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設施領域,具體為一種食用菌菌棒滅菌裝置。
背景技術:
中國的食用菌資源豐富,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國家之一,食用菌不僅味美,而且營養豐富,常被人們稱作健康食品,目前,種植食用菌十分流行,一般人工種植食用菌,均涉及食用菌菌棒滅菌技術環節,食用菌生產的好壞,滅菌也是重要的環節之一。現行生產及術對食用菌菌棒的滅菌,均是采用鍋式蒸汽方式進行滅菌,滅菌效率低,能源消耗量大,生產成本高,不利于大規模生產,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因此需設計一種滅菌效率高、低能耗的香菇菌棒滅菌室。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食用菌菌棒滅菌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食用菌菌棒滅菌裝置,包括滅菌室和加熱溫控系統,所述滅菌室包括鋼架構、防腐鍍鋅鐵皮、保溫材料、和保護鋼板,所述保護鋼板位于鋼架構的外層,防腐鍍鋅鐵皮處于鋼架構的內層,所述保溫材料位于鋼架構的中襯部位,所述滅菌室的底部用水泥混凝土澆平,所述滅菌室的一側開設有門(1);所述加熱溫控系統包括通氣口(2)、加熱蒸汽系統、溫控裝置和水汽排放閥(3),所述通氣口(2)設置在滅菌室的頂部。
優選的,所述鋼架構長4.5m-5.5m、寬3.2m-4m、高2.5m-2.8m, 所述鋼架構由0.3×4×4cm-0.4×5×5cm角鐵焊接成間隔為0.8m-1m的垂直柵狀,橫檔用0.3×4cm-0.4×5cm的扁鐵焊接,所述扁鐵間的間隔為60cm-80cm,鋼構架整體結構為格狀型。
優選的,所述保護鋼板的厚度為0.2-0.4mm。
優選的,所述保溫材料由水泥發泡板、巖棉板和玻璃棉板組成。
優選的,所述通氣口(2)為30×30的cm的正方形,所述通氣口(2)安裝有壓力調節裝置。
優選的,所述加熱蒸汽系統,包括蒸汽鍋爐、蒸汽輸送管道、蒸汽入室控制閥(4)、室內蒸汽管,室內蒸汽管分布在左右和后向,距地面高度為30cm-50cm,每隔50cm-60cm開有一個0.3cm出氣口,口向與水平夾角為25°-35°。
優選的,所述溫控裝置安裝在菌棒滅菌室正向距地高度為1m-1.2m處,溫控探頭插入內側壁上,與外側溫控表(5)連接。
優選的,所述水汽排放閥(3)安裝在菌棒滅菌室遠離溫控裝置的一側,所述水汽排放閥(3)距地面的高度為2cm-5c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食用菌菌棒滅菌室的加熱蒸汽系統保證了滅菌室加熱均勻,滅菌室的保溫結構使能熱能利用率大大提高,整個滅菌過程用時僅為常規滅菌用時的一半,時間短效果好,能源消耗低,符合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門、2通氣口、3水汽排放閥、4蒸汽入室控制閥、5溫控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 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包括滅菌室、菌棒架和加熱溫控系統,滅菌室包括鋼架構、防腐鍍鋅鐵皮、保溫材料、和保護鋼板,鋼架構長4.5m、寬3.2m、高2.5m,由0.3×4×4cm角鐵焊接成間隔為0.8m垂直柵狀,橫檔再由0.3×4cm的扁鐵,間隔為60cm焊接,鋼構架整體結構為格狀型,保護鋼板位于鋼構架外層,厚度為0.2mm,防腐鍍鋅鐵皮處于鋼構架內層,鋼構架的中襯為由水泥發泡板保溫材料,可提高熱量利用率;滅菌室的底部用水泥混凝土澆平,滅菌室的一側開設有門(1);加熱溫控系統包括通氣口(2)、加熱蒸汽系統、溫控裝置和水汽排放閥(3),通氣口(2)為30×30的cm的正方形,設置在滅菌室的頂部中間,通氣口(2)安裝有壓力調節裝置,當壓力大于1.1個標準大氣壓時,該通氣口(2)自動打開,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時,通氣口(2)自動關閉;加熱蒸汽系統包括蒸汽鍋爐、蒸汽輸送管道、蒸汽入室控制閥(4)、室內蒸汽管,室內蒸汽管分布在左右和后向,距地面高度為30cm,每隔50cm開有一個0.3cm出氣口,口向與水平夾角為25°,起到受熱均勻、熱能利用率高的作用;溫控裝置安裝在菌棒滅菌室正向距地高度為1m處,溫控探頭插入內側壁上,與外側溫控表(5)連接,菌棒滅菌過程中,可根據溫控表的溫度來調節蒸汽入室控制閥,保證在較為恒定的溫度下對菌棒進行滅菌,以達到最佳的滅菌效果;水汽排放閥(3)安裝在菌棒滅菌室遠離溫控裝置的一側,水汽排放閥(3)距地面的高度為2cm;使用時,將需滅菌的食用菌棒擺放在菌棒架上,距 滅菌室內壁20cm有規則的緊靠擺滿,封閉滅菌室門(1),關閉通氣口(2)與水汽排放閥(3),開啟蒸汽入室控制閥(4)到最大,進行快速加熱,當溫度達到100℃,持續20分鐘,當滅菌室內壓力接近1.1個標準大氣壓時,通氣口(2)就要自動開啟,這時可調節蒸汽入室控制閥(4),降低供汽量,開啟水汽排放閥(3),使室內溫度維持在100℃、壓力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持續8小時,關閉蒸汽入室控制閥(4),自然冷卻后,就完成了食用菌棒的滅菌。
