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電動組織把持鉗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712602閱讀:374來源:國知局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關于一種在內鏡粘膜下切除術中輔助使用的電動組織把持鉗。



背景技術:

內鏡粘膜下切除術(ESD)主要以各種形式電切刀為主,不斷改進電切刀的目的是為了更快的切除病變、止血和避免穿孔。但是,無論使用何種電切刀,切除病變、避免穿孔和進行止血操作,清晰的手術視野都是進行ESD所必需的。在實際操作中,大部分并發癥都是在視野不滿意的情況下盲目操作造成的。另外,手術視野暴露不滿意,醫師不敢進行操作,是手術時間延長的重要原因。

目前,暴露手術視野的技術手段很有限,主要通過套在內鏡頭端的透明帽以及調整患者體位,利用重力來暴露手術視野,這需要經驗豐富人員操作,對醫師的操作技術要求高,而且并不是總能達到滿意的視野暴露。這阻礙了內鏡粘膜下切除術在臨床,特別是基層醫院的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動組織把持鉗,其能提起需要切除的目標組織,充分暴露切緣,降低手術難度和并發癥發生的風險。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動組織把持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鉗夾固定器、可旋轉軸、鋼絲、動力裝置、手柄、鉗夾控制器和旋轉控制器;所述鉗夾固定器與所述可旋轉軸固定連接,所述可旋轉軸通過所述鋼絲與所述動力裝置連接,所述動力裝置另一端與所述手柄連接,所述動力裝置的外部設置有所述鉗夾控制器,所述動力裝置與所述旋轉控制器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動力裝置包括微型進步電機和傳動軸;所述微型進步電機與所述旋轉控制器電連接,所述微型進步電機通過所述傳動軸與所述鋼絲連接。

優選地,所述微型步進電機采用外接電源或者電池供電。

優選地,所述鉗夾固定器采用齒狀結構。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采用電動組織把持鉗,鉗夾固定器旋轉角度和速度可控,避免機械旋轉的不可操控性。2、本實用新型采用電動組織把持鉗,降低手術難度,充分暴露切緣,改善操作視野。3、本實用新型采用鉗夾固定器,與目標組織的接觸面更密合,對目標組織的損傷更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動組織把持鉗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組織把持鉗,其包括鉗夾固定器1、可旋轉軸2、鋼絲3、動力裝置4、手柄5、鉗夾控制器6和旋轉控制器。鉗夾固定器1與可旋轉軸2固定連接,可旋轉軸2通過鋼絲3與動力裝置4連接,動力裝置4另一端與手柄5連接,動力裝置4的外部設置有鉗夾控制器6,用于控制鉗夾固定器1的開合,動力裝置4與旋轉控制器電連接,由旋轉控制器控制動力裝置4的轉速,進而控制可旋轉軸2的轉速和角度。

上述實施例中,動力裝置4包括微型進步電機和傳動軸。微型進步電機與旋轉控制器電連接,用于控制微型進步電機的工作狀態,微型進步電機通過傳動軸與鋼絲3連接。

上述各實施例中,鉗夾固定器1采用細小齒狀結構,與目標組織的接觸面更密合,對目標組織的損傷更小,鉗夾固定器1的穩定性強、零錯位的優越性能,具備90°側轉功能,擴大了臨床組織目標范圍,尤其改善了對食道、腸道側壁、胃底等部位的鉗夾的難度。

上述各實施例中,微型步進電機可以選擇外接電源或者電池供電。

上述各實施例中,電動組織把持鉗可以通過雙腔內鏡的治療管道或者內鏡外的管道到達體內。

基于上述裝置,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電動組織把持鉗的使用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

1)在內鏡下初步分離目標組織的一側邊緣;

2)通過鉗夾控制器控制鉗夾固定器夾住目標組織的邊緣;

3)結合內鏡觀察目標組織,并通過旋轉控制器控制微型步進電機的旋轉速度,進而控制鉗夾固定器的旋轉速度和角度,最終將目標組織卷起;

4)充分暴露目標組織的切緣,然后用電切刀剝離目標組織。

上述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各部件的結構、尺寸、設置位置及形狀都是可以有所變化的,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凡根據本實用新型原理對個別部件進行的改進和等同變換,均不應排除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外。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