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組合物及中醫保健
技術領域:
,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治療腰腿痛痹癥的中藥組合物及熱蒸保健鞋墊。
背景技術:
:“痹”有閉阻不通之義,因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不能暢行,引起肌肉、筋骨、關節等酸痛、麻木、重著、伸屈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現代醫學的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纖維織炎以及坐骨神經痛等疾病均屬中醫“痹證”范疇。腰腿痛痹癥在臨床中甚為多見,多因寒邪侵入,凝于筋脈,血行不暢,筋骨不舒,經絡不通,關節不利所致。典型的臨床疾病包括風濕腰腿痛等。風濕腰腿痛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多表現為疼痛、腫脹、關節功能受限,給廣大患者的工作、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目前針對痹癥的中藥組方較多,例如:中國專利文獻CN200910272106.6,公開日2010.05.05,提供了一種治療痹癥的中藥配方,含有香血藤2%-8%、見風消5%-15%、三角楓2%-8%、獨葉唇蘭2%-8%、竹葉細辛2%-8%、冷水七2%-8%、生南星10%-20%、生川烏10%-20%、生草烏10%-20%、山梔子5%-15%、半截爛5%-15%,適于各類型痹癥;中國專利文獻CN201110437737.6,公開日2012.06.27,提供了一種治療痹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熟地5-25份、當歸5-25份、川芎5-20份、白芍5-25份、赤芍5-25份、甘草5-15份、川牛膝5-25份、懷牛膝5-25份、杜仲5-25份、川斷5-25份、桑寄生5-25份、香附5-20份、桃仁5-20份、紅花5-20份、全蝎5-20份、血竭1-5份、川烏5-15份、草烏5-15份、土元5-20份,該中藥組合物具有補血活血、補肝益腎、散瘀止痛、補脾益氣的功效;中國專利文獻CN201310085696.8,公開日2013.07.24,提供了一種治療風濕痹癥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麻黃5-15份、秦艽10-20份、地楓10-20份、千年健10-20份、川烏5-12份、草烏5-12份、木瓜10-20份、伸筋草10-40份、甘草5-15份、雞血藤10-40份、防風10-20份、桑枝10-20份、桂枝5-15份、桃仁5-15份、紅花5-15份、當歸10-20份、川牛膝10-20份、全蟲5-15份、蜈蚣2-5份,該中藥組合物具有祛風除濕、活血祛瘀、散寒通絡、溫經止痛的功效。然而,研制治則更加明確,效果更為顯著的新中藥組方仍然是十分必要的。此外,目前中藥治療痹癥多以口服、針灸、熏蒸等方式為主,存在副作用較大或繁瑣耗時的缺陷,而且當今人們生活壓力大,工作繁忙,很多人如未發展到較嚴重階段并不會就醫治療,導致病情越加嚴重而難以治愈。因此,提供一種更加簡便的治療方式,對于幫助患者堅持治療以及人們的日常保健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腰腿痛痹癥的中藥組合物。本發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用途。本發明的另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腰腿痛的熱蒸保健鞋墊。為實現上述第一個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腰腿痛痹癥的中藥組合物,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獨活40-50份、細辛5-15份、秦艽8-15份、桑寄生25-35份、牛膝10-18份、制川烏4-8份、乳香8-14份、干姜9-15份。優選地,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獨活42-48份、細辛12-14份、秦艽10-14份、桑寄生28-32份、牛膝12-16份、制川烏5-7份、乳香9-12份、干姜10-14份。更優選地,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獨活45份、細辛10份、秦艽12份、桑寄生30份、牛膝15份、制川烏6份、乳香10份、干姜12份。所述的中藥組合物被進一步制成常規外用劑型。所述的常規外用劑型是洗劑、軟膏劑、硬膏劑、凝膠劑、糊劑、涂膜劑、巴布劑、透皮貼劑或外用氣霧劑。為實現上述第二個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如上任一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腰腿痛痹癥的藥物中的應用。為實現上述第三個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腰腿痛的熱蒸保健鞋墊,設有中藥層和發熱層,所述的中藥層為內部包裝有如上任一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布套。優選地,所述的中藥層中的中藥組合物為粉末狀,含量為2-3g/cm2。本發明優點在于:1、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配伍得當,各味藥相輔相成,是為標本兼顧,扶正祛邪之劑,對風寒濕三氣著于筋骨的痹證療效顯著,復發率低;為外用制劑,副作用小,易于被患者接受;價格低廉,成本低。2、本發明的熱蒸保健鞋墊可通過加熱的方式作用于足底,促進藥物小分子擴散轉運以至透皮吸收,具有補氣益腎的作用,對于痹證日久所致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腰膝疼痛,痿軟,肢節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可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且療法簡便,不局限于時間或場合,易于被患者接受,也便于人們的日常保健,有利于疾病的預防和盡早根治。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發明的熱蒸保健鞋墊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附圖中的標記說明如下:1.中藥層2.