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712865閱讀:1192來源:國知局
一種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



背景技術:

在臨床扎針采血等操作過程中,嬰幼兒由于害怕等因素容易躁動、掙扎,尤其是2歲~3歲的患兒,力氣較大,躁動、掙扎時難以控制,容易導致穿刺失敗,通常需要多次扎針才能成功,如此會給患兒的身心帶來傷害,同時也增大了護士的工作難度。對患兒進行扎針采血時,通常需要多名護士共同參與,由于護士人數有限,尤其是夜班時間,如此會導致進展慢、效率低的結果。

對患兒進行采血時,由于患兒四肢的血管較細,采血難度大,通常會進行股靜脈穿刺采血,由于患兒易躁動、掙扎,在進行股靜脈穿刺時,護士難以控制患兒,容易跑針。對患兒進行套管針穿刺時,一般需要對患兒的四肢進行穿刺,由于患兒躁動、掙扎,很難在控制患兒躁動的同時將其四肢充分暴露,加大了選擇血管及穿刺的難度。另外,多名護士共同參與操作會給患兒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容易使其對扎針采血產生恐懼,加大了以后對其進行扎針采血的操作難度。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在扎針采血時能固定患兒并使患兒保持一定體位的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包括設有床板的床體,還包括設于床板上的擋板,床板上設有滑槽,滑槽的長度方向與床板的寬度方向一致,擋板插設于滑槽中;所述床板長度方向的一側設有左上固定帶和左下固定帶,床板長度方向的另一側設有與左上固定帶對應的右上固定帶及與左下固定帶對應的右下固定帶,左上固定帶和右上固定帶之間設有第一連接結構,左下固定帶和右下固定帶之間設有第二連接結構。

優選的,所述擋板上通過鐵片和螺釘的配合固定有至少兩根插桿,插桿的底端向下超出擋板的底部,擋板通過插桿插設于滑槽中。

優選的,所述床板頂面的外部及擋板的外部均包裹有海綿。

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結構采用魔術貼,包括固定縫接在左上固定帶上的第一毛面及固定縫接在右上固定帶上的第一鉤面;所述第二連接結構亦采用魔術貼,包括固定縫接于左下固定帶上的第二毛面及固定縫接于右下固定帶上的第二鉤面。

優選的,所述床板長度方向一側的頂面固定有帶刻度的標尺。

優選的,所述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還包括固定器,固定器包括硬質的固定板,固定板的外部包裹有海綿,固定板長度方向的兩側均設有若干綁帶。

優選的,所述左上固定帶、右上固定帶、左下固定帶、右下固定帶及綁帶均具有松緊性,左上固定帶和右上固定帶的寬度均為18cm~22cm、長度均為50cm~80cm,左下固定帶和右下固定帶的寬度均為14cm~16cm、長度均為50cm~80cm。

優選的,所述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還包括設于床體上的收集盒,收集盒的一側外壁上設有掛鉤。

優選的,所述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還包括軟枕,軟枕包括枕芯及套裝于枕芯外部的枕套,枕芯采用純棉花或記憶棉或乳膠制成。

優選的,所述床板長度方向的外側均固定有與床板長度方向平行的橫桿,左上固定帶、右上固定帶、左下固定帶及右下固定帶在朝向床板的一端均設有與橫桿配合的套接部。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扎針采血體位床,在現有病床的基礎上加設了擋板及多條固定帶,通過各固定帶的結合可以將患兒固定在床板上,避免患兒因躁動、掙扎導致扎針、穿刺不能順利進行,縮短了操作時間,減小了扎針、采血的次數,有效提高了穿刺、采血的成功率,且減少了參與操作的護士人數,有利于提高科室工作效率。對患兒進行股靜脈采血時,將患兒采血側的小腿彎曲并用擋板抵住使其保持彎曲狀態,如此可以使股靜脈充分張開,便于采血。擋板插設于滑槽內,便于根據具體采血側進行移動。

2、床板頂面及擋板用海綿包裹,保證床板和擋板的舒適性,避免傷到患兒。床板及擋板包裹海綿后,擋板較難插在滑槽中并在滑槽內移動,在擋板上設置插桿,便于使擋板插在滑槽內相對于床板固定及在滑槽內移動。

3、第一連接結構和第二連接結構均采用魔術貼,左上固定帶和右上固定帶之間及左下固定帶和右下固定帶之間的連接方式簡便且易于操作,能有效提高操作效率。

4、床板上設置標尺,可以用于測量患兒的身高。

5、在患兒的上肢肘部進行穿刺時,可以用固定器使患兒的肘部完全伸直,防止患兒在穿刺時彎曲肘部影響穿刺成功。

6、床體上設置收集盒,醫護人員在對患兒進行扎針、采血操作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垃圾可以投放在收集盒內,提高體位床的使用便捷性。

