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泄漏檢測器以及內窺鏡清洗消毒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847719閱讀:334來源:國知局
泄漏檢測器以及內窺鏡清洗消毒機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一種向需要密閉性的對象物的內部注入加壓空氣并根據注入后的內壓變化進行泄漏判定的泄漏檢測器以及內窺鏡清洗消毒機。



背景技術:

例如在醫療領域使用的內窺鏡在使用后要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以防止感染病等。一般來說,在這樣的清洗/消毒處理中使用液體,因此在由于外皮的損傷、連接部的松弛等而不能保持內窺鏡的密閉性的情況下,水、清洗液等液體進入內部,有可能引起以攝像元件為首的電氣系統的故障等。因此,在對內窺鏡進行清洗/消毒處理時,需要事先進行泄漏檢測。

作為用于使這樣的需要密閉性的對象物的泄漏判定自動化的方法,已知一種向對象物的內部注入加壓空氣并測定放置一定時間后的壓力變化由此進行泄漏判定的技術。在此,注入加壓空氣后的對象物的內部壓力不只是在該加壓空氣泄漏時發生變動,在伴隨著對象物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而溫度發生變化從而加壓空氣發生了熱收縮或熱膨脹的情況下,注入加壓空氣后的對象物的內部壓力也發生變動。

因此,作為用于消除這樣的干擾的影響來提高泄漏判定的精度的技術,在例如日本特開2003-186551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在通過被加熱或冷卻過的水來使檢查對象物的溫度跟蹤環境溫度的跟蹤控制之后進行泄漏判定的技術。

然而,如上述的日本特開2003-186551號公報所公開的技術那樣,為了使對象物的溫度跟蹤時刻變化的環境溫度而需要進行精密的控制。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對象物的溫度與環境溫度不同的情況下也能夠以簡單的結構高精度地進行自動泄漏判定的泄漏檢測器和內窺鏡清洗消毒機。



技術實現要素: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所涉及的泄漏檢測器包括:連接部,其能夠與對象物的內部以能夠連通的方式連接;送氣部,其用于將氣體經由所述連接部送到所述對象物的內部;內壓測定部,其用于測定所述對象物的內壓;溫度測定部,其用于測定所述對象物的表面溫度;以及恒溫部,其至少在由所述內壓測定部進行測定的過程中向所述對象物的表面供給能量,來使所述對象物的表面溫度的變化收斂于規定范圍。

另外,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所涉及的內窺鏡清洗消毒機包括將所述對象物設為內窺鏡的第七發明所記載的泄漏檢測器,所述連接部具有與所述內窺鏡的內部連通的內窺鏡連接部,所述收容部是用于使所述內窺鏡與藥液接觸的處理槽。此處所說的接觸還包含例如浸漬內窺鏡的行為、向內窺鏡噴淋的行為中的任一個。

附圖說明

圖1涉及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是示出與內窺鏡連接的泄漏檢測器的基本結構的框圖。

圖2同上,是示出針對內窺鏡的泄漏判定例程的流程圖。

圖3涉及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是示出與內窺鏡連接的泄漏檢測器的基本結構的框圖。

圖4同上,涉及第一變形例,是示出與內窺鏡連接的泄漏檢測器的基本結構的框圖。

圖5同上,涉及第二變形例,是示出與內窺鏡連接的泄漏檢測器的基本結構的框圖。

圖6同上,涉及第三變形例,是示出與內窺鏡連接的泄漏檢測器的基本結構的框圖。

圖7同上,涉及第四變形例,是示出與內窺鏡連接的泄漏檢測器的基本結構的框圖。

圖8同上,涉及第五變形例,是示出與內窺鏡連接的泄漏檢測器的基本結構的框圖。

圖9涉及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是示出內窺鏡清洗消毒機內的與內窺鏡連接的泄漏檢測器的基本結構的框圖。

圖10同上,是內窺鏡清洗消毒機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方式。附圖涉及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圖1是示出與內窺鏡連接的泄漏檢測器的基本結構的框圖,圖2是示出針對內窺鏡的泄漏判定例程的流程圖。

