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金梔咽喉袋泡茶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清熱解毒、生津利咽的藥品,具體說是一種金梔咽喉袋泡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咽喉炎是由細菌引起的一種疾病,可分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
[0003]急性咽炎:常為病毒引起,其次為細菌所致。冬春季最為多見。多繼發于急性鼻炎、急性鼻竇炎、急性扁桃體炎,且常是麻疹,流感,猩紅熱等傳染病的并發癥。受涼、疲勞、長期受化學氣體或粉塵的刺激、吸煙過度等,降低人體抗力,容易促其發病。成年人以咽部癥狀為主,病初咽部有干癢,灼熱,漸有疼痛,吞咽時加重,唾液增多,咽側索受累則有明顯的耳痛。體弱成人或小兒,則全身癥狀顯著,有發燒怕冷,頭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等。
[0004]慢性咽炎:主要是由于急性咽炎治療不徹底而反復發作,轉為慢性,或是因為患各種鼻病,鼻竅阻塞,長期張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學因素、頸部放射治療等經常刺激咽部所致。全身各種慢性疾病,如貧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癥、心血管疾病等也可繼發本病。自覺咽部不適,干、癢、脹,分泌物多而灼痛,易惡心,有異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以上癥狀在說話稍多,過食刺激性食物后、疲勞或天氣變化時加重。呼吸及吞煙均暢通無阻。
[0005]咽部、喉部作為人體的重要器官,如果咽喉炎不能及時正確的治療,不但可引起全身性的病理改變,它又可能是全身病的反應,所以檢查和治療咽喉疾病,其意義尤為重要。
[0006]目前,治療咽喉炎的藥品很多,西藥見效快,但大多無法根治且副作用大;而中藥卻見效緩慢。所以研制一種見效快、可根治且無副作用的新型藥品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金梔咽喉袋泡茶及其制備方法。
[0008]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9]—種金梔咽喉袋泡茶,其各成分的重量份數比如下:金銀花14-16份、訶子肉(制)14-16份、元參9-11份、麥冬14-16份、北豆根9-11份、薄荷葉9-11份、胖大海9-11份、金果欖8-10份、硼砂9-11份、黃連9-11份、射干8-10份、黃芩4-6份、梔子4-6份、蘆根4-6份、錦燈籠4-6份、浙貝母4-6份、牡.4_6份、甘草4-6份。
[0010]—種金梔咽喉袋泡茶的制備方法,它的工藝步驟如下:
[0011 ] (I)將金銀花、訶子肉、麥冬、薄荷葉、胖大海、梔子、蘆根、錦燈籠、牡蠣、甘草粉碎成粗粉,混勻,備用;
[0012](2)硼砂加熱水使溶解,制成硼砂溶液,備用;
[0013](3)其余元參、北豆根、金果欖、黃連、射干、黃芩、浙貝母等七味加水浸泡2小時后煎煮二次;
[0014](4)濾過步驟3內產生的溶液,合并濾液,加入硼砂溶液,在65°C的條件下,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10?1.12的清膏;
[0015](5)加入步驟I的粗粉,混勻,制粒,在40?50°C的條件下低溫干燥,分裝即得成品。
[0016]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上述步驟3中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
[0017]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特點是:本發明是在傳統中醫理論下,精選出各原料及其配比,具有清熱解毒、生津利咽的功能。可用于上焦風熱所致的喉痹,癥見咽喉疼痛,咽干喉癢,聲音嘶啞;急性咽炎、急性喉炎(輕型)見上述證候者。本發明見效快、可根治且無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實例I
[0019]一種金梔咽喉袋泡茶的各成分如下:金銀花150g,訶子肉(制)150g,元參100g,麥冬150g,北豆根100g,薄荷葉100g,胖大海100g,金果欖90g,硼砂100g,黃連100g,射干90g,黃芩50g,梔子50g,蘆根50g,錦燈籠50g,浙貝母50g,牡蠣50g,甘草50g。
[0020]本品為袋泡茶,內容物為黃棕色至棕褐色的顆粒或粗粉;氣香、味淡、微苦。
[0021]制備方法:(I)將金銀花、訶子肉、麥冬、薄荷葉、胖大海、梔子、蘆根、錦燈籠、牡蠣、甘草粉碎成粗粉,混勻,備用;
[0022](2)硼砂加熱水使溶解,制成硼砂溶液,備用;
[0023](3)其余元參、北豆根、金果欖、黃連、射干、黃芩、浙貝母等七味加水浸泡2小時后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
[0024](4)濾過步驟3內產生的溶液,合并濾液,加入硼砂溶液,在65 °C的條件下,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10?1.12的清膏;
[0025](5)加入步驟I的粗粉,混勻,制粒,在40?50°C的條件下低溫干燥,分裝即得成品。
[0026]實例2
[0027]一種金梔咽喉袋泡茶的各成分如下:金銀花140g,訶子肉(制)160g,元參90g,麥冬140g,北豆根90g,薄荷葉100g,胖大海100g,金果欖100g,硼砂90g,黃連110g,射干100g,黃芩40g,梔子60g,蘆根50g,錦燈籠50g,浙貝母60g,牡蠣50g,甘草50g。
[0028]制備方法與實例I相同,故省略。
[0029]實例3
[0030]一種金梔咽喉袋泡茶的各成分如下:金銀花160g,訶子肉(制)160g,元參110g,麥冬150g,北豆根90g,薄荷葉100g,胖大海90g,金果欖90g,硼砂110g,黃連100g,射干110g,黃芩60g,梔子50g,蘆根50g,錦燈籠40g,浙貝母60g,牡蠣50g,甘草50g。
[0031]制備方法與實例I相同,故省略。
[0032]【鑒別】(I)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花粉粒類圓形或類三角形,黃色,直徑62?98μm,外壁表面有細密短刺及圓形顆粒狀雕紋,具3萌發孔,腺毛頭部6?33細胞,排成2?4層,有的細胞含淡黃色分泌物,柄部2?5細胞。腺鱗頭部8細胞,直徑65?ΙΟΟμπι,柄極短;葉片碎片細胞中含有淡黃色橙皮苷結晶。種皮厚壁細胞成片,細胞類多角形、類方形或不規則形,直徑4?3 Iym,壁厚1.4?1.5μπι,孔溝清晰,胞腔充滿紅棕色物,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果皮纖維層淡黃色,斜向交錯排列,壁較薄。
