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器械裝置,具體是一種可調輸液加熱器。
背景技術:
電加熱器是指利用電能達到加熱效果的電器。加熱器原理的核心的是能量轉換,最廣泛的就是電能轉換成熱能。比如電加熱器,利用金屬在交變磁場中產生渦流而使本身發熱吸收,是電能轉換成光能;比如太陽能熱水器,吸收太陽光輻射熱能和太陽光光能(光電效應)轉換成熱能兩者兼有;生物能是以生物為載體將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的一種能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除此之外,還有核能、風能這些能量轉換模式,但是一般都需要轉換成電能使用。加熱器是常用的電熱器件。它體積小,加熱功率高,使用十分廣泛,人們越來越離不開它。
申請號為201610438279.0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一次性輸液器的恒溫加熱器,它包括底盒和與底盒相配合的頂蓋,底盒下而上依次設置有加熱腔和固定腔,加熱腔內設置有PTC電阻并且PTC電阻與電源相連接以用于產熱,固定腔的頂部設置有定位件以固定一次性輸液器的輸液軟管,PTC電阻的居里溫度為25-40攝氏度。
該專利的不足之處在于:一次性輸液器的恒溫加熱器包括底盒和與底盒相配合的頂蓋,底盒下而上依次設置有加熱腔和固定腔,固定腔內的所述輸液軟管呈S形分布,不利于固定腔的制作,在使用時,需要將輸液管放置于S形輸液軟管內,麻煩且耗費人力物力;一次性輸液器的恒溫加熱器的定位件為回轉體,回轉體由上而下形成有貫穿孔,所述貫穿孔內設置有轉軸,固定腔內還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與控制器相連接,說明該恒溫加熱器結構復雜,且只能呢個用于恒溫加熱,不能根據個體需要進行合理靈活的調整,適用性差,不利于推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調輸液加熱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調輸液加熱器,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下部兩側設有電源模塊,電源模塊之間設有驅動電路,固定座右下角外側設有電源插座,固定座上部設有第一保溫隔離層,第一保溫隔離層上部設有加熱箱,加熱箱內設有半圓形加熱電阻、S形輸液軟管和中間回路,加熱箱右側設有輸液管進口,加熱箱左側設有輸液管出口,加熱箱上部設有第二保溫隔離層,固定座左側設有連接微處理器的電路支架,固定座右側設有輸液支架板,輸液支架板下部設有滑槽,滑槽內裝有第二保溫隔離層,輸液支架板頂部設有輸液瓶放置腔,輸液瓶放置腔底部設有輸液管通孔,輸液管通孔下部設有與加熱箱進口連接的輸液管通道,輸液瓶放置腔右側設有帶支撐軸孔的T形軸,支撐軸孔內裝有帶蝸桿的支撐軸,支撐軸下部的蝸桿配合有帶手柄的渦輪軸,渦輪軸左端固定在輸液支架板上,蝸桿下部設有軸套筒,軸套筒左側設有條形凹槽,渦輪軸左端裝在條形凹槽內。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座底部設有帶鎖的萬向腳輪。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驅動電路上部設有溫度傳感器、微處理器和加熱控制器,固定座內部左右兩側設有隔離板。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輸液管出口設有出口旋轉盒,出口旋轉盒中部設有圓形出口,出口旋轉盒外部設有均勻的突出條。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電路支架上部設有顯示屏和控制按鈕。