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電子滴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10024閱讀:960來源:國知局
一種電子滴定器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定裝置,具體來說,涉及一種電子滴定器。



背景技術:

滴定管是實驗室常用和必備的一種容器,滴定管在進行滴定分析實驗時,在灌裝滴定液時,操作不方便,滴口較大不能調節,導致讀取刻度時經常發生誤差。電子滴定器是滴定領域的最新產品,比傳統滴定管更加簡便、舒適、快捷、精確;對于您預設的滴定,可以自動泵液,選擇預滴定量,然后按滴定鍵進行滴定;對于沒有預設的滴定,可做到單滴操作,數據精確,消除人為讀數誤差,使實驗數據更為精確和數據重復性保持一致,速度更快。滴定全過程為電子驅動控制,同時可以利用液晶屏操作或轉入電腦自動程序控制,保存數據,最佳適用于各種需要滴定的實驗室和生產線上。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電子滴定器,能夠使滴定器更加簡便、舒適、快捷和精確。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電子滴定器,包括磁力攪拌器、活塞組件、分液閥組件和出液管組件和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包括長枝桿,所述長枝桿頂端套設有枝桿,所述枝桿上連接有支架,所述磁力攪拌器一側連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外部連接有外置手柄組件,所述分液閥組件上側連接活塞組件,所述分液閥組件一側連接出液管組件,所述分液閥組件下側連接適配器,所述適配器下方連接有分液瓶。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前端設有液晶顯示屏、功能切換按鍵、功能調節旋鈕和控制器面板,所述控制器后端設有電源開關、外置手柄端口、控制端口、充電控制端口和主機通訊端口,所述控制器頂端設有控制器外殼,所述控制器底端設有控制器底座外殼,所述控制器底座外殼底端設有第一地腳;所述控制器內設有電池和控制電路板,所述液晶顯示屏、功能切換按鍵、功能調節旋鈕、電池、外置手柄端口、控制端口、充電控制端口和主機通訊端口分別與控制電路板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活塞組件包括電機、活塞、連接塊、玻璃管、電機支架、活塞密封圈、液晶視窗、第一電路板和主機前殼,所述主機前殼上設有液晶視窗,所述電機支架內設有電機,所述電機一端與控制電路板相連接,所述電機另一端與連接塊相連接,所述連接塊與活塞、活塞套和活塞密封圈相連,所述玻璃管一端與電機支架相連接,所述玻璃管另一端與分液閥相連接,所述主機前殼和主機后殼相連接形成主機外殼,主機外殼通過主機鎖緊旋鈕與分液閥相連接。

進一步的,分液閥組件包括分液閥、進液閥、出液閥、補氣蓋、回流閥和分液閥外殼,所述分液閥旋緊補氣蓋與回流閥相連接,所述分液閥連接有進液閥和出液閥,所述回流閥和進液閥分別連接有回流管和進液管。

進一步的,所述磁力攪拌器包括電磁線圈、磁力外殼、底板、第二電路板和信號控制端口,所述電磁線圈、信號控制端口和磁力外殼分別與第二電路板相連接,所述磁力外殼內設有電磁線圈,所述電磁線圈與底板相連接,所述底板底端設有第二地腳。

進一步的,所述出液管組件包括滴定管、出液管和出液管保護套,所述出液管保護套分別套接有出液管和出液頭,所述出液管與滴定管相連接,所述出液管保護套通過滴定管鎖母與分液閥相連接,所述滴定管安置于支架。

進一步的,所述外置手柄組件包括外置手柄調節按鈕、手柄電路板和外置手柄外殼,所述外置手柄調節按鈕與外置手柄外殼連接,所述外置手柄外殼內設有手柄電路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采用體積重量較小的電機、電池及內部配件,滴定小巧輕便;

2、采用人機交互方面只有一個旋鈕、和功能按鍵、一個液晶顯示屏及一個外置手柄,界面美觀,易懂,設置便捷控制;

3、外置手柄便于遠程控制儀器,避免實驗環境對人員帶來的危害;

4、該產品自帶磁力攪拌器,便于對實驗液體進行混勻,快速便捷完成滴定實驗;

5、采用回流系統便于迅速排氣泡及回收剩余液體,在保證實驗精度同時還可以節約實驗試劑作用;

6、該產品速度控制精準;

7、該產品與電腦可以實現實時連接,實驗數據自動記錄和操作智能化,減少認為誤差。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電子滴定器的正視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電子滴定器的右視圖;

圖3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電子滴定器的右視剖面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電子滴定器的后視圖;