圖1所示的本實施方式的泄漏檢測器1是例如將醫療用的內窺鏡2作為對象物來進行泄漏判定的泄漏檢測器,該泄漏檢測器1構成為具有泄漏檢測器主體5、用于測定內窺鏡2的表面溫度的溫度測定部6、用于將內窺鏡2的表面溫度T維持在規定范圍內的恒溫部7以及用于進行這些泄漏檢測器主體5和恒溫部7的控制的控制部8。

在此,作為泄漏判定對象物的內窺鏡2具有:細長的插入部10,其具有撓性;操作部11,其與插入部10的基端側連接;連結線(通用線)12,其從操作部11的側部延伸出,具有撓性;連接器部13,其設置于該連結線12的端部,裝卸自如地與未圖示的光源裝置連接;以及電連接器部14,其設置于該連接器部13的側部,能夠經由信號線纜裝卸自如地與未圖示的視頻處理器連接。

插入部10構成為具有:柔軟的撓性管部15,其具有撓性;彎曲部16,其設置于該撓性管部15的前端側,能夠通過操作部11的操作而彎曲;以及前端部17,其設置于該彎曲部16的前端側,設置有未圖示的觀察光學系統、照明光學系統等。

在前端部17設置有送氣送水噴嘴20a,該送氣送水噴嘴20a用于將從送氣送液管20供給的清洗液、氣體向未圖示的觀察光學系統的外表面的光學構件噴出。另外,在前端部17設置有吸引口21a,該吸引口21a是用于進行處置器具的貫通以及體內的液體的吸引等的處置器具通道21的前端側的開口。并且,在前端部17設置有送液口22a,該送液口22a用于將從前方送水用送液管22供給的液體向觀察對象物噴出。

在操作部11設置有用于進行送氣操作、送水操作的送氣送水操作按鈕、用于進行吸引操作的吸引操作按鈕、用于進行彎曲部16的彎曲操作的彎曲操作旋鈕以及用于對視頻處理器進行遠程操作的多個遙控開關(均未圖示),還設置有與處置器具通道21連通的開口即處置器具插入口21b。

在連接器部13設置有裝卸自如地與內置于未圖示的光源裝置的氣體供給源連接的氣體供給管頭25以及裝卸自如地與作為液體供給源的未圖示的送水罐連接的送水罐加壓管頭26和液體供給管頭27。另外,在送水罐加壓管頭26和液體供給管頭27的背面側設置有用于從吸引口21a進行吸引的與未圖示的吸引源連接的吸引管頭28。另外,在吸引管頭28附近設置有用于從送液口22a進行送水的與未圖示的送水單元連接的注入管頭29。

并且,在連接器部13設置有通氣部30。該通氣部30是用于將空間部32與內窺鏡外部連通的連通孔,該空間部32是貫通于內窺鏡2的內部的管路的外表面與內窺鏡2的外殼構件(外皮部)之間的被水密地密封的區域。在該通氣部30裝卸自如地安裝防水蓋31,由此,在內窺鏡2的使用時等,空間部32被水密地密封。

此外,像這樣構成的內窺鏡2以被檢者的體溫、電氣部件發出的熱以及照明光等為熱源而被加熱,因此通常緊接在使用后的溫度為比環境溫度高的高溫。

泄漏檢測器主體5具有作為送氣部的氣泵50。該氣泵50例如是隔膜型的氣泵,在氣泵50的噴出口連接空氣供給管路51的一端側。

另一方面,在空氣供給管路51的另一端側設置有作為連接部的連接器52。該連接器52具有相對于設置于內窺鏡2的連接器部13的通氣部30裝卸自如的結構,通過與形成于防水蓋31的通氣部30連接,能夠將空氣供給管路51與內窺鏡2的內部(空間部32)連通。

另外,在空氣供給管路51的中途插入安裝有開閉閥53。該開閉閥53根據來自控制部8的控制信號來進行開閉動作,在處于開閥狀態時,使空氣供給管路51的上游側管路部51a(即,氣泵50側的管路部)與下游側管路部51b(即,連接器52側的管路部)連通。由此,能夠將來自氣泵50的氣體導入內窺鏡2的空間部32內。作為所述氣體,不特別地進行限定,例如能夠使用空氣。另外,氣體也可以是壓縮氣體。

