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美容工具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紋繡頭。
背景技術:
紋繡是一種皮膚著色的方法,屬于醫療美容范疇。它是將色素植入皮膚組織內形成穩定的色塊,由于表皮很薄,成半透明狀,所以植入的色素通過表皮層呈現出植入色澤,以達到掩蓋瑕疵、揚長避短、修飾美化的作用。由于刺入皮膚的色素均是小顆粒狀、直徑都小于1微米,植入后很快就會被膠原蛋白包圍,無法被吞噬細胞吞噬,從而在皮膚表層形成半永久的標記。稱為“紋繡”亦“文繡”、“文飾”。現代紋繡包括其中三項:紋眉、漂唇、紋眼線。
紋繡頭是可拆卸地安裝在紋繡機頭部用于紋繡的結構。
現有技術中的紋繡頭在使用時需要不停地蘸色料,蘸在紋繡頭上的色料集中在筆尖處,容易出現噴色料(即一次噴出過量的色料)的現象。并且會因為操作者忘記蘸色料而出現空針現象(即在紋繡頭上的色料用盡,紋繡頭上無色料而繼續進行的無色料附著的紋繡操作)且不能持續恒量出色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紋繡頭,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紋繡頭不能持續恒量出色料,容易出現噴色料、空針情況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紋繡頭,該紋繡頭包括:
針帽,針帽具有容腔,針帽具有連通容腔的開口端;
針頭,針頭具有尖端;針頭的尖端依次穿過容腔以及開口端,并露出在開口端之外;開口端的內側面與針頭的外側面之間具有通液縫;
蓄液塊,蓄液塊設置在容腔中。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紋繡頭是在現有的紋繡機的基礎上,對關系到出色料的連接在紋繡機下端的結構進行了一些改進,使其具有能夠控制色料恒量流出的有點。
具體的,針頭在紋繡機的傳動部分的帶動下做往復直線運動以實現紋繡動作,針頭的往復直線運動持續地、均勻地從蓄液塊上將吸納在蓄液塊中的色料帶出到針頭的尖端,用于紋繡時的上色。因蓄液塊的蓄液能力,能夠鎖住色料,因此既保證針帽中一次能存儲較多的色料,中途不需要蘸取色料,又能使色料均勻恒量地從通液縫流出,而不會出現大量流下或無色料流下的情況,也就不會出現現有紋繡頭使用時在紋繡處涂出大片色料或是在該涂色料處無色料(空針)的情況,具有上色均勻,不會出現空針或大片上色的情況。
進一步地,針帽具備筒狀的筆體,以及與筆體的一端連接的截面尺寸逐漸減小的中空的筆端,筆端的大截面端與筆體連接,筆端的小截面端開放構成開口端,筆體和筆端共同限定容腔。
進一步地,蓄液塊包裹針頭位于容腔中的部分的外側面。
進一步地,蓄液塊外表面包裹有分隔膜,分隔膜上設有加液口和出液口,針頭貫穿出液口。
蓄液塊中可吸納存儲色料,分隔膜可將色料與針帽分隔開來,避免色料沾染針帽。另外,設置分隔膜后,蓄液芯可單獨存放而不會造成色料漏出,因此可在一個色料用完之后直接取出換上另外一個備用色料即可,使用方便。
進一步地,蓄液塊靠近尖端的一側設有凹槽,凹槽和針頭的外側面配合圍成儲液腔。
下端設置的凹槽可用于臨時存儲一部分自由色料,使得蓄液塊位于開口端處使用存儲有一定量的色料,從而較好的確保了色料的供給,進一步避免出現不出色料的空針現象。
進一步地,凹槽為環繞針頭的環形槽結構。
進一步地,蓄液塊上還設置有導流通道,導流通道連通儲液腔。
進一步地,蓄液塊設有加液槽,蓄液塊上的導流通道共有多個,多個導流通道分別連通加液槽。
分布在蓄液塊上的導流通道可將靠近導流通道處的蓄液塊中的色料引出流入儲液腔中,用于保證色料流出供給。加液槽方便向蓄液塊中加入色料。
進一步地,蓄液塊由海綿或棉花構成。
進一步地,容腔內可滑動地設置有擠壓塊,蓄液塊位于擠壓塊和開口端之間。
擠壓塊的材料可以是硬質塑料,其用途在蓄液塊中的色料較少時,或蓄液塊的孔縫太細時,可通過擠壓蓄液塊來加速色料向下集中,利于色料的流出供給。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至少具備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利用在針帽中加入軟性可吸水的蓄液塊,如棉花、海綿等,色料留在針帽中,針通過時帶出色料。具有不噴色、中途不用蘸色料的特點,不會有空針、不上色等現象,能夠均勻恒量流出色料的有益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紋繡頭010;
針帽100;
容腔110;
開口端111;
通液縫112;
儲液腔120;
筆體130;
筆端140;
針頭200;
尖端210;
蓄液塊300;
凹槽310;
導流通道320;
加液槽330;
擠壓塊500;
分隔膜600;
加液口610;
出液口62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如出現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如出現術語“水平”、“豎直”等術語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絕對水平或懸垂,而是可以稍微傾斜。如“水平”僅僅是指其方向相對“豎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該結構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傾斜。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如出現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一
