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可上床的電動輪椅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94673閱讀:840來源:國知局
可上床的電動輪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上床的電動輪椅,它包括主體支架、座椅升降裝置、座椅、驅動裝置,所述座椅升降裝置的上端與主體支架的上端鉸接連接,座椅升降裝置下端與座椅鉸接連接,所述驅動裝置設置于主體支架上,與座椅升降裝置連接。該電動輪椅結構簡單,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勞動量,使身有殘疾的部分群體或是老年人能夠獨立的在床與輪椅之間輕松上下,增加了安全系數。
【專利說明】可上床的電動輪椅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動輪椅,具體涉及一種可上床的電動輪椅。

【背景技術】
[0002]現在身有殘疾的部分群體或是老年人無法在床和輪椅間獨立上下,均需要有家人或護理人員搬運,而市售輪椅大多是從輪椅的舒適性和輕便性出發,輪椅的椅面高度和位置與床無法相配合,不能直接與床對接,這樣一方面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也給身有殘疾的部分群體或老年人帶來諸多不便,同時還增加了上下輪椅的危險性。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領域】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上床的電動輪椅,解決傳統輪椅的椅面高度和位置與床無法相配合,不能直接與床對接,身有殘疾的部分群體或是老年人在床與輪之間上下困難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上床的電動輪椅,它包括主體支架、座椅升降裝置、座椅、驅動裝置,所述座椅升降裝置的上端與主體支架的上端鉸接連接,座椅升降裝置下端與座椅鉸接連接,所述驅動裝置設置于主體支架上,與座椅升降裝置連接。
[0005]所述主體支架包括固定軸、連接轉軸、固定梁、連接方梁、一對立柱、主體支架底座,所述連接方梁的兩端與主體支架底座固定連接,一對立柱對稱設置于連接方梁的兩端,底部分別與主體支架底座固定連接,所述固定軸、連接轉軸、固定梁依次上下平行設置于一對立柱上,所述固定軸設置于立柱頂部,所述連接轉軸、固定軸分別與座椅升降裝置鉸接連接,所述主體支架底座的后端上設有與驅動裝置連接的電動輪,前端設有支撐小輪,主體支架底座的上面平行鉸接設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端部上設有運動前輪,且運動前輪設置于支撐小輪的前方,所述連接桿與驅動裝置連接。
[0006]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一對電推桿1、一對直流電機、電推桿II,所述一對電推桿I對稱設置于連接轉軸、固定梁之間,一對電推桿I底部與固定梁固定連接,頂部與連接轉軸鉸接連接,所述一對直流電機通過電機連接件對稱設置于連接方梁下面,所述電推桿II設置于連接方梁下面,通過與電推桿II連接的開合控制件與設置于主體支架底座上的連接桿連接,所述一對電推桿1、電推桿II分別與直流電機連接。開合控制件前端左右兩端分別同連接桿固定連接,開合控制件具有將直線運動轉化為旋轉運動的功能,當電推桿II伸長時,連接桿張角變大,運動前輪打開;電推桿II收縮時連接桿張角變小,運動前輪閉合。
[0007]所述座椅升降裝置包括機械臂上臂、機械臂下臂、可控氣彈簧,所述機械臂上臂一端與主體支架的固定軸鉸接連接,另一端與座椅鉸接連接,所述機械臂下臂一端與主體支架的連接轉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座椅鉸接連接,且機械臂上臂、機械臂下臂平行設置,所述可控氣彈簧的上端與機械臂下臂鉸接連接,下端與固定梁鉸接連接。
[0008]所述座椅包括靠背、座椅面、扶手、手臂連接件,所述扶手通過扶手圓管設置于座椅面的兩側,扶手以扶手圓管為軸線可向扶手外側轉動90°,所述與扶手配合的手臂連接件與座椅面固定連接,所述手臂連接件的上端、下端分別與機械臂上臂、機械臂下臂鉸接連接。
[0009]它還包括伸縮底板,所述伸縮底板包括上板、下板,所述上板的左右兩側與主體支架底座固定連接,下板的左右兩側與主體支架底座通過導軌滑動連接。
