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椎體擴張復位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799066閱讀:284來源:國知局
一種椎體擴張復位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椎體擴張復位器,包括手柄和導桿,所述導桿為內外套管結構,所述外套管與內套管前端固定連接,所述外套管前端沿導桿軸向方向均勻設有至少六條開縫,所述外套管末端設有柱狀擴張部,所述內套管末端表面設有螺紋且伸出外套管;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為中央設有與內套管末端螺紋相匹配螺紋的空心手柄,所述第二手柄包括前部卡鉗柄和后部受力柄組成,所述后部受力柄中央設有盲管,所述盲管直徑大于內套管直徑。本實用新型利用金屬彈性進行可控機械擴張,且可多次反復擴張,有利于對球囊難以復位的骨折進行復位。
【專利說明】一種椎體擴張復位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手術器械,具體涉及一種椎體擴張復位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口老齡化,骨質疏松癥日益成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骨折是骨質疏松癥危害最大的并發癥,其中,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又是最常見的骨質疏松性骨折,接近全部骨質疏松性骨折的一半。美國每年新增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約70萬。根據我國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和50歲以上人口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發病率估算,我國目前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病例數已達3000萬,而且正以每年181萬例的數量增加,相當于每17.4秒就增加一例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常起病隱匿,不能得到及時診斷,發現時往往留有嚴重后凸畸形。而且,椎體骨折后因疼痛、臥床,導致活動減少,骨量進一步丟失,發生再骨折,形成惡性循環,許多患者最終因并發癥而死亡,美國報道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保守治療4年死亡率高達50%。即使采用開放手術內固定,由于骨質疏松,內固定松動率也高達25%,被列為相對禁忌證。
[0003]椎體后凸成形術(Kyphoplasty,KP)于上世紀末問世,是治療椎體壓縮骨折的新興微創技術。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2699259U公開了一種椎體擴張球囊套件,包括可膨脹球囊、外套管、中空的內套管、三通連接件和容置于內套管內的加強絲,內套管插裝在外套管中,內套管與外套管之間具有間隙,內套管的一端穿過三通連接件,三通連接件的分支管和可膨脹球囊的內腔以及外套管與內套管之間的間隙構成一個封閉通道,在位于可膨脹球囊內的內套管上設置有顯影環,所述的三通連接件的分支管的進口處安裝有單向閥。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進行手術時,將抽癟可膨脹球囊的本實用新型插入工作通道,通過在X影響中觀看顯影環的位置,從而確定是否達到手術部位,然后在單向閥上連接壓力泵,進行注液擴張操作,然后拔出加強絲,從其尾部注入骨水泥,而后抽癟可膨脹球囊,拔出上述套件即可完成手術。
[0004]上述技術方案中,由于采用的是球囊擴張,而球囊擴張是一種柔性擴張,擴張力量有限,對于部分骨折難以復位。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椎體擴張復位器,利用金屬彈性進行可控機械擴張,且可多次反復擴張,有利于對球囊難以復位的骨折進行復位。
[0006]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椎體擴張復位器,包括手柄和導桿,所述導桿為內外套管結構,所述外套管與內套管前端固定連接,所述外套管前端沿導桿軸向方向均勻設有至少6條開縫,所述外套管末端設有柱狀擴張部,所述內套管末端表面設有螺紋且伸出外套管;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為中央設有與內套管末端螺紋相匹配螺紋的空心手柄,所述第二手柄包括前部卡鉗柄和后部受力柄組成,所述后部受力柄中央設有盲管,所述盲管直徑大于內套管直徑。
[0007]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外套管長為220mm,內徑為2.1mm,外徑為3.4mm。
[0008]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內套管為實心桿,直徑為2.0mm,長為250mm。
[0009]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外套管與內套管前端無縫焊接固定,所述無縫焊接固定部分長度為2mm。
[0010]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外套管前端沿導桿軸向方向均勻設有六條開縫,所述開縫長度為25mm。
[0011]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柱狀擴張部長度為10mm,外徑為10mm。
[0012]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內套管末端表面螺紋長度為50mm。
[0013]進一步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手柄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為長20mm,直徑1mm的空心圓柱,所述后部厚10mm,外徑40mm,所述后部均勻設有四個防滑缺口。
[0014]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盲管直徑為2.5mm。
[0015]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為,將導桿經皮置入壓縮骨折椎體內,將第一手柄套入內套管螺紋,旋轉第一手柄,第一手柄沿螺紋前進,當第一手柄前進超過30mm后,外套管前端開縫部即像燈籠一樣擴張,當第一手柄前進至50mm時,外套管前端擴張至最大,從而起到復位并撐開椎體壓縮骨折的作用;再將第一手柄旋出,將第二手柄的后部受力柄中央盲管套入內套管末端,將第二手柄前部卡槽柄卡于外套管末端的柱狀擴張部,第二手柄的前部卡槽柄和后部受力柄相對用力,將外套管后拉,外套管前端擴張狀態消失,恢復原狀,此時將導桿從椎體內取出,再注入骨水泥。
