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2046384閱讀:270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以皮膚苔蘚樣變及陣發性奇癢為主要臨床表現,是一種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因其病程長,易反復發作,頑固難愈又稱為“頑癬”。本病多見于青壯年,老年人較少見,兒童一般不發病,發病機制復雜。現代醫學認為,其與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過程平衡失調、患者生活環境及心理因素等有關,其中神經精神因素、刺激性食物、局部刺激被認為是主要誘因,內分泌異常和感染性病灶的存在也可發病。中醫治療本病具有特殊的療效,目前臨床上藥物外涂是治療該病的主要方法,局部注射或口服糖皮質激素有效,但存在一定不良反應,病情易反復。辨證用藥,因人因病而異,不依賴激素,療效顯著,旨在祛除病因、防止復發,受到患者的青睞。神經性皮炎屬神經精神障礙性皮膚病,病因尚未明確。祖國醫學認為該病以內因為主,情志不暢、心緒不寧和心火亢盛等均可致人體氣血不調,日久傷陰動氣耗血,則血虛風燥,不能榮養肌膚而發病;外因可因感受風、濕和熱等邪氣聚于肌膚日久發病。當今社會家庭工作等諸多因素、精神過度緊張和焦慮、情緒的波動都可成為其發病及反復發作的誘因。

胡桐淚:為楊柳科植物胡楊Populus euphratica Oliv.[P.diversifolia Schrenk.]的樹脂流入土中,多年后形成的產物。【性味】 苦;咸;性寒。【歸經】 肺;胃經。【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化痰軟堅。主咽喉腫痛;齒痛;牙疳;中耳炎;瘰疬;胃痛。【性狀】本品不規則的顆粒狀小塊或小薄片狀,多相互粘結成疏松的團塊。表面棕黃色至棕色,具角質樣光澤。質脆易碎,斷面顏色稍淺,放置則逐漸變深。氣極微,味微苦、澀、嚼之微粘牙,稍有砂粒感。【原植物形態】 胡楊,喬木,高15~30米。嫩枝有細毛,一年后脫落,冬芽有毛,無粘膠。葉形變異甚多,在長枝或幼樹的葉披針形、條狀披針形或菱形,長5~12厘米,多敷為全緣,有短柄;在短枝或老樹枝上概為廣卵形、腎形,長2.5~7厘米,邊緣有牙齒,葉柄長3~6厘米;又在同一樹或一枝上可見有兩者中間的葉形。花單性,雌雄異株;葇荑花序;雄花序長1.5~2.5厘米;雄花之苞倒披針形,早落;雄蕊23~27;雌花序長3~5厘米;雌花子房無柄,附著于花盤基底,柱頭6裂,紫紅色。蒴果長橢圓形,長8~15毫米,有短柄。收載于中藥大辭典。

蒙自水芹:本品為傘形科水芹屬植物蒙自水芹Oenanthe riuularis Dunn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凈,曬干。【性味】味辛;微甘;性平。【歸經】歸胃;脾;膀胱經。【功能主治】健胃消積;清熱利尿;消腫解毒。主慢性胃炎;食積胃痛;白濁;淋痛;跌打腫痛;血虛風毒。【性狀】本品多皺縮成團。莖細長,少分枝,葉片皺縮,易碎,完整的葉片羽狀分裂,裂片窄,線形或卵狀披針形,葉有長柄。質輕脆,氣香,味微辛、苦。【原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全株光滑無毛。莖直立,下部匍匐,單一或有少數分枝。葉柄長4-6cm,葉片輪廓廣三角形或三角形,長4.5-6cm,寬3.5-6cm,一回羽狀深裂,稀二回羽狀分裂;莖下部葉裂片卵形,末回裂片長1-1.5cm,寬0.5cm,邊緣有缺刻狀鋸齒;莖上部葉末回裂片線形,全緣。復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長2-5cm;無總苞片;傘輻6-7,直立或開展;小總苞片線形,多數;小傘形花序有花20余朵;萼齒披針形;花瓣自色,倒卵形;花柱基圓錐形,花柱直立或叉以。雙懸果橢圓形,長2mm,寬1mm,側棱較中棱和背棱隆起,背棱線形;每棱槽內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5-7月,果期7-8月。收載于中藥大辭典。