另一方面,開閉閥53在處于閉閥狀態時,將空氣供給管路51的上游側管路部51a與下游側管路部51b切斷(將氣泵50側切斷)。由此,空氣供給管路51的下游側管路部51b能夠與內窺鏡2的空間部32形成一體的封閉空間。

另外,在空氣供給管路51的上游側管路部51a設置有大氣釋放閥54和溢流閥55。大氣釋放閥54根據來自控制部8的控制信號而進行開閉動作,在處于開閥狀態時,將上游側管路部51a開放到大氣。另外,在成為上游側管路部51a的管路內壓力為預先設定的壓力以上的過壓狀態時,溢流閥55能夠以機械方式進行開閥動作來將上游側管路部51a開放到大氣。

另外,在空氣供給管路51的下游側管路部51b設置有用于對空氣供給管路51的管路內壓力進行測定的表壓傳感器56。在開閉閥53被閉閥而由下游側管路部51b和空間部32形成封閉空間時,該表壓傳感器56能夠作為測定泄漏判定的對象物即內窺鏡2的內壓的內壓測定部發揮作用。

溫度測定部6包括例如具備熱電偶或測溫電阻體的溫度傳感器。該溫度測定部6通過以與作為對象物的內窺鏡2的表面接觸的方式配置,能夠測量內窺鏡2的表面溫度T。或者,將溫度測定部6以非接觸的狀態配置在內窺鏡2附近,通過對測定結果施加規定的校正,也能夠間接地測定表面溫度T。另外,在內窺鏡2的內部內置有溫度傳感器的情況下,也能夠構成為使用內置的溫度傳感器來代替溫度測定部6,基于測定出的內窺鏡2的內部溫度來估計表面溫度。或者,也能夠由紅外線傳感器等那樣的非接觸式的溫度傳感器來構成溫度測定部6,構成為通過基于熱成像的圖像處理來測量表面溫度T。

恒溫部7構成為具有例如能夠對內窺鏡2的表面供給遠紅外線的遠紅外線照射部60。在此,使用遠紅外線作為所述能量,通過向對象物照射遠紅外線能夠防止對象物的溫度下降。

通過控制部8中的相位控制來例如對向該遠紅外線照射部60供給的交流電流的每個周期內的接通時間的比例進行控制,由此對該遠紅外線照射部60的遠紅外線的照射量進行控制。而且,通過像這樣控制遠紅外線的照射量,遠紅外線照射部60能夠使內窺鏡2的表面溫度收斂在規定的范圍內。

接著,按照圖2的泄漏判定例程的流程圖來說明由控制部8執行的內窺鏡2的泄漏判定。該例程是在泄漏檢測器主體5的連接器52與內窺鏡2的通氣部30連接并將內窺鏡2相對于溫度測定部6和恒溫部7設置在預先設定的位置之后啟動的。此外,作為本實施方式的對象物的內窺鏡2是長條狀,因此例如圖1所示那樣以卷繞成環狀的狀態被設置于泄漏檢測器1。

當該例程啟動時,控制部8首先在步驟S101中將當前(即,緊接在泄漏判定控制開始之后)由溫度測定部6測量出的內窺鏡2的表面溫度T設定為目標溫度Tt。

在接下來的步驟S102中,控制部8開始進行用于將內窺鏡2的表面溫度T保持為目標溫度Tt的溫度保持控制。在此,該溫度保持控制是通過根據目標溫度Tt和當前的表面溫度T來對例如向遠紅外線照射部60的電力供給量(即,針對內窺鏡2的遠紅外線的照射量)進行反饋控制而進行的。

在接下來的步驟S103中,控制部8開始進行使泄漏檢測器主體5向內窺鏡2內供給空氣的供給控制。即,控制部8對開閉閥53進行開閥控制并對大氣釋放閥54進行閉閥控制,之后驅動氣泵50,由此開始向內窺鏡2內供給空氣。

然后,當從步驟S103進入步驟S104時,控制部8檢查是否從開始供給空氣起經過了設定時間t0以上。在此,設定時間t0被設定為在該時間內例如通過由氣泵50進行空氣供給足以使內窺鏡2的內壓P上升到預先設定的壓力P0。