發熱層實施例1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洗劑的制備(一)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稱取各原料藥:獨活45份、細辛10份、秦艽12份、桑寄生30份、牛膝15份、制川烏6份、乳香10份、干姜12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2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洗劑的制備(二)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稱取各原料藥:獨活40份、細辛15份、秦艽8份、桑寄生35份、牛膝10份、制川烏8份、乳香8份、干姜15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3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洗劑的制備(三)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稱取各原料藥:獨活50份、細辛5份、秦艽15份、桑寄生25份、牛膝18份、制川烏4份、乳香14份、干姜9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4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洗劑的制備(四)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稱取各原料藥:獨活40份、細辛5份、秦艽8份、桑寄生35份、牛膝18份、制川烏8份、乳香8份、干姜9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5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洗劑的制備(五)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稱取各原料藥:獨活40份、細辛5份、秦艽15份、桑寄生35份、牛膝10份、制川烏4份、乳香14份、干姜15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6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洗劑的制備(六)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稱取各原料藥:獨活50份、細辛15份、秦艽15份、桑寄生25份、牛膝10份、制川烏4份、乳香14份、干姜15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7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洗劑的制備(七)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稱取各原料藥:獨活50份、細辛15份、秦艽15份、桑寄生35份、牛膝18份、制川烏8份、乳香8份、干姜9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8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洗劑的制備(八)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稱取各原料藥:獨活42份、細辛14份、秦艽10份、桑寄生32份、牛膝12份、制川烏7份、乳香9份、干姜14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9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洗劑的制備(九)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稱取各原料藥:獨活48份、細辛12份、秦艽14份、桑寄生28份、牛膝16份、制川烏5份、乳香12份、干姜10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10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洗劑的制備(十)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稱取各原料藥:獨活42份、細辛12份、秦艽14份、桑寄生32份、牛膝12份、制川烏5份、乳香12份、干姜14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11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軟膏劑的制備按重量份取各原料藥粉碎浸泡,常規方法溫火(約100℃)煎煮至含生藥量2.5g/mL。取濾液,加入濾液1/5體積的蜂蠟和黃凡士林,再溫火煎熬攪拌30min,冷卻成膏狀物。其中以上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為實施例1-10中的任一種。實施例12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硬膏劑的制備將植物油(如菜籽油、花生油等)置鍋中,微熱后將各原料藥投入,加熱并不斷攪拌,直至藥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內部焦黃為度。炸好后用鐵絲撈去藥渣,去渣后的油為藥油。取藥油繼續熬煉至滴水成珠。煉成后,離火下丹,一般500g油加250g丹,黃丹在下前先干燥并過100目篩,少量加丹,邊加邊攪動直至攪成粘稠的膏體。噴水法去“火毒”后,用竹簽取一定量的膏藥在牛皮紙或膏藥布上即可。其中以上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為實施例1-10中的任一種。實施例13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凝膠劑的制備按重量份取各原料藥,粉碎浸泡,常規方法溫火(約100℃)煎煮,取濾液。將卡波姆加入甘油中研磨使濕潤,再加入少量蒸餾水研磨后,移到量杯中,另取三乙醇胺、羥苯乙脂、蒸餾水適量使溶解,攪拌成凝膠狀,再加適量蒸餾水攪勻,加入上述藥材濾液,研勻即得。其中以上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為實施例1-10中的任一種。實施例14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貼劑的制備按重量份取各原料藥,粉碎浸泡,常規方法溫火(約100℃)煎煮,取濾液。于濾液中加入高嶺土、甘油等常規貼劑基質,攪勻,涂布于背襯層,加入保護層即得。其中以上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為實施例1-10中的任一種。實施例15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巴布劑的制備按重量份取各原料藥,粉碎浸泡,常規方法溫火(約100℃)煎煮,取濾液。于濾液中加入山梨醇、甘油等常規巴布劑基質,攪勻,涂布于支持層,加入保護層即得。