所述鏈輪通過雙排套筒滾子鏈與所述鏈輪傳動連接,所述鏈輪與所述型孔輪同軸。所述輸肥管與所述輸種管一端分別安裝在所述肥料箱及所述種子箱底部,所述輸肥管與所述輸種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組合開溝施肥播種鏟上,所述V型覆土鎮壓輪安裝于所述鏟柄上,所述加強桿一端連接于所述傳動箱后面,所述加強桿另一端連接在所述開溝施肥播種裝置上,所述萬向輪此時起到限深仿形輪的作用。
[0022]當機體上僅安裝所述貨箱時,該機具僅實現運輸功能;當機體上安裝旋耕裝置時,該機具實現旋耕功能;當機體上安裝開溝施肥播種裝置時,該機具實現播種施肥功能。因此,機體通過選用不同的配套裝置實現運輸、旋耕、播種、施肥等功能,即實現一機多用。
[002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由發動機、機架、傳動裝置、貨箱、控制裝置、行走機構、旋耕裝置、開溝施肥播種裝置等構成。傳動裝置與發動機連接,行走機構和傳動裝置與控制裝置連接,行走機構、旋耕裝置與傳動裝置連接。發動機安裝在機架上方靠前位置,傳動裝置安裝在機架前部,機架下方連接有行走機構;貨箱在機架正上方偏后位置;旋耕裝置與傳動箱配套連接;開溝施肥播種裝置安裝在機架后方。該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可通過選用不同的配套裝置實現運輸、旋耕、播種、施肥等功能,適用于丘陵山地農耕作業。具有價格低廉、操作簡單、一機多用等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實現運輸功能時的主視圖;
[0025]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傳動箱的俯視圖
[0026]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實現旋耕功能時的主視圖;
[0027]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實現播種施肥功能時的主視圖;
[0028]圖中:1、機架;2、傳動裝置;201、小帶輪;202、大帶輪;203、傳動箱;2031、第一傳動軸;2032、第二傳動軸;2033、第三傳動軸;2034、鏈輪;2035、第一主動齒輪;2036、第一從動齒輪;2037、第二主動齒輪;2038、第二從動齒輪;204、萬向軸;3、發動機;4、貨箱;5、控制裝置;501、扶手;502、控制手柄;503、鋼絲軟軸;504、摩擦離合器總成;505、摩擦制動器總成;506、動力分離與制動聯動機構;6、行走機構;601、驅動輪;602、驅動輪支架;603、萬向輪支架;604、萬向輪伸縮桿;605、萬向輪;7、旋耕裝置;701、大鏈輪;702、鏈輪;703、旋耕刀軸;704、鏈輪;705、旋耕刀軸;706、旋耕刀;707、旋耕罩;8、開溝施肥播種裝置;801、肥料箱;802、型孔輪一 ;803、鏈輪一 ;804、種子箱;805、鏈輪二 ;806、型孔輪二 ;807、軟軸;808、組合開溝施肥播種鏟;8081、犁;8082、V型覆土鎮壓輪;809、加強桿;810、輸肥管;811、輸種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9]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實用新型。
[0030]圖1、圖2、圖3及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該獨輪多功能農機具實現不同功能的結構。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
[0031]該獨輪多功能農機具包括:機架1、傳動裝置2、發動機3、貨箱4、控制裝置5、行走機構6、旋耕裝置7、開溝施肥播種裝置8 ;
[0032]行走機構6、旋耕裝置7與傳動裝置2連接,傳動裝置2與發動機3連接,行走機構6和傳動裝置2與控制裝置5連接;
[0033]發動機3安裝在機架I上邊靠前位置,傳動裝置2安裝在機架I前部,控制裝置5在機架I上,貨箱4在機架I正上方偏后位置,旋耕裝置7安裝在傳動箱203后面,開溝施肥播種裝置8安裝在機架I后方,機架I下邊連接有行走機構6。