然后,在步驟S104中判定為從開始供給空氣起的經過時間為設定時間t0以上的情況下,控制部8進入步驟S109,在判定為內窺鏡2發生了明顯的泄漏之后,進入步驟S110。

另一方面,在步驟S104中判定為從開始供給空氣起的經過時間小于設定時間t0的情況下,控制部8進入步驟S105,檢查由表壓傳感器56測定的內窺鏡2的內壓P是否達到了設定壓力P0。

然后,在步驟S105中判定為內窺鏡2的內壓P小于設定壓力P0的情況下,控制部8返回步驟S104。

另一方面,在步驟S105中判定為內窺鏡2的內壓P達到了設定壓力P0的情況下,控制部8進入步驟S106,使氣泵50停止而結束空氣的供給控制,并且對控制閥53進行閉閥控制來將空氣密封在內窺鏡2的空間部32內和空氣供給管路51的下游側管路部51b內。

然后,當進入步驟S107時,控制部8檢查在將空氣密封之后是否經過了預先設定的泄漏判定時間t1。

然后,在步驟S107中判定為尚未經過泄漏判定時間t1的情況下,控制部8原樣待機。

另一方面,在步驟S107中判定為經過了泄漏判定時間t1的情況下,控制部8進入步驟S108,根據從將空氣密封起直到經過泄漏判定時間t1為止的內窺鏡2的內壓P的變化來進行內窺鏡2是否發生了泄漏的判定,之后,進入步驟S110。

然后,當從步驟S108或步驟S109進入步驟110時,控制部8停止向遠紅外線照射部60的電力供給來結束對內窺鏡2的溫度保持控制,在接下來的步驟S111中,對控制閥53和大氣釋放閥54進行開閥控制來將內窺鏡2內的空氣釋放到大氣,之后,結束例程。

根據這樣的實施方式,將空氣供給管路51與內窺鏡2的內部的空間部32連接來將空氣送到該空間部32,在根據由于該空氣引起的內窺鏡2的內壓的變化來進行泄漏判定時,通過從遠紅外線照射部60對內窺鏡2的表面照射遠紅外線的能量供給控制,來將由溫度測定部6測定的內窺鏡2的表面溫度T維持為泄漏判定開始時的溫度Tt(即,使內窺鏡2的表面溫度T的變化收斂于以目標溫度Tt為基準的規定范圍),由此在內窺鏡2的溫度T與環境溫度不同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由于空氣熱收縮而內壓變化等所引起的錯誤判定,能夠在短時間內高精度地進行自動泄漏判定。

即,在泄漏判定時,通過內窺鏡2的表面溫度T的維持,不使內窺鏡2自身的溫度跟蹤環境溫度而保持固定,由此能夠消除內窺鏡2的溫度與環境溫度的溫度差所致的干擾的影響。因而,不需要用于使內窺鏡2的溫度跟蹤環境溫度的時間,能夠在短時間內高精度地進行自動泄漏判定。換言之,著眼于緊接在使用之后的成為高溫的內窺鏡2主要通過與外部空氣接觸的表面處的熱交換而花費規定時間被冷卻的情形,通過表面溫度T的管理來抑制內窺鏡2自身的溫度變化,由此能夠可靠地消除環境溫度對內窺鏡2產生的影響,能夠在短時間內高精度地進行自動泄漏判定。

在該情況下,特別地,在內部的空間部32為長條且細的管狀的內窺鏡2中,難以使冷卻用的空氣等在空間部32內循環,因此為了將內窺鏡2自身的溫度冷卻到環境溫度需要長時間,但是本實施方式的泄漏檢測器1不是使內窺鏡2的溫度跟蹤環境溫度而是在維持內窺鏡2的溫度的狀態下進行泄漏判定,因此能夠在短時間內開始自動泄漏判定,并且能夠確保高的判定精度。

接著,圖3涉及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圖3是示出與內窺鏡連接的泄漏檢測器的基本結構的框圖。此外,在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中說明了通過照射以遠紅外線為代表的光能量來對內窺鏡2的表面直接加熱以將表面溫度T維持為目標溫度Tt的結構,但是本實施方式的不同點主要在于通過對內窺鏡2的環境進行加熱等來將表面溫度T維持為目標溫度Tt。此外,對與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附加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

