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凍瘡膏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凍瘡是人體遭受寒邪侵襲所引起的局部性和全身性損傷,一般凍瘡患者不會去醫院就治,任其自然痊愈,有些則因為家庭經濟原因無法去醫院就醫,造成終身遺憾,凍瘡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不可忽視的疾病。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以天然中草藥為根本,無毒副作用,成本低,治療凍瘡疾病效果顯著的一種凍瘡膏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凍瘡膏,它是由下述質量份比的物質制成:桂枝5-10份、芒硝10-12份、丹參3-8份、紅花6-15份、細辛5-10份、生草烏8-12份、白芷5-15份、玄胡10-20份、紅花油4-8份、陳皮6-8份、姜油5-8份、凡士林20-25份。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另一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凍瘡膏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以質量份比的物質,稱取桂枝5-10份、芒硝10-12份、丹參3-8份、紅花6-15份、細辛5-10份、生草烏8-12份、白芷5-15份、玄胡10-20份、紅花油4-8份、陳皮6-8份、姜油5-8份、凡士林20-25份;
步驟(2):以質量份比的物質,桂枝5-10份、芒硝10-12份、丹參3-8份、紅花6-15份、細辛5-10份、生草烏8-12份、白芷5-15份、玄胡10-20份加水煎熬,得到煎液;
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煎液進行過濾,濾液放入干燥機進行干燥,制得干浸膏;
步驟(4):將干浸膏、陳皮6-8份,分別在粉碎機中粉碎成粉,并混合在起,制得中藥混合物;
步驟(5):將所述質量份比的姜油5-8份熬至200℃,收取過濾油液,加入紅花油5-8份混合,涼至100℃加入凡士林、甘油、中藥混合物,將其均勻調和;
步驟(6):將調和好的活性成分一并放入滅菌機進行滅菌處理,并以15g/支包裝,即得凍瘡藥膏。
進一步,所述干燥溫度控制在70-90℃,時間為半小時。
進一步,所述滅菌溫度控制在50℃-90℃,時間為8-10s。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采用純天然綠色中草藥配置,無任何添加劑,能夠快速根治凍瘡,制作成本低,制備簡單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周某,邊防兵,冬天執勤手腳受凍,手背和腳趾有暗紅色斑疹,手部的伴有水泡,日久發為潰瘍,伴有灼燒感,使用如下組方:
桂枝5份、芒硝10份、丹參3份、紅花6份、細辛5份、生草烏8份、白芷5份、玄胡10份、紅花油4份、陳皮6份、姜油5份、凡士林20份。
一種凍瘡膏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桂枝5份、芒硝10份、丹參3份、紅花6份、細辛5份、生草烏8份、白芷5份、玄胡10份、紅花油4份、陳皮6份、姜油5份、凡士林20份。
步驟(2):以質量份比的物質,桂枝5份、芒硝10份、丹參3份、紅花6份、細辛5份、生草烏8份、白芷5份、玄胡10份加水煎熬,得到煎液;
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煎液進行過濾,濾液放入干燥機進行干燥,制得干浸膏;
步驟(4):將干浸膏、陳皮6份,分別在粉碎機中粉碎成粉,并混合在起,制得中藥混合物;
步驟(5):將所述質量份比的姜油5份熬至200℃,收取過濾油液,加入紅花油4份混合,涼至100℃加入凡士林、甘油、中藥混合物,將其均勻調和;
步驟(6):將調和好的活性成分一并放入滅菌機進行滅菌處理,并以20g/支包裝,即得凍瘡藥膏。
進一步,所述干燥溫度控制在70℃,時間為半小時。
進一步,所述滅菌溫度控制在50℃,時間為8s。
使用時一天4次涂抹,早,午,晚和睡前。連續涂抹5天后,潰瘍消失,發生蛻皮,繼續涂抹5天后,創口愈合,繼續使用3天,痊愈。
實施例2:錢某、建筑工人,冬季在工地施工,手指,耳部多發的腫脹性鮮紅,伴瘙癢或燒灼感。腫脹性板塊上伴有水泡,使用如下組方:桂枝10份、芒硝12份、丹參8份、紅花15份、細辛10份、生草烏12份、白芷15份、玄胡20份、紅花油8份、陳皮8份、姜油8份、凡士林25份。
一種凍瘡膏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以質量份比的物質,稱取桂枝10份、芒硝12份、丹參8份、紅花15份、細辛10份、生草烏12份、白芷15份、玄胡20份、紅花油8份、陳皮8份、姜油8份、凡士林25份。
步驟(2):以質量份比的物質,桂枝10份、芒硝12份、丹參8份、紅花15份、細辛10份、生草烏12份、白芷15份、玄胡20份加水煎熬,得到煎液;
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煎液進行過濾,濾液放入干燥機進行干燥,制得干浸膏;
步驟(4):將干浸膏、陳皮8份,分別在粉碎機中粉碎成粉,并混合在起,制得中藥混合物;
步驟(5):將所述質量份比的姜油8份熬至200℃,收取過濾油液,加入紅花油8份混合,涼至100℃加入凡士林、甘油、中藥混合物,將其均勻調和;
步驟(6):將調和好的活性成分一并放入滅菌機進行滅菌處理,并以20g/支包裝,即得凍瘡藥膏。
進一步,所述干燥溫度控制在90℃,時間為半小時
進一步,所述滅菌溫度控制在90℃,時間為10s。
使用時一天4次涂抹,早,午,晚和睡前。連續涂抹2天后,紅斑消失,繼續涂抹2天后,水泡消失,繼續使用3天,腫漲型斑塊消失
實施例3:黃某,學生,冬季長期把手裸露在外寫字,導致手指紅腫,癢痛,、皮膚青紫,使用如下組方:桂枝8份、芒硝10份、丹參5份、紅花10份、細辛8份、生草烏8份、白芷8份、玄胡15份、紅花油8份、陳皮8份、姜油8份、凡士林25份。
一種凍瘡膏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以質量份比的物質,稱取桂枝8份、芒硝10份、丹參5份、紅花10份、細辛8份、生草烏8份、白芷8份、玄胡15份、紅花油8份、陳皮8份、姜油8份、凡士林25份。
步驟(2):以質量份比的物質,桂枝8份、芒硝10份、丹參5份、紅花10份、細辛8份、生草烏8份、白芷8份、玄胡15份加水煎熬,得到煎液;
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煎液進行過濾,濾液放入干燥機進行干燥,制得干浸膏;
步驟(4):將干浸膏、陳皮8份,分別在粉碎機中粉碎成粉,并混合在起,制得中藥混合物;
步驟(5):將所述質量份比的姜油8份熬至200℃,收取過濾油液,加入紅花油8份混合,涼至100℃加入凡士林、甘油、中藥混合物,將其均勻調和;
步驟(6):將調和好的活性成分一并放入滅菌機進行滅菌處理,并以20g/支包裝,即得凍瘡藥膏。
進一步,所述干燥溫度控制在85℃,時間為半小時。
進一步,所述滅菌溫度控制在75℃,時間為9s。
使用時一天4次涂抹,早,午,晚和睡前。連續涂抹2天后,癢痛消失,繼續涂抹2天后,皮膚青紫塊消失,繼續使用3天,腫漲型斑塊消失。
比較數據,選40名凍瘡患者,其中10人為治療組,使用本發明,10人為對照組1,任其自然痊愈,10人為對照組2,口服硝苯吡啶片10~20毫克,10人為對照組3,使用普通凍瘡軟膏。比較如下:
本發明的優點:采用純天然綠色中草藥配置,無任何添加劑,能夠快速根治凍瘡,制作成本低,制備簡單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