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向面部上注射具有固定效能的藥液來改善皮膚的美容面膜,具體涉及滲透到皮膚內的針管均勻注射藥液,使藥液的損失最小化,并使效能最大化,而且發光二極管直接使皮膚的細胞活性化,并照射可與藥液聯動的光源的兼備改善皮膚和治療疤痕的發光二極管美容面膜。
背景技術:
現今隨著現代人對外貌的關注的提高,為防止皮膚疾病及老化,通過使損傷的皮膚迅速恢復的功能性化妝品或面膜、按摩、專門微手術等來對皮膚進行管理。皮膚管理方式中,具有多種效能的面膜產品正在上市,因其可簡便使用而備受歡迎。這種面膜敷在面部,對皮膚供給水分和營養,使皮膚滋潤而有彈性,并促進新陳代謝,去除皮膚排泄物。
例如,對面部皮膚供給營養并維持皮膚彈性的面膜根據使用方法大體分為三種:沖洗型、剝落型、片型。沖洗型為將泥漿或泥、膏形態的美容成分涂抹于面部后沖洗的類型,剝落型為涂抹美容成分后經過一段時間后將被干燥的美容成分剝落的類型,片型為提前用化妝水或精華素浸濕面膜片后敷在皮膚上后揭下的類型。
沖洗型面膜具有以下缺點,去除麻煩,去除后面部或皮膚上殘留面膜的殘渣難以去除,去除被干燥的內容物的過程中污染周邊,對皮膚不產生緊張感。剝落型面膜因借助水溶性高分子物質蒸發水分而使高分子形成膜,具有對皮膚賦予強緊張感和清爽感的優點,但與沖洗型相比存在保濕和營養供給效果差的缺點。
因此,為皮膚保護膜的形成和營養供給及保濕效果等,將皮膚美容成分適當涂敷于面膜片后,面部上附著規定時間以提供按摩效果的片型面膜常被使用。但是片型面膜具有經過很長時間或使用皮膚滲透緩慢的美容(藥液)成分時,存在容易變干燥且從面膜到皮膚的美容成分傳遞效率性低的缺點。為克服這些缺點而提出在面膜上附著突起,以刺激皮膚來促進美容成分的吸收的技術方案。
例如,韓國公開專利公報第10-2011-0075832號“刺激并按摩位于面部的穴位來幫助促進血液循環、緩和浮腫、小顏作用的按摩方法”和韓國授權專利公報第10-1452400號“附著突起的面膜”公開了上述技術方案。前者雖具有面膜上附著穴位突起而促進血液的優點,但因每個人面部大小的差異,面膜上形成的突起難以正確配上穴位,因此具有發生副作用的憂慮。后者在面膜上附著按摩突起,雖改善平面形狀的面膜均勻緊貼在曲面形狀的面部,但這僅僅單純刺激皮膚,仍難以使皮膚吸收面膜包含的藥液。
另一方面,人體的皮膚分為表皮(外皮)層、真皮(內皮)層、皮下組織層,健康的年輕皮膚的真皮層由約80%以膠原蛋白、彈性蛋白等來充滿。但是真皮層隨著時間的經過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量明顯減少(收縮),因此真皮層變薄使皮膚干燥或產生皺紋而皮膚的彈性減少。即,為維持有彈性的皮膚,需要補充生成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等或對其有幫助的各種營養物質,例如,維生素C或縮氨酸。
但是,包含在面膜中的營養物質通過表皮層滲透到真皮層的量為整體含量的0.3%左右,不過為相當微少的水平。各種營養物質單純涂敷于皮膚的表皮層,發揮的效果相當微弱,因此需要將營養物質無損失地更有效地滲透到位于皮膚的內部的真皮層的方案。因此,韓國公開專利公報第10-2010-0081380號公開了“附著微細針的護膚面膜”。其公開的面膜具有人為地形成用于使微細針通過皮膚的表皮層和真皮層的孔,以提高營養物質至真皮層的滲透力的優點。
但是,即使人為地形成針通過皮膚的表皮層和真皮層的孔,因人體的皮膚基本上具有從外部保護皮膚的屏障功能,因此孔會瞬間關閉。作為一例,皮膚在受到燙傷的情況下,不是因受損傷的皮膚而死亡,而是因受損傷的皮膚具有的屏障功能受損傷,使外部的各種細菌滲透,導致感染而死亡。如此,單純地形成通過皮膚的表皮層和真皮層的孔,將營養物質無損失且更有效的滲透到真皮層是有限的。
尤其,實際情況是隨著美容的重要度日趨增加,改善疤痕的治療也正在受關注。例如,韓國授權專利公報第10-1397114號公開了“治療疤痕用皮膚外用劑組合物”。公開的文獻中提出了將具有固定效能的藥液的涂敷于疤痕的組合物。但是,藥物要滲透到真皮才能發揮其效果,實質上因藥物不能滲透到真皮,因此具有治療時間變長,藥物損失大,大體上增加手術費用的缺點。