實施例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包括滅菌室、菌棒架和加熱溫控系統,滅菌室包括鋼架構、防腐鍍鋅鐵皮、保溫材料、和保護鋼板,鋼架構長5.5m、寬4m、高2.8m,由0.4×5×5cm角鐵焊接成間隔為1m垂直柵狀,橫檔再由0.4×5cm的扁鐵,間隔為80cm焊接,鋼構架整體結構為格狀型,保護鋼板位于鋼構架外層,厚度為0.4mm,防腐鍍鋅鐵皮處于鋼構架內層,鋼構架的中襯為巖棉板的保溫材料,可提高熱量利用率;滅菌室的底部用水泥混凝土澆平,滅菌室的一側開設有門(1);加熱溫控系統包括通氣口(2)、加熱蒸汽系統、溫控裝置和水汽排放閥(3),通氣口(2)為30×30的cm的正方形,設置在滅菌室的頂部中間,通氣口(2)安裝有壓力調節裝置,當壓力大于1.1個標準大氣壓時,該通氣口(2)自動打開,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時,通氣口(2)自動關閉;加熱蒸汽系統包括蒸汽鍋爐、蒸汽輸送管道、蒸汽入室控制閥(4)、室內蒸汽管,室內蒸汽管分布在左右和后向,距地面高度為50cm,每隔60cm開有一個0.3cm出氣口,口向與水平夾角為35°,起到受熱均勻、熱能利用率高的作用;溫控裝置安裝在菌棒滅菌室正向距地高度為1.2m處,溫控探頭插入內側壁上,與外側溫控表(5)連接,菌棒滅菌過程中,可根據溫控表的溫度來調節蒸汽入室控制閥,保證在較為恒定的溫度下對菌棒進行滅菌,以達到最佳的滅菌效果;水 汽排放閥(3)安裝在菌棒滅菌室遠離溫控裝置的一側,水汽排放閥(3)距地面的高度為5cm;使用時,將需滅菌的食用菌棒擺放在菌棒架上,距滅菌室內壁20cm有規則的緊靠擺滿,封閉滅菌室門(1),關閉通氣口(2)與水汽排放閥(3),開啟蒸汽入室控制閥(4)到最大,進行快速加熱,當溫度達到100℃,持續30分鐘,當滅菌室內壓力接近1.1個標準大氣壓時,通氣口(2)就要自動開啟,這時可調節蒸汽入室控制閥(4),降低供汽量,開啟水汽排放閥(3),使室內溫度維持在100℃、壓力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持續12小時,關閉蒸汽入室控制閥(4),自然冷卻后,就完成了食用菌棒的滅菌。
實施例三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包括滅菌室、菌棒架和加熱溫控系統,滅菌室包括鋼架構、防腐鍍鋅鐵皮、保溫材料、和保護鋼板,鋼架構長4.8m、寬3.6m、高2.7m,由0.3×4×4cm角鐵焊接成間隔為0.9m垂直柵狀,橫檔再由0.3×4cm的扁鐵,間隔為70cm焊接,鋼構架整體結構為格狀型,保護鋼板位于鋼構架外層,厚度為0.3mm,防腐鍍鋅鐵皮處于鋼構架內層,鋼構架的中襯玻璃棉板的保溫材料,可提高熱量利用率;滅菌室的底部用水泥混凝土澆平,滅菌室的一側開設有門(1);加熱溫控系統包括通氣口(2)、加熱蒸汽系統、溫控裝置和水汽排放閥(3),通氣口(2)為30×30的cm的正方形,設置在滅菌室的頂部中間,通氣口(2)安裝有壓力調節裝置,當壓力大于1.1個標準大氣壓時,該通氣口(2)自動打開,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時,通氣口(2)自動關閉;加熱蒸汽系統包括蒸汽鍋爐、蒸汽輸送管道、蒸汽入室控制閥(4)、室內蒸汽管,室內蒸汽管分布在左右和后向,距地面高度為40cm,每隔55cm開有一個0.3cm出氣口,口向與水平夾角為30°,起到受熱均勻、熱能利用率高的作用;溫控裝置安裝在菌棒滅菌室正向距地高度為1m處,溫控探頭插入內側壁上,與 外側溫控表(5)連接,菌棒滅菌過程中,可根據溫控表的溫度來調節蒸汽入室控制閥,保證在較為恒定的溫度下對菌棒進行滅菌,以達到最佳的滅菌效果;水汽排放閥(3)安裝在菌棒滅菌室遠離溫控裝置的一側,水汽排放閥(3)距地面的高度為3cm;使用時,將需滅菌的食用菌棒擺放在菌棒架上,距滅菌室內壁20cm有規則的緊靠擺滿,封閉滅菌室門(1),關閉通氣口(2)與水汽排放閥(3),開啟蒸汽入室控制閥(4)到最大,進行快速加熱,當溫度達到100℃,持續25分鐘,當滅菌室內壓力接近1.1個標準大氣壓時,通氣口(2)就要自動開啟,這時可調節蒸汽入室控制閥(4),降低供汽量,開啟水汽排放閥(3),使室內溫度維持在100℃、壓力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持續8-12小時,關閉蒸汽入室控制閥(4),自然冷卻后,就完成了食用菌棒的滅菌;因此該香菇菌棒滅菌室具有滅菌效率高、低能耗等優點,適合大規模推廣。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