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輸液瓶放置腔下部設有重量感應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簡單,易于操作,S形輸液軟管大大增加了加熱部分的有效面積,可對溫度進行靈活調節,加熱溫度穩定,效果明顯,安全系數高,既減輕了病人的痛苦,也減輕了醫護人員輸液的難度,可以隨時查看溫度、剩余輸液量等信息,省時省力,有利于大量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可調輸液加熱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可調輸液加熱器裝置加熱箱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種可調輸液加熱器裝置出口旋轉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固定座、2-萬向腳輪、3-電源模塊、4-驅動電路、5-溫度傳感器、6-微處理器、7-加熱控制器、8-隔離板、9-電源插座、10-第一保溫隔離層、11-加熱箱、12-半圓形加熱電阻、13-S形輸液軟管、14-中間回路、15-輸液管進口、16-輸液管出口、17-出口旋轉盒、18-圓形出口、19-第二保溫隔離層、20-電路支架、21-顯示屏、22-控制按鈕、23-輸液支架板、24-輸液瓶放置腔、25-重量感應器、26-輸液管通孔、27-輸液管通道、28-T形軸、29-支撐軸、30-渦輪軸、31-軸套筒、32-條形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可調輸液加熱器,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底部設有帶鎖的萬向腳輪2,固定座1下部兩側設有電源模塊3,電源模塊3之間設有驅動電路4,驅動電路4上部設有溫度傳感器5、微處理器6和加熱控制器7,固定座1內部左右兩側設有隔離板8,固定座1右下角外側設有電源插座9,固定座1上部設有第一保溫隔離層10,第一保溫隔離層10上部設有加熱箱11,加熱箱11內設有半圓形加熱電阻12、S形輸液軟管13和中間回路14,S形輸液軟管13大大增加了加熱部分的有效面積,加熱箱11右側設有輸液管進口15,加熱箱11左側設有輸液管出口16,輸液管出口16設有出口旋轉盒17,出口旋轉盒17中部設有圓形出口18,出口旋轉盒17外部設有均勻的突出條,突出條的設置增大了旋轉時的摩擦力,加熱箱11上部設有第二保溫隔離層19,固定座1左側設有連接微處理器6的電路支架20,電路支架20上部設有顯示屏21和控制按鈕22,顯示屏21可以隨時查看溫度、剩余輸液量等信息,固定座1右側設有輸液支架板23,輸液支架板23下部設有滑槽,滑槽內裝有第二保溫隔離層19,輸液支架板23頂部設有輸液瓶放置腔24,輸液瓶放置腔24下部設有重量感應器25,輸液瓶放置腔24底部設有輸液管通孔26,輸液管通孔26下部設有與加熱箱11進口連接的輸液管通道27,輸液瓶放置腔24右側設有帶支撐軸孔的T形軸28,支撐軸孔內裝有帶蝸桿的支撐軸29,支撐軸29下部的蝸桿配合有帶手柄的渦輪軸30,渦輪軸30左端固定在輸液支架板23上,渦輪蝸桿的配合可以靈活調整輸液瓶放置腔24的高度,蝸桿下部設有軸套筒31,軸套筒31左側設有條形凹槽32,渦輪軸30左端裝在條形凹槽32內。
本發明結構新穎,運行穩定,本發明在使用時,將輸液瓶放置在輸液瓶放置腔24內,輸液管經輸液通道27進入加熱箱11,輸液管沿著S形輸液軟管分布在加熱箱內,通電插孔連接電路,電源模塊充電并供電給驅動電路,驅動電路驅動輸液軟管13兩側的半圓形加熱電阻12通電發熱,對輸液管內液體進行加熱,輸液瓶放置腔24下部的重量感應器25隨時可以感應的輸液瓶的質量并將質量信息傳遞給微處理器6,微處理器6連接顯示屏21,通過搖動手柄,渦輪蝸桿傳動可以調節輸液支架板23高度,溫度傳感器5可隨時感應溫度變化并將信息傳遞給微處理器6,微處理器6將信息處理后經顯示屏21顯示出剩余液體量、所輸液體溫度,通過按控制按鈕22也可以設定恒定溫度進行恒溫加熱,滿足了不同天氣溫度的需要,固定座1底部的帶鎖萬向腳輪2方便了裝置位置的移動與固定,第一保溫隔離層10和第二保溫隔離層19將加熱箱11包圍,有利于加熱的同時進行保溫,節約能源,本發明結構簡單,易于操作,S形輸液軟管大大增加了加熱部分的有效面積,可對溫度進行靈活調節,加熱溫度穩定,效果明顯,安全系數高,既減輕了病人的痛苦,也減輕了醫護人員輸液的難度,可以隨時查看溫度、剩余輸液量等信息,省時省力,有利于大量推廣。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