7、床板長度方向的外側設置橫桿,各固定帶設置與橫桿配合的套接部,各固定帶通過套接部套設于橫桿上,各固定帶可以在橫桿上滑動,便于根據患兒的年紀、體型調整固定帶相對于床體的位置,提高體位床的通用性。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實施例一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實施例一中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實施例一中固定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實施例二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床板,11-滑槽,2-擋板,21-鐵片,22-插桿,31-左上固定帶,32-右上固定帶,41-左下固定帶,42-右下固定帶,5-標尺,6-收集盒,7-軟枕,8-固定器,81-固定板,82-綁帶,9-橫桿。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包括設有床板1的床體,還包括設于床板1上的擋板2,床板1上設有滑槽11,滑槽11的長度方向與床板1的寬度方向一致,擋板2插設于滑槽11中。床板1長度方向的一側設有左上固定帶31和左下固定帶41,床板1長度方向的另一側設有與左上固定帶31對應的右上固定帶32及與左下固定帶41對應的右下固定帶42,左上固定帶31和右上固定帶32之間設有第一連接結構,左下固定帶41和右下固定帶42之間設有第二連接結構。

如圖2所示,擋板2上通過鐵片21和螺釘的配合固定有至少兩根插桿22,插桿22的底端向下超出擋板2的底部,擋板2通過插桿22插于滑槽11中。進一步的,床板1頂面的外部及擋板2的外部均包裹有海綿。

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結構采用魔術貼,包括固定縫接在左上固定帶31上的第一毛面及固定縫接在右上固定帶32上的第一鉤面。第二連接結構亦采用魔術貼,包括固定縫接于左下固定帶41上的第二毛面及固定縫接于右下固定帶42上的第二鉤面。左上固定帶31、右上固定帶32、左下固定帶41、右下固定帶42均具有松緊性,左上固定帶31和右上固定帶32的寬度均為18cm~22cm、長度均為50cm~80cm,左下固定帶41和右下固定帶42的寬度均為14cm~16cm、長度均為50cm~80cm。第一連接結構和第二連接結構均采用魔術貼,左上固定帶31和右上固定帶32之間及左下固定帶41和右下固定帶42之間的連接方式簡便且易于操作,能有效提高操作效率。

本實施例中,床板1長度方向一側的頂面固定有帶刻度的標尺5,可以用于測量患兒的身高。

本實施例的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還包括設于床體上的收集盒6,收集盒6的一側外壁上設有掛鉤。醫護人員在對患兒進行扎針、采血操作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垃圾可以投放在收集盒6內,提高體位床的使用便捷性。

本實施例的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還包括軟枕7,軟枕7包括枕芯及套裝于枕芯外部的枕套,枕芯采用純棉花或記憶棉或乳膠制成。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還包括固定器8,該固定器包括硬質的固定板81,固定板的外部包裹有海綿,固定板81長度方向的兩側均設有若干綁帶82,綁帶82均具有松緊性。在患兒的上肢肘部進行穿刺時,可以用固定器8使患兒的肘部完全伸直,防止患兒在穿刺時彎曲肘部影響穿刺成功。

使用本實施例的體位床用于采取患兒股靜(動)脈血時,患兒平躺于床板1上,左上固定帶31和右上固定帶32配合固定住患兒的上身軀干部位,雙手位于固定帶下。使患兒采血側的小腿彎曲,用擋板2抵住并使其保持彎曲狀態,如此可以使股靜脈充分張開,便于采血。擋板2插設于滑槽11內,便于根據具體采血側進行移動。非采血側的腿用左下固定帶41和右下固定帶42固定住。

使用本實施例的體位床用于給患兒扎套管針時,左上固定帶31和右上固定帶32配合固定住患兒的上身軀干,上肢位于固定帶外部。用左下固定帶41和右下固定帶42固定住患兒的膝關節處,使患兒的腳部充分暴露。多名護士可以同時對患兒的不同部位進行扎針、穿刺操作,縮短操作時間。

本實施例的嬰幼兒扎針采血體位床,在現有病床的基礎上加設了擋板2及多條固定帶,通過各固定帶的結合可以將患兒固定在床板1上,避免患兒因躁動、掙扎導致扎針、穿刺不能順利進行,縮短了操作時間,減小了扎針、采血的次數,有效提高了穿刺、采血的成功率,且減少了參與操作的護士人數,有利于提高科室工作效率。

實施例二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之處在于,床板1長度方向的外側均固定有與床板1長度方向平行的橫桿9,左上固定帶31、右上固定帶32、左下固定帶41及右下固定帶42在朝向床板1的一端均設有與橫桿9配合的套接部,各固定帶上的套接部由固定帶的末端彎折后縫接形成。各固定帶通過套接部套設于橫桿9上,各固定帶可以在橫桿9上滑動,便于根據患兒的年紀、體型調整固定帶相對于床體的位置,提高體位床的通用性。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