其中以上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為實施例1-10中的任一種。實施例16本發明的熱蒸保健鞋墊請參見圖1,圖1是本發明的熱蒸保健鞋墊結構示意圖。所述的熱蒸保健鞋墊為人腳底形狀,設有中藥層1和發熱層2。所述的中藥層1為內部包裝有中藥粉末的布套。所述的發熱層2固定于中藥層1的下方,內部裝有自發熱材料。所述的中藥粉末由實施例1-10任一所述的原料藥研磨粉碎得到,所述的自發熱材料為鐵、蛭石、活性炭、食鹽、水合成的混合物,其發熱是一種氧化放熱反應,高純度鐵粉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反應,釋放熱量,這與暖寶寶的構造和作用是相同的。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通過將中藥粉末與發熱材料結合,制作得到持續發熱的熱蒸保健鞋墊,發熱材料可持續發熱達10小時之久,通過加熱的方式促進藥物小分子擴散轉運以至透皮吸收。該熱蒸保健鞋墊作用于足底,由于足底有各臟器發射區,與各部位均相互關聯,《黃帝內經》提到,“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井穴,是經絡氣血運行的起點,因此可刺激足底涌泉穴發揮補氣益腎的作用,對于痹證日久所致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腰膝疼痛,痿軟,肢節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可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該種給藥方式克服了中藥熏蒸或泡腳等外用療法繁瑣耗時的缺陷,容易被患者接受,且便于人們的日常保健,有利于疾病的預防和早期根治。所述的中藥層1中的中藥粉末含量為2-3g/cm2。實施例17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和熱蒸保健鞋墊治療風濕腰腿痛的臨床試驗1一般資料于2011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間,按照自愿原則收集本院就診的風濕腰腿痛患者,年齡分布為41至78歲,病程分布為1年至12年,平均年齡63歲。2診斷標準中醫診斷為痹證,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證,腰膝疼痛,痿軟,肢節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溫,心悸氣短,舌淡苔白,脈細弱。3分組將收集的患者隨機分為4組,分別為本發明中藥組、對照中藥組一、對照中藥組二和熱蒸保健鞋墊組。各組患者年齡、病程之間具有可比性。4治療方法本發明中藥組:按照實施例1記載的方法制備生藥含量為0.5g/ml的洗劑,煮沸后熏蒸,待水溫合適后于恒溫浴盆中浸泡雙足,熏蒸加浸泡總時長為50分鐘,每日早晚各一次。對照中藥組一: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稱取各原料藥:獨活9份,桑寄生、杜仲、牛膝、細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風、川芎、人參、甘草、當歸、芍藥、干地黃各6份,常規方法煎煮得到生藥含量為0.5g/ml的洗劑,然后按照本發明中藥組相同的方法予以治療。對照中藥組二: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稱取各原料藥:獨活45份、細辛10份、秦艽12份、桑寄生30份、牛膝15份、蜈蚣6份、乳香10份、干姜12份,常規方法煎煮得到生藥含量為0.5g/ml的洗劑,然后按照本發明中藥組相同的方法予以治療。熱蒸保健鞋墊組:患者穿著實施例16所述的熱蒸保健鞋墊,其中,中藥層的中藥粉末含量為2.5g/cm2,中藥層各原料藥配比同實施例1。每日早晚各連續穿著50分鐘,溫度以足部輕微出汗為準。以上各組兩周為一個療程,共治療兩個療程。5效果評價5.1總有效率療效評定標準如下:臨床治愈:患者腰腿部疼痛消失,臨床癥狀消失,恢復正常;顯效:患者腰腿部疼痛基本消失,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有效:患者腰腿部疼痛及其他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無效:患者腰腿部疼痛及其他臨床癥狀無改善。治療兩個療程后,統計各組總有效率,總有效率=[(臨床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100%/總例數。5.2復發率治療兩個療程后,醫囑臨床治愈和顯效患者予以腰腿部正常防風保暖和適當活動,一年后隨訪是否復發。5.3不良反應治療期間詢問和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癥狀。6結果6.1總有效率治療兩個療程后,各組總有效率統計數據見表1。結果表明,本發明中藥組的治療效果最為顯著,總有效率最高,與對照中藥組一和對照中藥組二分別比較,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與熱蒸保健鞋墊組比較,二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中藥組一與對照中藥組二總有效率相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熱蒸保健鞋墊組分別與對照中藥組一與對照中藥組二總有效率相比較也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表1各組總有效率組別n(例)臨床治愈(例)顯效(例)好轉(例)無效(例)總有效率本發明中藥組78511411297.4%對照中藥組一77352112988.3%對照中藥組二731626191283.6%熱蒸保健鞋墊組80392215495.0%6.2復發率一年后隨訪,各組復發率統計數據見表2。結果表明,本發明中藥組與熱蒸保健鞋墊組均表現出治療徹底,復發率低的優勢,分別與對照中藥組一和對照中藥組二比較,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表2各組復發率6.3不良反應各組治療期間均未見不良反應。綜上所述,可見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配伍得當,療效確切,復發率低,且無明顯副作用,將其聯合加熱材料制成熱蒸保健鞋墊,不僅保持了良好的療效,而且具備穿戴方便,不局限于時間或場合的優勢,免去了熏蒸或浸泡療法的繁瑣程序。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技術領域:
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方法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補充,這些改進和補充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