如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恒溫部7構成為例如具有能夠對內窺鏡2的環境進行加熱的作為熱源部的加熱器65。在本實施方式中,加熱器65例如包括電熱線加熱器,能夠配置在內窺鏡2附近。

與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在控制部8中根據目標溫度Tt和內窺鏡2的表面溫度T對該加熱器65進行反饋控制。由此,加熱器65能夠對內窺鏡2的環境進行加熱來對該內窺鏡2的表面供給熱能量。

在泄漏檢測器自身不具有如下述變形例所示那樣的送風部的情況下,優選具備被加熱后的環境能夠迅速地到達內窺鏡2的結構。

例如優選的是,泄漏檢測器自身的內窺鏡收容部、或用于收容泄漏檢測器和內窺鏡的收容部具有容易引起氣體的對流的形狀。

作為其它的例子,優選的是,一并使用泄漏檢測器和引起氣體的對流的送風部。

另外,作為其它的例子,優選的是,將熱源部配置在內窺鏡附近。

根據這樣的結構,能夠起到與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同樣的效果。在此,在通過環境向內窺鏡2的表面供給能量的本實施方式中,例如圖4~圖8所示那樣能夠進行各種變形。

圖4涉及本實施方式的第一變形例,圖4是示出與內窺鏡連接的泄漏檢測器的基本結構的框圖。

如圖4所示,在本變形例中,恒溫部7構成為具有用于向內窺鏡2送風的作為送風部的送氣泵70、與該送氣泵70連結的送氣通路71以及插入安裝于該送氣通路71的中途的作為熱源部的加熱器72。而且,該恒溫部7以使在送氣通路71的下游端開口的送風口71a指向內窺鏡2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夠將由加熱器72加熱過的空氣作為環境來向內窺鏡2的周圍供給。

在此,為了高精度地管理內窺鏡2的環境溫度,期望泄漏檢測器1具有用于收容內窺鏡2的收容部75。在該情況下,送氣通路71的下游側與收容部75連結,在該送氣通路71的下游端開口的送風口71a在收容部75內被配置為面對內窺鏡2。

另外,在收容部75設置有用于通過來自恒溫部7的送風來將剩余的空氣排出的排氣口76。在供給由恒溫部7加熱過的空氣的本變形例中,期望該排氣口76被設置在收容部75的下部,通過像這樣構成,能夠將從恒溫部7供給的溫暖的空氣高效地儲存在收容部75內。

此外,在像這樣具備收容部75的結構中,期望采用與在收容部75收容內窺鏡2后的規定的定時(例如緊接在內窺鏡2被收容于收容部75之后的定時)由溫度測定部6測量出的溫度相同的溫度、或對測量出的溫度加上和減去規定的溫度所得到的規定范圍的溫度來作為目標溫度Tt。

接著,圖5涉及本實施方式的第二變形例,圖5是示出與內窺鏡連接的泄漏檢測器的基本結構的框圖。

如圖5所示,在本變形例中,恒溫部7除了具有上述的第一變形例的結構以外,還在送氣通路71中的加熱器72的下游側具有第二溫度測定部80。

在這樣的結構中,例如在控制部8中根據目標溫度Tt與由第二溫度測定部80測量出的溫度T2之間的關系,對從恒溫部7送出的空氣的溫度進行反饋控制,由此能夠進行針對內窺鏡2的表面的精度更高的溫度控制。

接著,圖6涉及本實施方式的第三變形例,圖6是示出與內窺鏡連接的泄漏檢測器的基本結構的框圖。

如圖6所示,在本變形例中,恒溫部7除了具有上述的第二變形例的結構以外,還在送氣通路71中的第二溫度測定部80的下游側具有三通閥81。

該三通閥81例如能夠在第二溫度測定部80的下游側選擇性地進行送氣通路71中途的連通、切斷或開放到大氣。

在這樣的結構中,例如通過控制部8對三通閥81的控制,在由第二溫度測定部80測量的溫度T2達到目標溫度Tt為止的期間內,將送氣通路71的中途開放到大氣,在溫度T2達到目標溫度Tt之后將送氣通路71的中途切換為連通狀態,由此能夠高效地控制收容部75內的環境溫度。