[001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上床的電動輪椅,其有益效果在于,該電動輪椅結構簡單,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勞動量,使身有殘疾的部分群體或是老年人能夠獨立的在床與輪椅之間輕松上下,增加了安全系數。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后視軸測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前視軸測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左視圖。
[0014]圖中標注:
[0015]1.主體支架;2.驅動裝置;3.座椅升降裝置;4.座椅;
[0016]1.1立柱;1.2連接方梁;1.3固定梁;1.4連接轉軸;1.5固定軸;1.6電機連接件;1.7主體支架底座;
[0017]2.1直流電機;2.2電動輪;2.3支撐小輪;2.4運動前輪;2.5電推桿I ;2.6開合控制件;
[0018]3.1機械臂下臂;3.2機械臂上臂;3.3可控氣彈簧;
[0019]4.1手臂連接件;4.2扶手;4.3座椅面;4.4靠背;4.5扶手圓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上床的電動輪椅,進行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
[0021]參照圖1-圖3,本實施例的可上床的電動輪椅,它包括主體支架1、座椅升降裝置
3、座椅4、驅動裝置2,所述座椅升降裝置3的上端與主體支架I的上端鉸接連接,座椅升降裝置3下端與座椅4鉸接連接,所述驅動裝置2設置于主體支架I上,與座椅升降裝置3連接。
[0022]所述主體支架包括固定軸1.5、連接轉軸1.4、固定梁1.3、連接方梁1.2、一對立柱1.1、主體支架底座1.7,所述連接方梁1.2的兩端與主體支架底座1.7固定連接,一對立柱1.1對稱設置于連接方梁1.2的兩端,底部分別與主體支架底座1.7固定連接,所述固定軸
1.5、連接轉軸1.4、固定梁1.3依次上下平行設置于一對立柱1.1上,所述固定軸1.5設置于立柱1.1頂部,所述連接轉軸1.4、固定軸1.5分別與座椅升降裝置3鉸接連接,所述主體支架底座1.7的后端上設有與驅動裝置2連接的電動輪2.2,前端設有支撐小輪2.3,主體支架底座1.7的上面平行鉸接設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端部上設有運動前輪2.4,且運動前輪2.4設置于支撐小輪2.3的外側,所述連接桿與驅動裝置2連接。它還包括伸縮底板,所述伸縮底板包括上板、下板,所述上板的左右兩側與主體支架底座1.7固定連接,下板的左右兩側與主體支架底座1.7通過導軌滑動連接。一方面可以拉出來用來做腳踏板,另一方面可以縮回機身內部以減小所占空間。
[0023]所述驅動裝置2包括一對電推桿I 2.5、電推桿I1、一對直流電機2.1,所述一對電推桿I 2.5對稱設置于連接轉軸1.4、固定梁1.3之間,電推桿I 2.5底部與固定梁1.3固定連接,頂部與連接轉軸1.4鉸接連接,所述一對直流電機2.1通過電機連接件1.6設置于連接方梁1.2下面,所述電推桿II設置于連接方梁1.2下面,通過連接件與設置于主體支架底座1.7上的連接桿連接,所述電推桿I 2.5、電推桿II分別與直流電機2.1連接。
[0024]所述座椅升降裝置3包括機械臂上臂3.2、機械臂下臂3.1、可控氣彈簧3.3,所述機械臂上臂3.2 一端與主體支架I的固定軸1.5鉸接連接,另一端與座椅4鉸接連接,所述機械臂下臂3.1 一端與主體支架I的連接轉軸1.4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座椅4鉸接連接,且機械臂上臂3.2、機械臂下臂3.1平行設置,所述可控氣彈簧3.3的上端與機械臂下臂3.1鉸接連接,下端與固定梁鉸1.3接連接,其功能是在機械臂上臂3.2、機械臂下臂3.1或電推桿I 2.5發生故障時起保護作用;在某些情況下替代電推桿I 2.5做推動裝置。
[0025]所述座椅4包括靠背4.4、座椅面4.3、扶手4.2、手臂連接件4.1,所述扶手4.2通過扶手圓管4.5設置于座椅面4.3的兩側,扶手4.2以扶手圓管4.5為軸線可向扶手4.2外側轉動90°,所述與扶手4.2配合的手臂連接件4.1與座椅面4.3固定連接,所述手臂連接件4.1的上端、下端分別與機械臂上臂3.2、機械臂下臂3.1鉸接連接。
[0026]本輪椅還包括控制系統,由蓄電池引出,其中一路與電推桿I 2.5配合,用來控制座椅的升降和運動前輪2.4的開合,另一路與直流電機2.1連接,用來控制輪椅的走停和行走的方向。