聚藻:本品為小二仙草科狐尾藻屬植物穗狀狐尾藻Ntruiogtkkyn soucatyn L.的全草。從4月至10月,隔2個月采收1次,每次采收池塘中1/2的聚藻,曬干或烘干。【性味】味甘;淡;性寒。【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主熱病煩渴;赤白痢;丹毒;瘡癤;燙傷。【化學成份】 含大量的脫植基葉綠素(chlorophyllide)。【原形態】 穗狀狐尾藻 多年生沉水草本。根狀莖匍匐,節上生須根。莖圓柱形,伸長,常分枝,依水的深淺不同而長度不一,節間長3-4cm。葉4枚輪生;無柄;深綠色,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長2-3cm,羽狀深裂,裂片線形,細密,13-20余對,互生和近對生。穗狀花序頂生,長5-10cm,挺立于水面,果期沉于水中;花單性,4至多數輪生,雌雄花同株;雄花居上部,苞片綠色,邊緣紅色,長圓形,小苞片卵形,萼管鐘狀,花萼4,卵狀三角形,花瓣4,紅色變綠,舟狀匙形,早落,雄蕊8,淡綠色或黃綠色,長2mm;雌花生下部,萼管幾平截或具淺齒,花瓣4,卵圓形,先端鈍,粉紅色,早落,子房下位,4室,柱頭4,羽狀,向外反轉。果球形,直徑1.5-3mm,分成4個分果爿。花期4-10月。收載于中藥大辭典。

黑心蕨:本品為中國蕨科黑心蕨屬植物黑心蕨Doryopteris concolor (Langsd.Et Fisch.)Kuhn [Pteris concolor Langsd. Et Fisch.]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性味】微苦;澀;涼。【歸經】入膀胱、肝二經。【功能主治】清熱利尿;止血。主淋證;外傷出血。【化學成份】 葉含22(29)-何帕烯[hop-22(29)-ene],何帕醇(hydroxyhopane),6,22-何帕二醇(zeorin),無羈萜(friedelin),羊齒-9(11)-烯[fern-9(11)-ene],角鯊烯(squalene)。【原植物形態】 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20-35cm。根莖短而細小,近直立,被披針形鱗片,淡棕色,中央有1條厚的栗黑色中肋。葉紙質,簇生,一型;葉柄、葉軸及羽軸均為亮紫黑色,葉柄長6-24cm,疏被褐色短毛,后近光滑,基部被鱗片;葉片近五角形,長寬近相等,4-8cm,漸尖頭,基部闊心形或戟形,幾為三等裂,中央1片闊菱形,羽狀深裂,長3.5-5cm,寬2-4cm,基部闊楔形,下延于葉軸,基部1對小羽片最大,羽狀半裂或淺裂,側生羽片三角形,長3-4.5cm,寬2.5-3.5cm,基部下延與中央1片下延的闊翅相連,下側基部小羽片特長,羽狀深裂,第2片小羽片有粗齒,其余全緣,上側小羽片短,全緣;葉脈羽狀,小脈二叉分枝。孢子囊群沿裂片兩側邊緣分布,先端及缺刻不育;囊群蓋全緣。收載于中藥大辭典。

酸棗仁皂苷B(Jujuboside B):CAS號55466-05-2,分子式C52H84O21,分子量1045.21。【生物活性】抗甜昧劑(1mmol/L,抑制0.2M 蔗糖的甜味)。【成分來源】大棗 Ziziphus jujuba,酸棗仁 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

酸棗仁皂苷B(Jujuboside B)。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有效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制成該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

蒙自水芹356-358重量份 胡桐淚360-364重量份 酸棗仁皂苷B12-14重量份 聚藻350-352重量份 黑心蕨330-336重量份。

優選的用于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

蒙自水芹357重量份 胡桐淚362重量份 酸棗仁皂苷B13重量份 聚藻351重量份 黑心蕨333重量份。

一種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可以采用制劑學的常規方法制備成片劑或膠囊劑或滴丸。

一種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與化學藥或中藥組成的防治神經性皮炎藥物。

一種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制備:

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蒙自水芹356-358重量份 胡桐淚360-364重量份 酸棗仁皂苷B12-14重量份 聚藻350-352重量份 黑心蕨330-336重量份;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蒙自水芹、胡桐淚、酸棗仁皂苷B、聚藻、黑心蕨,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26%乙醇作為溶劑,在36℃溫浸提取,提取次數為30次,每次提取時間為10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25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1,濾過,藥液通過DM20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7%乙醇溶液洗脫DM20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37%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53%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13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5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的9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07,濾過,藥液通過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88%乙醇溶液洗脫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88%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優選的一種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制備:

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蒙自水芹357重量份 胡桐淚362重量份 酸棗仁皂苷B13重量份 聚藻351重量份 黑心蕨333重量份;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蒙自水芹、胡桐淚、酸棗仁皂苷B、聚藻、黑心蕨,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26%乙醇作為溶劑,在36℃溫浸提取,提取次數為30次,每次提取時間為10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25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1,濾過,藥液通過DM20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7%乙醇溶液洗脫DM20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37%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53%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13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5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的9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07,濾過,藥液通過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88%乙醇溶液洗脫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88%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一種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可以采用制劑學的常規方法制備成片劑或膠囊劑或滴丸。

一種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與化學藥或中藥組成防治神經性皮炎藥物。

藥物組合物防治神經性皮炎療效顯著。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蒙自水芹357g 胡桐淚362g 酸棗仁皂苷B13g 聚藻351g 黑心蕨333g;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蒙自水芹、胡桐淚、酸棗仁皂苷B、聚藻、黑心蕨,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26%乙醇作為溶劑,在36℃溫浸提取,提取次數為30次,每次提取時間為10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25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1,濾過,藥液通過DM20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7%乙醇溶液洗脫DM20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37%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53%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13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5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的9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07,濾過,藥液通過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88%乙醇溶液洗脫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88%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實施例2: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蒙自水芹356g 胡桐淚364g 酸棗仁皂苷B12g 聚藻352g 黑心蕨330g;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蒙自水芹、胡桐淚、酸棗仁皂苷B、聚藻、黑心蕨,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26%乙醇作為溶劑,在36℃溫浸提取,提取次數為30次,每次提取時間為10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25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1,濾過,藥液通過DM20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7%乙醇溶液洗脫DM20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37%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53%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13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5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的9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07,濾過,藥液通過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88%乙醇溶液洗脫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88%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實施例3: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蒙自水芹358g 胡桐淚360g 酸棗仁皂苷B14g 聚藻350g 黑心蕨336g;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蒙自水芹、胡桐淚、酸棗仁皂苷B、聚藻、黑心蕨,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26%乙醇作為溶劑,在36℃溫浸提取,提取次數為30次,每次提取時間為10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25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1,濾過,藥液通過DM20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7%乙醇溶液洗脫DM20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37%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53%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13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5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的9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07,濾過,藥液通過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88%乙醇溶液洗脫DM-7HP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88%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實施例4:片劑的制備

取實施例1藥物組合物76g,加入淀粉123g,混勻,制粒,干燥,加微晶纖維素35g,硬脂酸鎂4g,混勻,壓制成400片, 即得藥物組合物片劑。

實施例5:膠囊的制備

取實施例2藥物組合物64g,加入淀粉186g,混勻,制粒,干燥,整粒,加入適量硬脂酸鎂,混勻,裝膠囊500粒,即得藥物組合物膠囊。

實施例6:滴丸的制備

稱取聚乙二醇 6000 300g水浴(80℃)加熱煮熔,加入實施例3藥物組合物20g,充分攪拌均勻,以液體石蠟為冷卻劑,置玻璃管(4*80cm)中,冷卻溫度為-4℃,滴口內外徑為7.0/2.0(mm/mm),滴口距液面為2.8cm,滴速以每分48滴為最佳條件,用棉布吸干滴丸表面的冷凝劑,即得藥物組合物滴丸。

