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具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固定極度煩躁病人上肢和手部的約束組合帶。
背景技術:
重癥監護室經常有煩燥、譫妄、神志恍惚的患者,在其他醫療護理方法不能達至預期鎮靜效果或因病情觀察需要不允許持續鎮靜時,要對其進行適當約束,使患者的活動受限制。使用時,須考慮到患者安全的需要,尊重與被尊重的權利,向病人及家屬解釋使用約束物品的原因并取得家屬配合。
約束物品使用的首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因意外因素致精神意識障礙患者發生傷人和自傷的事件(如治療依從性差,輕則經常抓落傷口敷料,增加傷口感染率;重則因燥動自行拔醫療高危導管從而造成生命的危險);其次可阻止患者破壞連接身體的各類精密醫療儀器(如心電監護儀、床邊血液凈化裝置等)。作為急性醫學干預手段,約束性保護一直是輔助治療與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對精神障礙患者加強自身行為控制,可有效保證醫療護理安全的進行。
在中國專利文獻CN102949260A中,公開了一種約束帶,包括棉襯墊、尼龍粘、布帶、布帶扣、布帶末端組成,在棉墊接口端對應面縫制尼龍粘母面和尼龍粘子面,在棉襯墊背面縫制布帶扣,將布帶兩端制作成開叉的布帶末端,再將布帶穿入布帶扣內固定于床沿;但是這種固定方式存在的缺陷在于:固定過緊,活動范圍過度局限,反而更進一步刺激患者應激反應,加重燥動并可能發生固定局部的受壓皮膚損傷和未梢血運受限;固定范圍過松則起不到作用,造成不安全隱患。
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種新的約束組合帶,在保證醫療護理安全進行的同時,可適量放松約束帶的長度,增加患者的上肢活動范圍,增加其相對舒適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科學合理、操作簡單、安全性好的約束組合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約束組合帶,包括有上臂約束件和手套約束件,根據患者意識障礙程度兩者可獨立使用也可組合使用:
所述上臂約束件具有長條形的包裹部,在所述包裹部的內側且橫向向外延伸設置有固定帶,在所述包裹部的外側設置有束緊件;所述束緊件由第一束緊帶和黏貼部構成;所述第一束緊帶一端設置有鎖扣,另一端為自由端;這樣的結構使得固定帶能夠將患者上臂固定,安全系數高;
所述手套約束帶具有由網狀透氣層和耐磨層縫制而成的容納部,所述容納部具有開口端,患者的手掌從開口端伸入放置在由透氣耐磨層和硬板層縫制而成的容納部內,既安全又舒適,在所述開口端的兩側設置有第二束緊帶用于將手套約束件固定在手掌處,防止手套約束件脫落。
采用上述結構的約束組合帶,上臂約束件(可用于固定腕部至肘關節以下任一部位)和手套約束帶,在適量約束限制患者的手臂活動范圍的同時,可有效方便觀察約束處皮膚情況和被約束上肢的未梢血運情況;上臂約束件和手套約束件配合使用,既能進一步防止患者因約束不當發生自傷和傷人事件,也能防止患者拍擊、狂抓等過激行為破壞精密醫療儀器和引起病室內其他患者的不滿情緒;在保護約束患者的同時還能夠適當放寬上臂的約束范圍,從而增加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耐磨層包括外層和內層,在所述內層和外層之間設置有硬質層。設置硬質層的目的在于,使得手掌在容納部內盡量展開,限制指間活動范圍,手指不能抓捏物品;再者,設置硬質層即使患者拍擊東西也會分散其擊拍力,降低損耗。
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耐磨層上設置有第一連接孔;所述上臂約束件的包裹部上設置有第二連接孔;采用連接帶將所述第一連接孔與第二連接孔連接。
采用上述結構,能夠將上臂約束件和手套約束件緊密聯系起來,降低二者之間的間隙,使用效果更好。
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透氣層上設置有透氣孔,增加了患者使用的舒適度。
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上臂約束件包裹部的長度為20~40cm;所述包裹部的寬度為5~10cm。
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固定帶在所述包裹部的內側固定位置與所述束緊帶在所述包裹部的外側固定位置相對應。
二者的固定位置相對應,增加了固定帶和包裹部的牢靠度,約束組合帶使用壽命長,性能牢靠。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約束組合帶的手套約束件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后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耐磨層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約束組合帶的上臂部約束件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后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上臂部約束件;2-手套約束件;3-包裹部;4-固定帶;5-束緊件;6-第一束緊帶;7-黏貼部;8-鎖扣;9-自由端;10-透氣層;11-耐磨層;1101-外層;1102-內層;1103-硬質層;12-容納部;13-開口端;14-第二束緊帶;15-第一連接孔;16-第二連接孔;17-透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4和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約束組合帶包括有上臂部約束件1和手套約束件2;所述上臂部約束件1具有長條形的包裹部3,在所述包裹部3的內側且橫向向外延伸設置有固定帶4,在所述包裹部3的外側設置有束緊件5;所述束緊件5由第一束緊帶6和黏貼部7構成;所述第一束緊帶7一端設置有鎖扣8,另一端為自由端9;所述手套約束帶2具有由透氣層10和耐磨層11縫制而成的容納部12,所述容納部12具有開口端13,在所述開口端13的兩側設置有第二束緊帶14。
如圖3所示,所述耐磨層11包括外層1101和內層1101,在所述內層1102和外層1101之間設置有硬質層1103,所述耐磨層11上設置有第一連接孔15;所述包裹部3上設置有第二連接孔16;采用連接帶將所述第一連接孔15與第二連接孔16連接,所述透氣層10上設置有透氣孔17,所述包裹部3的長度為20~40cm;所述包裹部的寬度為5~10cm,所述固定帶4在所述包裹部3的內側固定位置與所述第一束緊帶6在所述包裹部3的外側固定位置相對應。
使用時,將患者的手從開口端13套入手套約束件2的容納部12中,手掌朝向耐磨層11,系緊第二束緊帶14;再將上臂部約束件1套緊患者的腕部與肘關節以下任一部位,連接第一連接孔15和第二連接孔16,將固定帶4系緊在床框或者其他固定部件上。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