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足浴養生保健研發領域。
背景技術:
足浴養生,古來已久,先人總結有“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濕熱可除,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養樹先護根,養人先護腳”;“熱水泡腳,如吃補藥”;“中藥泡腳,勝吃補藥”;“天天吃只羊,不如中藥泡腳再上床”的養生之道。其原理:人體腳上有六條主要的經絡,即三條陽經(膀胱經、胃經、膽經)的終止點,和三條陰經(脾經、肝經、腎經)的起始點,這六條經絡與全身所有臟腑經絡均有密切關系,所以,自古以來就有腳為人體第二心臟之說,用熱水泡腳,即可起到調整臟腑功能,增加體質的作用,其辦法:用中藥泡腳是利用熱水促進藥物滲透進人體的作用,即可保證藥物能通過腳部透達周身經絡,又不會出現口服藥物過量導致不良反應的情況,可選擇適合自身需要的中藥配方,將剛煎好的中藥放入足浴盆中,利用中藥蒸汽熏蒸足部約10分鐘。中藥熏蒸是中醫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將其應用于足療中,能借助水蒸氣擴張足部的毛細血管,使中藥的有效成份充分地通過毛血管循環至全身經絡,再循經絡運行到五臟六腑,從而達到內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更是不乏名人靠足浴養生的故事:唐朝一代美女楊貴妃經常靠足浴來養顏美容,宋朝大文豪蘇東坡曰:“熱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覺,但積累百日,功用不可量,比之其藥,其效百倍。”所以他每晚都運用中藥足浴來強身健身:清代明臣曾國藩更是以“足浴、早起、讀書”為其人生的三大得意之舉;近代也有人每晚必用花椒水來泡腳養生,可見,中藥足浴在中華養生保健歷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事至今日,大多數人自己購買專用 足浴盆及足浴沐足藥材等,在家自行保健,為著廣大消費者有針對性的購藥足浴養生保健,特從實踐中總結出幾種中藥足浴養生的方劑。
技術實現要素:
該方劑按照“養樹先護根,養人先護腳”,“天天吃只羊,不如中藥泡腳再上床”的養生之道,研發出醫治鼻血、溫陰止血足浴方劑。
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該方案按照“養樹先護根,養人先護腳”的養生之道,選用桂枝150克~200克1味中藥配制而成,桂枝特性如下:其功效包括:解表和營,通陽散寒,溫化水氣,補益里氣,平降沖逆、通瘀活血等六大方面;特別是用其汁泡腳,對流鼻血者有特效止血的功能。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醫治鼻血、溫陰止血足浴方劑,該方劑按照“養樹先護根,養人先護腳”的養生之道,選用桂枝150克~200克1味中藥配制而成,其配制應用方法如下;首先將桂枝按量稱重,倒入砂鍋內,煎煮半小時,然后去渣取汁,倒入非金屬洗腳盆內,再加兩開一涼約40~42度熱水3~5公斤,以沒過踝關節即可泡腳,每次泡腳半個小時,一天一次,泡5~7天即可,用該方泡腳,具有溫陰止血、引熱下行之功效,可醫治流鼻血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