[0033](2)取本品5g,研細,加石油醚(30-60 °C ) 50ml,密塞,振搖數分鐘,放置I小時,濾過,棄去濾液,藥渣加鹽酸-甲醇(1: 100)50ml,置水浴上加熱回流提取3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I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1,分別點于同一含0.2%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 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視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0034](3)取本品10g,研細,加甲醇5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30ml使溶解,加醋酸乙酯振搖提取3次(25ml,25ml,20ml),棄去醋酸乙酯液,水層加水飽和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20ml,1ml),合并正丁醇液,加I %氫氧化鈉溶液洗滌2次,每次25ml,再加水30ml洗滌一次,取正丁醇層,水浴蒸干,殘渣加甲醇I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梔子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Iml含I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1,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水(65:35:10)10°C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于110°C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0035](4)取本品1g,加甲醇5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I %氫氧化鈉溶液25ml使溶解,加氯仿振搖提取2次(30ml,2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殘渣加氯仿I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北豆根對照藥材I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μ1,對照藥材溶液Ιμ?,分別點于同一用2%氫氧化鈉溶液制備的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丙酮-甲醇(8:3:0.5)為展開劑,置氨蒸氣預飽和的展開缸中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0036]【檢查】應符合茶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IT)
[0037]【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D)測定。
[0038]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健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
0.0025mol/L磷酸溶液(取85%磷酸0.14ml用水稀釋至100ml,用三乙胺調節pH值至3.0 土
0.1)(30:7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330nm。理論板數按綠原酸峰計算不得低于1500。
[0039]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經110°C干燥至恒重的綠原酸對照品適量,用50%甲醇制成每Iml中含6yg的溶液,即得。
[0040]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裝量差異項下的內容物,研細,取約l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100ml,置水浴中回流提取至提取液無色。回收甲醇至干,殘渣加50%甲醇溶液適量使溶解,用干燥濾器濾過,用50 %甲醇溶液分次洗滌濾器,洗液與濾液合并,置250ml量瓶中,加50%甲醇溶液至刻度,搖勻,即得。
[0041 ]測定法: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1,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0042]本品每袋含金銀花以綠原酸(C16H18O9)計,不得低于1.56mg。
【主權項】
1.一種金梔咽喉袋泡茶,其特征是:其各成分的重量份數比如下:金銀花14-16份、訶子肉(制)14-16份、元參9-11份、麥冬14-16份、北豆根9-11份、薄荷葉9-11份、胖大海9-11份、金果欖8-10份、硼砂9-11份、黃連9-11份、射干8-10份、黃芩4-6份、梔子4-6份、蘆根4-6份、錦燈籠4-6份、浙貝母4-6份、牡蠣4-6份、甘草4-6份。2.—種金梔咽喉袋泡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它的工藝步驟如下: (1)將金銀花、訶子肉、麥冬、薄荷葉、胖大海、梔子、蘆根、錦燈籠、牡蠣、甘草粉碎成粗粉,混勾,備用; (2)硼砂加熱水使溶解,制成硼砂溶液,備用; (3)其余元參、北豆根、金果欖、黃連、射干、黃芩、浙貝母等七味加水浸泡2小時后煎煮二次; (4)濾過步驟3內產生的溶液,合并濾液,加入硼砂溶液,在65°C的條件下,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10?1.12的清膏; (5)加入步驟I的粗粉,混勻,制粒,在40?50°C的條件下低溫干燥,分裝即得成品。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金梔咽喉袋泡茶制備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步驟3中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
【專利摘要】一種金梔咽喉袋泡茶及其制備方法,其技術要點是:其各成分的重量份數比如下:金銀花14?16份、訶子肉(制)14?16份、元參9?11份、麥冬14?16份、北豆根9?11份、薄荷葉9?11份、胖大海9?11份、金果欖8?10份、硼砂9?11份、黃連9?11份、射干8?10份、黃芩4?6份、梔子4?6份、蘆根4?6份、錦燈籠4?6份、浙貝母4?6份、牡蠣4?6份、甘草4?6份。制備方法包括粗粉制備;硼砂溶液制備;煎煮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成清膏。加入粗粉,混勻,低溫干燥,分裝即得。本發明的有益特點是:本發明是在傳統中醫理論下,精選出各原料及其配比,具有清熱解毒、生津利咽的功能。用于上焦風熱所致的喉痹,癥見咽喉疼痛,咽干喉癢,聲音嘶啞;急性咽炎、急性喉炎(輕型)見上述證候者。本發明見效快、可根治且無副作用。
【IPC分類】A61K33/22, A61K35/618, A23F3/34, A61K36/899, A61P11/04
【公開號】CN105709106
【申請號】CN201610227314
【發明人】宋潔, 祁東風, 于婷
【申請人】沈陽飛龍偉業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