在此,例如也能夠如圖6中所示的那樣,在收容部75的排氣口76設置第三溫度測定部82,在由該第三溫度測定部82測量出的溫度T3達到目標溫度Tt時,判斷為收容部75內整體的環境溫度達到目標溫度Tt,從而使恒溫部7自身停止。

接著,圖7涉及本實施方式的第四變形例,圖7是示出與內窺鏡連接的泄漏檢測器的基本結構的框圖。

如圖7所示,在本變形例中,恒溫部7除了具有上述的第二變形例的結構以外,還具有在送氣通路71上從第二溫度測定部80的下游側分支出的分支通路85以及插入安裝于這些送氣通路71與分支通路85之間的分支部的三通閥86。

分支通路85向泄漏檢測器主體5側延伸設置,以使在該分支通路85的下游端開口的第二送風口85a面對氣泵50的吸氣口50a的方式配置。即,在本變形例中,在送氣通路71自身的下游端開口的送風口71a(第一送風口)以能夠向內窺鏡2送風的方式面對內窺鏡2,在分支通路85的下游端開口的第二送風口85a以能夠向氣泵50的吸氣口50a送風的方式面對氣泵50的吸氣口50a。

三通閥86例如能夠在第二溫度測定部80的下游側選擇性地進行僅送氣通路71的中途的連通、僅送氣通路71的加熱器72側與分支通路85之間的連通、或者送氣通路71的中途的連通及送氣通路71的加熱器72側與分支通路85之間的連通。

在這樣的結構中,例如通過控制部8對三通閥86的控制,在由第二溫度測定部80測量的溫度T2達到目標溫度Tt為止的期間內,僅進行送氣通路71的加熱器72側與分支通路85之間的連通。此外,此時,通過控制部8的控制,使氣泵50為停止狀態。

之后,當溫度T2達到目標溫度Tt時,進行送氣通路71的中途的連通及送氣通路71的加熱器72側與分支通路85之間的連通,且氣泵50被驅動。由此,不只是內窺鏡2的環境溫度,向內窺鏡2的空間部32內供給的空氣的溫度也能夠被控制為目標溫度Tt,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泄漏判定的精度。

此外,雖未圖示,但是也可以構成為代替分支通路85而設置將從收容部75的排氣口76排出的空氣引導至氣泵50的吸氣口50a的管路,將從收容部75排出的暖風向氣泵50供給。

接著,圖8涉及本實施方式的第五變形例,圖8是示出與內窺鏡連接的泄漏檢測器的基本結構的框圖。

如圖8所示,在本變形例中,恒溫部7構成為具有作為熱源部的帕爾貼元件90來代替上述的第二變形例所示的加熱器72。即,在本變形例中,在進行泄漏檢測時,在內窺鏡2的表面溫度T高于環境溫度的情況下,恒溫部7能夠送出由帕爾貼元件90加熱過的空氣,在內窺鏡2的表面溫度T低于環境溫度的情況下,恒溫部7能夠送出由帕爾貼元件90吸熱過的空氣。

另外,為了像這樣不只是暖風也可以將冷風高效地儲存到收容部75內,在收容部75的下部設置有能夠通過第一排氣閥93打開和關閉的第一排氣口91,并且在收容部75的上部設置有能夠通過第二排氣閥94打開和關閉的第二排氣口92。

在這樣的結構中,在環境溫度低于目標溫度Tt的情況下,控制部8對帕爾貼元件90進行發熱控制(即,使帕爾貼元件90作為正的熱源部發揮作用),來向收容部75內供給加熱過的空氣。此時,為了在收容部75內高效地儲存暖風,控制部8對第一排氣閥93進行開閥控制,并且對第二排氣閥94進行閉閥控制。

另一方面,在環境溫度高于目標溫度Tt的情況下,控制部8對帕爾貼元件90進行吸熱控制(即,使帕爾貼元件90作為負的熱源部發揮作用),來向收容部75內供給冷卻過的空氣。此時,為了在收容部75內高效地儲存冷風,控制部8對第一排氣閥93進行閉閥控制,并且對第二排氣閥94進行開閥控制。