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電子滴定器的磁力攪拌器的剖視圖。

圖中:1、主機外殼;2、液晶視窗;3、主機鎖緊旋鈕;4、分液閥;5、適配器; 6、枝桿;7、支架;8、長枝桿;9、液晶顯示屏;10、控制器面板;11、外置手柄調節按鈕;12、外置手柄外殼;13、主機后殼;14、補氣蓋;15、滴定管鎖母;16、出液管保護套;17、滴定管;18、接頭試配件;19、tip頭;20、功能調節旋鈕;21、電機支架;22、電機;23、玻璃管;24、活塞;25、出液閥;26、出液管;27、分液瓶;28、主機前殼; 29、回流管;30、第一電路板;31、活塞套;32、活塞密封圈;33、進液閥;34、進液管; 35、磁力外殼;36、控制器外殼;37、控制器底座外殼;38、手柄電路板;39、第一地腳; 40、電源開關;41、外置手柄端口;42、控制端口;43、充電控制端口;44、主機通訊端口;45、功能切換按鍵;46、回流閥;47、磁力攪拌器;48、電磁線圈;49、底板;50、第二地腳;51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5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電子滴定器,包括磁力攪拌器 47、活塞組件、分液閥組件和出液管組件和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包括長枝桿8,所述長枝桿 8頂端套設有枝桿6,所述枝桿6上連接有支架7,所述磁力攪拌器47一側連接有控制器 51,所述控制器51的外部連接有外置手柄組件,所述分液閥組件內側連接有活塞組件,所述分液閥組件一側連接出液管組件,所述分液閥組件下側連接適配器5,所述適配器5下方連接有分液瓶27。

如圖1、圖2和圖4所示,所述控制器至少包括液晶顯示屏9、功能切換按鍵45、功能調節旋鈕20、控制電路板,電池、充電控制端口43、控制端口42、外置手柄端口41、主機通訊端口44,所述液晶顯示屏9、功能切換按鍵45、功能調節旋鈕20、電池、充電控制端口43、控制端口42、外置手柄端口41、主機通訊端口44都與控制電路板連接;所述液晶顯示屏9用來顯示人機交互界面;所述功能切換按鍵45及功能調節旋鈕20為人機交互輸入端口,其中功能調節旋鈕20可以旋轉及按動,可以通過旋轉選定參數,通過按動確認參數;功能切換按鍵45可以通過按動選定需要操作的功能,再通過能調節旋鈕20設定參數。液晶顯示屏9可以配合能調節旋鈕20和功能切換按鍵45進行功能及參數的設定,也可觀察當前滴定的狀態,配合外置手柄功能調節旋鈕11可以旋轉及按動,實現手動滴定和自動滴定功能;長支桿8與支桿6安裝到一起,支架7安裝到支桿6上,實現滴定管17支持以及上下移動作用;另外磁力攪拌器47以及卡緊和對接方式安裝到控制器左端;主機外殼1、液晶視窗2、主機鎖緊旋鈕安裝到分液閥4上,適配器5旋緊到分液閥4上;所述電池為輕薄的充電電池,可以通過充電控制端口43連接充電器對電池進行充電;所述控制端口42可以為液晶顯示屏9與主機連接式結構,連接式結構一般用線纜方式進行連接,達到液晶顯示屏主機傳輸數據;外置手柄端口41可以與外置手柄組件接插相連,對儀器進行控制,實施例中一般為標準的音頻接口;主機通訊端口44可以與PC連接,進行控制儀器完成參數設定,儀器啟動停止,儀器校準,儀器維護等工作。所述功能調節旋鈕20控制功能調節旋鈕 20(旋轉控制逐滴滴定,短按進行滴定體積數值清零,長按進行充液)。功能切換按鍵45有四個功能,分別功能有填充按鍵(按住進行充液,松開停止吸液),排液按鍵(按住進行連續快速滴定,松開停止滴定),預充液按鍵(長按2秒,活塞完成一個吸液和排液的過程),設置/磁力攪拌器控制(短按控制磁力攪拌器開/關;長按2秒進入設置功能界面)。

如圖2-4所示,所述活塞組件至少包括電機22、連接塊、玻璃管23、活塞24、活塞套31、電機支架21、活塞密封圈32、第一電路板30和分液閥4;所述電機22安裝到電機支架21內,電機22一端與控制電路板連接,由控制電路板控制其轉動,電機22另一端與連接塊相連接,連接塊安裝活塞24、活塞套31與玻璃管23連接一起,該結構可以將電機22的轉動轉換為活塞的直線運動,所述連接塊與活塞24和活塞套31相連接,該連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旋鎖定方連接方式,所述電機支架21一端壓緊玻璃管23、玻璃管23 另一端利用外殼壓緊分液閥4,分液閥4用于保證電子滴定器的氣密性。電子滴定器工作時,電機22帶動連接塊、活塞24上、下運動,利用分液閥4和進液閥33吸進液體、出液閥25排液,達到滴定的目的。