另一例,韓國授權專利公報第10-1455817號公開了“皮膚疤痕治療用藥學組合物及利用其的皮膚治療疤痕方法”。公開的文獻提出了強制注入藥物使藥物滲透到疤痕的真皮后,對疤痕進行切除或激光手術的療法。但這具有將對肉毒桿菌毒素有過敏反應的人從手術對象排除,發生多種副作用的缺點。
此外,韓國授權專利公報第10-0820164號公開了“皮膚疾病治療用激光裝置”、韓國授權專利公報第10-1015881號公開了“利用激光的疤痕及皮膚疾病治療系統及其方法”、韓國授權專利公報第10-1160343號公開了“燙傷、創傷及有關皮膚疾病的光動力學治療裝置及方法”。公開的文獻中提出了以從激光二極管或發光二極管照射的光刺激疤痕組織的手術。
其中利用光源的手術分為侵襲性的和非侵襲性。侵襲性手術將疤痕的表皮和真皮去除后,用激光刺激組織引導生成新皮膚。侵襲性手術為光源直接照射組織,雖治療效果高,但具有恢復時間長,形成感染或出血及二次疤痕的缺點。
相反,非侵襲性手術對疤痕不施加損傷,以紅色及近紅外線波長的光刺激真皮引導膠原蛋白的再形成。非侵襲性手術雖具有無出血、無痛苦的可舒適的進行治療的優點,但對比侵襲性手術具有效果不足、治療時間長、增加費用的缺點。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韓國公開專利公報第10-2011-0075832號“刺激和按摩位于面部的穴位來幫助促進血液循環、緩和浮腫、小顏作用的按摩方法”
專利文獻2:韓國授權專利公報第10-1452400號“附著突起的面膜”
專利文獻3:韓國公開專利公報第10-2010-0081380號“附著微細針的護膚面膜”
專利文獻4:國授權專利公報第10-1397114號“治療疤痕用皮膚外用劑組合物”
專利文獻5:韓國授權專利公報第10-1455817號“皮膚治療疤痕用藥學組合物及利用其的皮膚治療疤痕方法”
專利文獻6:韓國授權專利公報第10-0820164號“皮膚疾病治療用激光裝置”
專利文獻7:韓國授權專利公報第10-1015881號“利用激光的疤痕及皮膚疾病治療系統及其方法”
專利文獻8:韓國授權專利公報第10-1160343號“燙傷、創傷及有關皮膚疾病的光動力學治療裝置及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兼備改善皮膚和治療疤痕的發光二極管美容面膜來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上述兼備改善皮膚和治療疤痕的發光二極管美容面膜因以輕薄短小的結構形成,從而降低制造費用,在家庭以低價更便利地利用。針管以滲透的狀態下直接將藥液均勻注射到皮膚的表皮層和真皮層,以使藥液的損失最小化的同時使效能最大化,使利用光源注射的藥液活性化的同時刺激皮膚組織,復合了藥物涂敷微手術和利用光源的侵襲性手術及非侵襲性手術的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向面部上滲透具有固定效能的藥液使改善皮膚的美容面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夠收縮擴張的透明的管狀的敷用部,包括內皮和外皮、空間、注入管、蓋,上述內皮和外皮以至少能夠與面部緊貼的輪廓形成,上述內皮和外皮的輪廓貼合在一體而在內部形成收容藥液的上述空間,上述注入管以向上述空間填充藥液的方式從外皮突出,上述蓋選擇性地裝拆于上述注入管,用于開閉空間;注射部,按照每個規定圖案具有微型針管,上述注射部在上述內皮上以與空間相連通地向內側突出,用于向皮膚內排出藥液,上述針管的一端以規定的角度傾斜,易于向皮膚的內部滲透,上述微型針管以與硬質的支柱相結合的狀態射出成型為一體,上述支柱用于在內皮內以固定硬度固定支撐上述微型針管,上述微型針管具有0.3-0.5mm的從內皮的表面突出的長度,以滲透到皮膚的真皮層;以及光源部,具有規定的圖案的發光二極管,上述發光二極管在上述外皮上與藥液聯動地照射使細胞活性化的光源。
此時,根據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敷用部的內皮上,用于使殘留在皮膚的表面的藥液向皮膚的真皮層強制滲透的端子以露出的狀態射出成型為一體。
