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臨床醫用護理用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轉運臥床患者并能對患者進行翻身的支架裝置
背景技術:
在醫療領域,經常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患者是在俯臥的情況下進行手術或各種操作,操作結束后患者不能移動,此時要把患者從操作臺上移動到病房的床上,還要把患者翻過來形成仰臥位。常規需要是3~4個人,分別在患者兩邊將其抬到轉運床上,到病房床邊,在將其抬到病床上,并對其翻身,其操作費時,費力,還容易在反動轉運時牽動患者,引起傷口部位出血等不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用于轉運患者并能對患者進行翻身的支架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臥床病人轉運翻身支架裝置,包括:俯臥翻身板、支持抬握棒和約束帶;其中所述俯臥翻身板為矩形平板,長度為180cm,寬度為60cm,上表面依次覆蓋海綿層和絨布層;所述支持抬握棒為U型金屬棒體,兩側頂端分別垂直設置有固定銷;所述俯臥翻身板兩側分別設置有固定鎖孔,支持抬握棒的固定銷能夠插入并固定在固定鎖孔內;所述俯臥翻身板側邊還設置有兩根約束帶。
所述約束帶包括左、右彈性約束帶體,左彈性約束帶體的左端固定在俯臥翻身板左側邊,右端設置有插件,右彈性約束帶體的右端固定在俯臥翻身板右側邊,左端設置有與插件相配合的插座。
所述支持抬握棒的U型棒體中間設置有防滑橡膠圈。
所述支持抬握棒的U型棒體中間長度為40cm。
所述俯臥翻身板采用ABS材料制成。
本轉運翻身支架裝置在使用時,先將俯臥翻身板的海綿絨布層面朝上放在操作臺上,之后讓患者趴在俯臥翻身板上進行手術或各種操作,當操作完畢,通過將支持抬握棒的固定銷插入俯臥翻身板兩側的固定鎖孔固定支持抬握棒,固定好約束帶,兩個人分別握著兩側支持抬握棒的中間部位就可以將患者抬到轉運車上,轉運車到達病房患者床邊后,取下一側的支持抬握棒,并將約束帶打開,將俯臥翻身板一側抵在病床的一側,抬高俯臥翻身板另一側,患者即被翻身平躺在病床上了。
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使用省時省力,既能方便轉運、運送患者,還能將運送到位的患者進行省時省力的翻身,避免患者不必要的牽動,引起傷口部位出血等不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轉運翻身支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轉運翻身支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包括俯臥翻身板1、支持抬握棒2和約束帶。
其中俯臥翻身板為矩形平板,采用ABS材料制成,長度為180cm,寬度為60cm,上表面依次覆蓋海綿層3和絨布層4。
支持抬握棒為U型金屬棒體,U型棒體中間長度為40cm,設置有防滑橡膠圈5,兩側頂端分別垂直設置有固定銷6。
俯臥翻身板兩側分別設置有固定鎖孔7,支持抬握棒的固定銷能夠插入并固定在固定鎖孔內。
俯臥翻身板側邊還設置有兩根約束帶。約束帶包括左、右彈性約束帶體,左彈性約束帶體8的左端固定在俯臥翻身板左側邊,右端設置有插件9,右彈性約束帶體10的右端固定在俯臥翻身板右側邊,左端設置有與插件相配合的插座11。兩根約束帶的位置為患者的胸部和大腿部位置。
在使用時,先將俯臥翻身板的海綿絨布層面朝上放在操作臺上,之后讓患者趴在俯臥翻身板上進行手術或各種操作,當操作完畢,通過將支持抬握棒的固定銷插入俯臥翻身板兩側的固定鎖孔固定支持抬握棒,固定好約束帶,兩個人分別握著兩側支持抬握棒的中間部位就可以將患者抬到轉運車上,轉運車到達病房患者床邊后,取下一側的支持抬握棒,并將約束帶打開,將俯臥翻身板一側抵在病床的一側,抬高俯臥翻身板另一側,患者即被翻身平躺在病床上了。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和方法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和方法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