[0034]如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傳動裝置2包括:小帶輪201、大帶輪202、傳動箱203、萬向軸204 ;
[0035]傳動箱203內包括:第一傳動軸2031、第二傳動軸2032、第三傳動軸2033、鏈輪2034、第一主動齒輪2035、第一從動齒輪2036、第二主動齒輪2037、第二從動齒輪2038 ;
[0036]發動機3的輸出軸上安裝有小帶輪201,小帶輪201通過V型帶與大帶輪(摩擦離合器總成)202傳動連接,大帶輪(摩擦離合器總成)202安裝在第一傳動軸2031的一端,第一傳動軸2031的中間安裝有鏈輪2034與第一主動齒輪2035,第一主動齒輪2035與第一從動齒輪2036傳動連接,第一從動齒輪2036安裝在第二傳動軸2032上,第二傳動軸2032上還安裝有第二主動齒輪2037,第二主動齒輪2037與第二從動齒輪2038傳動連接,第二從動齒輪2038安裝在第三傳動軸2033中間,第三傳動軸2033的一端與萬向軸204傳動連接。
[0037]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行走機構6包括:驅動輪601、驅動輪支架602、萬向輪支架603、萬向輪伸縮桿604、萬向輪605 ;
[0038]驅動輪601與萬向軸204 —端傳動連接,從而將發動機3動力傳遞到驅動輪601,驅動輪601安裝在驅動輪支架602上,驅動輪支架602焊接在機架I前部的下方,萬向輪605安裝在萬向輪伸縮桿604上,萬向輪伸縮桿604與萬向輪支架603通過圓柱銷連接,萬向輪伸縮桿604上鉆有等距等徑的三個通孔,用以調節萬向輪605高度,萬向輪支架603焊接在機架I后部的下方。
[0039]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控制裝置5包括:扶手501、控制手柄502、鋼絲軟軸503、摩擦離合器總成504、摩擦制動器總成505、動力分離與制動聯動機構506、啟動開關;
[0040]控制手柄502安裝在扶手501上,扶手501安裝在機架I后方,摩擦離合器總成504安裝在第一傳動軸2031上,摩擦制動器總成505與驅動輪601連接,驅動輪601為獨輪,萬向輪605安裝于機架后方兩側,通過控制扶手501左右擺動即可控制車體左右轉向;控制手柄502通過鋼絲軟軸503來同時分別控制摩擦離合器總成504與摩擦制動器總成505,從而控制車體起動、制動,使得當摩擦離合器總成504處于分離狀態時摩擦制動器總成505處于制動狀態,從而達到動力分離與制動聯動效果。
[0041 ]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貨箱安裝在機架上方偏后位置,可以裝載運輸貨物。
[0042]如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旋耕裝置7包括:大鏈輪701、鏈輪702、旋耕刀軸703、旋耕刀706、旋耕罩707、鏈輪704 ;
[0043]旋耕裝置7位于機架I正下方,直接與傳動裝置2中的傳動箱203通過螺栓連接,鏈輪2034通過雙排套筒滾子鏈與大鏈輪701傳動連接,大鏈輪701與鏈輪702均安裝在旋耕刀軸703上,鏈輪702通過雙排套筒滾子鏈與鏈輪704傳動連接,鏈輪704安裝在旋耕刀軸703 —端。
[0044]如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開溝施肥播種裝置8包括:肥料箱801、型孔輪一 802、鏈輪一 803、種子箱804、鏈輪二 805、型孔輪二 806、軟軸807、組合開溝施肥播種鏟808、加強桿809、輸肥管810、輸種管811 ;
[0045]組合開溝施肥播種鏟808包括:鏟尖8081、V型覆土鎮壓輪8082、鏟柄8083 ;
[0046]開溝施肥播種裝置8安裝在機架I下方,種子箱804與肥料箱805位于機架I上方,軟軸807 —端與驅動輪601傳動連接,軟軸807另一端與型孔輪一 802傳動連接,鏈輪一803與型孔輪一 802同軸,鏈輪一 803通過雙排套筒滾子鏈與鏈輪二 805傳動連接,鏈輪二805與型孔輪二 806同軸。輸肥管810與輸種管811 —端分別安裝在肥料箱801及種子箱804底部,輸肥管810與輸種管811另一端延伸至組合開溝施肥播種鏟808上,V型覆土鎮壓輪8082安裝于鏟柄8083上,加強桿809 —端連接于傳動箱203后面,加強桿809另一端連接在開溝施肥播種裝置8上,萬向輪605此時起到限深仿形輪的作用。