如圖2-4所示,所述分液閥組件至少包括分液閥4、進液閥33、出液閥25、回流閥46、補氣蓋14、分液閥外殼,分液閥4分別旋緊補氣蓋14與回流閥46相連,進液閥33 和出液閥25螺紋旋鈕到分液閥4上,回流管29、進液管34插進分液閥4下端,可以由用戶手動操作旋轉活塞組件,其內部有結構與活塞組件外殼相連,所述不限于分液閥4用螺紋及卡緊結構可以與進液閥33、出液閥25、補氣蓋14、回流閥46和分液閥外殼鎖定。具體使用時,電機22運轉帶動活塞24上下運動,產生壓力,向上運動產生負壓,進液閥33進液,電機22反轉活塞24向下運動產生正壓,出液閥25排液。回流閥46水平放置是出液方向,垂直放置是回收功能,液體通過回流閥46可以選擇出液滴定也可以回收到分液瓶27 內。

如圖1和圖5所示,所述磁力攪拌器47至少包括第二電路板、電磁線圈48、信號控制端口和磁力外殼47,所述電磁線圈48、信號控制端口和磁力外殼47都與第二電路板連接,主機通過信號控制端口傳輸數據到第二電路板,電磁線圈48安裝到磁力外殼47鎖緊底板49之后安裝第二地腳50,電路對電磁線圈48進行脈沖控制,通過磁力外殼47之后對被工作物體進行磁力旋轉,并驅動被測物磁棒隨線圈方向運轉。

如圖2和3所示,所述出液管組件至少包括滴定管17、tip頭19、一出液管保護套 16和支架7,所述出液管組件位于分液閥4外部,滴定管鎖母15插進滴定管保護套16與滴定管17卡緊安裝到分液閥4,tip頭19通過接頭試配件18插緊安裝到滴定管17上,滴定管 17不限于螺旋滴定管,放置在支架7上,完成滴定液體傳送作用。

如圖1和圖4所示,所述外置手柄組件至少包括外置手柄調節按鈕11、手柄電路板 38、外置手柄外殼12和連接線纜,所述外置手柄組件位于控制器51外部,外置手柄調節按鈕11、外置手柄外殼12和連接線纜都與手柄電路板38連接,外置手柄調節按鈕11卡緊到外置手柄外殼12,將手柄電路板38安裝到外置手柄外殼12內,外置手柄組件可以控制儀器功能以及參數調整,包涵啟動、停止儀器功能,完成對儀器遠程控制功能。

整機包涵但不限于有控制器51,外置可拆卸磁力攪拌器47、可拆卸外置手柄組件、活塞組件、分液閥組件、可更換不同形式出液管組件組成。磁力攪拌器47不限于用 USB以及卡接方式連接和數據傳輸,控制器51中液晶顯示屏9可以調整使用角度,外置手柄可以靈活控制實驗過程的操作和應用,滴定管17可以靈活適應各種距離的滴定作業,并有獨立支撐架保護。

為了方便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以下通過具體使用方式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在具體使用時,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電子滴定器,將磁力攪拌器47以卡緊和對接方式安裝到控制器51左端,主機外殼1、液晶視窗2、主機鎖緊旋鈕安裝到分液閥4 上,適配器5旋緊到分液閥4上,將出液管組件安裝到分液閥4外部,將外置手柄組件與外置手柄端口41相接插,控制端口42通過線纜方式與主機相連接,主機通訊端口44與PC 連接;將枝桿6安裝到長枝桿8,將支架7安裝到枝桿6上。

綜上所述,借助于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控制器51、磁力攪拌器47、活塞組件、分液閥組件和出液管組件和支撐架相互配合使用,從而使得采用體積重量較小的電機、電池及內部配件,滴定小巧輕便;采用人機交互方面只有一個旋鈕、和功能按鍵、一個液晶顯示屏及一個外置手柄,界面美觀,易懂,設置便捷控制;外置手柄組件便于遠程控制儀器,避免實驗環境對人員帶來的危害;該產品自帶磁力攪拌器,便于對實驗液體進行混勻,快速便捷完成滴定實驗;采用回流系統便于迅速排氣泡及回收剩余液體,在保證實驗精度同時還可以節約實驗試劑作用;該產品速度控制精準;該產品與電腦可以實現實時連接,實驗數據自動記錄和操作智能化,減少認為誤差。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