根據這樣的變形例,通過使用帕爾貼元件90來作為熱源部,不只是通過使用而變為高溫的內窺鏡2,對于從冷的地方帶入的內窺鏡2等,也能夠在短時間內高精度地進行自動泄漏判定。

接著,圖9、圖10涉及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圖9是示出內窺鏡清洗消毒機內的與內窺鏡連接的泄漏檢測器的基本結構的框圖,圖10是內窺鏡清洗消毒機的立體圖。內窺鏡清洗消毒機是對內窺鏡實施再生處理的裝置。此處所說的再生處理并不特別地進行限定,可以是利用水的漂洗處理、洗掉有機物等污垢的清洗處理、使規定的微生物失效的消毒處理、將所有的微生物消除或殺死的滅菌處理或它們的組合中的任一個。

此外,本實施方式關于對內窺鏡清洗消毒機300應用泄漏檢測器1的情況的一例進行說明。更具體地說,在本實施方式中,對內窺鏡清洗消毒機300應用了例如與上述的第二實施方式中的第四變形例所示的結構大致相同的泄漏檢測器1。因而,對與上述的各實施方式等所示的結構相同的結構附加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說明。

圖10所示的內窺鏡清洗消毒機300是用于對使用完的內窺鏡2進行清洗、消毒的裝置,主要部分由裝置主體302和頂蓋303構成,該頂蓋303例如經由未圖示的鉸鏈開閉自如地與裝置主體302的上部連接。

在頂蓋303關閉裝置主體302的狀態下,裝置主體302和頂蓋303為通過配設在裝置主體302和頂蓋303的相互相向的位置處的例如閂鎖308而被固定的結構。

在裝置主體302的接近操作者的圖中前表面且例如左半部的上部,以向裝置主體302的前方抽出自如的方式配設有洗滌劑/酒精托盤311。

在洗滌劑/酒精托盤311中收納有洗滌劑罐311a和酒精罐311b,通過將洗滌劑/酒精托盤311自如地抽出,能夠按規定向各罐311a、311b補充液體,其中,該洗滌劑罐311a中貯存有在清洗內窺鏡2時使用的液體即清洗劑,該酒精罐311b中貯存有在對清洗消毒后的內窺鏡2進行干燥時使用的液體即酒精。

此外,在洗滌劑/酒精托盤311上設置有兩個窗部311m,操作者能夠通過該窗部311m來確認被注入各罐311a、311b中的清洗劑和酒精的剩余量。

另外,在裝置主體302的前表面且例如右半部的上部,以向裝置主體302的前方抽出自如的方式配設有消毒液托盤312。在消毒液托盤312中收納有被注入了在對內窺鏡2進行消毒時使用的例如過氧乙酸水溶液等消毒液的兩個藥液瓶312a、312b,通過將消毒液托盤312自如地抽出,能夠按規定放置兩個藥液瓶312a、312b。此外,在消毒液托盤312上設置有兩個窗部312m,操作者能夠通過該窗部312m來確認被注入各藥液瓶312a、312b中的消毒液的剩余量。此外,在對內窺鏡實施滅菌處理的內窺鏡清洗消毒機的情況下,能夠配置被注入了滅菌液的所述藥液瓶312a、312b。作為滅菌液,例如列舉過氧乙酸水溶液。

并且,在裝置主體302的前表面且消毒液托盤312的上部配設有副操作面板313,該副操作面板313中配設有清洗消毒時間的顯示、用于加熱消毒液的指示按鈕等。

另外,在裝置主體302的圖中前表面的下部配設有踏板開關304,該踏板開關304用于通過操作者的踩踏操作來將關閉裝置主體302的上部的頂蓋303向裝置主體302的上方打開。

另外,在裝置主體302的上表面的、例如接近操作者的前表面側靠右端的位置處設置有主操作面板325,并且在接近操作者的前表面側靠左端的位置處設置有例如由RFID構成的接收部365,該主操作面板325中配設了裝置主體302的清洗、消毒動作啟動開關以及清洗、消毒模式選擇開關等設定開關類,該接收部365從靠近的內窺鏡2接受信息。