[0047]如圖1、圖3及圖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當機體上僅安裝貨箱4時,該機具實現運輸功能;當機體上安裝旋耕裝置7時,該機具實現旋耕功能;當機體上安裝開溝施肥播種裝置8時,該機具實現播種施肥功能。即,通過選用不同的配套裝置實現運輸、旋耕、播種、施肥等功能,實現一機多用等特點。
[0048]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應用原理作進一步描述。
[0049]如圖1、圖2、圖3及圖4所示,該獨輪多功能農機具包括機架1、傳動裝置2、發動機3、貨箱4、控制裝置5、行走機構6、旋耕裝置7、開溝施肥播種裝置8。發動機3與傳動裝置2均安裝于車架I前部,貨箱4、旋耕裝置7及開溝施肥播種裝置8則安裝于機架I的中后部分,控制裝置5則分布于機架I上。發動機3與小帶輪201連接,通過帶傳動將動力傳遞給與大帶輪(摩擦離合器總成)202同軸的第一主動齒輪2035及鏈輪2034。
[0050]當機體上僅安裝貨箱4時,通過第一主動齒輪2035、第一從動齒輪2036及第二主動齒輪2037、第二從動齒輪2038兩對齒輪傳動將動力傳遞給第三傳動軸2033,而后傳遞給與之同軸的萬向軸204,最后傳遞至驅動輪601,帶動驅動輪601旋轉,機體前進;
[0051]當機體上安裝旋耕裝置7時,發動機3的一部分動力傳遞至第一主動齒輪2035進而傳遞給驅動輪601,而另一部分動力通過鏈輪2034、大鏈輪701及鏈輪702、鏈輪704的鏈傳動傳遞給旋耕刀軸703,從而通過旋耕刀706實現旋耕作業;
[0052]當機體上安裝開溝施肥播種裝置8時,通過第一主動齒輪2035、第一從動齒輪2036及第二主動齒輪2037、第二從動齒輪2038兩對齒輪傳動將動力傳遞給第三傳動軸2033,而后傳遞給與之同軸的萬向軸204,最后傳遞至驅動輪601,帶動驅動輪601旋轉,機具前進帶動開溝施肥播種裝置8,驅動輪601通過軟軸807將動力傳遞給型孔輪一 802,型孔輪一 802又通過鏈輪一 803及鏈輪二 805 —對鏈傳動將動力傳遞給型孔輪二 806。型孔輪一 802與型孔輪二 806分別控制肥料與種子的下落速度,下落的肥料與種子分別通過輸肥管810及輸種管811落入組合開溝施肥播種鏟808所開溝槽中,再通過V型覆土鎮壓輪8082覆土掩埋。組合開溝施肥播種鏟808的開溝深度通過起限深仿形輪作用的萬向輪605控制。從而實現開溝、施肥、播種及鎮壓的功能。
[0053]在機具啟動前,拉動控制手柄502,使得摩擦離合器總成504分離,摩擦制動器總成505制動,啟動發動機3后,緩慢放松控制手柄502,此時摩擦離合器總成504閉合,摩擦制動器總成505松動。因此,通過控制控制手柄502就能同時控制摩擦離合器總成504及摩擦制動器總成505,從而達到動力分離與制動聯動效果。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簡化了操作。
[005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由機架1、傳動裝置2、發動機3、貨箱4、控制裝置5、行走機構6、旋耕裝置7、開溝施肥播種裝置8、噴藥裝置9等構成。行走機構6、旋耕裝置7與傳動裝置2連接,傳動裝置2與發動機3連接,行走機構6和傳動裝置2與控制裝置5連接。傳動裝置2安裝在機架I前部,發動機3安裝在機架I上邊靠前位置,控制裝置5分布于機架I上,貨箱4在機架I上方偏后位置,旋耕裝置7與傳動箱203配套連接,開溝施肥播種裝置8安裝在機架I后方,行走機構6與機架I連接。該獨輪多功能農機具通過配用不同的機具分別實現運輸、旋耕、播種施肥等作業功能,實現一機多用。利用動力分離與制動聯動機構簡化控制方式,獨輪驅動的方式簡化了機體結構,提高通過性,降低了生產與使用成本,實用性強,具有較強的推廣與應用價值。