[0027]當從床上到輪椅時,抬高機械臂下臂3.1與機械臂上臂3.2,使座椅面4.3升高高過床面,收起運動前輪2.4,使支撐小輪2.3落地,以降低主體支架底座1.7的高度,將輪椅向前移動使主體支架底座1.7伸入床面下方,同時座椅面4.3在床面的上方,降低機械臂下臂3.1與機械臂上臂3.2,使座椅面4.3落在床上,將方向控制器折回,將扶手4.2打開,人可以方便的坐上輪椅,做好以后合上扶手4.2,提升械臂下臂3.1與機械臂上臂3.2,使座椅面4.3離開床面以減小摩擦,通過控制裝置將輪椅從床上移開,最后將運動前輪2.4歸位。
[0028]當從輪椅到床上時,升起機械臂下臂3.1與機械臂上臂3.2,使座椅面4.3升高高過床面,打開運動前輪2.4,使支撐小輪2.3著地,以降低主體支架底座1.7的高度,繼續前進使主體支架底座1.7進入床下方,而座椅面4.3在床上放,降下機械臂下臂3.1與機械臂上臂3.2使座椅面4.3貼緊床面,打開扶手4.2,乘坐者可以輕易移動到床上,最后抬高座椅面4.3,將輪椅移走。
【權利要求】
1.一種可上床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體支架、座椅升降裝置、座椅、驅動裝置,所述座椅升降裝置的上端與主體支架的上端鉸接連接,座椅升降裝置下端與座椅鉸接連接,所述驅動裝置設置于主體支架上,與座椅升降裝置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上床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支架包括固定軸、連接轉軸、固定梁、連接方梁、一對立柱、主體支架底座,所述連接方梁的兩端與主體支架底座固定連接,一對立柱對稱設置于連接方梁的兩端,底部分別與主體支架底座固定連接,所述固定軸、連接轉軸、固定梁依次上下平行設置于一對立柱上,所述固定軸設置于立柱頂部,所述連接轉軸、固定軸分別與座椅升降裝置鉸接連接,所述主體支架底座的后端上設有與驅動裝置連接的電動輪,前端設有支撐小輪,主體支架底座的上面平行鉸接設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端部上設有運動前輪,且運動前輪設置于支撐小輪的前側,所述連接桿與驅動裝置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上床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一對電推桿1、一對直流電機、電推桿II,所述一對電推桿I對稱設置于連接轉軸、固定梁之間,一對電推桿I底部與固定梁固定連接,頂部與連接轉軸鉸接連接,所述一對直流電機通過電機連接件對稱設置于連接方梁下面,所述電推桿II設置于連接方梁下面,通過與電推桿II連接的開合控制件與設置于主體支架底座上的連接桿連接,所述一對電推桿1、電推桿II分別與直流電機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上床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升降裝置包括機械臂上臂、機械臂下臂、可控氣彈簧,所述機械臂上臂一端與主體支架的固定軸鉸接連接,另一端與座椅鉸接連接,所述機械臂下臂一端與主體支架的連接轉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座椅鉸接連接,且機械臂上臂、機械臂下臂平行設置,所述可控氣彈簧的上端與機械臂下臂鉸接連接,下端與固定梁鉸接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上床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靠背、座椅面、扶手、手臂連接件,所述扶手通過扶手圓管設置于座椅面的兩側,扶手以扶手圓管為軸線可向扶手外側轉動90°,所述與扶手配合的手臂連接件與座椅面固定連接,所述手臂連接件的上端、下端分別與機械臂上臂、機械臂下臂鉸接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上床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伸縮底板,所述伸縮底板包括上板、下板,所述上板的左右兩側與主體支架底座固定連接,下板的左右兩側與主體支架底座通過導軌滑動連接。
【文檔編號】A61G5/04GK204181811SQ201420470513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0日
【發明者】王炳文 申請人:青島豐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