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輸液器及輸液瓶蓋組合裝置。
背景技術:
輸液器是通過人體靜脈向人體輸人治療藥液的醫療器具。而靜脈輸液又是通過輸液器將病人所需的無菌藥液經人體靜脈輸入體內的有效治療方式之一。
目前,醫療領域常用的普通輸液器均由瓶塞穿刺器保護套、瓶塞穿刺器、輸液上導管、排氣導管、空氣過濾器、上滴管、滴斗、流量調節器、輸液下導管、藥液過濾器和一次性使用靜脈輸液針等部件構成。這種一次性輸液器雖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使用。但卻存在如下問題:1、傳統的輸液瓶塞為橡膠材質,用瓶塞穿刺針插入瓶內會產生橡膠屑,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輸液微粒,輸液病人體內會造成發熱、過敏性反應等一系列癥狀。2、這種一次性輸液器在一瓶液體輸完更換第二瓶液體時,如不及時更換通常輸液管內會進氣,更換時需要對輸液管進行逆向排氣,比較麻煩而且存在空氣進入病人體內的風險。3、一次性輸液器需靜脈推注藥物時,在分離頭皮針及輸液器時容易造成藥物污染和空氣進入,護士在操作時造成時間浪費,不利于節約時間。4、傳統的輸液針針柄為單個硬質塑料針柄,存在抓拿不便而且穿刺角度不易控制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輸液器及輸液瓶蓋組合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輸液器及輸液瓶蓋組合裝置,包括軟管和輸液管,其特征在于:軟管上設有輸液管連接頭和排氣管,軟管和輸液管之間設有滴斗,所述滴斗內從上至下依次設有藥液過濾膜和空氣止進膜,所述輸液管上依次設有流量速度調節器、側管,輸液管的端頭通過藥物過濾槽連接有針柄,針柄的出口端連接有輸液針。
所述的輸液管連接頭和輸液瓶蓋通過螺紋連接,不再使用橡膠瓶塞。
所述的藥液過濾膜位于空氣止進膜上部0.5-1.5cm處。
所述藥液過濾膜為纖維素膜,可過濾直徑小于5um的粒子。
所述的側管位于藥物過濾槽上部0.5-1.5cm,側管長1.5-2.5cm,側管口與注射器出液口部相配合。
所述的側管口設有護帽,護帽可蓋閉側管口,以避免輸液器側管在使用前受到細菌等污染。
所述的輸液針針柄為雙針柄結構,以克服抓拿不便和穿刺角度不易控制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該實用新型造價低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性強;取消傳統的橡膠輸液瓶塞,輸液瓶蓋與輸液管連接頭螺紋連接,避免了橡膠屑的產生;在滴斗下部下端內裝有藥液過濾膜和空氣止進膜可以有效過濾微顆粒和防止空氣進入滴斗以下的輸液管,輸液安全性大大提高;在需要靜脈推注藥物時可以直接從側管口靜脈推注,不需要分離頭皮針和輸液器,避免了藥物污染和空氣進入的可能性,同時藥物過濾槽可在側管需要外加一些藥物時提供一個簡易的藥物過濾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其中,1-輸液管連接頭;2-排氣管;3-軟管;4-滴斗;5-藥液過濾膜;6-空氣止進膜;7-輸液管;8-流量速度調節器;9-側管;10-藥物過濾槽;11-針柄;12-輸液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種輸液器及輸液瓶蓋組合裝置,包括軟管3和輸液管7,如圖1所示,所述軟管3上設有輸液管連接頭1和排氣管2,排氣管2與軟管3相通,軟管3和輸液管7之間設有滴斗4,滴斗4下部下端內從上至下依次設有藥液過濾膜5和空氣止進膜6,藥液過濾膜在空氣止進膜上0.5-1.5cm處,藥液過濾膜為生物相容性好的纖維素膜,可過濾直徑小于5um的粒子;輸液管7上依次設有流量速度調節器8、側管9,輸液管7的端頭通過藥物過濾槽10連接有針柄11,針柄11的出口端連接有輸液針12。側管9與輸液管7相通且位于藥物過濾槽的上部0.5-1.5cm,長1.5-2.5cm,側管口部與注射器出液口部相配合,在需要靜脈推注藥物時可以直接將注射器出液口部插入側管口部進行靜脈推注,不需要分離頭皮針和輸液器,避免了藥物污染和空氣進入的可能性,同時藥物過濾槽在側管需要外加一些藥物時提供一個簡易的藥物過濾作用,測管口設有護帽,護帽可蓋閉側管口,以避免側管在使用前受到細菌等污染;針柄采用雙針柄設計,以克服抓拿不便和穿刺角度不易控制的缺點;輸液瓶蓋和輸液管連接頭螺紋連接,不再使用橡膠瓶塞。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是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