[0055]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其特征在于,該機包括發動機、機架、傳動裝置、控制裝置、行走機構及可拆裝的貨箱、旋耕裝置、開溝施肥播種裝置等; 所述發動機安裝在所述機架上方靠前位置,與所述傳動裝置皮帶連接,所述傳動裝置安裝在所述機架前部,與所述行走機構齒輪連接; 所述貨箱與所述機架銷軸鉸接,安裝在所述機架正上方偏后位置; 所述旋耕裝置安裝在機架正下邊靠后位置,經鏈條與所述傳動裝置連接,將動力傳遞給旋耕刀軸,驅動旋耕機耕作; 所述開溝施肥播種裝置用螺栓鉸接與機架下方,排種排肥軸由獨輪經軟軸驅動,用于開溝、施肥、播種及鎮壓。
2.一種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小帶輪、大帶輪、傳動箱、萬向軸; 所述傳動箱內包括:第一傳動軸、第二傳動軸、第三傳動軸、鏈輪、第一主動齒輪、第一從動齒輪、第二主動齒輪、第二從動齒輪; 所述發動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所述小帶輪,所述小帶輪通過V型帶與所述大帶輪傳動連接,所述大帶輪安裝在所述第一傳動軸的一端,所述第一傳動軸的中間安裝有所述鏈輪與第一主動齒輪,所述第一主動齒輪與所述第一從動齒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一從動齒輪安裝在所述第二傳動軸上,所述第二傳動軸上還安裝有所述第二主動齒輪,所述第二主動齒輪與所述第二從動齒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二從動齒輪安裝在所述第三傳動軸中間,所述第三傳動軸的一端與所述萬向軸傳動連接。
3.一種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機構包括:驅動輪、萬向輪、驅動輪支架、萬向輪支架、萬向輪伸縮桿; 所述驅動輪安裝于所述機架前部的前下方,所述萬向輪安裝在所述機架后方兩側,所述驅動輪與所述傳動裝置通過萬向軸連接,所述驅動輪支架、萬向輪支架、萬向輪伸縮桿與所述機架連接。
4.一種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控制手柄、鋼絲軟軸、摩擦離合器總成、摩擦制動器總成及動力分離與制動聯動機構、啟動開關、扶手; 所述扶手安裝在所述機架后部的上方;所述摩擦離合器總成安裝在所述傳動裝置第一軸上,所述摩擦制動器安裝在所述驅動輪上;所述啟制動控制手柄、啟動開關安裝在所述扶手上;所述驅動輪為獨輪,所述萬向輪安裝于所述機架后方兩側,通過控制所述扶手左右擺動即可控制車體左右轉向;所述控制手柄通過所述鋼絲繩來同時聯動控制所述摩擦離合器總成與摩擦制動器總成,從而控制發動機的啟動、驅動輪的制動,使得當所述摩擦離合器處于分離狀態時所述制動器處于制動狀態,從而達到動力分離與制動聯動效果。
5.一種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裝置包括:鏈輪、旋耕刀軸、旋耕刀、旋耕罩; 所述旋耕裝置位于機架正下方,直接與所述傳動裝置中的所述傳動箱通過螺栓連接,動力經鏈輪、雙排套筒滾子鏈傳遞給旋耕刀軸。
6.一種丘陵山地獨輪多功能小型農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開溝施肥播種裝置包括:肥料箱、種子箱、組合開溝施肥播種鏟、加強桿、軟軸、型孔輪、鏈輪、軟管; 所述組合開溝施肥播種鏟包括:鏟尖、鏟柄、V型覆土鎮壓輪; 所述開溝施肥播種裝置安裝在所述機架正下方,所述種子箱與所述肥料箱位于所述機架上方,所述軟軸一端與所述驅動輪傳動連接,所述軟軸另一端與所述型孔輪傳動連接,所述鏈輪與所述型孔輪同軸,所述鏈輪通過雙排套筒滾子鏈與所述鏈輪傳動連接,所述鏈輪與所述型孔輪同軸; 所述輸肥管與所述輸種管一端分別安裝在所述肥料箱及所述種子箱底部,所述輸肥管與所述輸種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組合開溝施肥播種鏟上,所述V型覆土鎮壓輪安裝于所述鏟柄上,所述加強桿一端連接于所述傳動箱后面,所述加強桿另一端連接在所述開溝施肥播種裝置上,所述萬向輪此時起到限深仿形輪的作用。
【文檔編號】A01B51/02GK204259373SQ201420617752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5日
【發明者】楊福增, 崔欣, 楊冬杰, 程志遠 申請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