圖1是本實施例中的紋繡頭的結構示意圖。請參照圖1,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紋繡頭,該紋繡頭010可連接在紋繡機的端部使用,該紋繡頭010還包括針帽100、針頭200和蓄液塊300。
其中,針帽100具有容腔110,針帽100具有連通容腔110的開口端111。針帽100可連接在紋繡機的端部上。
針頭200具有尖端210;針頭200的尖端210依次穿過容腔110以及開口端111并露出在開口端111之外;開口端111的內側面與針頭200的外側面之間具有通液縫112。紋繡機中的傳動結構固定連接針頭200并針頭200做往復直線運動,以實現紋繡動作。
蓄液塊300設置在容腔110中。
使用前,先讓蓄液塊300吸入適量的用于紋繡的色料。該處所說的適量可以是滿足一次紋繡所需的色料的量。針頭200在紋繡機的傳動結構的帶動下做往復直線運動以實現紋繡動作,針頭200的往復直線運動持續地、均勻地從蓄液塊300上將吸納在蓄液塊300中的色料帶出到針頭200的尖端210,用于紋繡時的上色。因蓄液塊300的蓄液能力,能夠鎖住色料,因此色料能夠均勻流下,而不會出現大量流下或無色料流下的情況,也就不會出現現有紋繡頭010使用時出現的在紋繡處涂出大片色料或是在該涂色料處無色料(空針)的情況,具有上色均勻,不會出現空針或大片上色的情況。
本實施例中的針帽100可設置成多種結構形狀。優選地,本實施例中的針帽100具備筒狀的筆體130,以及與筆體130的一端連接的截面尺寸逐漸減小的中空的筆端140,筆端140的大截面端與筆體130連接,筆端140的小截面端開放構成開口端111,筆體130和筆端140共同限定容腔110。筒狀的筆體130可容納較多的色料,錐形的筆端140使開口端111的截面尺寸較小,在與針頭200配合后,其間的通液縫112也可控制得較小,這有利于控制色料流出的速度和量,避免過量的色料流出在紋繡處涂上過量大片的色料的問題。優選地,開口端111的內徑可為0.55mm,使用直徑0.35mm的針頭200,這樣兩者之間的通液縫112為寬度為0.1mmm的環形縫,其色料流出的速度適用于一般紋眉、紋唇操作。
本實施例中的蓄液塊300和針頭200相接觸,也可不接觸針頭200。即蓄液塊300與針頭200之間可留出一定的縫隙用于存儲自由色料(不被蓄液塊300吸納鎖水的色料),自由色料可在針頭200的帶動下以較快的速度流下進行上色;蓄液塊300也可包裹針頭200位于容腔110中的部分的外側面,即可完全包裹針頭200外側面,亦可僅包裹針頭200部分外側面,未包裹部分保持一定的縫隙。此時,蓄液塊300與針頭200接觸面處的色料會在針頭200的帶動下由針頭200帶下,留在蓄液塊300中的色料收到蓄液塊300的粘連力,相較于自由色料較難流下。因此,可通過控制縫隙的大小以及蓄液塊300與針頭200接觸部分的占比來調節出所需的色料流出速度。
本實施例中的蓄液塊300可由多種材料制成。例如蓄液塊300可由海綿或棉花構成。
實施例二
圖2是本實施例中的紋繡頭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是實施例一的進一步改進的方案。本實施例中的紋繡頭010的針帽100和針頭200的形狀和結構均與實施例一種相同,本實施例相對于實施例一的主要改進之處在于對蓄液塊300的結構進行了進一步的設計,以進一步提高色料流出的性能,可使色料更均勻的流出。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蓄液塊300外表面包裹有分隔膜600,分隔膜600上設有加液口610和出液口620,針頭200貫穿出液口620。
蓄液塊300中可吸納存儲色料,分隔膜600可將色料與針帽100分隔開來,避免色料沾染針帽100。另外,設置分隔膜600后,蓄液塊300可單獨存放而不會造成色料漏出,因此可在一個色料用完之后直接取出換上另外一個備用色料即可,使用方便。
作為本實施例中的蓄液塊300的一種優選結構,蓄液塊300靠近尖端210的一側設有凹槽310,凹槽310和針頭200的外側面配合圍成儲液腔120。
下端設置的凹槽310可用于臨時存儲一部分自由色料,使得蓄液塊300位于開口端111處使用存儲有一定量的色料,從而較好的確保了色料的供給,進一步避免出現不出色料的空針現象。
進一步地,凹槽310為環繞針頭200的環形槽結構。
凹槽310為環形槽結構使針頭200的四周均能接觸凹槽310中的自由色料,利于色料的流出,保證色料的供給。
進一步地,蓄液塊300上還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導流通道320,導流通道320連通儲液腔120。在本實施例中,蓄液塊300設有加液槽330,蓄液塊300上的導流通道320共有多個,多個導流通道320分別連通加液槽330。優選地加液槽330可與加液口610連接。
分布在蓄液塊300上的導流通道320可將靠近導流通道320處的蓄液塊300中的色料引出流入儲液腔120中,用于保證色料流出供給。加液槽330方便向蓄液塊300中加入色料。
作為本實施例中的紋繡頭的一個進一步方案,容腔110內可滑動地設置有擠壓塊500,蓄液塊300位于擠壓塊500和開口端111之間。擠壓塊500的材料可以是硬質塑料,其用途在蓄液塊300中的色料較少時,或蓄液塊300的孔縫太細時,可通過擠壓蓄液塊300來加速色料向下集中,利于色料的流出供給。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不噴色、中途不用蘸色料,不會有空針不上色等現象,能夠均勻恒量流出色料。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