另一方面,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光源部具有能夠選擇性地附著在外皮上的分離型光源部或射出成型在外皮的外部面的一體型光源部中的一種,上述分離型光源部的兩側具有能夠伸縮的線形耳套。
另一方面,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在注射藥液之前上述發光二極管照射415nm的波長來對皮膚進行殺菌,在注射藥液的途中上述發光二極管照射633nm的波長來刺激皮膚,注射藥液之后上述發光二極管照射830nm的波長來治愈皮膚。
另一方面,在此之前,本說明書及發明要求保護范圍中所使用的術語或單詞不應以常規或詞典中的含義限定來解釋,而是立足于發明者為以最佳的方式說明其發明而適當定義用語的概念的原則,應以符合本發明技術思想的含義和概念來解釋。因此,本說明書中所記載的實施例和附圖中的結構僅僅屬于本發明的最優選的一實施例,并不代表本發明的所有技術思想,對此應理解,本申請可具有很多可代替的多種等同技術方案和變形例。
如上述結構及作用的說明,本發明提供以下效果。
第一,整體上以輕薄短小的結構形成,從而降低制造費用使家庭以低價更便利的使用。
第二,整體上以軟質的樹脂材料形成,沿著面部的曲面自然變形,能夠收縮和擴張,因此緊密性和敷用感優秀。
第三,針管以滲透的狀態直接將藥液均勻注射到皮膚的表皮層和真皮層,使藥液的損失最小化的同時使效能最大化。
第四,使未滲透而殘留的藥液利用離子傳輸再滲透,將活性化注射到光源的藥液的同時刺激皮膚組織無出血、無痛苦、治療時間最小化的同時具有卓越的治療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面膜的正面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的面膜的背面立體圖。
圖3為分解示出本發明的面膜的分解圖。
圖4及圖5為剖解本發明的面膜的要部的剖視圖。
圖6及圖7為本發明的變形例的面膜的結構圖。
圖8至圖10為本發明的面膜的使用狀態的結構圖。
附圖標記的說明:
1:皮膚 1a:表皮層
1b:真皮層 10:敷用部
11:內皮 12:外皮
13:空間 15:注入管
16:蓋 20:注射部
21:針管 25:支柱
30:光源部 30a:柔性基板
35:耳套 40:端子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
本發明涉及向面部上滲透具有固定效能的藥液使改善皮膚1的美容面膜,如圖1至圖3所示,是以敷用部10和注射部20及光源部30為主要結構的兼備改善皮膚和治療疤痕的發光二極管美容面膜。
本發明中提及的藥液利用與皮膚改善或皮膚美容有關的對于美白或抗皺具有卓越效能的透明質酸、維生素C、膠原蛋白、彈性蛋白、熊果苷、曲酸、縮氨酸系列的成分。
此外,還可利用多種成分,也可利用將被新開發的成分。但是,不推薦使用被分類到需要醫生的咨詢或處方的皮膚疾病的醫藥品。顯而易見地,在任何情況下技術人員可在不違反醫療法的范圍內對使用人員提供多種成分。
如圖4所示,根據本發明的敷用部10為緊貼面部而敷用,其內部供給到藥液,其為借助從外部施加的作用(壓力)而向注射部20押送藥液的管狀作用體。
如上所述的敷用部10包括:內皮11、外皮12,能夠與面部緊貼的輪廓形成的;空間13,內皮11、外皮12的輪廓貼合在一體而在空間13的內部收容藥液上述空間13;填充部,設置于外皮12上,用于向空間13填充藥液。
內皮11、外皮12以能夠沿著面部的彎曲自然變形并收縮和擴張的軟質硅形成,并具有人體的平均的面部曲面和輪廓。其中,內皮11、外皮12與現有面膜一樣,形成有能夠避開面部的眼、鼻、嘴的穿孔口。
內皮11、外皮12從內皮模具和外皮模具分別射出后在貼合模具中外皮11、外皮12的輪廓相熔接而貼合為一體。貼合為一體的內皮11、外皮12除了輪廓的部分相互分離,因此自然形成空間13。
如圖4所示,填充部作為向敷用部10的空間13填充藥液的閥,包括一體形成于彎曲緩慢的額頭側外皮12的注入管15和注入管15上開閉流路的蓋16。注入管15和蓋16與內皮11、外皮12相比以更堅硬的硬質樹脂材料形成,成型的注入管15嵌入到外皮模型以從外皮12突出的方式形成為一體。
即,注入管15使空間13與外部連通,蓋16使空間13從外部選擇性開閉。因此,收容藥液的安瓿插入注入管15后進行加壓時藥液向空間13填充,填充完成后將蓋16插入注入管15來密封空間13即可。