[0016]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0017]1.本實用新型的外套管和內套管一端固定,并在外套管的前端均勻設置開縫部,通過第一手柄沿內套管向前端推動外套管,實現外套管前端開縫部的擴張,再通過第二手柄的前部卡槽柄卡于外套管末端的柱狀擴張部,前部卡槽柄和后部受力柄相對用力,將外套管后拉,外套管前端擴張狀態;該復位器替代了傳統的擴張球囊,價格便宜、操作簡單、可控性強。
[0018]2.本實用新型的內套管末端和第一手柄中央設有相匹配的螺紋,第一手柄通過螺紋實現外套管的線性推進,從而使得開縫部可以逐漸穩定地擴張,可以減小對椎體的損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實施例一中本實用新型擴張狀態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實施例二中本實用新型恢復狀態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圖1中第一手柄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是圖2中第二手柄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導桿的剖面圖。
[0024]其中:1、外套管;2、內套管;3、開縫;4、柱狀擴張部;5、螺紋;6、第一手柄;7、第二手柄;8、空心圓柱;9、防滑缺口 ;10、卡鉗柄;11、受力柄;12、盲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6]實施例一:參見圖1至5所示,一種椎體擴張復位器,包括手柄和導桿,所述導桿為內外套管結構,所述外套管I與內套管2前端固定連接,所述外套管前端沿導桿軸向方向均勻設有至少六條開縫3,所述外套管末端設有柱狀擴張部4,所述內套管末端表面設有螺紋5且伸出外套管;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手柄6和第二手柄7,所述第一手柄為中央設有與內套管末端螺紋相匹配螺紋的空心手柄,所述第二手柄包括前部卡鉗柄10和后部受力柄11組成,所述后部受力柄中央設有盲管12,所述盲管直徑大于內套管直徑。
[0027]本實施例中,所述外套管長為220mm,內徑為2.1mm,外徑為3.4m ;所述內套管為實心桿,直徑為2.0mm,長為250mm。
[0028]所述外套管與內套管前端無縫焊接固定,所述無縫焊接固定部分長度為2mm。
[0029]所述外套管前端沿導桿軸向方向均勻設有六條開縫,所述開縫長度為25mm。
[0030]所述柱狀擴張部長度為10mm,外徑為10mm。
[0031]所述內套管末端表面螺紋長度為50mm。
[0032]所述第一手柄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為長20mm,直徑1mm的空心圓柱8,所述后部厚10mm,外徑40mm,所述后部均勻設有四個防滑缺口。
[0033]所述盲管直徑為2.5mm。
[0034]本實用新型的椎體擴張復位器采用醫用鈦合金制造,耐高溫高壓滅菌。
[0035]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先將導桿經皮置入壓縮骨折椎體內,將第一手柄套入內套管螺紋,旋轉第一手柄,第一手柄沿螺紋前進,當第一手柄前進超過30mm后,外套管前端開縫部即像燈籠一樣擴張,當第一手柄前進至50mm時,外套管前端擴張至最大,從而起到復位并撐開椎體壓縮骨折的作用;再將第一手柄旋出,將第二手柄的后部受力柄中央盲管套入內套管末端,將第二手柄前部卡槽柄卡于外套管末端的柱狀擴張部,第二手柄的前部卡槽柄和后部受力柄相對用力,將外套管后拉,外套管前端擴張狀態消失,恢復原狀,此時將導桿從椎體內取出,再注入骨水泥。
【權利要求】
1.一種椎體擴張復位器,包括手柄和導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桿為內外套管結構,所述外套管與內套管前端固定連接,所述外套管前端沿導桿軸向方向均勻設有至少六條開縫,所述外套管末端設有柱狀擴張部,所述內套管末端表面設有螺紋且伸出外套管;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為中央設有與內套管末端螺紋相匹配螺紋的空心手柄,所述第二手柄包括前部卡鉗柄和后部受力柄組成,所述后部受力柄中央設有盲管,所述盲管直徑大于內套管直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椎體擴張復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長為220_,內徑為2.1mm,夕卜徑為3.4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椎體擴張復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套管為實心桿,直徑為2.0mm,長為25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椎體擴張復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與內套管前端無縫焊接固定,所述無縫焊接固定部分長度為2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椎體擴張復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前端沿導桿軸向方向均勻設有六條開縫,所述開縫長度為25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椎體擴張復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狀擴張部長度為1mm,外徑為 10mnin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椎體擴張復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套管末端表面螺紋長度為50m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椎體擴張復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為長20mm,直徑1mm的空心圓柱,所述后部厚1mm,外徑40mm,所述后部均勻設有四個防滑缺口。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椎體擴張復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盲管直徑為2.5mm。
【文檔編號】A61B17/56GK204106169SQ201420572203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30日
【發明者】周軍, 楊惠林, 薛婷, 孟斌, 王根林, 朱雪松, 孫佳佳 申請人: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