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窺鏡,特別是一種用壓力彈簧作關節彎曲調整及用電機帶動鋼絲牽引調焦的內窺鏡。
背景技術:
:
當前,內窺鏡已是成熟技術,用膠管作關節彎曲或用蛇骨型作關節彎曲的內窺鏡亦有現成技術,但用壓力彈簧作關節彎曲調整的內窺鏡尚未見;內調焦內窺鏡有現成技術,但外部用電機傳動再用鋼絲牽引調焦的內窺鏡尚未見。
技術實現要素:
:
為了克服現有塑料關節內窺鏡彎曲不理想及蛇骨型關節內窺鏡又不能做得很小,加之性價比較高的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采取了用壓力彈簧作關節彎曲調節可以做得很小巧,造價低且調節方便靈活。為了縮小內窺鏡的體積,將調焦電動機移出來并置于手柄中,依靠鋼絲牽引傳遞調焦距離。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控壓簧關節彎曲與變焦的內窺鏡,由金屬連接套、彈簧連接套、內窺鏡頭連接套將手柄、塑膠套管、壓簧關節部位及內窺鏡探頭連接成一個整體。在手柄中裝有關節電動機,電動機上裝有鋼絲傳動盤,傳動盤 上繞有關節彎曲鋼絲,其鋼絲兩邊通過鋼絲導向孔延伸至關節彎曲部位的鋼絲焊固點上固定,當關節電動機作正(或反)相轉動時,帶動傳動盤上的鋼絲轉動,使其兩邊的鋼絲一邊收縮另一邊伸長,依靠此力推動壓簧關節部位作彎曲動作。在手柄內還裝有調焦電機,其電機上裝有調焦螺桿和螺桿配套的調焦螺母及滑軌套,在滑軌套的中央裝有調焦牽引鋼絲,此調焦牽引鋼絲沿著中心線一直延伸到攝像頭與線路板連體的調焦牽引鋼絲鉚焊點上固定,當調焦電機轉動時,帶動了調焦位移螺母并連帶調焦牽引鋼絲移動,直至線路板發生位移,從而改變了安裝在線路板上的攝像頭與物鏡間的距離,實現攝像顯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原內窺鏡的基礎上利用壓簧作關節彎曲,體積比蛇骨型可以做得小巧,比膠管型可以顯得靈活,且可實現了360°旋轉攝像;將調焦電機從內窺鏡探頭中移出,置于手柄中,依靠鋼絲牽引傳遞調焦距離,減小了內窺鏡探頭的重量與體積,既實現了內窺鏡探頭的微型化,又可以顯微攝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外觀俯視圖與壓簧關節局部剖視圖;
圖2、圖1的AA剖視圖;
圖3、圖1的BB縱向剖視圖;
圖4、圖1的CC剖視圖;
圖5、圖1的DD剖視圖。
圖中:1.手柄,2.塑膠管,3.壓簧關節部位,4.金屬連接套,5.彈簧連接套,6.內窺鏡頭連接套,7.關節電動機,8.鋼絲傳動盤,9.關節彎曲鋼絲,10.關節彎曲鋼絲焊固點,11.調焦電機,12.調焦螺桿,13.調焦位移螺母及滑軌套,14.調焦牽引鋼絲,15.調焦牽引鋼絲鉚焊點,16.物鏡,17.攝像頭,18.線路板,19.線路板滑動槽,20.數碼線,21.硅膠套管,22.PVC管,23.鋼絲導向孔,24.內窺鏡探頭,30.關節運動軌跡。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及其剖視的圖2、圖3、圖4、圖5中,是整體一個帶壓簧關節彎曲與牽引變焦的內窺鏡,由金屬連接套(4)、彈簧連接套(5)、內窺鏡連接套(6)將手柄(1)、塑膠管(2)、壓簧關節部位(3)、內窺鏡探頭(24)四個部位連接成一個整體。在手柄(1)中裝有能使關節運動的關節電動機(7),在關節電動機(7)上裝有鋼絲傳動盤(8),鋼絲傳動盤(8)上繞有關節彎曲鋼絲(9),關節彎曲鋼絲(9)通過鋼絲導向孔(23)其兩邊一直延伸連接到關節鋼絲焊固點(10)上。當關節電動機作正(或反)相轉動時帶動鋼絲傳動盤(8)使關節彎曲鋼絲(9)的兩根鋼絲一根縮短另一根伸長,因為兩根鋼 絲終端焊在關節彎曲鋼絲焊固點(10)上,所以這個力就會推動壓簧關節部位(3)作彎曲動作。在手柄(1)內裝有調焦電機(11),調焦電機(11)上裝有調焦螺桿(12)和調焦螺桿(12)配套的調焦位移螺母及滑軌套(13),在調焦位移螺母及滑軌套(13)的中央裝有調焦牽引鋼絲(14),此調焦牽引鋼絲(14)沿著中心線一直延伸到攝像頭(17)與線路板(18)連體的調焦牽引鋼絲鉚焊點(15)上。當調焦電機(11)轉動時,帶動了調焦位移螺母及滑軌套(13)以及與其相連接的調焦牽引鋼絲(14)移動傳遞信號直至線路板(18)發生相同的位移,從而改變攝像頭(17)與物鏡(16)之間的距離,實現攝像顯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