另外,在裝置主體302的上表面且與接近操作者的前表面相對的背面側配設有供水軟管連接口331,該供水軟管連接口331同供水軟管399連接,該供水軟管399與用于向裝置主體302供給自來水的自來水龍頭連接。此外,也可以在供水軟管連接口331處配設用于對自來水進行過濾的篩網過濾器。

并且,在裝置主體302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央部設置有自如地收納內窺鏡2的作為收容部的處理槽440,該處理槽440的內窺鏡收納口能夠通過頂蓋303來打開和關閉。

處理槽440包括位于接近操作者的前表面側的第一槽主體440t、位于比第一槽主體440t更靠背面側的位置處且底面位于比第一槽主體440t的底面低的位置處的第二槽主體440d、以及沿第一槽主體440t和第二槽主體440d的內窺鏡收納口的外周緣連續地環繞設置的平臺部440r。

第一槽主體440t和第二槽主體440d在對內窺鏡2進行清洗消毒時自如地收納該內窺鏡2。此外,內窺鏡2的插入部10和通用線12被卷繞收納于第一槽主體440t,內窺鏡2的操作部11、連接器部13被收納于第二槽主體440d。

在第二槽主體440d的底面設置有排水口355并且設置有循環口356,該排水口355用于將供給到第一槽主體440t和第二槽主體440d的清洗液、水、酒精、消毒液等從第一槽主體440t和第二槽主體440d排出,該循環口356用于將供給到第一槽主體440t和第二槽主體440d的清洗液、水、消毒液等向內窺鏡2的內部所具備的各管路供給、或者經由篩網過濾器等而從后述的供水循環噴嘴324向第一槽主體440t和第二槽主體440d再次供給上述液體。此外,在循環口356也可以設置對清洗液等進行過濾的篩網過濾器。

在平臺部440r的平臺面440rt,針對第一槽主體440t和第二槽主體440d設置有用于從洗滌劑罐311a供給被自來水稀釋到規定的濃度的清洗劑的洗滌劑噴嘴322和用于供給消毒液的消毒液噴嘴323。

另外,在平臺面440rt上設置有供水循環噴嘴324和浮動開關391,該供水循環噴嘴324用于對第一槽主體440t和第二槽主體440d供水、或者用于將從循環口356吸引出的清洗液、水、消毒液等再次供給到第一槽主體440t和第二槽主體440d,該浮動開關391檢測被供給到第一槽主體440t和第二槽主體440d的清洗液、水、消毒液等的異常水位。

在平臺面440rt上還設置有用于將清洗液、水、酒精、消毒液或空氣等經由清洗管供給到內窺鏡2的內部具備的各種管路的連接器451~454。

在這樣的結構的內窺鏡清洗消毒機300中,在平臺部440r設置與泄漏檢測器主體5的下游側管路部51b連通的作為連接部的內窺鏡連接部52a,該內窺鏡連接部52a經由連接管路52b能夠與內窺鏡2的內部(空間部32)連通。

另外,在平臺部440r開有送氣通路71的送風口71a。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送氣通路71的中途和分支通路85的中途分別插入安裝有由控制部8獨立地進行打開和關閉控制的控制閥95、96來代替三通閥86。

根據這樣的實施方式,能夠將針對內窺鏡2的泄漏檢測、清洗、消毒等各工序作為一系列的工序,在單個內窺鏡清洗消毒機300中進行。

此外,本發明并不限定于以上說明的各實施方式,能夠進行各種變形、變更,它們也都在本發明的技術范圍內。例如也可以將上述的各實施方式和各變形例所示的結構適當地組合,這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在上述的各實施方式和變形例中,作為泄漏檢測的對象物,以內窺鏡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對于針對其它各種設備的泄漏檢測、或各種制造工序等中的泄漏檢測也能夠應用,這是毋庸置疑的。

作為對象物的具體例,列舉例如輪胎等。

本申請主張2015年1月26日向日本申請的日本特愿2015-12592號的優先權,上述的公開內容被引用到本申請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中。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