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手術用側臥位上肢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712875閱讀:438來源:國知局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輔助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手術用側臥位上肢固定架。



背景技術:

病人在做側臥位手術時,需要側臥在手術床上進行,病人的上肢是壓在床上的,因此上肢容易受壓迫導致血液循環不暢,時間久了會使上肢麻木,給病人帶來不適,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術用側臥位上肢固定架,可對病人上肢有效固定,使病人感覺舒適。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手術用側臥位上肢固定架,包括設置于手術床的側部的連接板,所述連接板通過轉軸可活動地連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頂部沿長度方向設置有用于放置上肢的U型凹槽,所述托板的前端的底部可拆卸連接有第一伸縮桿,所述第一伸縮桿的底部設置有第二伸縮桿,所述第二伸縮桿固設于手術床的側部;所述第一伸縮桿伸縮時帶動所述托板的前端沿豎直方向移動,所述托板相對于手術床移動的夾角為0~50°;所述第二伸縮桿伸縮時帶動所述第一伸縮桿、所述托板的前端沿水平方向移動,所述托板相對于手術床的側部移動的夾角為0~90°。

其中,所述托板的前端連接有用于放置手掌的托盤。

其中,所述托板為可伸縮托板。

其中,所述U型凹槽的底部設置有溫度感應器、控制器和加熱裝置,所述溫度感應器與所述加熱裝置均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其中,所述U型凹槽的底面設置有若干透氣孔。

其中,所述第一伸縮桿包括內外套設的內伸縮桿、外伸縮桿,所述內伸縮桿和所述外伸縮桿的外壁沿長度方向均設置有若干插孔,所述第一伸縮桿伸縮時,所述內伸縮桿上的一個插孔對應所述外伸縮桿上的一個插孔,螺桿由外向內依次穿過所述外伸縮桿和所述內伸縮桿相對應的兩個插孔,以實現所述第一伸縮桿的定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手術用側臥位上肢固定架,包括設置于手術床的側部的連接板,連接板通過轉軸可活動地連接有托板,托板的頂部沿長度方向設置有用于放置上肢的U型凹槽,托板的前端的底部可拆卸連接有第一伸縮桿,第一伸縮桿的底部設置有第二伸縮桿,第二伸縮桿固設于手術床的側部;第一伸縮桿伸縮時帶動托板的前端沿豎直方向移動,托板相對于手術床移動的夾角為0~50°;第二伸縮桿伸縮時帶動第一伸縮桿、托板的前端沿水平方向移動,托板相對于手術床的側部移動的夾角為0~90°;病人側臥時,將上肢放置于位于手術床側部的上肢固定架的U型槽內,U型凹槽使病人上肢放置于托板時更加舒適,托板的一端通過轉軸連接于連接板可實現托板的活動,第一伸縮桿伸縮時帶動托板沿豎直方向移動,第二伸縮桿伸縮時帶動第一伸縮桿、托板沿水平方向移動,病人的上肢固定于托板后可根據需要自由調節托板的方向,使病人感覺更加舒適,避免長時間側臥對上肢的壓迫,便于手術的順利進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手術用側臥位上肢固定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如下:

1-連接板;2-托板;3-轉軸;4-第一伸縮桿;5-第二伸縮桿;6-托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手術用側臥位上肢固定架,包括設置于手術床的側部的連接板1,連接板1通過轉軸3可活動地連接有托板2,托板2的頂部沿長度方向設置有用于放置上肢的U型凹槽,托板2的前端的底部可拆卸連接有第一伸縮桿4,第一伸縮桿4的底部設置有第二伸縮桿5,第二伸縮桿5固設于手術床的側部;第一伸縮桿4伸縮時帶動托板2的前端沿豎直方向移動,托板2相對于手術床移動的夾角為0~50°,例如0°、10°、20°、30°、40°、50°;第二伸縮桿5伸縮時帶動第一伸縮桿4、托板2的前端沿水平方向移動,托板2相對于手術床的側部移動的夾角為0~90°,例如0°、10°、20°、30°、40°、50°、60°、70°、80°、90°;病人側臥時,將上肢放置于位于手術床側部的上肢固定架的U型槽內,U型凹槽使病人上肢放置于托板時更加舒適,托板的一端通過轉軸連接于連接板可實現托板的活動,第一伸縮桿伸縮時帶動托板沿豎直方向移動,第二伸縮桿伸縮時帶動第一伸縮桿、托板沿水平方向移動,病人的上肢固定于托板后可根據需要自由調節托板的方向,使病人感覺更加舒適,避免長時間側臥對上肢的壓迫,便于手術的順利進行。

優選地,托板2的前端連接有用于放置手掌的托盤6,托盤的設置便于病人手掌放置,使輸液或對手部進行處理時更方便,病人手部舒適感增強。更優選地,托板2為可伸縮托板,可以根據病人的年齡及上肢的長度自由調節托板的長度。

進一步地,U型凹槽的底部設置有溫度感應器、控制器和加熱裝置,溫度感應器與加熱裝置均與控制器連接,溫度感應器可以感應托板的溫度,當托板溫度太低時,溫度感應器將信號傳輸到控制器,控制器啟動加熱裝置對托板進行加熱,增加病人的舒適感,滿足手術對溫度的要求。

作為優選方案,U型凹槽的底面設置有若干透氣孔,可使托板更加透氣,增加病人的舒適感。更優選地,第一伸縮桿4包括內外套設的內伸縮桿、外伸縮桿,內伸縮桿和外伸縮桿的外壁沿長度方向均設置有若干插孔,第一伸縮桿伸縮時,內伸縮桿上的一個插孔對應外伸縮桿上的一個插孔,螺桿由外向內依次穿過外伸縮桿和內伸縮桿相對應的兩個插孔,以實現第一伸縮桿4的定位,避免由于上肢放置后的重力作用導致伸縮桿下滑,使托板更加穩固。

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