另一方面,如圖4所示,根據本發明的注射部20作為將收容在空間13的藥液注入到皮膚1內的注射體,按照每個規定圖案具有微型針管21,上述注射部20在內皮11上以與空間13相連通地向內側突出,用于排出藥液。上述微型針管21以與硬質的支柱25相結合的狀態射出成型為一體,上述微型針管以具有0.3-0.5mm的從內皮的表面突出的長度的方式嵌入在內皮模具而射出成型為一體。
其中,針管21的一端以規定的角度傾斜而易于向皮膚的內部滲透。如圖9及圖10所示,如上所述的針管21接受使用人員賦予的施加力而經過皮膚1的表皮層1a滲透到真皮層1b的同時排出收容在空間13的藥液。
另一方面,如圖5所示,本發明的光源部30作為與藥液聯動并為使皮膚1的細胞活性化而照射固定波長的光的光源體,在與面部輪廓相對應的柔性基板30a上按照每個規定圖案具有照射光源的發光二極管31。
為了沿著面部的彎曲順利地緊貼,光源部30優選地在面部中以鼻子部位為中心將臉頰和額頭四等分后,將其以窄小的基板連接。其中雖然沒有通過附圖示出,但管制發光二極管31的電源并控制波長的控制器以配線連接。
發光二極管31選擇性地照射415nm、633nm、830nm的波長。415nm的藍色波長去除皮膚1的細菌,633nm的紅色波長刺激皮膚1的細胞來促進蛋白質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生成,作為紅外線的830nm的波長幫助細胞的再生治愈創傷。同時,633nm的波長還起到使藥液的成分活性化生成氧氣的作用。
即,藥液注射之前照射415nm的波長,對皮膚1有害的細菌進行殺菌,在注射藥液途中照射633nm的波長刺激皮膚1的細胞,使藥物活性化,藥液的注射之后照射830nm的波長來治愈因針管21的皮膚1的創傷。
此時,光源部30可具有如圖6a所示的能夠選擇性地附著在外皮12上的分離型光源部或如圖6b所示的射出成型在外皮12的外部面的一體型光源部中的一種。分離型光源部隨著與敷用部10的分離,具有使用人員可以選擇性地使用藥液注射或光源照射中的一種的優點。一體型在復合使用藥液注射和光源照射時可省略裝拆過程,因此具有使用方便的優點。其中,優選地,分離型光源部的情況下在兩側設有能夠伸縮的線形耳套35。
另一方面,如圖7所示,根據本發明的敷用部10在內皮上,用于使殘留在內皮11上的皮膚1的表面的藥液向皮膚1的真皮層1b強制滲透的端子40以露出的狀態射出成型為一體。其中,端子40如前述的以鼻子為中心陰極和陽極輪流交替。
例如,左側偏向端子40為陰極時,右側偏向端子40為陽極,數秒至數分鐘后左側偏向端子40為陽極時,右側偏向端子40為陰極。即,陽極端子40按規定脈沖施加5至15V、1mA至10mA的電源時,陰極端子40的離子與藥液一同發生以能夠滲透到皮膚1的真皮層1b的能動輸送反應來滲透。其中,雖連續施加直流電源也無妨,但由于這樣會減少離子的輸送效率,最好施加為脈沖電流。
本發明的面膜的使用過程如下。
首先將收容藥液的安瓿插入到注入管15后,按壓安瓿將藥液填充到空間13。填充完成后用蓋16立即封閉空間15后,如圖8所示,在躺下的狀態下以內皮11緊貼面部來敷用。
接下來如圖9所示,利用發光二極管31照射415nm波長來對皮膚1的有害的細菌進行數秒至數分鐘的殺毒。若按摩般揉捏或拍打外皮12,則如圖10a所示,向皮膚1內滲透針管21的同時藥液排出(注射)到真皮層1b。其中在注射藥液的途中,利用發光二極管31照射633nm的波長,刺激并活性化皮膚1的細胞和藥液。
作為參照,人體的皮膚1大體分為表皮層1a和真皮層1b,雖然按部位有所不同,但大體上表皮層1a約為0.25nm,真皮層1b約為0.35nm。即,針管21滲透到皮膚1的真皮層1b也不會感覺到疼痛感,只有感覺到有接觸,因此在使用上不產生負擔。
接下來,雖然根據填充到空間13的藥液的容量有所不同,但揉捏約5-10分鐘或拍打20-50次左右可完成藥液的注射。注射藥液后,如圖10b所示,利用發光二極管31照射830nm的波長,來治愈針管21帶來的皮膚1的創傷。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技術思想的范圍內對本發明進行多種變更和修改。因此,這些變形例或修正例應視為屬于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