實施例7: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

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

蒙自水芹383重量份 聚藻365重量份 黑心蕨340重量份。

實施例8: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

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

酸棗仁皂苷B12重量份 聚藻136重量份 黑心蕨250重量份。

實施例9: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

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

酸棗仁皂苷B14重量份 聚藻350重量份 黑心蕨345重量份。

實驗例1:防治神經性皮炎的試驗研究

1、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齡20~45歲,平均約 33 歲;病程 5個月~3年,平均13個月左右。局限性皮炎23例,泛發性皮炎5 例;局限性皮炎中頸部皮炎 16例,四肢伸側皮炎3例,會陰部皮炎2例,陰囊部皮炎1 例,骶部皮炎1 例。

2、治療方法

(1)藥物組成: ①口服藥物組成: 藥物組合物(實施例1藥物組合物,批號20100911)。②外用藥物組成: 芒硝 15g,白帆 10g,藥物組合物15g。

(2)藥物制備方法及用法: ①口服藥制備方法及用法: 將藥物置砂鍋內,加適量清水煎煮15分鐘,濾出藥液約 200ml,藥渣再煎15分鐘,濾出藥液200ml。兩次藥液混勻,分成兩份,1 天劑量,分早晚兩次飯后服用,連服 20 天 1 療程。②外用藥制備方法及用法: 除芒硝、白帆外其他藥物加適量清水浸泡 30 分鐘,煎煮 20分鐘,再加入芒硝、白帆,待其溶化后過濾出藥液。藥渣再煎,取兩次藥液混合約1000ml,平均分成 2 份,每份 1 天劑量。趁熱熏洗患處,待溫度降低后浸泡或淋洗患處 20 分鐘,2 次/日,兩天 1 劑,10 劑( 20 天) 1 療程。③有苔癬樣變的患者,加局部注射潑尼松龍( 強的松龍) 和利多卡因,每周 1 次,3 周 1 療程。

3、療效判斷標準:

①痊愈: 臨床癥狀消失,皮疹消退,半年無復發;

②好轉: 臨床癥狀減輕或消失,皮疹部分消退或消退,半年內有復發;

③無效: 臨床癥狀無改善,皮疹無消退。

4、結 果

28例患者中,痊愈19例,好轉8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 96.43%。

5、典型病例

患者張某某,男,33 歲,城鎮居民,2012年5月初診,自述頸后、肘后兩處局部陣發性瘙癢 12個月多,常因情緒波動,喝酒或進食辛辣食物后瘙癢加劇,在家應用多種外用藥膏( 膚輕松、派瑞松等) 涂擦治療,時好時壞,效果欠佳就診。檢查: 頸后及兩側肘后皮膚干燥粗厚,苔癬樣變,邊界清楚,四周可見少許扁平丘疹,表面有搔抓痕跡,肘后可見多角形扁平丘疹,膚色呈淡紅色,確診為神經性皮炎。用上述方法治療 1 個療程,加以局部注射強的松龍和利多卡因 1 個療程,臨床癥狀消失,皮疹消退。隨訪至今未復發。

患者單某某,男,35歲。主因面部紅腫瘙癢伴苔蘚樣變1月余,于2012年 3月12日就診。患者自述連續數月熬夜加班整理資料,感覺面部尤其是眼部周圍出現紅腫瘙癢伴透明小水泡,液體不斷向外溢出,面部似外殼緊扣,厚厚一層,痛苦難忍,煩躁不安。曾用皮炎顆粒及外用藥物治療,經1個多月治療效果不顯著。刻診:精神不振,煩躁,納少,失眠,舌紅,苔膩,脈弦數。中醫診斷:牛皮癬,辨證:風濕熱三邪壅阻肌膚導致氣血失和。西醫診斷:神經性皮炎。治療原則:清熱解毒利濕,活血消癰生肌。用上述方法治療 1 個療程,面已如常,未留瘢痕,并隨訪 1 年,未再復發。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